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治忠诚的意识形态考察
2023-04-17刘宝村
刘宝村
要深入理解政治忠诚的理论本质、内涵特征及其理论和实践要求等基本问题,就有必要追根溯源,厘清其理论本色。不论是作为一种理论认识结果,还是作为一种政治实践要求,在其根源处,政治忠诚都是一种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人类社会意识形式。具体而言,它是一种反映着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意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作为政治忠诚的理论归属同时也是其理论本色的社会意识形式,尤其是意识形态,就构成了考察政治忠诚的理论起点。
一、政治忠诚的形成机制及其理论特征
作为人们的一种观念性存在,政治忠诚从何而来,如何而生?它诞生的源头及其方式无疑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内在本质,成为我们理解和认识的出发点。从最根本处说,政治忠诚是一种社会意识,但又是一种自觉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式。这就决定了政治忠诚必然既具有一般人类社会意识的特点,同时也体现着社会意识形式所固有的理论特征和形成发展机制。
(一)作为社会存在的意识反映,政治忠诚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这是就政治忠诚形成的根源和方式而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一种政治忠诚观念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作为政治忠诚的母胎和诞生地,从根本上决定了政治忠诚的内容,并规定了其客观性。但政治忠诚作为人们对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反映,也充分体现了主体创造性特点,具有鲜明的主观性。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政治忠诚的出现必然是被动反映性和主动创造性的统一。它既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实践的产物,反映了一定时期人类实践,尤其是政治实践的状况及其要求,也是人们对现实实践活动主动认识和总结的理论结晶,反映了一定群体特有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念。因此,政治忠诚的具体内涵及其实践要求既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随心所欲臆造的;其具体内容的生成和发展既根植并受制于一定的客观现实,也离不开主体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
在实践中,政治忠诚的这一特征又具体展开为如下特点和要求:一是社会历史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意识的主观创造能力可以力求超越并引领现实,但决不能脱离现实。这就决定了政治忠诚只能是一定时期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实践的发展状态、程度和水平决定了政治忠诚的根本内容和根本属性,同时也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这种社会历史性也正是政治忠诚客观性的历史展开和现实体现。这也意味着,在实践能力还比较落后的传统社会,即使提出了公平、正义或是人人平等的政治理念,也必然难以被时代所认可,更难以得到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其意识形态也必然不可能是完善的,仍然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二是理论创造的要求。作为社会存在的意识反映,政治忠诚及其相关要求并不是一种自然存在,而是人类意识自觉的产物。它的出现,并不像人们发现自然存在物那样,而是人们用自己的意识创造了它。由此,这也提出了政治忠诚教育的一项根本工作:理论创造,提出科学的有说服力和竞争力的理论,构成了做好一切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无产阶级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之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才有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三是失真现象。主体对实践的认知偏差,会导致片面甚至错误的政治忠诚,而基于自身特定利益诉求的政治主体有时也会主动炮制和宣传一些完全脱离甚至背离了实际的虚假意识形态。这些都会导致似实而虚、似真而伪的政治忠诚观。中国传统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近代以来西方“资产者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等便是此类典型表现。
(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政治忠诚是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统一
这是就政治忠诚主体而言的。无论何时,意识都是人的意识。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其既是自然个体性存在,也是社会群体性存在。人自身存在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必然同时具备个体和群体的双重主体属性。由此,在其现实性上,政治忠诚也必然是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统一,既体现为一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所提出、坚持和倡导的政治观念、政治要求等,也体现为一个个具体成员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和政治修养。
在实践中,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的融合互动,深刻地影响着一种政治忠诚观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作为集体政治观念的政治忠诚观会自上而下地塑造、涵养着个体政治忠诚观,促进其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体的政治忠诚观也会自下而上地影响着群体政治忠诚观的生存基础和发展状态,并最终影响着其在整体上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在理想状态上,如果作为群体要求的政治忠诚和个体实际具有的政治忠诚实现了完全统一,那么某一政治集团就真正实现了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必然能够焕发出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上下一心的政治忠诚,也可以充分感受到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正是在此意义上,让所有成员真正理解并认同自身的政治忠诚观,是任何一个政治集团都高度重视的重要工作。这一工作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某个政治集团的成败得失和前途命运。
就个体政治忠诚观的形成而言,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融合互动决定了其既具有外在灌输性,也具有内在自觉性;既是一种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政治教育,也是一种自主自觉的独立思考和内心觉悟。在具体的现实实践中,两者是相互作用、难以截然分开的。因此,在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政治教育,向全体成员明确宣讲政治团体所提出和坚持的政治忠诚观之外,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个体成员的思想甄别,发现并防止个体认识中的偏颇甚至错误倾向,引导其和集体政治观念保持一致,同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且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有难度的工作。
就个体对群体的影响而言,这种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这既取决于一种政治忠诚观自身的生命力、影响力,也取决于一定政治集团的组织管理机制以及特定个体的自身能力及其在群体内的地位等因素。当然,无论如何,及时发现并剔除那些伪忠诚者、背叛者,对于保持集体政治忠诚的健康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
