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美学对于康德美学的超越
——以美的创造为例

2023-04-18

文化学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康德客体马克思

岳 松

康德美学调和了经验派美学和理性派美学之间的矛盾,开拓了人本主义美学思潮,在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由于其哲学的抽象性和主观性,其美学是脱离社会现实和历史的,其先验自由和主观主义只能割裂现实和理想、自由和必然,使美学和真正的人类生活相分离。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和社会现实,在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中提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诸如美的起源、美的创造以及的美的欣赏和关于美感的论述等,在美学史上实现了对于康德美学的发展和超越。当然,马克思美学对于康德美学的超越体现在很多方面,同时学界对于康德美学的阐发和解释和以及对于美学思想的挖掘整理和解读已经做的很多,本文试以美的创造为例,从美的创造的根源、主体和规律三个层面来进一步探讨马克思美学对于康德美学的超越。

一、美的创造之根源

康德和马克思的美学都是立足于人的自由,但康德的自由一方面被归于超验的物自体身上,另一方面局限于道德实践领域,美学只是它的旁证和过渡。而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对于劳动这种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揭示,实现了自由的现实性和超越性的统一,找到了美的真正创造根源即作为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劳动活动,虽然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呈现为异化状态,但这是劳动外化的特殊状态并不影响其对于人的本质意义。

(一)康德的先验自由规定

康德的美学是其哲学人类学的组成部分,他主张人是目的,而自由就是人的最高的价值,但是由于他对于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划分和界定,人们只能获得关于现象的知识,自由则被会归之于超验的领域。同时他认为判断力有两种,一种是规定性判断力,即人通过运用先验的知性的范畴去规定后天的经验材料,并通过图式的先验演绎构成知性的知识,这是关于人类知识如何形成的判断力;而另一种判断力则是反思的判断力,即审美判断力,为后天的特殊的感性材料寻找普遍性的判断力,这种寻找是回到作为主体的人自身,为这些材料做出规定,以一种目的论的眼光为其寻找目的的根据支撑,因此,这是无法通过实证科学进行研究的,因为它要确立是主观的普遍性,而不是客观的普遍性,所以通过主观目的推广和推进,人从遵循因果必然性的自然存在过渡到社会文化存在,道德的存在,最终通向自由。

虽然从形式上看似实现了人从自然人向道德人的过渡,但是目的论的眼光不过是一种类比和隐喻罢了,是纯粹思想理论活动,“康德把自由和意志自律联系起来,结果自由成为康德道德哲学的拱心石”[1],并且以自由和理性为基础的道德最终还要寄托于超验的信仰作为其基础和保障,使其自由只能停留在相应的层面,而且其审美最终是要服务于道德的善,人的现实的感性和情感被忽略,服从于必然的道德律令,一切变得神秘辽远而不可得,应当和实然的无限分离成为其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不能揭示真正的美的创造的根源。

(二)马克思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规定

马克思早期也是康德的追随者,当他接触到社会现实,关注物质利益问题时渐渐发现了康德自我意识哲学的问题,并逐渐转变了自己的世界观。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哲学对于劳动的作用的认识和强调以及对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揭示和说明了劳动之于人的生命和存在的本质意义,它是人的对象化活动,是人自觉的有意识的自由的活动,正是这种活动使人区别于动物,动物只服从于它的本能,而人能超越其本能的限制创造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人的这种超越的对象意识或自我意识并不像康德所说的那样人先天所具有的或者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双向互动的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创造着美,人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出大量丰富的物质成果,也在进行着美的创造并随着美感的形成和对于审美标准的探索统一,“人通过劳动掌握了自然界”[2]。随着人们物质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创造的原则也会发生变化,但总有些对于人的生命存在于某些纬度具有普遍意义的美的作品会恒久存在,也是因为其与人的现实生命实践有些重要意义和羁绊,它们就可以在此意义上被称之为人类社会所确立下来的美的标准和规范。

作为人的自由的活动的劳动也在现实的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伴随的是人的自由程度的不断地加深和自由的范围的不断地扩大,自由也不再变得神秘和高高在上,不再是一种被规定但却是一种最终目的规定的东西,它在于对于对象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人的劳动活动和生命实践的全面的合规律和合目的展开,让美融入到人生的终极关怀和追求中,不断丰富和拓展人的精神世界,“自由的王国也就是美的王国”[3]。美不再只是康德所说的作为人的认识和道德过渡的存在,而是与它们同等重要,都是组成人自由发展不可或缺的心灵能力和精神纬度,美和真善可以达到一种内在的统一。

