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04-18蔡少霖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7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职业院校人工智能

蔡少霖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1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随着大数据、云技术、5G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这些最新的技术不但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2018 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师治理、教师教育、教育教学的新路径,更新教师观念,重塑教师角色,提升教师素养,增强教师能力[1]。在此之前,国家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中,一再强调教育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应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师应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2]。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人类与机器共存、协作完成各类工作的全新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开启将给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也将重塑职业教育形态,提升职业教育的效能,使职业教育突破、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时空局限。在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深化改革时,作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职业院校教师要围绕“职业教育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及设备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不断提升数据、科技、人文等素养,转变角色和思维,精准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采用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教学模式,协助打造关爱型社会。

2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特点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使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重点是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的,而低技术含量、高重复性的技能在未来必将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职业教育面临着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必须尽快改造升级,否则难以满足未来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

2.1 教师作为知识与技能传授者的角色将逐渐淡出

新冠疫情发生后,不断涌现的在线课程、虚拟学习空间乃至虚拟现实实训室,使学生学习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变得非常容易。学习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与智能评测分析,逐渐让学生能够把控自己的学习进度与不足,智能问答技术使学生可以解决学习上的绝大部分问题与疑惑。教师倘若还停留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阶段,未来有极大概率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在强调技术、技能的职业教育中更是如此。

2.2 课堂的时空限制在人工智能时代将不复存在

在新冠疫情发生前,尽管有些优质师资的课程资源已经被推上互联网,但还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疫情发生后这些资源呈几何级数在网络上传播,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教授与学习完全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而存在。但这种形式的出现衍生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好动且缺乏自控力,他们在自由学习网络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的吸引而放松学习,乃至沉迷其中。此类问题的出现,更是让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充分体会到,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的辅助控制和人文关怀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学习各种技能和知识,但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方面,教师的作用是人工智能代替不了的。

2.3 学生是整个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核心主体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采取类似于网络星形结构的方式,学生就是这个星形结构的中心点,教师采取的各种教学模式、新技术、新平台以及各种各样的体验内容都必须指向这个中心点,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启发下,应实施更加有效的学习。

2.4 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单纯的技术技能操作已经能够通过机器得到满足,而要满足不同的学生的需要,就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该教会学生正确理解人工智能技术与各种智能设备,应用其辅助学习,提升、弥合乃至跨越智能机器与人类之间的智能鸿沟,才能让人工智能技术为师生所用,为教育教学服务[3]。

3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状

3.1 教师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尽管有很多的专家学者在各种线上、线下的分享场景中不断强调,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终将被社会淘汰。但如果不是发达地区的教师,或者不是人工智能专业乃至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接触到应用于教学的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实是很少的。以笔者在汕尾地区的走访和调查为例,87%的职业院校教师没有在教学中接触到人工智能技术(泛概念),能接触到的基本都是信息技术、计算机或者电子信息类的教师。能在教学中使用一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包含课程教学需要的),约占职业院校教师群体的5%。这导致教师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实践方面非常欠缺,难以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

3.2 实践性教学环境缺乏,教学效果不佳

虽然现在职业院校的绝大多数教室都配备了信息技术设备,或者建设了专用的计算机机房,乃至在一些专业的实训室里搭建了相应专业的实训系统,或者一些具备信息化意识的教师将“云课堂(现为师大云)”“雨课堂”“学习通”等应用程序(App)或网络教学平台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但这些基本属于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范畴,当然,其中存在某些App或网络教学平台背后有大数据或者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撑,然而这些应用或技术距离人工智能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所有的这些还属于“大班式”“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没有打造成“沉浸式”“分享式”以及真正“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仍旧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3.3 知识技能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大多数教师对于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动力,主要源于外推动力而非内推动力。内推动力主要来自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热爱以及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高层级),这个类型的教师是比较少的。而外推动力主要来自一是上级的要求,二是知识与技能提升后所有可能获得的待遇、职称、职务以及社会尊重的提高。外推动力由于对绝大多数教师起作用,也就导致大多数教师教学的出发点为外推动力的形成因素,而不是100%为教育事业和学生。日积月累之下,一届届学生的素质与需求不断变化与提升,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也对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师的需求没有太多的变化,教师的目光还是更多停留在待遇、职称、职务以及社会尊重的提高,终将导致教师知识技能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