(三)作为一种个体意识,政治忠诚是知情意的统一
这是就政治忠诚的结构要素而言的。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作为人的意识自觉产物的政治忠诚,也必然是知情意的统一。在最高层面上,它体现为一种清醒的理性认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自觉的行为实践的有机统一。在精神层面上,则体现为理性和感性、知识和信仰、真懂和真信的有机统一。在这个意义上,政治忠诚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理论和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和意志信念。在其现实性上,这种内外两种因素和状态的完全统一往往很难真正实现,尤其在全体成员、全过程的意义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往往是某一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中的少数先进分子、核心人物。反过来讲,做到知识和信仰、真懂和真信的统一,以理论上的清醒来强化政治上的坚定,以政治上的坚定来提升理论上的清醒,也是对一定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领导核心的必然要求。否则,这种政治忠诚必然缺乏内在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对于普通政治成员而言,其政治忠诚在知情意等多种意识要素之间有所偏差、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缺失,比如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理解不深不透、掌握不全面等,往往并无损于他们对自身所属政治集团的归属感,也不能因此否定其政治忠诚的真实性。当然,在知情意统一的意义上大力提高全体政治成员的忠诚度,无疑是所有政治教育的目标追求,也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现实个体的政治忠诚而言,外在化的理论知识和内在化的价值信念在某种程度上的偏离虽属正常,但当它们处于严重分裂、甚至对立状态时,其政治忠诚就会是脆弱的,甚至是虚伪的。前者往往发生在缺乏理论认知支撑时,后者则常常出现于内在信仰缺失时。在极端情况下,某些个体可能熟知甚至精通相关政治忠诚的理论、知识和要求,但却懂而不信、知而不行,言是而行非。此时,其政治忠诚则完全沦为一种外在的工具性存在,是一种彻底的伪忠诚。
同时,在知情意统一的意义上,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政治忠诚,无疑具有自觉性和稳定性,但对作为政治忠诚具体载体的个体而言,又不可能不受到那些自发的、散乱的感知、情绪、情感、习俗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事实上,这些因素一直存在,并一直影响着主体的思想观念及其行为选择。这些因素对主体政治忠诚的渗入,既是一种强大的支撑力量,但也难免会带来一些消极负面影响。因此,有效发挥心理情感等因素的积极作用而淡化或遏制其消极作用,就成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在此意义上,心理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和支持就成为做好相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治忠诚的意识形态属性及其思想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中,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式的范畴,而政治忠诚又构成了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之一。政治忠诚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它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重要抓手;反过来,意识形态也构成了深入理解政治忠诚的重要视角。在政治忠诚的理论内涵中,为什么需要忠诚、忠诚于什么、如何坚守自身的忠诚、如何认识不同政治忠诚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等等,既涉及政治忠诚内涵的基本要义,也是意识形态要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必须立足于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一)政治忠诚的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斗争
政治忠诚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一致的。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意识形态也被称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形式,而其本质和一定阶级及其利益密不可分。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它是一个时代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和精神力量,是和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50 页。在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中,政治忠诚无疑是阶级性最为鲜明的部分。它背后所体现的,是一个阶级的成员对自身所属阶级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由此而来的奉献精神,直接关系到这一阶级的凝聚力、战斗力乃至前途命运。
在人类社会历史中,“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的新阶级”都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②同上,第552 页。这说明,在阶级区分和斗争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区分和斗争。葛兰西就曾强调,文化霸权是一个社会集团体现自己权力的重要途径,将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彻底颠覆,将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夺回来,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必经之路。因此,在特定的政治忠诚观背后,是特定阶级的利益和立场;而不同的政治忠诚观的背后,则是不同的、差异化的、甚至是激烈对立的阶级立场和利益。可以说,正是基于对自身阶级地位和利益的维护,才催生了对政治忠诚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阶级性是政治忠诚内在的根本属性;明确并公开宣示自己的阶级立场,是政治忠诚的首要问题。因为这从根本上规定了政治忠诚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了忠诚于谁、忠诚于什么的根本问题。
在此意义上,任何一个阶级所坚持的政治忠诚都必然是一元的,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不同阶级或政治集团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也必然体现在政治忠诚的对立和斗争中。在此意义上讲,政治忠诚首先强调的就是对自身政治立场、政治观念的认同和坚持,并自然展开为对其他不同的、尤其是对立的政治立场、政治观念的拒斥和批驳。实际上,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都绝不会放任、也不会允许其他思想文化来动摇自身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任何一种新的思想文化要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尤其是主导地位,都将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思想文化尤其是统治阶级思想文化展开斗争。围绕着意识形态领导权、主导权的斗争从来都是人类社会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斗争又进一步强化了政治忠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开宗明义地宣告,“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的时候了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30 页。,毫不掩饰共产党人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政治忠诚首先就是要对党忠诚,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和政治立场所决定的,也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要求。
