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家安全学视角对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2023-04-17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杨 达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 11604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断,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和谐的重要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2014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践行守望相助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017 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2];2021 年8 月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3];2023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4];2023 年10 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集体学习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5]。

民族地区高校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路线,为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和生力军。同时,民族地区高校也具有少数民族学生数量较多、校园内民族文化多元化特色鲜明、部分学生族群认同意识强烈的特点。民族地区高校的各族学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悟与接受程度,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路线方针能否得到全面、准确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大局,对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抵御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以及反对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领会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结晶,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崇高历史责任。

(一)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源自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国内民族工作的科学总结,以及对民族关系现状的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国情,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特征和根本要求,归纳总结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民族工作的现实状况和未来需求,开创性地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这一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共同”,还包含党和国家需要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即各民族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及党和国家推动各民族形成“五个认同”,即推动各民族形成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民族地区高校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正确理解中华民族概念呈现出的“共同性”特征。2021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5]。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同一块疆域中,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互助,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化,共同铸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包括汉族在内的56 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平等成员,各民族相互融合、彼此依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逐渐凝聚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高校思想工作的主要路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必然选择。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教育,就是要在尊重和包容各民族差异性的同时,大力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性”教育越是深入人心,各民族学生就越能更好地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正确的身份认同和民族认同,共同反对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共同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与干扰。

(二)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

1.加强民族团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越强烈,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五个认同”的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加强民族团结的理想信念和思想基础就越牢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越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落实大学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民族地区高校要准确把握在校学生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树立民族团结思想,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对于中国历史的自豪感、对于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于伟大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要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整合力。

2.深化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政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工作涉及国家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关系到多民族国家政权稳定、领土完整、边疆安宁、社会稳定以及人心向背,关系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更关系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是非传统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国内国外、网上网下的安全挑战时有发生,民族工作领域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民族地区高校需要通过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升学生识别非传统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特别是识别政治安全风险的能力,将维护国家安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抵御网络渗透与干扰。

二、当前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高校需要更多地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看待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着各类安全挑战,衍生出多种安全风险。民族地区高校面临着民族学生比例较高、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学生政治辨别力有待提高、消极社会舆论和民族分裂思想、宗教极端思想通过网络不断渗透等现实问题。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兼顾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边疆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多种安全要素,紧紧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科学推进民族地区高校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目前,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往往止步于单纯的民族团结教育,对于民族团结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之间的本质联系认识不足,很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民族地区高校要从国家总体安全的大局出发,引导学生增强民族团结领域的政治坚定性和敏锐性,教育学生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视角认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以及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二)民族团结教育需要进一步形成合力

在课程建设方面,民族地区高校普遍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以作为开展习近平民族团结思想教学的基础与核心。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识的零散化,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为主干,其他知识点散见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类课程,以及其他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环节,部分知识点交叉重复,跨专业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不高。

在引入先进教学手段方面,由于涉民族问题教学具有一定敏感性,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部分教师对于利用互联网和新型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深入开展案例研讨、翻转课堂教学有一定顾虑,也缺乏组织高质量社会实践教学、研讨式教学的意愿。

在“三全育人”方面,部分民族高校的教学部门、宣传部门、学管部门“三驾马车”各自为战,大局意识、协作意识不够,难以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优战略和系统方案,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科学规划。

(三)学生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

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课堂情景设置,激发学生关于民族团结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性学习,进而增进关于中华民族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

要认真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的特殊性,注意把握各民族学生的思维模式、认知特点、宗教习俗和文化习惯,努力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以及实效性,激发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关于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个性化的思想观念。

部分民族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还停留在“教师主导”的思维模式下,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很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进一步提高对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视程度

互联网中也存在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现象。这些现象是现实社会民族问题在虚拟社会的映像和延伸,也是敌对势力进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思想宣传的重要手段。互联网匿名性、低门槛、实时性、泛在化、共享性的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高校难以对学生网上行为开展有效监管,使得敌对势力可以较为容易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破坏民族团结,煽动民族分裂。

民族地区高校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行动指南,提升网络舆情导控能力,增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守土有责意识,加强网络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建设,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三、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南,全面深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作用的认识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突出,全球化受阻,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地区局势动荡变化,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因素错综复杂,涉及民族问题的斗争日益尖锐,国内外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民族团结的安全风险逐渐积累,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显现。民族地区高校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南,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殊重要性,增强风险意识和底线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战略思维,及时发现化解民族团结领域出现的各种潜在矛盾,教育各民族学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引导各民族学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民族地区高校要严密防范和科学应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民族领域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反对分裂思想、极端思想。民族地区高校要面向民族工作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识别、研判与应急处置机制。从确定风险源头开始,科学开展线索搜集、性质研判、危害评估、过程分析、趋势预测,及时消除潜在安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民族地区高校要科学制定涉民族事件的处置预案,持续加强预案演练,确保能够对涉民族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处置,始终掌握民族工作的主动权。

(二)从“大安全”视角出发,科学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制机制

民族地区高校要从“大安全”视角出发,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为主干,深入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与民族工作相关的知识要点,充分调动各种课程思政元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保持方向趋同,相互配合,在教学内容上精心设计,形成合力,逐步形成体系完善、知识完备、分层递进、相互支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课程体系,形成关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系统、完整论述,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建设目标,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以及文化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条件[6]。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实现民族工作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民族地区高校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团组织和学生会、各种学生社团的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职教师、宣传干部、学管干部队伍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发挥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教师的作用。要在民族团结教育领域形成党委领导下的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由上级党委指挥协调行政部门、宣传部门、院系党支部、共青团、学生会共同投身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中,形成党委领导的一体多元、科学分工、有效合作、相互补充的民族团结教育体制机制。

民族地区高校还要注意发挥好民族学生家庭,以及高校所在地有关单位,如民族地区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的作用,形成“学校为主—家庭参与—民族地区单位配合”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共同体,实现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贯通、全范围覆盖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新格局。

(三)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自我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要改变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民族团结教育领域主体作用,使其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民族团结主题实现自我教育和探索式学习。教师也要总结归纳各民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设计,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传承,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思想结晶,博大精深,渊渟岳峙。各民族学生只有主动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才能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魅力,切实增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加快形成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豪。

民族地区往往留存有丰富的民族团结史料。借助社会调查、游学访问,各民族学生从民族地区的历史和社会实际出发,将书本上抽象的党史、中国革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与民族地区的兴衰治乱、发展进步联系起来,以客观翔实的史料教育自己,从不同侧面了解、确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对于民族地区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而增强对于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对伟大祖国的国家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

(四)认真研究互联网传播规律,掌握网络话语权,防范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抵御敌对势力思想渗透,构建网上民族团结教育的“防火墙”,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坚持和发展党的民族工作路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民族地区高校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互联网为依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坚决抵御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宣传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想,干扰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7]。

民族地区高校要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方式,借助社交媒体,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平台;要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文章、微视频等内容,掌握民族工作的网络话语权;要利用大数据、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学生网络浏览行为规律和兴趣爱好,实现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元素的主动、精准推送;要利用学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和定制的校园App,推广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文化节目、影视作品以及文学作品。

民族地区高校要认真研究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以学生党员、教师党员为对象,培养出一批民族团结理论水平高、精通新型媒体的网络传播规律、了解各民族学生兴趣偏好、能够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在各民族学生中具有较强吸引力、感召力的“红色大V”,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围绕学生的网络活动特点,平时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在发生涉校涉民族舆情事件时积极发声,协助民族地区高校掌握新时代网上涉校民族工作话语权,引导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