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助推和谐世界的构建研究
2023-04-16崔朝晖
崔朝晖
(攀枝花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一、引言
随着国家文化、旅游部门的重组,文旅融合成为热门话题,得到各领域的大力关注,学界相关研究相继涌现,纷纷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就旅游业、文化业等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知网收集到的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大多从企事业发展的视角——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传统文化的弘扬、新型文化的建设和文旅融合的意义及方法等进行探讨。这些研究可以归结为“资源市场说”“诗与远方说”,着眼于某区域经济建设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未站在全球视角探讨文旅融合对世界文化交流于和谐世界构建的作用。
鉴于此,本文将从理论视角阐述文化、旅游的内涵,讨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于人的文化素养的培育和教化、于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的作用。文旅融合,在旅游大众化的今日可让人在旅游中对不同文化了解、理解和认同,达到费孝通所讲“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效果,助力构建和谐世界。
二、对旅游与文化的多维理解
文化与旅游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二者有着紧密的关系。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弄清楚文化与旅游的概念,对于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构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都有着积极意义。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和旅游是个耳熟能详的语词和概念,但要对其进行精准的界定,真有点“不问还清楚,一问就迷惑”。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给与了似乎都能被认可的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的概念》中统计过1871年至1951年80年间的文化定义有160多种,而今天辜正坤教授统计过各种文化的定义超过260个。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定义,缘于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涉及面太宽、太广,覆盖了人类生活、工作的各方面。常见的建筑、时装,美食,遵守的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熟悉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都属于文化。
“文化”来源于拉丁文“Colere”,意为耕作土地,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慧。最早研究文化的学者——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在他的早期作品《原始文化》中定义:从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国内外学者对文化进行了层次界定。国内的三层次论:文化由物质、制度、精神三个不同结构构成。文化的物质层面是看得见的各种物质产品;行为层面指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精神层面指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国外盛行“文化冰山说”,即文化分为显性和隐形两部分,显性部分为漂浮在水上部分,指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实体,水下的部分即为人的精神,即思维方式、心理状态、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信仰、社会风俗等。无论国内的层次论还是国外的冰山论,文化都表现出可见与不可见两部分。我们都知道冰山原理——冰山的三分之二在水下,三分之一在水面。这也难怪文化的定义难以明确,不同文化难以达成共识,文明时代仍有冲突。如梁漱溟先生所讲,文化就是生活所依靠的一切,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既是我们言、行的体现,也是我们言、行应遵守的标准。所以我们的言、行,价值观、世界观、审美情趣等都源于文化。
(二)旅游的内涵
旅游是从人类社会早期的经济、政治活动中发展出来的、以商贾、文人雅士等为主要群体的、伴随人口流动而产生的差异性文化体验。[2]对于旅游这个概念的定义,中外学者从综合关系、生活方式、时空距离、审美体验、文化探索等视角给出了上百种定义。如法国学者让·梅特森认为旅游是离开居住地到较远的地方停留一段时间的休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消遣、休息或者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育。也有认为旅游是人们为寻求文化差异所进行的暂时性文化空间跨越的行为和过程。范能船在为章必功的《中国旅游史》的序言中为旅游做了这样的定义:旅游是一种广义的审美(人类求取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形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创造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过程活动,具有超越空间,跨越区域、国际的特点。[3]旅游的本质是以经济为基础、以审美和精神愉悦为目的的文化消费活动。[4]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普通民众的需求和实践,在旅游中体验和享受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旅游者的追求。
综合中外各类旅游定义不难发现,旅游是一个综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远离自己生活、工作地体验异域风光、风俗和文化,陶冶情操的活动,是一种以休闲方式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在游历过程中,自然景观可以让人看到大自然孕育的钟灵毓秀,体会到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从而思考人应怎样与自然相处,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人文景观让人看到不同文化的特性及其存在的意义,与自身所处文化进行比较,进而以开放的思维理解不同文化,并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不同文化。[5]
三、文旅融合于人的教育培养作用
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为发展旅游业、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从文化与旅游的概念及特征不难理解文旅融合顺应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规律,对积极推动两大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人在休闲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文化素养,认识了异质文化。