总而言之,康德将自由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且停留在应然的理想层面,美成为了其道德律令的表征,美的创造之源自由来自于对于先天命令的遵循,只能是脱离现实,软弱无力的。相比于康德,马克思立足于人的类生活,即社会劳动创造活动,找到了人实现和通往自由的答案,而人审美的自由就体现在不断地劳动过程中,“艺术和审美活动是最自由的生命活动”[4],美的创造的根源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二、美的创造之主体

康德为了强调美特别是艺术美的独创性,典范性和个别性,提出了其天才论,为美的艺术的可能做论证,从而实现美感的传递。但自然所提供的因素并不是决定性的,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其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象化理论,说明了人是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而存在的,更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存在,揭示了美的创造的真正主体,在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艺术会复归成为劳动意识的一部分。

(一)康德的天才说

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写这部作品主要是为了调和前两大批判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即通过对于人的情感能力做先验的考察,找到实现从自然人向道德的人过渡的中介,从而完善了他的批判哲学体系,同时建立起了其美学理论。他认为美就是人的想象力同人的认识能力自由协调的活动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获得愉快的感觉,这种愉快的感觉即美感同时又是不涉及现实的利害关系,并且力求达到一种非概念的普遍性,当然,这种普遍性并非客观的而是一种主观的普遍性,而且又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共通感进行传递,艺术则是这种共通感现实地传递的方式,而真正的艺术则来自于天才的创造。

康德认为由于人都是理性的,因此每个人都有美的鉴赏力,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审美的愉快,但是艺术的创造却被康德归于偶然的自然的天才的身上,他对天才有这样一个定义:“一个主体在自由运用其认识诸能力方面的禀赋的典范式的独创性。”[5]康德在这里虽然强调天才的独特性和个性,然而他却认为在艺术中鉴赏比天才更重要,而天才具有更高的鉴赏力,审美的判断和鉴赏是一个先天原则,这可以看出其先验规则给美的创造所带来的束缚,也看到康德美学静态分析缺乏历史纬度对于美的真正创造主体认识的偏颇。

(二)马克思的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的学说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批判粗陋的,政治或经济的共产主义,指出了“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劳动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用”[6]78。即说明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属性,指出了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确立自己的本质和力量,周围世界的一切并不是一直并且永远存在的,它们是人对象化活动的产物,人通过创造和生产它的对象来肯定自己,确证其现实性。因此,人并非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具有其先天的鉴赏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的精神感觉、实践感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6]84。

每个人既是作为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是社会的存在,历史的存在,他改造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每个人既可以成为审美的主体,也可以成为美的创造的主体,天才并非是美的艺术创造和传递的决定因素,能否进行艺术创造跟其对象世界和其对象性关系是否丰富有重要关系。美固然要寻求欣赏和认同,但并非一定要寻求一种绝对的普遍性,这也可以说是形而上学所带来的思维定式,也许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又能够重新认识到曾经被认为其怪诞或普通的作品的美和价值,而这也恰恰证明人作为对象性存在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发展性,没有永恒的普遍性,这也肯定了个体对象性活动的独特性。

总之,艺术和美作为人的对象化世界的一个向度,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本质力量的肯定,作为历史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人是其创造的主体,并非艺术家创造了艺术作品才成为其本身,而是善于发现和创造美的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而在不断扬弃异化劳动的共产主义运动中,“专业的艺术家将会消失,独立的纯粹的艺术也将会消亡,并复归为‘劳动意识’的一部分”[7],人在自我创生的过程中不断减少外在的物质或由物质所带来的精神束缚,从而能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身,自由地进行美的创造的活动。

三、美的创造之规律

康德作为近代具有代表性的自我意识哲学家之一,也尤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重视只是停留在主观的层面,即“不把主观的东西看成客观的东西——自然的和社会的现实的反映”[8]。因此,他把一切创造的原则和规律归于人的先验自我意识,脱离了历史和社会现实,而马克思在说明了人的类本质和类生活后,把握了尺度之美,实现了主客观的统一,这种统一并非认识论的统一,而是一个新的宇宙观和本体论,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统一,揭示了美的创造的规律。

(一)康德的主观主义

康德哲学由于其本体论的二元论,即悬设一个不可知的物自体和不可知的自我意识,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同时康德又沿着近代哲学认识论主题的方向发展,突出能动的自我意识,为自然界和人自身立法,虽然高扬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的主体地位,揭示美不是自然的属性而是人的创造物,但实际上有内含着把自然界当成是人有待加工和开发和征服的对象意味,审美体现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征服,主体和客体呈现出对立的状态,世界永远是外在于人的客体,而依靠人的情感能力原则的发现并不能真正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审美的自由感服膺于主体的先验理性,审美似乎只是人的一种精神和感性直观活动,美的创造的规律无法探寻,归于主观性的实践创造并不能成为真正的现实,即像李泽厚在所讲的那样,“光是盲目的主体实践,那边永远只是一种主观的、应有的善”[9]。完全以主体作为客体的依据,“思维与世界发生关系的方式是先天地规定好了的,不是从感性经验中总结出来的”[10],人的本质力量缺乏实现的对象,不能够感性物质的形式存在。

