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恶性肿瘤长在颈椎上,3D打印技术来帮忙

2023-04-16

家庭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脊索二院大伯

“长期颈椎不舒服,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最好做一个磁共振检查,排除一下恶性肿瘤的可能。”浙大二院骨科主任叶招明告诉记者,近日,该院多学科专家完成了全省首例上颈椎脊索瘤全肿瘤切除,并为患者余大伯植入了3D打印假体。

去年下半年开始,56岁的余大伯时常感到颈肩酸痛,甚至还出现手臂酸麻的情况。到医院检查后,结果显示为脊索瘤。在骨科医生眼里,脊索瘤“臭名昭著”,这种肿瘤对放化疗不敏感,且极易复发。

余大伯预约了浙大二院骨科主任叶招明教授的门诊,叶招明看了片子后,当即安排其住院。叶招明介绍,余大伯的脊索瘤侵犯了大部分頸椎,包绕椎动脉,颈椎保护着脊髓和椎动脉,肿瘤完整切除难度和风险非常大。若没有完整切除,残余肿瘤就会复发,继续对脊髓产生压迫,一旦复发,二次手术难度极大。

叶招明表示,颈椎活动度很大,需要足够强度的力学支撑。解决第二颈椎部分切除之后的重建,是手术的关键之一。由此,医疗团队想到了3D打印假体。

叶招明解释,3D打印假体的优势在于个体化设计、界面多孔设计便于骨长入。手术中,保留余大伯右侧小部分正常颈椎,切除部分的骨缺损需要植入术前设计好的3D打印假体,这样既能稳定颈椎,又可以通过后期骨头长进假体,提高稳定性。

从早上9时到晚上9时,历时12小时,在多学科团队协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经相关训练,患者呼吸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已经准备出院。

在骨科病房,笔者见到了正在慢慢行走的余大伯。“一开始我以为只是太劳累导致的,没想到是颈椎恶性肿瘤。”余大伯说,多亏有新技术帮忙,他对康复很有信心。

(摘自《浙江老年报》文/徐小翔)

猜你喜欢

脊索二院大伯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〇一所
胸椎脊索瘤1例
泰然处之
修伞
修伞
脊索瘤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为完成国家重大型号任务做好安全保障
鲟鱼脊索的解剖结构及其教育教学价值*
关于二院一次方程(组)的几点认识
大伯家的几个晚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