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博物馆
——浅谈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2023-04-18陈志明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藏品文物博物馆

陈志明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给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使博物馆建设实现了从传统到数字化的发展变革。数字博物馆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对陈展的限制,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管理能力的提升。数字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增强对信息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而对智慧博物馆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加大数字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推动智慧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大众中的教育价值。

一、数字博物馆发展回顾

数字博物馆和传统博物馆相比,数字化博物馆实现了对各种现代化技术的融合,具有藏品资源智能化、数字化的优势。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最早开启了美国的数字图书馆时代,构建了自己的数据库,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学校及普通用户取得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1]。1995年,部分欧美博物馆也开始建设数字化项目工程,其中包括法国卢浮宫与美国博物馆这样的顶级博物馆,由此引发的技术运用研究使得博物馆的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博物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有形或无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管理和资源共享。国内的数字博物馆建设浪潮始于1998年,由河南博物院官方网站的建设开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也得以深入发展。

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由于数量较大且种类较多,因此,开展数字化保存及管理工作是一个周期较长且任务繁重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据信息资源的采集及处理方式也随之优化和完善,采集精准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对于藏品纹理数据信息而言,采集分辨率实现了百万像素到千万像素的转变,数据信息记录形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增多,所以,建设数字博物馆可以视为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利民工程。同时,随着虚拟博物馆、博物馆元宇宙等相关博物馆概念的出现,新技术应用正在成为未来数字博物馆发展、探索和创新的重要方向。虚拟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3D建模、多媒体等技术完成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模拟呈现,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拓宽了受众群体对藏品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元宇宙博物馆更是在互动、交流方面做出突破,人们除了可以便捷地获取文物信息资源,也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由此可见,数字博物馆能够实现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大力开发及有效转化,其运用数字管理模式来征集、收藏、陈列以及保护历史文物,同时借助网络技术为更多受众群体提供观赏及教育服务,以此更好地传承及发扬我国优秀历史文化。数字化管理在完成数据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存储管理的同时,能够促进数据信息资源协同共享,提高数据共享的时效性,具备检索科学、分类保存、多维化分析的优势。

二、智慧博物馆发展趋势

(一)加强对文物信息的标准化采集

文物数字化保护是为了推动以文物为载体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及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在技术创新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同时,部分优秀的历史文物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遭到损坏或遗失,因此,一定要加强对馆藏宝贵文物信息的及时采集[2]。博物馆通过对文物二维、三维等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加工处理,构建数字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打造数字信息资源统一保存、分析处理及管理的系统,为后期陈列和教育等工作提供依据,实现对馆藏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同时,还要注重对信息的标准化采集,避免无效采集和重复采集。此外,我国地大物博,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种类丰富,其所蕴含的信息量也是极大的。正因如此,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物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会时常接触类别众多的文物。因此,博物馆需要重视文物信息的标准化以及数据录入流程的标准化,以便构建信息化的数字文物管理系统平台,提升博物馆文物征集录入信息和数字编目的准确度。实现文物信息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数字化保护的重要前提,是最大化发挥馆藏文物价值的重要手段,博物馆应予以高度重视。例如我国博物馆中的各类文物种类不一,像小茶壶和煤油灯等同类文物外表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却有很大的差异。战国郢爰、西汉马蹄金、清末民国时期银元等,都属于“货币类”,而非“金银器”类。所以工作人员在对馆藏文物资料信息进行采集录入时,要对文物名称、入库时间、征集来源及文物背后的故事等进行准确的记录及保存,保证标准化文物信息存储。

(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

现如今,我国在构建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中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大数据应用的商业价值已在逐渐建设开发运用中有所体现。在挖掘大数据的智能应用方面,要根据各智慧博物馆自身的设计与服务管理需求量身定制。博物馆需通过精准广泛了解观众兴趣点的工作方式,设计利用大数据技术服务智慧博物馆的智能化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博物馆的建设投资,同时帮助提升博物馆线上线下各渠道的观众接待量。观众可通过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等手段,尤其是移动终端配合5G网络,实现对博物馆的深度参观体验,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3]。随着2013年底4G网络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使用以来,移动互联网的提速大幅促进了智慧博物馆的发展。移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手持智能终端及移动终端在博物馆日常服务与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智慧博物馆的设计与建设中运用了很多的网络设备和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设备,这为智慧博物馆实现公共信息采集以及观赏信息采集统一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技术条件。

大数据应用基于海量的数据信息,按照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日常需求对其中有效的数据进行分类、筛选、提取、清洗,并进一步实现对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从而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和处理成本的降低。因此,智慧博物馆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构建以特色数字信息资源为核心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文物三维资源等的高效整合,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实时有效地监测、反馈及处理。博物馆通过对馆内各项数据信息的智能化分析,使用有效技术手段突破时空限制,进而实现对决策部署的远程控制。各种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扩大了博物馆获取数据信息的类型和数量,使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博物馆要注重对大数据的保存、分析、处理及挖掘,对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整合,对用户喜好进行综合分析,以实现从大量数据中发掘有用信息,增强用户个性化数据服务体验的目的。