虽然康德强调审美的自由,是人的本质的表现,但由于主、客二分观点,尤其是其强调空洞的主观性,美在他那里更多的是一种静止的直观,即便是天才的创造,也只是对自然给予的原则的遵守,从而树立美的规范和标准,人的本质依旧神秘不可知,美的创造的规律在他那里仍是未解之谜。

(二)马克思的主客观统一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对象性存在和人的社会本质以后,发现了人创造美的规律。人区别于动物就在其能够超越动物的本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懂得运用各种尺度到对象身上,而发现各种尺度则主要来自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在探索和改造自然界包括经过人的对象化活动改造过后的世界过程中,人类发现对象世界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来调整自己的实践活动,使自己的活动既符合对象世界本身的规律,同时又能够满足的自身的需求和目的。在对于必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过程中,人的自由程度也得到极大的发挥,在这里,必然并不只是对于自由的限制,两者是辩证统一的,自由并非自古以来就是人的本质和美的前提和形式,恰恰是人类通过长期对于必然世界的探索和实践改造而建立起来的。

人的主观性只有经过实践活动实现出来,才能在客观世界里确立其真实的存在,同时,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会按照美的规律、美的形式去构造对象世界,而实现出来的东西便会给人带来美感,符合人所认为的美的形式,即便是通常所认为的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景色之美或纯粹的形式美,人们对其欣赏和把握也受实践活动和社会文化发展影响,同样,自然事物在不同历史阶段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审美意味和审美趣味,它们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更何况,如果说没有人的存在,自然界本身也就无所谓美与不美。另外,像早期人类制造的进行劳动的简单工具,即从现代眼光看来可以称之为工艺品的东西,它在当时历史时期既具备着实用的功能同时又包含着审美的功能,但放在现代社会它已经脱离可以实用的条件和环境,似乎可以看作一件纯粹的艺术品,无任何实际的功用,只有美的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它,然而这种当下的无功利不能只归于一种单纯的审美的愉悦感,感受可以是美感,但美感并不能只归于愉悦感,它需要用历史的尺度或纬度来解释。任何判断的尺度都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都是在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构建和把握到的,而康德认为很多无法解释的美感和形式,都可以用其之前所不太看好的经验科学心理学来解释,而人的心理也是有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也有其客观的发展规律,可以解答人关于美的感知所共有的生理基础。所以,一般来说,任何归之于神秘主义的东西都可以用人的发展的历史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解释,“是人类实践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有机统一”[11],只要其尺度和规律能被人发现且按照其去实践。

总而言之,在马克思那里,主体和客体达到了真正统一,即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既克服了康德主体和客体分离的缺陷,又超越了黑格尔仅仅将主体和客体统一理念的理论。一方面,人不断将各种尺度施之与自然界,自然界不断地被打上人的烙印,体现人的意志,成为人化的自然,自然界不只是人需要征服和开发的对象,而是越来越成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系统,每一个自然事物都可能成为人的内在目的的组成部分。自然界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通过实践不断改造的对象,而经过人化的自然又会成为人类新的客体和本质力量发挥的对象,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作为类的存在的发展的无限性。而其中经过人改造的事物也会表现出感性的自然形式,即康德所谓的美的形式的内容,美的真正本质和规律被发现,在对于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中,人真正能感受到美,同时这也需要通过自然的人化为其提供相应的历史条件。另一方面,人在改造着对象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整个自然界都可以成为其身体的一部分,即马克思所说的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的理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确证,人的感性生活也被生产出来,“马克思突出了人的生产的全面性、自由性、自觉性、目的性,这种能动性使生产实践与‘美的规律’建立了一种内在的因果关系,并使前者成为后者最深刻的基础”[12],人的生活越来越符合对象世界的尺度,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审美客体在实践中达到真正的一致性。

四、结语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物质生活的关注和哲学分析,找到了超越德国哲学的钥匙,发现了人的本质的秘密,揭示了美的创造的根源来自于作为对象化存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活动,并按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原则进行美的创造的活动,创立了其主客观统一的实践美学。当然,康德美学作为理想性美学仍有其现实的意义,是美学史上不可越过和忽略的一页,对于其合理的思想我们必须保留、吸收和发展。总而言之,相比于康德,马克思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告诉我们美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他打开了美的现实性的创造的维度,找到了真正通往自由的现实的路径。

猜你喜欢

康德客体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纯接受性的被给予?——康德论自我刺激、内感觉和注意
艺术百家
康德是相容论者吗?
对康德空间观的误解及诘难的澄清与辩护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