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水潭地铁站的38年交情

2023-04-17齐田

北京纪事 2023年4期
关键词:积水潭新街口北京站

齐田

7月底,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全线开通,艺术感、现代感、舒适感和智慧感是新闻报道中最突出的几大亮点,牡丹园、北太平庄、平安里、牛街……带着历史感的老站名,把这条线路又点缀得浓稠厚重。19号线当中连通2号线的积水潭站,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随着这条纵贯城市中心区的大运量快线的启用,我的思绪也插上了翅膀,回到了几十年前。

地作之合:“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我和地铁积水潭站有38年的交情,算是同龄人。北京地铁二期工程是在1983年底通车的,当时还不是环线,而是一个马蹄形,从复兴门站往北经阜成门、车公庄、西直门,再往东、往南直到建国门,积水潭站就在马蹄形的左上角。1987年底二期工程加上一期工程长椿街至北京站一段,形成了如今的环线。从小,积水潭站就一直在家门口外的新街口北大街的最北端,当时的地铁站外墙是浅棕灰色,感觉挺粗粝,上面一个大大的蓝底白圈带字母的标志,看起来又像地铁的“D”,又像北京的“B”。儿时的记忆离不开地铁站,放学后总是在地铁站C口对面的新大陆时装门口遛弯儿,旁边的大铜井胡同里有一家卖烙饼的,玩儿着玩儿着时常被香味儿吸引进胡同里。后来新大陆时装换成了一家有88种馅儿的饺子城,一时间震动了街坊四邻,打从物资匮乏年代过来的父母一辈,真的觉得一个饭店能弄出那么多种饺子馅儿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北边的后坑胡同口有个大圆柱体的地铁通风亭,晚上在二环路边上跳皮筋时能听到地铁的风敲打百叶窗的声音。1990年我6岁,亚运会召开了,地铁站口开始摆起串儿红、月季等等北京常见花卉组成的漂亮花坛,大人们都带着小孩儿在这儿拍照留念,时至今日我还记得那花坛的样式呢。

北京地铁二期工程于 1983 年 5 月 1 日开始,从复兴门站经阜成门站、车公庄站至西直门站区段开始试车,发票接待参观。同年 12 月,试车区段经安定门站、东直门站延长到建国门站,二期工程全线通车。按站间电话闭塞方式行车。1984 年 9 月 19 日,二期工程对外售票,全线通车试运营,列车由复兴门站,经西直门站、东直门站至建国门站,以“马蹄形”方式往返运行。按自动闭塞方式行车,列车运行最小间隔 8 分钟,单程运行时间 24 分钟;每天开行列车 173列,4 辆编组,日运送乘客 3 万多人次,运营时间 6 时至 21 时。1986 年 10 月 1日运营时间延长,从 5 时至 23 时……

1987 年 12 月 28 日,地铁一、二期工程线路独立运行。環线由二期工程加一期工程长椿街站至北京站一段线路,形成一环状运行线(《北京志·公共交通志》第四篇 地下铁道)。

我对积水潭站的记忆离不开出门远行,每逢寒暑假,我总跟着爸妈回河北老家,先从积水潭站出发,到北京站坐火车,因为2号线是环线,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转,都能到达北京站,而且从环线的东北角到西南角路途远近相当,从哪边走时间都差不多,所以只要来了车我们就坐,不必看方向。小时候的我,喜欢跟着老爹老妈拎着大包小包坐地铁,他们一只手拎着行李,另一只手拎着我,我蹲在地上,他俩小跑着,拽着我在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滑行”,如果正巧下面有列车驶过,富含特殊的地铁味道的风就会扑面而来,有时候会充满整个鼻腔。这时,我就会很享受地闭上眼,体会风从头脸掠过的感觉,一趟列车开走,风慢慢停止,静候下一趟列车的驶来。估计这样的经历很多80后都有吧!地铁,就这样给我和故乡牵上了线,每当走进地铁,闻到熟悉的味道,就好像和远在故乡的亲人拉近了距离,有时候,思念似乎也能乘着风,飞到遥远的地方。

从老家回来,也都是从北京站坐地铁回积水潭站,车厢里的我们一般都比较沉默,刚离开老家热热闹闹的气氛,感觉还并不适应北京的气息,但当“列车运行前方是积水潭站,有在积水潭站下车的乘客,请您提前做好准备”的报站声音响起时,我们仿佛如梦初醒,准备着拿好行李,在滴滴滴的开门声中迈步走下列车。一段旅程结束了,走出地铁,又是原先的生活……

不舍如斯:世纪之初的破与立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

歌手何勇唱的这首《钟鼓楼》可能是曾经居住在二环路附近的人们最贴切的生活写照了,那半说半唱、没什么起伏的调子,配上这样的歌词,真是唱出了九十年代到新世纪之初胡同居民的生活和逐渐经历的岁月变迁。

