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中绿色金融的关键作用及其路径分析

2023-04-16朱庆静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2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金融绿色

朱庆静

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天然气等传统资源的要求不断增加,在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社会自然环境退化、人居条件受到损害,经济增长和环境矛盾的问题越来越凸显。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共赢,我国从宏观层面提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提升人居环境和“两山”理论,这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要克服绿色金融在地方经济高效增长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并继续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有必要对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高效增长的作用和实现途径加以分析。

一、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绿色金融是金融服务行业新的服务方式,一般是指在环保、生态修复、绿色运输、自然资源有效运用等方面进行的金融行为。经营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投融资、项目运作管理和风险预防及控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作为调节经济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重要方式的中国绿色金融事业已经进入了高速成长阶段。

(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构建

绿色金融技术标准作为从宏观经济角度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它能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着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发展较好。从时间方面考虑,2017年,人民银行和有关单位印发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要把绿色金融服务国家标准项目建设确立为“十三五”期间银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五大重要工作之一。2018年,人民银行组建了绿色金融技术标准项目组,就绿色金融技术标准编写工作开展了明确分工,不但促进了绿色金融技术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同时为绿色金融的业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夯实了基石。同时也促使绿色产品、信用和债务三种规范在绿色项目的确定范畴、划分准则和定义方式层面达到了统一,促进了绿色金融规范体系的统一。

(二)发展绿色金融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双碳”时期,随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朝着环保、低碳方向发展,我国对环保资本的要求也提高了,这使得环保资本的缺口越来越大。在这个背景下,环保资管领域出现了巨大的发展。以兴业证券为例,其主营业务已涵盖了碳排放、排污权、利用森林资源等方面,帮助环保公司股债投资规模突破二百多亿元。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已自主开展并引入托管的低碳融资产品合计达到近50只,已帮助低碳环保公司实现境内外绿色股债融资达到了3,500多亿元,在为环保领域的发展创造更大资本供给的同时,又拓展了环保融资的发展空间。另外,我国碳排放权益交易也通过了试点并向市场普及。企业的碳排放额度通过市场交易,使碳融资基础业务和碳投资产品步入高速发展阶段,不但会促进碳金融体系不断健全,也能为绿色金融发展空间的扩大提供助推器。

(三)信息公开要求和金融机构监督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随着绿色金融发展脚步的加速,金融的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发展常态。为克服在绿色投融资流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障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我国对绿色金融的披露制度也在不断完善。2017年,中国证监会通过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公开发售证券的企业信息公开内容、格式和规范作出了规定,同时提出重点排污企业要强制公开,其余企业则按照执行。相关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机构也高度重视,从商业银行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频次、需公开的定性和定量数据等方面都作出了规定,同时还就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保险、商业信托等金融机构子业务定量数据计算及依据等给出了具体指引建议。

二、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绿色金融政策是一项开创性的经济机制安排,它可以改善地方财政结构、改善地方产能过剩情况、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提升。

(一)绿色融资能缓解地方产能过剩问题

以中部某省为例,作为煤炭生产排名全省第一的地区,该省地方产业结构聚焦于电力、钢铁、煤化工等单一工业方面,这种产业结构不但导致了地方产能过剩,同时也给地方生态环境带来了损害,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后来,该省通过开展绿色金融,出台产业优惠政策,完善产品限额控制和环境风险控制等措施,不但可以改善传统银行对“两高一剩”领域的负债配置,同时也可以有效带动传统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绿色工业的迅速成长,从而有效改善了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进程中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绿色金融更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

在以结构提升、动能转变为特点的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技术创新是地方经济社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地方经济社会要想实现新增长,除了依靠相关政策指导以外,更离不开资本的支撑。绿色金融是一个新兴的金融工具,它能够利用政府资本引导的方式来支持发展地方绿色产业,促进地方企业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另外,地方企业的发展壮大也离不开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可以给地方高新的绿色产业发展带来大量资本,从而支持地方企业的顺利运转,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在带动地方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会推动地方企业的创新发展。

(三)绿色金融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支撑,特别是改革发展以来,由于产业发展步伐的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自然资源管制日趋严格、自然承载能力的上限、人居条件下降等因素阻碍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地方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必不可少。一方面,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带动资本流动,带动社会资金从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流入低碳环保型、洁净高效行业;另一方面,在绿色金融背景下,银行能够起到集智、融通的功能,将需巨额投入的绿色工程发展成为可供公众资金投入的工程,在完成对自然保护和管理的同时,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绿色融资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增长中面临的困难

绿色金融尽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一些促进作用,但作为一个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其功能在实践中仍未能得以发挥。总体来说,主要面临这样四个问题:

(一)绿色金融发展意识薄弱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涉及环境的建设项目往往存在投入期限长且经济效益相对低下的特征,使得地方金融机构缺少开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投入相对受限,无法发挥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功能。另外,社会公众及相关公司对绿色金融的认可度不高,也使得绿色金融发展前景有限。商业银行投放绿色贷款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社会投资者,但是因为部分群众对绿色金融不了解,更加没有选择绿色金融产品的动机,导致支持绿色金融的资源有限,给地方经济发展造成冲击。

(二)绿色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绿色金融是一个新型的金融工具,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很短,一方面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面临问题。另一方面,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落后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绿色金融机构要想进行健康发展,就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但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立多通过国家优惠政策来促进,市场的功能没有得以充分发挥,长此以往,势必对绿色金融的持续性作用发挥形成负面影响。

