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弘扬成都红色文化对策研究

2023-04-18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11期
关键词:弘扬成都红色

刘 利

(西南民族大学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一、引言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历经百年的生动实践和持续积淀,在中华大地上逐步形成了具有明确范畴、特定内涵、独特功能、特有形态的红色文化。新时代,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大力弘扬成都红色文化,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弘扬巴蜀文化时代价值、激活红色文化生命力和推动红色血脉代代相传的必由之路,更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二、新时代成都红色文化的现状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革命遗存和附着在遗存上的精神财富种类齐全、点多面广,主题鲜明、品牌突出。新时代成都红色资源呈现出丰富多样、时代特征明显、地方特色鲜明的特征:一是成都红色资源类型非常丰富、数量大幅增加。党领导成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在长久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红色资源,多维度、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成都的红色精神面貌。同时,《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对红色资源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延伸和扩展,大幅提升了成都红色资源的数量。二是成都红色资源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成都红色资源是党领导成都人民在特定时代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精神资源,种类繁多、内容鲜活,生动鲜明地反映了成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优秀成果。三是成都红色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成都建党领先全国众多城市,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留下了红军长征、三线建设、抗震救灾等重大事件遗址遗迹及其承载的主体精神风貌,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凸显了成都红色资源鲜明的地方特色,是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精品。

三、取得的成效

(一)高质量推进红色文化保护

1.积极出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法规。四川是红色资源大省,在开展红色文化保护方面起步较早。作为国内率先开启立法保护的省份之一,四川先后出台了《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实施办法》。成都作为四川的省会城市,在积极贯彻落实四川省有关红色文化保护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基础上,制定印发了《成都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实施方案》,不断强化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制度设计,持续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了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2.积极开展红色遗址资源普查,建立红色资源保护名录。全面聚焦党领导成都人民在革命、改革、建设的各个时期形成的重要红色遗址,开展红色文化普查和登记,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名录建设。目前成都18个区(市、县)党史部门申报的包含红军长征、抗震救灾和脱贫攻坚等在内的113处重要历史遗迹信息已通过初审。

(二)高水平谋划红色文化研究

1.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专家团队。成都积极成立党性教育研究中心,由党史党建教研部和党史研究室牵头,积极引进成都各区(市、县)党建专家、红色点位负责人,建立了 “蓉城红色专家库”,为成都开展红色资源挖掘利用和红色文化研究组建了一批专业知识充备、研究经验丰富和熟悉了解红色资源的专家团队。

2.认真编修红色家谱,高水平研究新时代党史。(1)以史为鉴,扛牢党史资政主责。深刻领会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撰写《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伟大实践与经验启示》,入选中组部、全国党建研究会纪念建党百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战略部署,组织撰写《从共同富裕视角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四川探索》研究论文,获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2)以史为力,筑牢党史阵地。积极做好九顶山烈士陵园、毛英才烈士纪念像等域内31个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3)以史为魂,赓续成都红色血脉。认真总结成都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的显著成就,认真编纂2021年执政实录,全景式立体化记录强党兴国、执政为民的成都红色家谱。

3.积极搭建红色文化合作研究新平台。探索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专业研究的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研究力量的积极性和有效整合多方研究资源,在推进红色文化系统性、规范性、科学性研究上形成强大合力。深化了馆校合作,积极与成都高校携手,在加强革命文物科学保护、深化研究与阐释革命文物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努力探索一条协同研究的新路径。

4.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积极选拔具有中国党史研究背景的高校教师组建讲授红色课程的专业师资队伍,邀请省市级党校、高校优秀党史研究专家和教师在党校红色教育师资专题研讨会和集体备课会上传授提升课程设计、课堂讲授等能力的经验,切实提高了红色课程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三)高效能推动红色文化传播宣传

1.加快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1)加快将互联网、5G、VR、AR等技术融入红色文化传播宣传中去,让红色文化立体式、全景式展示出来,将红色文化内容有机嵌入微展览、微课堂、微视频等平台,打造成都红色资源电子库和数据库,全力提升红色资源获取的便利性。(2)充分发挥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和红色旅游博览会的作用,积极推动成都本土红色文化走出去,全方位对外展示成都红色旅游的独特魅力。(3)积极组织召开红色文化相关的座谈会,举办主题展览,大力通过5G、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构筑 “学习之家”“强国学苑”“学习广场” 三大沉浸式场景,切实提升学习环境的互动性、体验性和真实性,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紧扣时代出新出彩,贴近群众喜闻乐见。