3.4 具备理论与实践教学素质的教师不足

一是国家教育体制的问题,学生要接受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设置和中考、高考的考核方式,直到大学以后的各种专业课程的分化;一个教师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除非是工科专业,他接受的教育基本上以理论为主,理论的培养对于国家、社会、家庭甚至个人来说,是较为容易实现的。二是实践环境配备的问题,前面讲到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环境,那么要给教师配备足够的实践教学环境,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来建设人工智能教学实践环境,这即便对于经济比较富裕的地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其他地区暂时不具备这样的力量。三是很多职业院校要求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教师掌握实践技能。但实际上不少都流于形式,毕竟其中存在着企业与教师利益冲突的问题,很多教师抱着学习研究的态度进入企业,对于产生何种收益是难以把控的,但对于企业来说,收益是它的生命线,不产生收益的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久而久之会威胁其生存,这就导致这种培养方式逐渐流于形式。

3.5 培训内容趋同化,无法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需求

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断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也会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不断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人工智能相关的讲座、培训班、学习研讨会等。看似热热闹闹、收获满满,但这些形式的学习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使得教师的热情逐渐消退。对于教师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适应性培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大多未充分考虑对教师“因材施培”,因为职业院校教师群体年龄跨度很大,专业跨度也很大,尽管多次接受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相关培训,但教师的学习效果有极大的差异,培训学习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4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职业教育起步于工业时代,非常适合工业时代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如果还用工业时代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将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学生是否认可职业教育内容和方式;二是社会及企业是否认可职业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职业教育认为,只要教会学生掌握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目的就达到了,在工业时代,这样基本就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生如果仅仅掌握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那么他大概率会被机器替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教学方法和知识储备,如何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可以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4.1 主动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素养

教师要想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或者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自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扮演学生的助教、分析师、素质提升教练、辅导员、保健医生、班主任、指导顾问、智能导师、生涯规划师、互助同伴、智能代理以及教育决策助手等角色,但对于这些角色,教师都应熟练地把控和使用,在学生需要时调用这些人工智能技术角色融入人才教育与培养工作中。比如超星学习通App,除了常规的建立在线课程并上传各类教案、视频和课程资料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它来开展问答、讨论、投票、问卷调查和小组活动等课堂活动,也可以在后台设定所教授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成绩权重,学生在课堂或者课后在学习通上进行的各种行为都会被记录到过程成绩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过程成绩统计分析其学习情况和学习动向,对于学习有异常的学生,学习通App也可以做到预警提醒,这非常有利于教师关注课程学习上不主动的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关怀与人文帮助。又如教育部目前已经推出了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除了上线一些优质的在线课程资源,还开设了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让暂时缺乏相关专业实训中心的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线进行专业仿真实训;此外,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还专门为职业院校教师开设了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涵盖了技术技能、创新创业、课程思政、校企协同等各方面内容,充分满足了教师各方面的提升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必将与人工智能提供的教学规则存在很大不同,教师可以在使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打造特有的教育思维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和谐共处。

4.2 主动提升个人内涵素养

有学者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发展,人类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机器像人一样,而是人变得像机器一样思考和做事[4]。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必将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学环境,各种智能化教学设备、海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也将成为标准化配备。但职业院校的管理者、职业院校教师不能过度关注和追逐人工智能技术,否则教师的这种潜意识会逐渐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导致本就重视技术与技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重技术技能而轻德行,使职业教育变得空心化。所以,职业院校教师应更多地关注那些人区别于机器的独特品质,发展和强化那些“机器无而人类有”的重要素养,尤其是同情心、灵感、归属感、创造力和感受性等高品质素养,做学生德行生活的引领者、情感心灵的呵护者、独特生命的培育者、多元共同体的建设者[5]。

4.3 潜心研究启发式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象力、创造力是人与机器的重要区别所在,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做一些重复性、程序性或者具有一定关联性的工作,但创造性的工作还是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完成。在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中,启发式的教育模式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手段,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研究,保持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课堂、实训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转变给学生布置课程问题、实训项目任务并让学生解决问题和完成课程任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技术技能实训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克服惰性思维,享受探索与研究的乐趣,不断培养与拓展想象力、创造力。

4.4 专注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推动力,教师如果能了解学生的兴趣并进行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走得更深、更远,直至机器无法替代的更高层次。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分析与挖掘,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果能够发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并发挥他们的天赋潜能,职业院校的学生同样可以获得非凡成就。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曾经通过深度观察与交流,帮助一名原来在高中阶段表现平平的学生发掘出自己的真实兴趣,在进行有效的鼓励和引导之后,促使该生围绕兴趣奋力钻研学习,锤炼自身专业技术技能,最终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多次获奖并树立了长远的目标。

5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与技能的唯一传播者,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很轻易地获取信息、知识并学到相关技能,但教师所独有的人类的情感和能力是任何人工智能技术都无法替代的。人工智能必将改变职业教育模式,也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努力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重塑自己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地位与价值,真正让人工智能技术为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职业院校人工智能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