(二)多样化意识形态及其对政治忠诚的挑战
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观念反映,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现象。从人类社会形态更替演变的角度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经济基础,必然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从人类历史进程看,一定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区分也并不是完全纯粹的,其中往往会残留着旧社会的影响,或是蕴含着新社会的因素。因此,虽然每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唯一的,但并不意味着诞生于其他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就完全消失了。从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来讲,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外,常常存在大量的中间阶层;同样,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内部也存在着因具体利益诉求差异而形成的各种集团。因此,利益的差异和多元化自然会反映到政治诉求上,带来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多样化。
不同的经济利益,不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必然要提出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政治忠诚观。对每一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而言,如何在这种多样化意识形态的环境中增强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增强成员的政治忠诚度,都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对任一个体而言,不论其既有的政治归属是什么、忠诚于谁、忠诚于什么,能否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立场,都必将面对长期的严峻挑战。在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中,阶级的对立、阶层的区分是长时态的,而个体的阶级归属尤其是利益得失却可能随时发生骤变,从而使个体面对的政治忠诚考验尤为严峻。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因坚守忠诚而损身殒命但流传千古者和因背弃忠诚而飞黄腾达但遗臭万年者,都屡见不鲜,让人在慨然长叹之余又不能不为之深思而警觉。
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同样是不可否定、也不容忽视的客观现象。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外,传统的封建特权思想和特权意识、官本位、小农意识等依然存在,资本主义的奢靡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究其根本,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经济基础方面,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多样性必然会带来经济利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为各种思想观念的存在提供了生存土壤。
从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的现实看,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离现代并不久远,其强大的历史惯性、封建意识的残余必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彻底清除。同时,当今世界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现实,全球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也让我们难以完全隔绝西方各种资本主义思想学说的渗透和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当前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局面。
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演变,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将更加深刻复杂。对当代中国而言,主流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长期并存、相互激荡的趋势将更加显著。这种情况及其影响也直接反映在党的建设以及部分党员的意识变化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不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5 页。无疑,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党的政治建设,还是每个党员的党性修养都将面临更高的要求。由此,政治忠诚问题越发显得无比重要,可以说它是整个党以及每个党员思想稳定的压舱石,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石。对于党员而言,只有做到了政治忠诚,才能在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冲击中不迷失、不迷惘,才能坚守正确的立场和方向。对于党的建设和事业而言,有了全体党员的政治忠诚,党的领导才能更加坚强有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更好地发挥对多元思想文化的引导作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才能拥有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坚持自觉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在当代中国,面对多样化思想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始终坚定不移地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不变的选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问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在这个意义上,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既是我们主动的政治选择,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忠诚的本质要求。
但在当前,许多人在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认识。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问题上,绝大部分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②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年版,第221 页。显然,存在这些意识的人,其忠诚是可疑的,至少是不稳固、不可靠的。