2.加快丰富展厅情景,展示伟大历程。(1)升级建设实事求是报告厅及红色阅览室,全景式展示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展览窗口。(2)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打造集历史档案展览、理论学习教育、AR红色有声墙、红色参观旅游、红色阅览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

3.加快建设党性锤炼实境课堂。因地制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培训,充分利用AR红色有声墙、“学习强国” 平台小站平台,积极为文明实践红色课堂 “供血供氧”,把红色课堂全方位打造为党性锤炼的实境课堂。

(四)高品质推动红色文化融合发展

1.大力突出文旅融合。全面整合全市红色资源,精选全市23个区(市、县)100个党史教育基地、红色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高质量绘制3000册《成都 “芙蓉联线” 红色景点分布图》,让成都的革命文物 “活” 起来,让成都的红色旅游“火” 起来,让成都的红色基因 “传” 下去,让成都红色名片更加闪亮。

2.大力突出产业融合。多措并举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多行业、多业态、多产业融合的红色文化产业集群。

(五)高标准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1.积极打造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品牌。(1)以毛主席故事大讲堂为依托,开展循一段伟人足迹、温一遍入党誓词、看一次主题展览、唱一首经典红歌、上一次微党课、听一段亲历感言、观一次红色影片、品一次经典书籍等 “八个一” 活动,以 “观+听+唱+做” 将党史教育融会贯通。(2)充分利用成都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2000余场次主题教育活动和投放2.8亿频次社会宣传作品,增强了红色情感。

2.充分发扬 “红色传统”,大力打造特色品牌项目。(1)创编红色教育读本。以 “党史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为载体,编印具有成都特色的《领袖关怀》等系列党史学习教材,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补充读物。(2)开设红色教育课堂。坚持 “一个红色基地就是一个教育课堂”理念,依托 “党史馆”“党建馆” 等线下教育课堂,借助自编教材和《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资料,系统开展 “参观感悟学+讲授辅导学+资料阅读学” 的 “3段式” 教学模式,累计开展线下课堂教育70余次,听课学员达600余人。

四、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红色文化挖掘和弘扬的重视有待进一步提升

1.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要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以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开发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当前开展文化研究的部门仅限于宣传部、党校、旅游部门等,研究队伍的专业性、创新性还不强。2.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程度不深,当前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以陈列展览、讲解说教等单向传输为主,缺乏参与性、体验性、互动性较强的活动。

(二)相关部门协作弘扬红色文化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红色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播、弘扬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涉及领域较广、牵涉部门较多,需要各部门形成合力。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相关部门协作弘扬红色文化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对红色资源挖掘、管理、利用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1.在红色资源挖掘方面多以历史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等具有代表性的物质类资源为重点,而有关重要文件、档案、报刊等文献、声像信息类资源以及无形的精神资源凝练相对较少。

2.在红色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能力相对不足,规范化、精细化亟待提升问题。例如红色资源信息填报不够完整、界定不够清晰、归属不够明确、管理不够完善,对各区(市、县)红色资源整合挖掘利用、融合联动开发不够。

3.在红色资源利用方面,各管理部门与社会其他主体之间尚未形成互惠共赢、联动开发和共建共享的高效利用机制。

(四)红色文化宣传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新媒体、直播平台、5G、VR等技术为红色文化宣传的立体化、互动性、体验性提升提供了支持。但当前成都红色文化宣传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受众的参与互动反馈机制,应用新兴媒体技术也还不够充分,宣传方式侧重于告知、叙述和讲解革命故事、英雄事迹等,难以完全展现红色文化的魅力。

(五)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红色文化人才培育途径较为传统、培育渠道相对单一、培育形式缺乏创新,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人才加入红色文化队伍。同时,红色文化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播弘扬等环节需要非常专业的技术和知识,而当前具备较高专业技术素养、宽广红色文化视野、先进红色文化管理理念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为缺乏,导致红色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受到制约。

