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哲敏:归国赤子心
2023-04-17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1948年,一位青年离开上海,登上了留学的邮轮。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海,他唯携一颗归国报效的赤子之心,决然踏上了漫漫求学路。他就是后来的两院院士、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郑哲敏。
钟表店里走出的留学少年
1924年,郑哲敏出生于山东济南一个拥有九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其父亲经营钟表店。郑哲敏从小就受到要勤勉求学、正直爱国的教导和培育。“做人要实在”,郑哲敏的父亲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们。他不鼓励孩子们经商,而是鼓励孩子们刻苦学习。在宽松良好的教育环境下,郑哲敏自小就培养了许多兴趣爱好——热爱音乐、爱听京剧、会吹口琴。上了初中,郑哲敏开始对代数感兴趣,觉得“代数很奇妙”。就这样,兴趣带领着郑哲敏一点点地走向了更深的科学探究,成为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一名高才生。
1948年,郑哲敏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全国唯一的“国际扶轮社国际奖学金”获得者,获得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机会,踏上了异国留学之路。在美国留学期间,郑哲敏师从钱学森,结识了世界上许多力学领域的大师,他在弹性力学领域开拓探索,初露头角。
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1952年,郑哲敏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力学与数学博士学位,之后立即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身处异国他乡,郑哲敏对祖国的思念更加殷切,“人们唱起东北松花江上,我们唱起来会掉眼泪的……我想是长在我们骨子里的一种东西。”但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对郑哲敏实施扣留,直至1955年2月,31岁的郑哲敏终于摆脱美国政府的控制,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急需大量人才参与国家建设。在郑哲敏归国前,钱学森曾嘱咐他“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句嘱托给郑哲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科研生涯中难以忘却的初心。1955年秋,钱学森也回到祖国,并于次年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哲敏作为首批科研人员之一,在钱学森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爆炸力学”的诞生
郑哲敏回国时,国内正面临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加工工艺遇到一个棘手问题——缺少万吨水压机。他从自己研究的领域出发,想到既然爆炸能瞬间产生冲击力,何不利用这种力量把零件炸出来。郑哲敏找到北京汽车厂,开始尝试爆炸成型的研究。
由于缺少经验,最初的实践效果并不好,“炸弹一炸,那个钢板就像块布一样稀巴烂”。郑哲敏只能以失败告终,无奈地离开了汽车厂。当时,汽车厂的工人们都认为郑哲敏的想法离奇又古怪。爆炸怎么能人为控制呢?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短短几年时间,“天方夜谭”也有了成真的一天。
1960年秋季的一天,中科院力学所的篮球场上演了一场小型爆炸实验。随着砰的一声,一块铁板在硝烟散去后,竟然被炸成了一个小碗。这是郑哲敏领导的一场爆炸成型实验。一个新兴学科就此诞生——爆炸力学。郑哲敏成为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力学笃行,屡建丰碑
20世纪60年代,郑哲敏将爆炸成型的理论运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工业部门合作,为当时的工业环境生产出质量精良的导弹零部件。
1971年,面对国内常规武器落后的局面,他带头组织研究穿破甲机理,此后10年时间里,郑哲敏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为我国常规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0年,郑哲敏当选为中国科學院院士。
1994年,郑哲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郑哲敏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将第12935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郑哲敏星”。
2021年8月25日,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屡次创造突破,建立了一座座科研探索的里程碑。
郑哲敏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效应、穿破甲机理、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郑哲敏的科研生涯中,他始终牢记着年少求学时恩师钱学森的那句嘱托,“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他把一生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