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

2023-04-18张海青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2771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双减教师应

张海青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 27710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作业设计指导,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双减”政策的出台彻底缓解了传统小学英语课程中的“作业难”“作业多”问题,将学习任务回归学校、回归课堂。小学英语教师要秉承适量、有效、提质、减压的原则,为学生布置内容多样,形式多元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凸显育人功能。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原则

1.目标明确

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语言课程,涵盖听、说、读、写等四大板块。在设定作业目标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能力灵活搭配这四个板块,关注薄弱环节。以“My Week”为例,重点在于学生熟练掌握周一至周日词汇发音、拼写以及时间句型。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调整课后作业形式,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长一同搜索与“week”相关的音乐、电影、文章,记录精彩内容,总结问题,为下节课提供有针对性的讲解。

2.循序渐进

教师应因材施教,合理安排作业难度与完成时间,帮助学生消除作业压力,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课上,教师应拿出10分钟左右的课堂时间,共同回顾上一节课程的内容,并对学生在作业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衔接英语课程中的新旧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在“My favorite Season”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写作任务,引导他们结合课文或其他与季节相关的文章,创作个人文章。避免过多限制,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任务,鼓励用中文替代陌生词汇,积累写作素材,建立自信心。

3.寓教于乐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能力和个人喜好,巧妙安排作业类型,塑造积极高效的学习氛围。推荐在线学习网站或直播平台,利用英语小游戏辅助记忆单词、练习口语,将作业与休闲活动巧妙结合,改变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刻板印象。

二、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优化措施

1.个性设计,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一是独立型作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单词、语法、句型的掌握情况,设计个性化作业。以“My Week”为例,这一章节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联密切,教师可设计“周末安排”主题作业,结合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周末英语作业。

I know you all like weekend,don't you?

I want to know how you spend your weekend.

So according to your preference,write a weekend plan in English.

在这种开放性的课后作业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喜好来自行制订作业计划,在自由发挥的过程中提高作业参与度与英语运用能力。

二是合作型作业。教师可合理安排合作型作业,让学生自行选择合作形式与交流渠道,高效完成作业任务的同时提升语言素养。

以“My favorite Season”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以下作业:自由组队,每个小队的成员应控制在5人左右。以“The best season”为主题,在小组内自行设计、制作手抄报。手抄报的素材不限,风格不限。为了保证作业任务的顺利推进,教师可于其中布置一些小组讨论内容:

Which is the best season?

Why is it the best season?

How can be show that it is the best season?

在上述问题的指引下,组员能够在小组讨论中顺利引发头脑风暴,加深对所学英语知识的印象,同时增强口语表达能力,顺利掌握“I like…It is warm/cool/hot/cold”等句型的使用方法。

2.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双减”政策将学习任务真正回归课堂,同时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以达到减负增效的改革目标。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同时,教师应牢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重点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通过改革契机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够将英语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摆脱“哑巴英语”的困境。学科融合的理念与双减政策相契合,只要能够找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点,并打造英语知识运用的实践平台,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迁移能力。

一是英语作业融合美术学科。将英语作业与美术学科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联想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绘画表达英语课文、图片或生活场景,通过英语对话精准表达美术作品传递的信息。以“How can I get there?”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Section A 的教学后,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城市平面图,标注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建筑和重要场所,如park、library、bank、museum 等。在小组内,根据Let's talk板块内容设计对话,并通过视频、音频方式录制,上传至班级微信群。

二是英语作业融合体育学科。尽管英语作业与体育学科的融合看似不切实际,但在实践中却可行。教师可以安排趣味性的运动操、健美操活动,巩固英语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身体。

例如,在学习完“My weekend plan”一课后,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并记忆“go ice-skating、wash clothes、draw pictures”等短语,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自行设计运动操。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搭配相关的动作来表现词语含义。学生在课后可以邀请家长或好友来共同完成此项作业,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出良好的学习与运动氛围。

3.创新形式,举办作业PK 大赛

一是作业设计大PK。利用比赛激发学生的胜负欲望,将其转化为完成作业的动力。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将课后作业打造成PK 大赛平台,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体会到满足感与喜悦感。可供教师选择的作业比赛形式有很多,教师可根据英语课程的教学主题,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体兴趣来合理搭配,确保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

在完成“How can I get there?”与“Ways to go to school”这两节课程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出上学的线路图,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最为常用的出行方式。在经过三日的准备后,学生要将自己的作品带到班级中,由教师作为总裁判,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挑选出最优作品。在PK比赛中胜出的学生可以获得物质奖励,他设计的线路图作品也要张贴在班级的英语角中进行展览。又如,在学习“Havingagreat trip”一课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旅途中的最美瞬间”为主题的作业展示大赛。比赛为期一周,参赛的学生需要自行制作一本旅行相册,并用英语介绍自己最为难忘的旅行经历。同样采用投票的方式,将作品中的“最美时光”票选出来,为其颁发奖品和奖状。

二是打造课外微课课堂。在明确学习目标后,教师可制作微课视频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建构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技能。微课视频时长控制在10~20分钟,避免知识点过于密集。教师可利用在线答疑解答学生问题,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以及微课视频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在此环节,教师可基于英语课程中的重难点知识,制作一些时长在几分钟以内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小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尤其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引领者,抛弃传统作业形式中机械、重复、枯燥的内容,专注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参与英语作业设计,实现课上、课下的有机衔接。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双减教师应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