(一)文旅融合促进了文化的构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充分体现了文化赋予自然的生机和灵气。许多自然之物本身无文化属性,但通过人为的文化加工,跃身成为文化产品。奇形怪状的树根不是文化,但由于人的审美,体现木制工艺的根雕就成了供人欣赏的有文化内涵的工艺品;石头本身属于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无任何文化内涵,但龙门石窟、乐山大佛这些经人工雕琢并赋予一定故事的石头就成了蕴涵文化的文物,成为世人不惜钱财前往参观、欣赏的文化载体。地球上大山高峰比比皆是,但“华山”被誉为奇险天下第一山并吸引了世界许多游人,就在于我们赋予了它对探险猎奇者的挑战性诱惑。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南部海岸的地标性景观“十二门徒石”,形成于海水对石灰岩悬崖的侵蚀,形态各异,犹如人的面孔,因其宗教文化,与《圣经》中的十二门徒相对应,于是有了“大海守护神”名号。到澳洲旅游的人,这一景观也是旅澳之人的必选。如果它们在中国,应与“十二生肖”联系,也是吸引世界眼球的绝佳景点。旅游地魅力更多就在于人对自然物的加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旅融合使区域传统文化得到了深度挖掘和有效保护,把文化之魂赋予山水间,让山水升华成虚拟的艺术,使深藏角落之物重见光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书本上的东西来到现实中。山西的平遥古城,曾是政府一负担:大面积的土地不能被用作地产开发,也不能恢复成良田。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旅游业兴起了,业内专家评估、挖掘了平遥古城的古城文化,此地因此成为有名的旅游城市。同为中国古城名列的其它三个古城:丽江古城、阆中古城和徽州古城都因文旅融合得到激活,古城历史文化重见于世,地方也因文化而成为旅游胜地。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张艺谋的大型实景演出《云南刘三姐》等,都是因旅游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挖掘和运用的典型。
(二)文旅融合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地方发展旅游业的初衷是为了经济,但从根本上看,文旅融合后的旅游业更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在旅游活动中,人们时刻都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因此,旅游的实质是体验文化、寻找文化差异。[6]18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对人有培养、引领和教育作用。于光远曾讲“从社会文化价值看,旅游具有非常明显的教育意义,它可以是一种社会化的因素,因为它使人亲自了解现实,可以培养人们面对现实的某种状态,它也是培养感情的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它有利于智力、科学、技术、艺术和文学方面的创造。”[7]古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为旅游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在旅游活动中,游者参观历史古迹、游览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实际就是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从而获得了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我们登长城、看故宫,就是在品味中华文化的悠久与醇厚;大理休闲旅游,会让人联想盛唐时期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以“茶”和“马”为载体的繁荣商贸活动,以及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的和谐景象,感受金庸寻韵,小资觅踪的气息。观看埃菲尔铁塔,会激发旅游者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工厂、高炉、烟囱繁荣景象的想象,也因此对人类社会更美好的向往。
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性的高品位审美文化创造活动。旅游产品的策划、规划、开发就是文化的拓展。如何让人“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对开发者文化素养的考验。为了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开发者必须研究世界文化的走向,研究百姓的审美需求,这就是文化的修炼过程。旅游地居民的素质也是旅游地竞争的重要考量。很难想象,一个环境糟糕、治安混乱、居民慵懒又情趣低俗的地方,能够成为吸引世人的旅游目的地。居民良好的素养,具有公认的待人接物能力,良好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秩序已经成为打造品牌旅游的软性条件,成为一个地方增强吸引力、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8]因“示范效应”,落后地区居民会模仿、学习旅游者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言语,其行为举止、卫生习惯、经商意识都会得到改善和提高,所以旅游对落后地区居民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三)文旅融合对人的教化作用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作用通过旅游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人在旅行中,其行为受到文化的规范。旅游景点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打造的场所,走在其中会让人不自觉地遵守相应的规则。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讲,在文明时代,人的需求,尤其是大多数游者都是高层次的人,其需求层次已到达了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高度。在旅游过程中,他们既追求真、善、美,也极力地展示自己的真、善、美。因此,每一个旅游者在旅游景区这一公众场所,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努力朝着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行动。旅游过程其实就是人的自我约束、素养训练过程,如旅游景点留名、乱丢垃圾、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等原始粗放的行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逐渐收敛,环境生态意识、个人行为规范意识也随之有了极大增强。
旅游也是增长见识、改变思维,重塑价值观的过程。在旅游活动中,游者因兴趣势必在旅游之前对旅游目地的文化作好预习,通过网络等形式查阅旅游目地的文化,这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方式。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倾听讲解员的讲解、实地图文的观看解读,原有的思维和心理会得到大大改变。例如参观三线博物馆,会让今天未经历过任何艰辛的年轻人震撼:“白天抬杠杠,晚上压杠杠”等的工作、生活场景,切身体会到三线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敢想敢干,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价值追求,也会因此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其灵魂一定会受到洗礼,从而改变自己对待工作、生活的态度。重走长征路会让人见识战争的残酷,从而思考“无私奉献”的内涵,明白铸造灵魂,锤炼信念是多么的重要,也因此希望并努力为世界和平、和谐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四、文旅融合助力和谐世界的构建
