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豪放、婉约并存
——苏轼词作反映的宋代词风

2023-04-18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词风音律江城子

马 列

苏轼词作是宋代词作中的佳品,其词风亦是学界历来研究的重点之一。笔者从苏轼的部分词作入手,意在通过分析宋代词风在苏轼词中的具体体现,探究其词作中宋代词风的存在原因以及其创作思想对后世词人和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一、宋代词风在苏轼词中的体现

宋词的主要风格分为两种,一为豪放派,一为婉约派。两派风格各异却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宋代繁荣的词文化。其中,苏轼作为兼具两种词风的代表人物,其部分词作以豪放大气著称,同时又有众多脍炙人口的婉约佳作。

(一)豪放词风在苏词中的体现

作为宋词的代表风格之一,豪放派因广阔的创作视野、恢弘磅礴的气势而闻名。豪放派不拘泥于小节,常用诗文的手法写词,用词宏伟广博,善于用典,不在音律上作过多的局限,常根据作者意愿去改变音律(平仄)。这些特点在苏轼的词作中得到了鲜明体现[1]。以《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首便以“大江东去”开篇,不仅交代了赤壁背景,更是以短短四字便奠定了整首词的豪放气概;用词上,“穿”“拍”“卷”等皆为力量感极强的动词,配合“大江东去”的气势,引出苏轼“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根据词意,苏轼对于英雄的出现更多表达的是敬仰钦佩,而非嫉才,可见其心胸之宽广、思想之豪迈。在音律上,此作采用念奴娇的变格音律,但是做出了一些改动,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传统格律为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此处改为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可见苏轼在音律运用方面不拘小节,随性开拓。

在气势上,《江城子·密州出猎》则丝毫不输《念奴娇·赤壁怀古》。此作通篇透露着豪放之气,开篇首句“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简单的“狂”字便奠定了整首词的风格基调。动词运用上,“擎”“望”“射”等力量感十足的用词,与前句“少年狂”相为映射,“千骑卷平冈”更是勾勒出一幅气势庞大、勇武十足的场面[2]。此作词牌名为“江城子”,与传统“江城子”相比,苏轼使用的是本音律的变格五,即带中律的一格,所谓中律就是可平可仄,根据需求来调整;除了变格五之外,对于下阙也有少些改动。苏轼的一大高明之处正在于,尽管在格律上有所修改,但并未改变词的磅礴气势,甚至有所增强。词尾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以弓射天狼之壮举表达作者对驰骋报效、建功立业的渴望,一股浩然之气冲荡胸间,这正是宋代豪放词风在苏轼词中的体现[3]。

(二)婉约词风在苏词中的体现

宋词的另一大流派,即婉约派。婉约风格的词以展现儿女风情为代表,因此,用词更加深细缜密,重视音律的和谐委婉,常呈现出珠圆玉润的柔婉之美。相比于豪放词作既能追溯古今、亦可抒发明志的特点,婉约词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以儿女情长为主[4]。以《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蝶恋花·春景》为例,不同于“大江东去”“千骑卷平冈”的豪迈,“生死两茫茫”“夜来幽梦”等词句凄凉缥缈,读之毫无热血之感,只觉分外悲怆。内容上看,面对亡妻坟茔,苏轼满腹的思乡之情不知如何表达,只有在梦中方可倾诉,从头至尾,作者的悲伤之情皆溢于言表。情感表达方面,与“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坚定自信相比,苏轼即便悼念亡妻,却只是“相顾无言”,相比于豪迈词中的大方直接,无声胜有声更符合婉约词的细腻情感表达。这首《江城子》采用的是句末五平音律,此种句末平音一般是对气势的淡化柔化,作者严格遵循了此种各式,恰好对应了婉约词的谨慎风格[5]。

《蝶恋花·春景》是以闻听少女嬉戏为背景,借此表达自身失意之感的作品。纵观全作,用词皆清新巧丽,以“残红”代指花色,杏是青杏,水为绿水,兼有芳草,从头至尾皆透着绵绵的清新之感,所有意境、景象充满着朦胧之美。然而此种清新之感并不欢快,而是充满凄凉的。作者欲奋发有为,但终究都未能如愿,整首词看似是一段散步经历,实际上表达了自身多情却败于无情的无奈;相比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对建功立业的直白向往,本作借景喻情,情感表达上十分朦胧隐晦,令人回味无穷。在音律上,这首《蝶恋花》以四韵压句,句句彰显沉重,在这种矛盾两重的情况下,体现的正是宋代婉约词风的柔婉之美[6]。

二、宋代词风在苏词中呈现的原因

(一)时代背景

一个时代的诗词歌赋必然是对其社会生活、文化现状的反映。社会生活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影响其作品的形态,作品又能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苏轼的诗词亦是如此。宋代城市商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上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文化思想上的开拓,并带入到文化作品当中。以苏轼的豪放词作为例,其用词、格律上的不拘小节,情感表达上的大方豪迈正体现了经济繁荣背景下思想开阔、恢弘包容的文化环境。

物质条件的富足为宋代士大夫的精神需求提供了养分。宋代社会娱乐业发达,城市中涌现出大量的勾栏瓦舍,对于感情风流的追求成为宋代士大夫文化生活的一大标志。宋代的诗词创作中,描写爱情、风情的不在少数,受这种潮流的影响,苏轼的词中也有这样一些体现,而这种影响大多体现在苏轼的婉约风格的词中,就比如苏轼悼念亡妻时的情意绵绵与悲伤凄凉,以及其他一些对女子情爱的描写等。正因如此,才让宋代婉约的词风在苏轼词中得以体现[7]。