为什么要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重要价值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16 页。这充分阐明了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据及其意义所在——它是科学的理论,是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保障和关键,和我们党、国家以及每个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由此决定了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和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维护的是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归根到底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正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首先,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需要从单纯的思想自觉进一步转化为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习近平指出,“忠诚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对党要有朴素的感情,更要有理性的自觉”②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62 页。,“政治上的坚定、党性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③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年版,第359 页。。也就是说,要把忠诚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之上,在理解的基础上去信任、去坚守,这样的政治忠诚才更加坚实可靠。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已经指出,共产党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4 页。,并因而具有更彻底、更坚定的革命性。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⑤同③,第333 页。
其次,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需要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内含着与时俱进的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要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问题,而不是要背诵和重复其具体结论和词句,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出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个意义上,对当代中国而言,忠诚于马克思主义,首先就是要忠诚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为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最后,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内在地包含着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等模糊甚至错误思想的拒绝、批判和反对。这是由政治忠诚的阶级性所决定的。实际上,与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伪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之初,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对资产阶级对于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进行了逐条驳斥,同时也对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和各种“左的”或“右的”思想不断做斗争的过程。这些斗争推动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成为各个时期众多历史人物政治忠诚的试金石。在此过程中,有的人愈加坚定,有的脆弱不堪,有的则原形毕露。意识形态斗争可以去伪存真,也使马克思主义者的忠诚愈加坚定。在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依然严峻,而坚决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斗争的政治自觉也依然是共产党人政治忠诚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
三、政治忠诚的具体性实践性及其政治和理论要求
习近平指出:“忠诚和信仰是具体的、实践的。”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年版,第361 页。作为人的一种认识和观念,政治忠诚并不外在于人,它本身就构成了人的内在属性,与人同在而不可分离。它作为人自身存在的精神要素,影响着人的思维及其日常行为选择,并通过人的具体实践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政治忠诚既是一种理论、一种观念,同时又必然展开为一种实践活动;既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也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要求。没有落实为具体实践的政治忠诚是虚幻的、虚伪的、不真实的,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说,政治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的。那么,政治忠诚的这种具体性、实践性由何而来、体现在哪里、对我们的政治实践提出了怎样的要求,便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政治忠诚具体性实践性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从根本上讲,政治忠诚的具体性实践性来自它的理论本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政治忠诚来自于一定的人类实践,服务于一定的人类实践,是必然也必须和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一定群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特殊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超越时代、超越现实的政治忠诚,它本身就内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构成了人类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首先,就其产生的基础而言,政治忠诚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存在和具体的现实生活。任何意识都无法凭空诞生,“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525 页。这表明任何一种政治忠诚都不过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都必然与一定群体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况,不同阶级、阶层或群体现实生活和利益要求的差异,决定了各自政治忠诚的具体内容。所以,封建主和资本家的政治忠诚是不一样的,封建主和农民的政治忠诚、资本家和工人的政治忠诚也是不一样的。归根到底,时代发展的具体性、现实生活的具体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政治忠诚的具体性。
其次,就其存在的形式而言,政治忠诚通过一定的理论形式和思想观点体现出来,并构成一定观念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作为一种意识观念,政治忠诚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实现自身的外化和对象化,这样才能“现实地”存在着,从而能够为人所知所学。通常,这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并最终凝练为一定的概念、范畴和思想观点。中国传统封建时代的忠君思想、当代中国的对党忠诚等都是如此。另一方面,政治忠诚是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但它既不是唯一的要素,同时也无法孤立存在。一定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一个有机的理论体系,政治、法律、宗教、哲学、艺术等等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政治忠诚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一个特定要素,与其他各种要素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正是这些关系的存在进一步决定了它的现实性和具体性。