人类社会以来,不同文明间由于缺乏了解和包容,导致人类文明冲突,世界不和谐。中国站在人类的高度首次在世界最高权威讲坛上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概念,希望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大众共同努力,通过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以增进彼此的了解、理解和认同,消除冲突,构建和谐的人类社会。国际间文化旅游成为了普及面最广的大众活动,成为了不同文化交流,促进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路径。
(一)民间文化交流助推和谐世界的构建
2005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大会的发言中阐述了“和谐世界”的内涵,提出了通过平等对话建立“和谐世界”的途径。平等对话需要不同文明和文化间各个层面,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合作,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观包容、认同不同的文化,从而互学、互鉴,怀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共同建设和谐的世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民间交流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渠道。民间交流,是指与政府外交政策和意图没有直接关系的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不同国家间民众或民间团体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个人学习、工作或旅游等活动。[9]民间交流对于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具有辅助作用,人类文明进程中民间文化交流促成民族和谐的事件不胜枚举。昭君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为汉藏、汉蒙的和谐以及现在中华56个民族的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世界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众所周知的马可·波罗因其在中国游历17年以及他的所见所闻对欧洲人的影响,因此大大促进了东西交通和人文交流。今天,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就在于这条古丝绸之路曾把亚洲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与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发。[10]如今中国共产党继续履行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命和传统,使沿线各国更深入、更宽领域的交流。
民间交流广泛性、真实性的特点是赢得民众相互了解,增进国家友谊的根本原因。相对于政府外交的目的性和含蓄性相比,国际民间交流参与主体广,包括各国人民之间的一切友好往来活动,[11]且交流内容、形式多,接地气。如国际间的走亲访友、各种赛事活动、学术交流、留学、旅游等,参与者都是以最真挚的感情、精湛的技能、扎实的知识和强力的需求参与其中,都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和欣赏,达到预期的目的。这种交流最直白,更让人容易接受,也就进一步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中日战后的民间交流为中日关系的正常化起到了奠基作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日两国还未复交,冷战下东西方严重对立,日本政府以种种理由不许公民访华,而民间借助于两国人民传统友谊的力量,从经贸、文化交流做起,打开了中日交流的先河。1953年2月开始,双方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日本赤十字社、日中友好协会等民间团体组织解决两国迫切需要解决而官方又无法解决的侨民回国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这项顺应民意的活动持续到上世纪50年代末,在这期间,约有35000名在华日侨和3600名旅日华侨陆续回到各自的国家,约3000具二战期间被抓到日本折磨致死的劳工遗骨被送回中国。中日双方通过初期民间的这样接触和交往,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日后中日两国建交起到了探路的先锋作用。[12]冷战后的几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信息技术和传播设备等高科技,垄断着国际话语权,以各种形式诋毁、攻击我国形象。在当时科技不发达的条件下,民众的国际流动极其稀少,以至于美国民众根本不了解中国,而偏信美国的言论、新闻宣传,不看好中国。在1999年盖洛普民意调查中,40%的美国民众认为中国的崛起会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据哈里斯民意调查机构就对25个国家进行“非友好或敌对性国家”进行的排名结果,调查显示排在首位的就是中国。而零点集团的调查数据表明,那些曾在中国生活过的美国人或者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人,与那些从未到过中国或者只作短暂停留的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和评价差距很大,前者印象中的中国接近真实的中国,而后者印象中的中国就是美国媒体上的中国。[13]民间交流能看到对方的真实性,交流对话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也就不自觉地促成不同文化的包容、认同。
民间交流是官方外交的有效辅助,在增进国家之间的了解,缓和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民间交流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近半个世纪来通过民间交流消除的国际误解,甚至污蔑,到建立的正常国际关系都充分证明了民间交流的作用。建国初,因当时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而赢得很多国家的跟随,这些国家一同敌视我国,对我国进行封锁。但我国政府充分发挥了民间交流的作用,通过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中国贸易促进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等组织,以贸易、文体等活动以及互派留学生等形式同世界许多国家的民间组织、友好人士交流,赢得了许多国家的认同,到20世界70年代初,我国与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局面。[14]当时仇视我国、高傲不愿屈尊的美国也没能阻止两国民间交流的行为,两国文体活动——乒乓球球艺的切磋开启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民间交流活动是民间机构根据大众的需求,或者大众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违背国家大外交政策的前提下开展的合符民意的活动,参与方会尽情展示各自的才华和文化的精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民间交流中参与人员的普及性、稳定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对于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间的了解、理解和包容,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文旅融合是促进和谐世界构建的有效途径