(二)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极大影响着其作品的风格,苏轼词风的形成和他复杂的人生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苏轼一生可谓大起大落,有过风光一时的荣耀、也有穷极一时的潦倒。少年成名,才华横溢,但仕途颇为坎坷:曾因为词风清新明丽被欧阳修所称赞,王安石变法中,因与王安石政治意见不合而被迫离京,此后的十年间对于朝堂处于将离未离之势,又因“乌台诗案”事件险些仕途尽毁。人生的大起大落使苏轼保持了豁达淡然的内心,这也就是宋代豪放词风在苏轼词中得以体现的原因。后人即评价苏轼进能安天下,退能怡情山水,以此来展示和称赞苏轼豁达豪放的性格。这些经历的起起落落造就了苏轼豪放豁达的心境,同时也体现在他的词中。

贬隐生涯对于苏轼词风的转变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多次被贬、远离朝堂的遭遇,给了苏轼更多思考词作创新的思想空间。首先在审美上,为了使词所表现出的美感进一步提升,苏轼认为词的创作必须“自是一家”,不能相互模仿,否则无甚意义[8]。此外,应增强对词的表现能力,拓宽词的意境,这一点在词风的改进上具体体现在其对用词的精湛雕琢和创作视野上的开阔。仕途的大起大落也引发了其结合自己境遇对人生哲理进行思考,而这种思考不仅增加了其词作本身的深度,还增强了其对词作意境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词作更视野加开朗、词风更加气势磅礴。

三、苏轼创作特征的价值与意义

苏轼这种兼具两种词风的词人是少见的,而苏轼这种创作特征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后世词风的开拓

苏轼对于宋代初期词曲的偏阴柔风格不甚赞同,主张在词的基础上做出改变,以广阔的眼界立身,主张放开视野,不能拘泥于一处。这种风格转变在当时反响极好,极大地推动了宋代豪放风格词风的发展。对于诗词赏析而言,词风奠定了一首词所能体现意境的最大范围。宋初的词风相对单一且层次简单,而在苏轼的推动之下,人们不再拘泥于词的单一风格,而是主动去寻求更多的风格,因此,苏轼的这一创作特征不仅是对词风的一种开拓,也是对当时及后世词人思考创作风格路径的一种开拓。就取鉴苏轼对于词风的改进而言,甚至对现代也是颇具价值的。首先,在宋词研究方面,它有助于更加系统地对宋代词风进行深入探究;其次,在创作方面,鉴于苏轼勇于改进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开拓现代诗词的多元风格和创作视野;此外,对提升学术人员的创新思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样颇有益处。取鉴苏轼对于词风的改进,将这一思路应用到现实的作品创作中,是苏轼词风在当代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的体现。

(二)对表现手法的扩展

苏轼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典故的运用和音律的把控。如上文所例举的《江城子》《念奴娇》《蝶恋花》,皆有典故的使用,且都不止一个。用典量的增加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词的原有意象得到更广泛的升华,蕴意也有所提升,这种大量用典的表现手法常被后世所采用。更值得注意的是,如其他作家相比,苏轼的用典大方直白、易于理解。如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也善用典故,但是其诗作中用典多隐晦难懂,对广大底层百姓而言难以理解。而苏轼用典通俗易懂,在各个社会阶级中皆广泛流传,其社会影响力自然更大[9]。

其次是对音律的运用。最初,“词”这一概念更大程度上是作为音律的附属品出现,其主要目的是为音律服务。而苏轼在创作过程中,会根据词来调整音律中的平仄关系,这种改变更加突出词的文学性,淡化了音乐的主导作用,使词逃离开音乐对它的限制和束缚,变达方式变得更加自由洒脱。换言之,苏轼调整了词与音律的从属地位,其表现手法使词的品位得以提升,对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后世词人的审美能力和词曲创作中情感内涵的蕴藏得到提升。

(三)对哲理蕴意的表达

不论是豪放还是婉约的词风,苏轼作品中常体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坎坷的人生经历,使苏轼的词作在抒发自身情感的同时也常透露着对人生价值的表达,无论是壮志报国与淡泊名利之间的思考、还是理想与现实矛盾之间的选择,亦或是乐观积极、随机应变的生活态度,都能在苏轼的作品中被发现。此外,对于宇宙这种神秘的物象,苏轼也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其的看法,如《赤壁赋》中所讲,若是从不变的角度去观察宇宙,那么万物和人本身都是无穷无尽的。苏轼词作对于人生哲理的探究行为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使得词人们在创作时不再局限于自身情感的表达,也开始注重阐述内在深意,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观摩万物,从而提升词作的深度。

四、结语

通过对苏轼词作进行分析,无论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其词风的整体风格、意象渲染、字词用法以及音律上均在苏轼词中有所体现。时代影响、个人经历是宋代词风在苏轼词作中得以体现的原因,同时其词作特征对后世词风的发展、表现手法的拓展、哲理蕴意的表达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对后世宋词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苏轼词作中所体现的宋代词风及其原因,阐述苏轼词风对后世产生的具体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系统、深入地发掘苏轼词作的特点与价值,进一步完善苏轼诗词研究的理论框架,对研究苏轼诗词、宋词词风以及相关宋词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现实意义上,通过加深对苏轼创作手法和蕴理表达的学习,能够拓宽现代文学的创作思路,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词风音律江城子
俞士彪词作研究之“哀婉”词风浅析
江城子·春潮不息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中国新诗格律研究
听美之音律,奏人生华章
从人出发——评陈其钢《江城子》
中日两国谚语音律的比较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江城子,秋日送战友
一把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