再次,就其存在的价值目标而言,政治忠诚是和一定的阶级及其利益相关并为了维护这一利益而存在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服务于本阶级和阶级利益的,政治忠诚更是如此。自觉地捍卫本阶级的上层建筑、巩固其经济基础、捍卫自身利益,便是政治忠诚的根本目标和价值所在。社会主义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领导权,广大民众、包括党员放弃了对党、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忠诚,结果使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广大民众都成为利益受害者。事实一再证明,对任何一个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而言,政治忠诚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空谈、不是虚无缥缈的幻像,而是和现实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息息相关的。
(二)对党忠诚的具体性及其本质要求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政治忠诚首先就是对党忠诚,这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为什么要对党忠诚?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本质以及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政治忠诚的具体化。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看,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所以,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党忠诚也就是对国家忠诚,就是对人民忠诚。
从党的性质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它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理论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实践上,它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所以,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忠诚于党与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是内在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6 页。,这不是谁的恩赐,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党忠诚是基于中国社会实践而对政治忠诚的集中概括,是中国语境下政治忠诚的具体化、现实化。
就价值目标而言,对党忠诚又集中体现在党的初心使命上。这是它所要实现、所要维护的根本利益,也是它的意识形态属性、阶级属性的根本要求和本质体现。当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它的阶级性就是人民性、就是党性。
(三)对党忠诚的政治和实践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政治忠诚的具体化,对党忠诚既不是抽象的理论,更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它在政治信念、行为规范和行动实践上都有着明确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指出,对党忠诚“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0 页。
在政治信念上,对党忠诚首先体现在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上。维护最高权威、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也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经验。没有一个先进政党的领导,一个阶级就难以作为一个整体采取有力行动;没有一个权威人物或权威集体,政党也难以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而存在、发展。所以,有经验、有威望的党的领袖对党的事业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在新时代,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深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党和国家事业能够取得历史性胜利、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关键,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就是新时代对全党同志的最根本要求,是对党忠诚的最鲜明体现。
在行为规范上,对党忠诚要自觉遵守党纲和党章、遵守党的规矩和纪律。党的规矩和纪律对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考验”。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164 页。党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规矩就是党章。“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④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2021 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年版,第429页。守纪律,首先就是要守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章、遵守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
在行动实践上,对党忠诚内在包含着为党服务、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实践指向。这集中体现在对党的路线方针、决策部署的落实上。所以说,“对党忠诚必须是纯粹的、无条件的,是政治标准,更是实践标准,鲜明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上。”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505 页。
总之,政治上坚决拥护、组织上坚决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深刻体现了对党忠诚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党忠诚的鲜明表现。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这一要求是所有政党政治忠诚的共同特征;而在中国社会的语境下,则是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围绕中国共产党展开的。在我国,如果脱离了这一点讲政治忠诚,则在理论上违背一般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在实践上违背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是完全错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中国讲政治忠诚,就是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这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与党的初心和使命、与党和国家的事业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关、内在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