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火,试试中药代茶饮

2023-04-16胡献国

家庭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淡竹叶方用肿痛

胡献国

上火属于中医热病范畴,一般表现为口角发炎、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眼睛干涩发红,或者大便干结、小便發黄、头昏、牙龈及咽喉肿痛等,此时往往需要服用一些祛火的中药来缓解。中医将上火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感之火,另一种则为内生之火,但无论外火、内火,都为机体功能失调所为。由于火证虚实、部位、脏腑的不同,因而用药也不同。

胃火:主要表现为口渴、胸闷、口臭、牙龈肿痛、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当以清胃泻火为治,方用清胃散加味。药取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各10克,石膏3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中成药可选用黄连胶囊,或黄连上清丸,或凉膈散,或栀子金花丸等,口服。

肝火:主要表现为头痛且晕、目赤、烦躁易怒、口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当以清肝泻火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味。药取龙胆、木通、炙甘草各5克,黄芩、泽泻、盐车前子、地黄、柴胡、栀子、酒当归各10克。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口服液,或左金丸,或熊胆丸等,口服。

心火:主要表现为小便热赤、带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尖红、脉数,当以清心泻火为治,方用黄连导赤汤加味。药取黄连、生地、栀子各10克,木通、淡竹叶、甘草、灯心草各5克。中成药可选用黄连胶囊,或三金片,或万氏牛黄清心丸,或清心莲子饮,或龙枣胶囊等,口服。

肾火(阴虚内热):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或带血、头晕目眩、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当以滋阴清火、凉血止血为治,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药取知母、黄柏、熟地黄各15克,山茱萸、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旱莲草各10克,淡竹叶、灯心草各5克。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口服液,或知柏地黄丸等,口服。

肺火:主要表现为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咳嗽少痰,或痰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当以清肺泻热、凉血止血为治,方用桑菊饮加味。药取桑叶、菊花、连翘、芦根、苦杏仁、桔梗、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中成药可选用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或黄连上清片,或银黄口服液,或竹沥胶囊等,口服。

另外,一些中药浸泡代茶饮,也有较好的祛火作用。

1.咽喉干燥疼痛者可用菊花,或加金银花、胖大海、玄参等泡饮。

2.牙龈肿痛者可用黄连,或加黄柏、野菊花、蒲公英、栀子、苦丁茶等泡饮。

3.口干舌燥、痰多咳嗽或兼有咽喉肿痛症状的可用桑叶或加桑皮、天花粉、石斛、百合等泡饮。

4.小便短黄或赤者可用淡竹叶,或加旱莲草、茅根、车前草、莲心等泡饮。

5.上火伴便秘者可用决明子或加泻叶泡饮;伴有高血压者可用钩藤或加夏枯草、菊花等泡饮;伴血脂异常者可用草决明或加绞股蓝、荷叶泡饮;伴糖尿病者可用枳具子或加葛根、天花粉等泡饮;伴有脂肪肝者可用水飞蓟等泡饮。

需注意的是,祛火中药及中成药不能长期饮服,“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长期服用会加重肝肾等脏器的负担。同时,祛火药的用药周期不可过长,一般要求“中病既止”,即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量服用2~3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可以停药,或者将药量减半。即便症状较重,连续用药也不要超过5天。如果用药后上火症状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猜你喜欢

淡竹叶方用肿痛
淡竹叶茶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淡竹叶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小方子治疗咽喉肿痛
淡竹叶消暑除烦功效好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消肿止痛散外敷治疗四肢闭合性损伤肿痛疗效观察
复明胶囊疑致手部肿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