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企业成本控制发展策略探讨

2023-04-16田雯雯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经营成本

田雯雯

万华禾香板业(阳信)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地创新,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经营发展也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采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进而获得更大的经营利润。企业在实施成本控制管理时,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规律,明确成本控制管理的前提和相应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管理,从而确保企业能够稳定发展。通过开展成本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水平,使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更加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成本控制管理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含义

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成本管理不仅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进行管理,还需要对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隐性成本进行管理。分析显性成本发现,企业的成本控制要进行相应的规划和不断加强基础管理,从而来平衡企业的效益,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要拓宽管理思路,对成本管理进行科学的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出合适的战略规划,提高企业竞争力,使其能够适应企业的动态发展变化,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成本控制管理的原则

在当前制度管理的基础上,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要符合市场发展的需求,并且要具备一定的原则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结合全面管理的原则,成本管理是贯穿在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中,要确保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最初的材料购买、中间的生产、最后的销售等,都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在初期准备原材料的过程中就要具备完善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还需要落实到实际的生产经营中,设定明确的目标,选择合适的科学控制方法。二是坚持目标管理原则,企业需要结合成本管理计划、具体措施、分析等内容进行技术上的监督,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三是需要确保权利一致的原则,在权力范围内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落实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四是需要遵循成本节约原则,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要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同时,树立现代化的控制思想,还需要扩大成本管理的范畴,加强成本管理,重点进行存货和费用管理。

(三)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成本管理的前提是明确成本管理的目标,系统地分析影响成本核算的因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完成成本管理的目标。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对成本进行核算的方法来监督和管理生产经营过程,特别是对生产经营管理中产出的利润通过对比来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包括了所有的业务流程和生产过程,而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对财务管理进行控制,二是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三是对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四是对产品销售成本进行控制。通过以上方面的成本控制,使得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能够较早地发现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同时能够采用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效果,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

三、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

(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

目前企业的利润受影响的因素比较多,这些因素会根据成本的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从而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则需要加强控制成本,并通过实施低成本发展战略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以此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另外,成本控制还需要根据相关因素遵循相应的标准,例如,外部的经济发展情况、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等。结合上述因素,可以采用相关的措施来降低企业的成本。一是控制支出,降低消耗,通过合理有效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二是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实现技术的更新,使用先进的材料,对生产工艺进行创新,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

(二)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对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能够确保资源的利用率得到较大地提升,进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在企业的资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的探讨资源效率的最优化,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使得资源的边际效益得到最大化发展。

(三)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

最初总成本主要是指成本核算,其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对成本信息进行记录,分类整理、合理分配成本等。完善的成本制度使得职能作用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促使企业的成本核算在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也比较积极认真,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四、企业成本控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成本控制方法落后且核算内容不全面

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忽视供应商环节和销售环节的成本控制;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控制,忽视投产前的产品设计及生产要素整合的成本控制。部分企业的事前控制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化,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控制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缺少企业成本核算,对经营管理成本不够重视,使得成本核算无法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使得成本控制失去相应的意义;注重生产成本核算,而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核算。而且以成本控制的角度来对当前企业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会计电算化的阶段,但仍有很多企业使用手工核算,并且部分进入该阶段的企业对成本控制的应用还够熟练,不能很好地通过会计电算化方式来处理成本控制的问题。不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及时的处理现代成本控制的成本信息,势必会降低企业成本控制水平。

(二)管理者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成本控制管理就是对整个生产流程的成本进行控制。成本控制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由于企业领导层在成本控制管理中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生产成本的降低上,对企业产品制造流程的设计管理关注不够,从而导致企业产品和设计流程中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而成本控制管理则是企业日常制造、经营、控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原动力往往来自制造、经营、控制方面的需要。由于企业的主管和领导层并没有就此方面予以充分的关注,导致成本控制管理的必要性也往往被忽视。部分企业负责人觉得成本控制管理是一项微不足道的问题,且属于会计部门的职责范围。另外,由于许多产品的制造流程都比较简单,所费工时较少,程序也相对简单,导致企业经营者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逐渐淡薄,使成本控制管理逐渐边缘化,从而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负面影响。