五、新时代弘扬成都红色文化的对策

(一)加快健全机制保障,全力提升红色文化弘扬的实效性

1.加快健全管理机制。(1)要持续强化对红色文化保护弘扬的顶层设计、规范管理和系统指导,推动红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承和持续性弘扬;要加快研究制定红色文化的相关法规条例,对弘扬红色文化资源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流程进一步细化,明晰相关部门权责,健全红色文化保护机制,为弘扬红色文化提供法律保障和法理依据。加快推进红色文化保护法制化进程。(2)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思维和规范管理,促进红色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合理利用。建立红色资源管理机构,明确分级和权责范围,加强总体设计与组织领导,从人力、物力、财力、制度等方面增加投入,提升成都红色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以及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水平。

2.加快健全联动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红色文化弘扬的联动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合法合规背景下主动探索弘扬成都红色文化的创新技术和形式,打破资源壁垒,发挥聚合优势,在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利用、传承弘扬上形成强大合力。

根据王小生[15]研究,氨基酸对人体活动非常重要,特别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表2),2种竹笋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少穗竹笋总氨基酸含量(238.58 mg/g)、必需及半必需氨基酸含量(70.72 mg/g)均高于四季竹笋的相应值。

(二)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形成红色文化弘扬的合力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全面统筹好各区(市、县)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工作。(1)要充分立足成都不同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积极督促各区(市、县)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实际可行的红色文化开发和保护计划书,确保红色文化弘扬工作可行、合理和科学。(2)大力强化对红色文化弘扬的总体规划,对红色遗址、文物资源等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保护、修缮和开发,形成 “以用促保” 的良性循环。

2.要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弘扬的政策经济支持力度。(1)要为红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弘扬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主管部门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纳入财政预算,全力支持社会各主体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基金的建立,不断拓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资金筹措渠道。(2)要加快完善红色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红色资源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推动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设施等红色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物品寄存、公厕、饮水点等红色配套设施的完善,增强红色旅游设施服务能力和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效果。

3.要全面强化政府在红色文化弘扬中的协调监管作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强化与多主体的沟通协作,加快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红色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和红色资源高效利用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加大对红色文化开发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合法、合规,为红色文化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提供坚实保障。

(三)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成都红色文化基因库,构筑红色文化高地

1.持续深入挖掘成都红色资源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重点对党领导成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节点、人物形成的红色文化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开展全面挖掘,加快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把成都人民光荣的革命斗争成就与经验总结好,把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迹和丰功伟绩呈现好,把成都人民对党的深厚感情展示好,把党领导的成都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讲述好。

2.加快建立成都红色文化基因库。积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政府社会多元合作、市场运作的开发机制,建立成都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和红色文化基因库,补齐过去较为忽视的信息资源、精神资源、成果资源等建设的短板,筑起全国重要的红色文化高地。

3.加快盘活成都全市域红色文化资源。要加快打造主城区、远郊区红色资源集群,逐步形成中心城区与远郊区红色资源优势互补、共联共兴的研学格局。

(四)积极打造红色文化教育精品,高质量弘扬红色文化

1.把打造精品、开拓创新作为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努力产出有吸引力的具有红色内核主题的影视、书籍、歌曲戏剧等作品,通过文化精品打造价值符号,打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教育精品。

2.全力实施 “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党建” 双战略,加快打造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持续做好红色资源 “大文章”,在推动赓续成都红色血脉的同时,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3.把开展红色教育基地共建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打造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精品路线” 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并延伸党性教育课堂,高质量弘扬红色文化。

(五)积极发挥高校在弘扬红色文化中的作用

1.加快将红色文化弘扬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理论研究层面,高校要强化对红色文化内涵、价值的挖掘,鼓励高校教师从历史和时代、理论和实践等层面全方位开展有关红色文化的研究,通过开设专项研究课题、组织专题研讨会和组建专业科研团队等方式,大力提升红色文化领域理论研究水平。在课堂教学层面,高校要加快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堂教学中去,将红色文化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案例等,积极开设有关红色文化的特色课程、选修课程。在实践教学层面,以成都红色文化为载体,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探索情景教学、师生互动、体验式教学、教学研讨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索 “红色文化+实境课堂” 教学机制,让红色基因 “动” 起来,真正点亮高校思政课堂,丰富高校思政体系。

2.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协同推进红色文化弘扬。新时代要强化校地合作,积极联合组建团队和设立研究院、研究基地、实践基地,协同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同时,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和校地人员挂职交流、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等,实现理论和实践双驱动。

