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下“三一律”热的审美心理探究

2023-04-18文茂林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接受者戏剧对象

文茂林

“三一律”作为西方传统戏剧经典理论,在长时间内居于戏剧创作的主导地位,必然有其美学价值和实践价值,但在浪漫主义戏剧兴起之后,不断受到批判和冲击,最终衰落。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三一律”理论运用于现代影视作品当中仍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影视叙事可以通过各种手法对故事线索进行重构,突破古典“三一律”的限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大受接受者的欢迎,由此形成当下的“三一律”热。优秀的“三一律”作品能够引起接受者的兴趣和反思,带给接受者独特的审美体验,于专注与沉浸中体验快乐,这就是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一、“三一律”理论的发展

“三一律”理论萌芽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其著作《诗学》中论述了戏剧行动的一致性。他的这种戏剧观点在当时的戏剧创作中得以广泛应用,虽然还未形成理论,但在当时的戏剧创作中已经有着深远的影响。接着布瓦洛在其《诗的艺术》中提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结尾维持着舞台充实。”自此确立了“三一律”的戏剧结构形式,在当时的戏剧创作中,“三一律”理论逐渐成为了一条固定法则。深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首先,艺术创作的规律或多或少会被客观条件所决定,古希腊戏剧大多在露天剧场演出,演出场景变换困难,因此,“地点整一”就成为必然。其次,从古希腊接受者审美心理分析,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以及政治环境造就了希腊人的审美风尚,对于希腊人来说,和谐融洽的美是他们天然的审美追求,这种追求在戏剧创作中体现为“整一”,体现为一种单纯又严谨的美。

此后,“三一律”理论统治了西方戏剧界200多年,逐渐显示出其弊端,对戏剧创作的极端限制严重阻碍了戏剧创作的自由性。18世纪浪漫主义兴起后,“三一律”理论在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奠定的主导地位及美学高度遭到了严重的批判,这种批判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三一律”也逐渐退出戏剧舞台。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从古代到现代,从西方到中国,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依托现代新兴的创作手法以及接受者的审美倾向,“三一律”理论开始重新在戏剧创作的舞台上出现,高度紧张又集中的叙事结构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因此,在现代的戏剧创作中重新焕发出生命力,并逐渐成为一种戏剧与文学创作的热潮。

二、“三一律”热的审美心理动因

审美心理是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感受美、体验美,包括创造美的过程中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而审美心理活动是审美创造中的知、情、意的活动,伴随着人的想象、情感、认知等多种心理能力,是人的审美意志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审美心理动因与个人的审美需求和审美欲望有关,当下“三一律”类影视剧的创作中快节奏的叙事与反转、时空一致的距离消解等等恰好符合与满足了接受者审美的欲望与需求,“三一律”热现象由此产生。接下来将从审美距离、审美感知与审美欲望三方面来论述此类作品是如何引起接受者的审美注意、符合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带给接受者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沉浸:主体与对象之间距离的消解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认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亦即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审美活动实际上就是审美主体在一个审美对象上获得确证感和主体性的心理过程,而“三一律”理论的运用正好消解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与其他现实关系之间的心理距离,而是主客体之间在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接受者与审美对象之间不再是主体与异己的关系,而是主体自身成为了对象的一部分,是一种“物我同一”的关系,只有当接受者感觉自己沉浸于作品之中,感受到自己也成为了故事中的一部分时,整个作品的艺术表达才算完成。现代戏剧创作就是在继承“三一律”传统的基础上,再依托科技手法进行创新,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保持一致,尽力贴近接受者日常生活时间,使接受者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代入感与沉浸感加强,接受者在观影时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叙事时间与现实时间的高度同一将接受者不自觉地拉入文本之中,消解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距离,模糊了虚幻与现实的之间的界限,屏蔽了非审美因素的干扰,使接受者彻底融入审美对象之中,得到一种“物我同一”的感受,获得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一种主体性的自我认知和确证。正是因为“三一律”理论要求时间、地点、情节必须保持“整一”正好可以激发这种“沉浸感”,沉浸理论最早在1975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提出,将其与审美活动相结合,则会产生一种沉浸式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它会在个体参与审美活动时给予很大的愉悦感、幸福感。

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感官沉浸”,其次是“情感沉浸”最后是“思维沉浸”。艺术作品可以通过真挚的情感表达使接受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叫作“情感沉浸”;也可以通过严谨的逻辑思维的情节设计使接受者产生沉浸感,这称之为“思维沉浸”;使人在视听等感官方面产生沉浸感,这叫作“感官沉浸”。不论形式,前两种审美体验在任何优秀作品中都可以实现,但使人在视听等感官方面产生沉浸感,则需要作品呈现在三维空间,产生实体互动,才会使我们感觉到“置身其中”。而“三一律”类的戏剧通过“时空整一”的方式使接受者在平面的艺术呈现中感受到了“感官沉浸”。在美剧《24小时》中采用了一种实时处理的方式,每一个小时的剧集时间内,展开的情节与接受者所经历的时间是同步的,故事时间、叙事时间与现实时间保持高度一致,给接受者一种置身其中的错觉,是一种不完全的“感官沉浸”,但能够使接受者产生一种独特的“具身性”,这种“具身性”会产生一种沉浸式的审美体验。同时,由于作品的情节设计与情感表达,也会使得接受者产生“情感沉浸”与“思维沉浸”,三种“沉浸感”同时产生并和谐地作用于主体,使主体产生一种特殊的沉浸式审美体验。这就是“三一律”作品独特的审美心理动因之一。