21世纪初的几年,正是新街口豁口地片儿危改拆迁的时期,我们也在艰难地抉择去留后,不舍地离开了积水潭。后来,这片地方经过改造,建成了新街口西里一区,南北两大片楼区涵盖了原来的新街口三条、四条、六条、七条的大部分区域。七条北边直到地铁C口对面的区域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商场——新华百货,积水潭附近的人们采购就不用再“南下”新街口百货或西单商场了。随着改造,大片平房区消失了,所留下的就是几棵零星的枣树,被砌上水泥护栏保护起来,对于老街坊而言算是个“指路标”。原先一起在积水潭站周围玩耍的孩子们也随着拆迁而散落江湖。我因为在附近念书,所以还时不时地回来故地重游,积水潭站就是我会特意路过的地方。

2006年我参加工作,每周末回家从南往北穿越北京城,积水潭站仍然是换乘必经之地,从A口出来直到德胜门城楼底下的一大片地方是往北去昌平、延庆、八达岭方向的345路、345路快车、883路、885路、919路及一系列支线的总站,北上的人们都要在这里找寻自己要坐的车。经冬历夏,密密麻麻的老站台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落伍了,积水潭站以西的道路因为车辆扎堆儿拥堵严重,德胜门成了进出城的乘客难以逾越的“门槛儿”。2015年夏天,市政府破旧立新,对这些北上的公交车总站进行了整合改造,形成了超大的一片“德胜门公交场站”。而地铁积水潭站也配合公交场站的更新进行了大改造,把维持二十余年的ABC三个出口改成了A、B1、B2、C、D五个出口,其中B1、B2两个出口直连公交场站,原先位于东南方,可以通往汇通祠、西海北沿的B口改成了C口,原先的C口改成了D口,每个出口都安装了上行扶梯,有的出口还装了直梯。

这次升级改造大大方便了来往的人们,也让地铁和公交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作为要常在地铁和公交之间切换的乘客,我很乐得看到这种融合的改变,也更加觉得积水潭站和家的距离,并没有因为搬迁而变得遥远。时至今日,积水潭站仍然是我度量北京、衡量远近的原点和圆心,这里与家最近,以前是物理的家,而今是精神的家。

圆融古今:与鱼同乐的大境界

2018年初,积水潭站迎来了新变化,三年前开始动工修建的19号线修到了这里。2月,我路过积水潭,正好看到了工人们在搭建防尘隔离棚,后来看新闻才知道,这个隔离棚是国内首个地铁“明挖车站+盾构”防尘隔离棚,那一年,积水潭站的明挖车站全封闭施工也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2019年初,积水潭站主体结构封顶;2021年底,北京地铁19号线一期工程(新宫站至牡丹园站)开通运营。积水潭站至此有了两条线路的交汇,也光荣地升级为换乘车站了。

这些年,积水潭站在变化,我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老爹2016年去世,我的孩子2019年出生,生命的轉换,情感的起伏,让我每每路过积水潭站时,总感叹物是人非。新线路开通后,我选了个好时机,在清明假期,既当来积水潭怀念老爹,又当带孩子春游,全方位体验了一下19号线。舒适度和人性化就不多说了,速度直追高铁,从牛街到积水潭,大概用时5分钟(不过现在太平桥、平安里两站开通了,用时应该比5分钟多些)。一路领略19号线的内外装饰设计,让我们深感首都的建设发展成绩令人瞩目,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准和艺术创造性打动人心。

积水潭站一到站,映入眼帘的就是古朴优美的壁画,站厅层重现了积水潭在古代的盛景,有大象在“皇家洗象池”积水潭洗澡的场面,还有漕运码头的风光,都采用屏风或者花窗的形式来展现。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这组设计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创作团队,题名为《潭波回影》(作者:芮法彬、石硕)和《凭窗忆景》(作者:夏威夷、滕玥)。最令我触动的,是从19号线换乘2号线的通道上的壁画《曼舞游鱼》(作者:何威、张俊清),那是一条长长的蓝绿色河流,红、黑、白和杂色游鱼在河里的水草间游动,地铁通道的灯光洒落在河面和鱼身上,泛起点点鳞光。乘客们稀稀落落地行走在河边,仿佛和游鱼一起走向梦幻的积水潭,刚才站厅的那种古拙之气一消而散,进入了一种轻盈的水汽氤氲之中。走着走着,我的眼中也湿润了,觉得这就像是为老爹设计的,他大半生最喜欢在积水潭钓鱼,与潭里的游鱼为伍,畅游其间,无忧无虑,这大概就是他向往的生活了吧。

不管现在还是曾经,每个在这里居住过的人都能讲出很多自己与积水潭的故事,而地铁站就好像是一个时空、情感和能量的交换站,又好像一位亲切的故人,在岁月的始终看顾着、守护着积水潭边的每一个人——从1983到2022,将近40年的时光。

猜你喜欢

积水潭新街口北京站
积水潭寻踪
新街口街道总工会 学习培训重落实 促建会抓服务
2021CEDIA/CIT培训(北京站)顺利开启
2021未来全宅论坛(北京站)隆重举行
从设计规划到室内装修全程把控 英国天空新闻频道北京站直播间
保重
南京新街口中心区设计研究
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城市精神探究
积水潭创伤高级培训班会议通知
浅析南京新街口购物中心的布局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