(六)加强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优质红色文化人才发展计划,完善人才评价、选拔、晋升、激励、培育机制,减少用人环节的硬性要求,放宽区域间的人才流动限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宽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渠道,解决红色文化弘扬人才短缺问题。

2.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鼓励支持相关领域和部门强化合作,通过校地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大力吸引高校、文化研究所、科研院所等积极参与红色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从管理、技术等层面分层次、分类别、系统化、专业化地培养红色文化人才,实现红色文化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双提升。

3.加大政府对红色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1)在政策和资金上对红色文化从业人员给予强有力的支持,积极提升薪资待遇、改善福利保障,积极推动高端人才加入红色文化建设队伍。(2)加快设置专项奖励基金,强化激励奖励,对红色文化传承弘扬贡献突出者要给予奖励,以提升积极性和能动性。

(七)高质量发展红色旅游,推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1.加快打造高品质、高规格的红色旅游精品。坚持 “文化引领、市场导向” 的原则,为旅游群体打造成都特色的旅游文化精品;以红色故事为题材,将红色文化与影视、地方戏和民间歌谣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打造红色旅游艺术精品;拓展 “红色+” 旅游模式,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凸显成都地方特色、有感染力、有生命力的 “红色+” 旅游文化精品。

2.积极创新红色旅游体验方式。在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以游乐设施、文旅项目作为主要载体,注重互动体验,将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融合在丰富的体验中,通过有底蕴、有特色、有内涵的沉浸式、场景式、体验式活动,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感召力。

(八)全力推动红色文化产业高层次发展

1.加快发展红色文化产业集群。以红色资源为主线联动开发成都古色、绿色等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振兴、特色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红色文化有机融合,不断壮大红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加快形成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增强红色文化产业活力。

2.大力培育和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以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理念为切入点,把握红色文化和文创产品之间的契合点,加快推动红色文化与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发展,推出一批有市场、有特色、有感染力的红色文化影视作品和文创产品,形成集红色教育、文创工艺品制作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产业链,打造人民喜闻乐见、富有生命力和凸显成都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IP。

3.加快推动跨区域红色文化产业合作。(1)加强成都市域内红色文化产业整合。系统全面整合成都各区(市、县)红色资源,聚拢红色文化优势,以整体实力吸引红色文化产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升成都各个区域红色文化产业的综合效益。(2)加快与省内其他城市红色资源联动,协同整合红色文化产品和红色旅游线路,在省内形成红色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3)积极推动与国内其他城市开展红色文化产业合作,实现跨区域文化产业共赢性合作。

(九)全面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和手段,多途径全方位推进红色文化弘扬

1.大力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模式。在新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快融合的背景下,多渠道支持融通电视、报纸、图书、期刊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QQ、抖音等新兴互联网媒体,加快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主流舆论平台和全媒体传播体系,进行场景式、立体式、延展式宣传。

2.大力创新红色文化宣传平台。(1)加快搭建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企事业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2)大力孵化成都红色文化宣传主流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对传播效果优秀、传播内容优质、传播方式多元的媒体平台给予支持和奖励,提升宣传弘扬红色文化的积极性。

3.大力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渠道和形式。(1)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通力合作,让 “红色故事” 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营造出全民参与的红色文化氛围。(2)文化旅游部门和红色文化基地、艺术团体、图书馆和博物馆等主体要以主题教育日、文化艺术节、特殊红色纪念日等为契机,积极组织宣传教育展览活动、红色文化体验互动项目,鼓励创作文化艺术作品等,增强红色文化弘扬的社会效应。

(十)充分发挥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在弘扬红色文化中的作用

1.充分发挥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在红色文化资源采集和保存中的作用。加快利用立体扫描、数字摄影、数字模型和图像处理等手段,及时获取和保存红色文化遗产图形结构、原始纹理等信息,为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复、研究和开发利用等工作提供完整准确的原始素材。

2.充分发挥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在红色文化展览和场景还原中的作用。积极引进3D打印、全息投影、AR、VR等技术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展示红色文物,实现观赏性、艺术性、科技性高度融合,全面提升观展体验。

3.充分发挥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在红色文化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融合出版与电影、动漫、游戏等多媒体形态对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再制造、再生产,以及储存、传播和利用等,并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出具有不同的内容的个性化产品,推动成都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弘扬成都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穿过成都去看你
数看成都
追忆红色浪漫
成都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