(三)成本核算不够准确

以往的成本核算主要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工艺模式的改进,企业的成本投入也在不断增加,核算内容也不断地增加,同时还需要重视产品的研发成本、营销成本、经营管理成本和服务管理成本。目前,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重心是考虑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此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不能将企业的成本进行全面的反映,对成本核算不是特别的准确,不能够满足成本控制管理的要求。企业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方法,采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保证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

五、企业成本控制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不仅要将成本核算的范畴和内涵严格限制在服务生产部分,还要对企业经营各部分的生产成本费用管理也同样做到位。成本控制需要随着企业的经营要求、经营管理模式、经营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系统,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管理,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企业应从库存费、制造费、营销费以及维持费、技术开发费、运输费、经营管理费等传统的降低成本费用管理类别方面着手,实施更加严密科学的管理。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发展也日趋工业化和商业化,所以成本控制管理业务也将符合趋势。对企业的财务部门来讲,要定期举办讲座与培训活动,通过培训使员工对成本控制管理的工作内容有深入地理解,能进一步提高业务部门生产成本控制管理绩效评价水平。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单位的成本控制管理状况加以考核和评估,让全体员工都积极投入到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当中。

(二)创新管理者的成本控制观念

企业的经营成本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使产品和服务具备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就应该树立这样的营销理念——力求产品不被市场所淘汰。当市场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才进行创新与变革,为时已晚。因此,需要企业长期保持成本控制管理的基本理念。从企业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原物料供应,直至商品制造、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对其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另外,管理者要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迅速做出相应调整,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由于企业自身的经济特点不同,导致企业选择的成本控制管理方式也存在差异。当然,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式在成效显著的同时,也有自身的弊端。一些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对成本控制管理思维的引用也相对容易。但怎样因地制宜应用、总结也是企业管理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提高管理者对成本控制观念的创新也是企业未来壮大的力量来源。

(三)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意识,强化成本控制管理

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意识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管理者要具备合理的成本控制管理理念,深入了解成本控制的内涵,明确成本控制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加管理者的成本控制意识,促使其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在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成本预算流程,而预算编制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预算编制需要和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相一致,使得企业的发展目标和预算目标一致。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预算管理方法。二是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习成本预算编制的相关内容,不断地完善知识体系,提高企业的自身管理能力,积极地参与到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工作,发挥财务部门的主导地位,进而推动成本控制工作的落实,并且要和财务部门做好相应的沟通,全面审查预算编制的相关内容,避免预算编制中出现漏洞,保证预算编制能够贯穿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使得预算编制能够更加的科学化。

(四)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过程也随之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是企业需要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合理地使用成本管理理念和内容,确保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认识到企业成本管理理念的意义,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优化各个工作环节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加大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将各个车间的消耗资源降到最低,完善成本的考核制度,明确管理制度,实现技术、采购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在进行合理统筹的前提下,总结相应的经验,发现其中存在的偏差,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将成本控制落实到相应的奖惩体系中。三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成本核算内容,完善成本建设工作,合理地进行分配管理,优化管理方式,尽可能地挖掘成本的潜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五)建立目标成本责任考核制度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需要制定各种定额的标准,对材料消耗进行一定的控制,根据定额的相关标准进行材料发放,不断完善物资发放制度。对人工成本进行一定的控制,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完善相关的加班制度和奖惩制,对薪酬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与此同时,需要制定可行的现金目标成本,保证协调的一致性,提高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调查的过程中,要对预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市场的实际发展需要,分析管理过程中薄弱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优化措施。进行相应的分解,落实相应的成本,并确保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同时定期参加各种研讨会,加强绩效指标的管理,实施奖惩方案,使企业各部门有序运转。通过对目标成本实施相应的控制,能够实现对目标成本进行合理、有效地分析。

六、结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的竞争也愈加激烈,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需要不断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意识,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完善成本控制的流程,丰富成本控制管理的内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经营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