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今天世界和平与发展主旋律中的强音,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联合国将世界各文化互鉴以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写进其宪章。伊朗总统哈塔米在1997年率先提出了“不同文明之间应该进行对话”的倡议,并在第53届联合国大会上阐述了他的这一观点:人类文明的升级,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国际层面,都应该以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为前提。53届联合国大会将2001年作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呼吁各国政府、各民间组织通过各种活动参与和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高度的今天,旅游成为大众提高生活品质、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追求。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国内和国际旅游人次)高达121.0亿人次,增速为5.0%;在国际旅游方面,2018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次约12.79亿人次,增速达4.0%;在国内旅游方面,全球国内旅游人次约108.2亿人次,增速为5.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文化旅游占全球所有旅游活动的40%,在欧洲文化旅游超过50%,在有些国家这一比例甚至更高。我国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增速更快,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2.91亿人次,同比增长7.8%。[6]17可见,因旅游进行跨国交流的人次量巨大且稳步增长,再加上旅游就是体验、传播文化特征,文旅融合是促进世人文化交流互鉴,助力和谐世界构建的重要渠道。
旅游以体验异质文化为目的,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其目的是以休闲的方式去了解异地、异国文化、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中国地大物博,旅游景点多不胜数,最受国际旅游者推崇的是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文化景观。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丰碑和见证,无论是从军事防御还是建筑艺术的视角看,它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地形的选址上,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建筑设计、施工、材质的运用上采取了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方略。在当时科技不发达,没有GPS定位系统等高科技设备条件下,这样的工程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伟大,也体现了人类无限的潜力。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从兵马俑本身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人精湛的陶瓷技艺,从坑内布局可见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事才华和治国威风。巴黎圣母院、美国大峡谷、米兰大教堂、巴厘岛、普罗旺斯、印度泰姬陵等都是文化底蕴深厚、久负盛名的国际旅游地。国际旅游是自发的文化交流、赏识过程,是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居民之间基于文化差异而进行的相互访问,是一种更深入、更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旅游业推动的文化交流不是少数精英之间的文化交流,而是国民全方位参与其中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不预设主题、不先入为主,是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平等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是面对面的交流,是客源地和旅游地居民之间的互动式交流,游者在旅游地亲身体验旅游地的风土人情、风俗文化,了解其独特性,探究其内涵、渊源和价值,在这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自己已有的文化、价值观去理解景点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相同、相似之处往往会轻易放过,但不同之处会引起旅游者的思索、探究,不自觉地展示出自身固有的文化特质,这一过程实际就是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两个文化的交流、互鉴、互赏过程。国际旅游者除了探究旅游景点的文化外,旅游过程中更能体会到旅游国、旅游地的人价值观。如国际旅游者到中国,能见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谦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中国人到他国旅游也能享受到当地的多彩的文化,感受到敢于冒险、强于创新的西方文化。同时,旅游是人民大众广泛参与而非少数精英之间的文化交流,没有政府背景,不带政治目的,这种文化交流不预设主题、没有先入为主,更为重要的是,因对异质文化的好奇,较少有敌意和歧视,故能主动平等地交流,易达成理解和共识。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延顿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文化差异是导致世界几大文明之间的竞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如何解决矛盾与冲突,避免不和谐,中国学者费孝通先生用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给出了答案。从古至今,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区域内经过长期相互学习、借鉴、融合不断发展提高,才有了我们人类的文明史。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和平和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心声,而和平与发展的前提是民心相通,不同文化的互认、互鉴。为此需要文化交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人文交流、文化互鉴,美美与共的最好载体。文化旅游让世人以自愿的方式了解、接受异域文化,旅游者在休闲娱乐中乐意地欣赏旅游地文化,并无意地与旅游地居民分享自己的文化,不同文化也因此在游玩过程中不经意地得到交流、分享,达成了民心相通,进而促成政府间的外交和制定对外政策时的和谐倾向。“和谐世界”的构建,需要世界上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发挥建设性作用,文化旅游是促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促成“天下大同”的有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