(三)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不均衡

在政府有关政策的促进下,绿色金融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范围也得以显著扩大,但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并不平衡。我国当前主流的绿色金融业务分为信用、担保、证券三大主类,和保险、低碳金融等小类别。以绿色信用为例,银行积极开发绿色信用扶持实体企业,并逐步成为绿色银行的推动者。截至2021年9月,我国21个地方重点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4.08万亿,比年初增加了21%以上。

自2015年我国确定了绿色证券的主要投资领域以后,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仅在2020年一年,我国所发行的绿色证券数量约为全球发行总数量的13%,首发数量已达到了20,000亿股,累积规模将远大于10,000亿。而绿色保险尽管也是绿色金融产业,但发展前景却不尽如人意,且规范化水平也较低。尽管绿色保险有着很好的地方政府支持,但因为客户对承保方法、索赔程序和具体索赔费用的信心并不高,使得人们对绿色保险的投保意向一直呈现减少态势。就绿色金融市场来说,每一类金融产品的功能都不一样,而各种金融产品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过低都将影响绿色金融的全面发展,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四)环境信息发布制度仍不完善,威胁绿色金融的安全性

当前我国的环保信息披露机制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还没有充分成熟。因为环保信息的不对称,使得金融机构在进行绿色金融服务时存在更大风险,导致许多商业银行对发展绿色金融服务持审慎态度。另外,环保信息公开的监督仍显单薄,没有强制监督手段,环保部门对公司环境保护情况的监督多聚焦在公司的环保责任层面。而金融和环保部门、证监会等政府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制度也不完善,进而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对绿色金融的安全构成威胁。

四、中国地方企业的成长进程中绿色金融的优化途径

要继续提升绿色金融对地区经济社会高水平增长的引领功能,从增强绿色金融开发能力、健全绿色金融的保障制度、促进绿色保险的开展和健全相关的环保数据发布制度入手,切实克服绿色金融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水平增长中出现的困难。

(一)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意识

面对当前现实中绿色金融发展意识淡薄、投入有限、无法起到推动地方产业转型提升的问题,有必要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意识,增加投入。同时,应当提高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鉴于当前绿色金融仍大多采用从上至下的推广模式,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向辖区内金融机构推广绿色金融理念、知识、技能和工具,建立金融绿色信贷评估机制,将金融机构在绿化环境、生态修复、绿化交通、资源有效运用等领域的突出表现列入信贷评估考核内容,并按照考评结果进行档次分类,对成绩好的进行嘉奖,提高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识。另外,应当带动群众提高绿色金融意识,引导公民积极参与对绿色金融活动的监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对绿色金融经济的正面促进作用,充分发挥绿色银行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引领功能。

(二)健全绿色金融市场规范制度

关于绿色金融服务成长过程中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不健全、相应技术标准不足降低了市场交易量,并给地方经济的成长造成冲击的问题,首先,从贯彻绿色金融服务要求入手。绿色金融服务规范领导小组要以金融市场要求为指导,参考域外有关绿色金融服务的经验实践,确定我国绿色金融服务规范的主体框架,建立绿色金融服务规范框架,确定绿色产业划分尺度,建立规范审批程序,从而确保绿色金融服务规范的规范化和客观性,降低对绿色产业实施审批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其次,要加强严格的金融机构第三方评级认证。针对当前出现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价指标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导致绿色项目无法实现横向比较的情况,必须确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评估指标,以增强评价结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最后,必须统筹调整好各个指标的制定程序,在引导各地按照本区域特点出台指标的同时,也应确保其达到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以防止出现为了谋求政策绩效、投资效果等指标而放宽相关指标而导致不正当竞争的情况。

(三)积极促进绿色保险的发展

针对绿色金融产业面临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低下并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形成负面影响的问题,必须促进绿色金融产业创新,提高产品的专业性水准。从上文得知,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对绿色产业的支撑多表现在融资端,如绿色证券和绿色信托,但对保障端即绿色保险则明显供应不足,形成制约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短板。应当强化对绿色保险的财力保障,探索绿色保险的机制。具体可将低碳环境直接补偿转变为保险补偿,提高绿色保险的整体性和全过程性,并让绿色保险机制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还可通过对提出相关保险产品的金融机构进行税费优惠政策,调动其实施绿色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四)健全环境信息发布机构

面对环保信息发布制度尚不完善,对环境资金安全构成风险的情况,要建立环保信息强制性发布制度,改变传统的以自愿原则为依据的信息发布方式。扩大环保信息发布范围,发布主体从上市公司和发债主体扩展至全部排污主体。确定环保信息强制性发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根据各个领域出台适合公司具体状况的规范,以指导企业更正确且详细地发布环保信息。确定违反环保信息强制性发布的违约责任承担,以有效地指导有关企业做好信息发布。另外,还应当加强对环保信息发布的监督。环保信息披露品质往往和地方政府的监督管理程度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当地政府监督管理得越严密,其对环保信息披露的品质就越好,而相反,则更低。

五、结束语

绿色金融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是优化地方金融市场结构、化解地方产能过剩困难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深化合作的重要工具。在实践中应根据绿色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从增强绿色金融发展意识、健全绿色金融政府保障体制、促进绿色保险高质量发展和健全环保信息发布制度入手,以确保绿色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功能得以发挥。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2013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进实现“两个率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