(二)聚焦:专注的审美心理感知

审美感知是个人通过感觉器官去感受外界的物体或现象,从而以审美的态度对知觉的对象做出审美评价与审美判断,是初级阶段的审美心理活动。在审美过程中,审美感知涉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当审美对象呈现出来之后,主体能够很快感知对象并产生一种审美判断。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乃是作为艺术作品被感知的艺术作品,这个艺术作品获得了它所要求的和应得的,在欣赏者顺从的意识中产生的知觉。简言之,审美对象是作为被知觉的艺术作品。”因此,主体想要把握对象所包含的丰富意义,是需要从审美对象的“身体”的呈现以及主体对审美对象“身体”的感知开始的。德国心理学家W·舒里安于1986年撰写的《审美感知心理学》中提到:“人的体验总是多于人之所想”,因此,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愉悦更多地直接产生于人们的视听过程,而不是来自理智的审美分析与审美判断,审美感知是欣赏艺术作品的基础,主体一开始进入审美活动时就通过审美感知给人一种审美感觉,产生美的体验和情感共鸣。而“聚焦”能够让接受者更专注地去感知对象,产生更为强烈的审美体验。“聚焦”手法是艺术创作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零聚焦、内聚焦与外聚焦,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背景的模糊来聚焦主题或主要人物,将接受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主题或人物身上。戏剧创作中“聚焦”的手法能够模糊细枝末节,将全部的焦点放在所要表现的主题上,能够使接受者更专注地去感知审美对象,能够更加直观地接受审美对象给各器官带来的刺激,从而产生愉悦、快感与美感。

“三一律”的“地点整一”原则在现代影视中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聚焦”对审美感知的作用,在“三一律”类的戏剧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地点都十分有限,甚至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之中,场景变换单一,因此,电影镜头往往能够更好地聚焦于少数几个人物角色,细致地探索每一个人物的面部表情与生活细节,强化剧情冲突。而接受者在零聚焦的手法下自动将目光聚焦到人物的细节上,在这样的地点与镜头的双重聚焦之下,接受者能够更专注地对审美对象进行心理感知。在电影《扬名立万》中,大部分情节发生在曾经发生过凶杀案的别墅里,由于地点的限制,出场人物也相对比较固定。地点的限制、人物的固定,使得电影镜头大多聚焦在人物面部;当演员张家佳的眼泪流下之时,由于镜头的聚焦,接受者马上可以感知到;而由于背景的单一,接受者心理摒除了外界干扰,专注地感知人物细微的表情以及眼神变化,在这种聚焦式的感知下,接受者更能够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更容易被人物内心的情感震撼,与其产生共鸣并产生相应的审美体验。

(三)反转:天然的审美心理欲望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与“超我”三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结构层,是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是出于本能欲望并以满足本能欲望为目的的一层,而对感官的刺激与精神的快感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欲望,是一种纯粹的潜意识。现代戏剧创作将“三一律”的“时间整一”与“反转”叙事相结合,将一个完整情节里所有的反转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相比于在传统的叙事时间内进行的反转,这样的快节奏反转与刺激就是接受者本能的欲望与精神快感的追求,更能符合接受者的审美心理欲望。“反转”的叙事手法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运用于戏剧创作之中,戏剧的“反转”就是在剧情关键的那一刻,通过制造有所铺垫、值得推敲与考验的意外来颠覆接受者的想象、挑战接受者的心理预期、使得接受者获得一种不受掌控的刺激的审美体验。但同时,这样的反转是符合可然律与必然律的,是可以逻辑自洽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突转是“指情势向相反的方向转变……是按照可然律和必然律而发生的”,其中“在发现的同时引起突变是最好的形式”是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细细推敲,这样的反转是在意料之外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接受者在被反转冲击的瞬间就可以抓住其中的蛛丝马迹,这样的发现又带给接受者一种豁然开朗的满足感与“早知如此”的优越的审美体验。

“反转”带来的审美心理体验可以用20世纪50年代后随认知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平衡理论来解释,特别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即人总是力图保持其内部认知系统的平衡与和谐,但当心理上出现的新认知与旧认知发生冲突时,就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感。这种紧张感给接受者心理造成压迫后,随着剧情发展,更多的迷雾被揭开,这种压迫感得到了释放,心理的“难题”最终被解决,这样的“反转—揭露”的叙事方式满足了接受者潜藏的心理欲望与需求,审美客体越是涉及审美主体的内心欲望,就越可以引起主体的审美注意与审美兴趣。在电影《满江红》中,主人公需要在一个时辰内找到凶手,而电影时长也控制在一个时辰左右,在观影的这短短一个时辰内,情节一共出现了12次反转,“反转—行动”接连出现,接受者应接不暇,营造出情节紧迫感,接受者的心理预期不断被打破重建,再打破再重建,心理上的压迫与释放快速交替,不断地刺激观众的感官和情绪,让观众获得深刻的精神快感并享受这种感觉,最终产生极致的审美心理体验。

三、结语

“三一律”理论在时代的发展中展现出其僵化的一面,又在时代的发展中重新焕发出活力与生机,尽管“三一律”理论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有着严格的限定,但这些限定都有其逻辑原则,特别是在现代的戏剧作品创作中,以叙事一律为核心,具体结合不同的原则,对时间顺序的原则与因果关系的原则的结合,会对“时间”与“空间”的侧重产生影响,不同的侧重会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因此引起主体不同的心理变化和感受。“情节”与“时间”的整一会带给接受者反转的刺激与预期的突破,满足主体的心理欲望,引起主体的审美注意;“时间”与“空间”的整一,能够消除主体与客体间的艺术与现实的距离,使主体成为作品创作中的一环,在审美活动中得到主体的自我确证;而在以“空间”为轴心的艺术作品中,镜头与接受者视野的双重聚焦,使得主体能够更加专注地去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心理感知,从而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猜你喜欢

接受者戏剧对象
神秘来电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戏剧类
Flu Study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