(三)完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

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系统数据库,并依据文物分类规范制定不同数据类型及数据接入的规范要求,进而实现信息化设备的优化,以此建立完整的博物馆馆藏文物藏品数据库。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要注意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按照信息的输入方式,按需增加盘点扫描仪、计算机终端及高清显示屏等硬件设施[4]。博物馆要以自身情况及相关资金使用要求为基础,设计系统支撑部分的升级优化,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增强数据信息的保存能力,为完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要结合现实情况,借鉴其他优秀博物馆的成功建设经验,对设备进行科学选型配置。第二,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与“文物知识图谱”等平台,以拓宽数据信息流通渠道,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尽可能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及时共享与运用,规避“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博物馆的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及管理智能化。第三,利用互动展柜、文物数字展墙、结合藏品文物深度知识的内容推送等形式实现对优秀文化的展示和弘扬;借助小程序等新媒体手段实现手机移动终端智能导览服务,增强受众的全面参与、高度互动与深入体验,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第四,注重管理人员科技意识的提升。这会对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起到直接的影响,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通过多种渠道来提升其专业能力,并强化有关工作人员的科技意识,以此促进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智慧博物馆的使用价值

(一)游客行为系统分析

要深化游客在博物馆中的主体地位,以游客为中心,站在其角度考虑分析博物馆的整体行为并进行设计和改进,以完善和提升博物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同时,要对各方面力量加以整合利用,将博物馆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展现博物馆的价值。第一,游客管理。可在博物馆入口处设置游客数据信息采集系统,以便对进入展厅的用户数量进行详细记录。信息处理部门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让管理人员了解到游客较为喜爱的展厅和文物类型,并将数据信息录入到系统中,从而开展相应的展品陈列工作。第二,区域热度。可利用AI摄像头对各个展厅内游客位置加以记录,从而准确判断游客在欣赏文物时的所在位置,并对其参观模式加以分析。当游客观赏陈列文物时其关注点增加,则其停留时长就会随之增加,点数就会增多。第三,面容采集。博物馆可通过面部识别技术的运用来对游客参观陈列品时的面部表情加以捕捉并予以分析。博物馆通过对数据的搜集,可以看到游客的关注点和关注时长,同时获取游客年龄、性别等信息,并完成分类统计,以便优化展品布局及设施布置。比如儿童及步道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布置等。第四,禁区防护。个别游客在参观博物馆展厅内的陈列品时,会忽视馆内的警告牌,为了与展品合影,有的游客会越过围栏进到展陈区内,还有游客会用手去触摸,由此会对展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这种现象发生时,一般是监控人员在视频中看到后呼叫安保人员予以制止,但这一方式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待监控人员发现时损失已经造成。因此,可通过“跨越围栏报警”方式给展陈区划分敏感区域,一旦有游客跨越围栏就会立即启动报警功能并联动室内平面地图。

(二)管理系统的智慧化

打通管理系统间的数据壁垒,能有效收集馆藏品数据信息,并及时更新各系统中藏品数据,有助于促进藏品管理的规范化与高效化。为更好地满足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要,藏品管理工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推动博物馆的智慧化发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线上平台服务,将馆藏文物更好地展现给观众。一是健全分类,构建完整的数据库资源。博物馆需按照文物分类要求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建立电子档案,做好藏品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博物馆数据信息与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一致。同时,通过数据统一更新维护,实现馆藏品的动态化管理,以此建立对馆藏文物的信息管理体系。二是增强建设,建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创建网络虚拟博物馆,增进受众群体对藏品的进一步了解,提升观众游览体验,深入挖掘文物价值,促进文物数字化资源向教育资源的转化,切实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另外,在智慧博物馆构建过程中,文物库房与数据中心属于重点保护区域,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博物馆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规则设计,并对管理内容予以划分,通过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与机制,开展安全管理培训,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来保障博物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以此实现对馆内藏品的充分保护。

四、结语

数字博物馆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智慧博物馆,在数字博物馆的规划建设和研究发展过程中,需要参考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智慧博物馆的需求,以此规划智慧博物馆建设发展相关的合理化方案,促进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的演进。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使馆藏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化地发挥博物馆对社会受众的教育作用。同时,要实现对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加大经费投入来完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博物馆要构建自己的数据信息系统,坚持用户的主体地位,打破馆藏品对时空的局限性,要对藏品信息进行智能化采集、对用户参观陈列品的相关信息加以统计分析与录入处理,并及时更新藏品数据,以推动藏品管理的智慧化发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从而促进我国博物馆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藏品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罗妍妍藏品欣赏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