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赏草在花境中的应用及配置策略探析

2023-04-16杨先花

新农业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类花境观赏性

杨先花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城区绿化管理所,甘肃 金昌 737100)

观赏草是一类园林植物的统称,这类植物的共同点是株形优美,色彩丰富,同时适应能力强,对于养护需求较低。其观赏部分集中体现在茎秆、叶丛、花序上,现阶段,观赏草已经在花境设计中得到了普遍应用,随着我国对观赏草应用研究的深入,观赏草应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在园林绿化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花境是通过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野生花卉自然生长所形成的天然状态,融入设计元素所形成的一种花卉应用的形式。而观赏草极具观赏性及栽培管理宽松的特征使其在花境设计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和普遍的推广。

1 观赏草的特征

1.1 极强的适应性和耐受力

观赏草属于禾本科植物,通常来说,禾本科植物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从分布情况来看,在全球分布较为平均和广泛。观赏草在广泛应用之前大多以杂草的形式存在,而正是因为其极强的适应性,使观赏草不仅能够确保自身的大规模发展,同时还能够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提供帮助,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另外,观赏草具有极强的抗旱性,因此,对于灌溉的频率没有硬性要求,更无需维护和修剪,极大减轻了养护的负担。

1.2 形态、线条的可观赏性

观赏草的可观赏性还体现其形态的多样性上。观赏草形态各异,有的高大威武,有的短小精悍。不仅如此,观赏草之所以能够在花境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因为其茎秆和叶子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一般来说,观赏草的茎秆大多呈现出直立生长的状态,在花境中和其他矮小植物搭配,呈现一种独特的线条美;或自然下垂,从而展示出其飘逸、迷人的一面;或通过其叶片特殊的质感及形态与其他花卉形成对比,极富野趣。

1.3 色彩丰富、多变

色彩的多样性在观赏草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观赏草的植株不仅能呈现出植物本色的绿色外,还有黄色、青铜色、红色、暗红色、粉色以及古朴典雅的蓝灰色等。除了这些常见的颜色之外,一些观赏草的叶片还会展示出独特的条纹状图案,特别的图案配以艳丽的色彩,更会带给观赏者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观赏草的色彩不仅能够体现在叶片上,花序也颜色多变,形态各异,带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受。花序、叶形质感的特别,也决定了其在众多植物中脱颖而出的特质。

1.4 随季节变化的多样性

除了以上特征外,观赏草的特征还体现在其随季节变化而呈现的不同观赏体验上。在春季,观赏草萌出嫩芽,夏季观赏草将进入旺盛发展阶段,因此能够呈现出色彩、形态变化的多样性和美感。花序通常会在夏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出现,从而给夏季增添了一丝新意。随着秋季的来临,昼夜温差加大,而观赏草顽强的适应能力使其并不会对温度的差异产生太多的反应,反而会在色彩上呈现出更多的变化。而进入冬季的观赏草依然可以保持其原有的活力和色彩,尤其对于一些暖季型的观赏草,不仅其整体依然能够保持原有的状态和色彩,其茎秆和花序所呈现出的美感依然不输其他季节,反而更能唤起观赏者的喜爱之情。以上这些特征都为观赏草在花境设计中的全面、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 观赏草在花境中的应用形式

观赏草在花境中应用的形式多样化,既可以与其他观花类植物一起组成混合花境,还可以与其他观赏草一起搭配成专类花境。

2.1 观赏草混合花境

观赏草混合花境能够选择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所构成的生态群落也具有较为稳定的特征。比如可以选择一年生、二年生以及多年生花卉、花灌木或者小乔木等,特别当选择的木本植物占多数时,形成的生态群落更趋近于自然状态,因此,观赏草混合花境的可塑性、观赏性以及空间立体感使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和发展空间。另外,混合花境可以实现观赏周期的持续性,完美弥补了很多花卉耐寒性差造成的在冬季无法实现观赏性的缺陷。让人们在冬季也能够体验到和春夏一样的视觉享受,与当下花境四季发展趋势相适应。而其中观赏草所扮演的“红花配绿叶”的角色,丰富了花境的层次感,大大提升的花境的可观赏性。不过,混合花境也并非完美无缺的,比如因为有了花卉的参与,对其可观赏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要兼顾季节因素,希望能够确保花境对四季的适应性。因此,对于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具备观赏草等花茎植物的特征、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2 观赏草专类花境

相较于传统的混合花境,观赏草专类花境无论是管理还是养护方面都相对简单和方便。作为主角,在观赏草专类花境中能够以其独特的形态、花序、株型,使其成为园林设计中的一枝独秀,时刻给人一种活力四射的感觉。另外,其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其无论是环境适应性还是抗病虫害方面都有着较好的表现。维护管理成本低,与当下节约型花境设计需求相一致,因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从观赏性角度分析,相对于混合花境,观赏草通常在春节才开始发芽,这就意味着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观赏草专类花境的可观赏性并不理想。另外,其顽强的生存能力也提升了其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入侵性。因此,需要在春季进行修剪。

3 观赏草在花境中的配置策略

观赏草的生态特征和其所呈现出的美感都决定了其在花境设计中的价值和地位,然而,观赏草种类繁多,为了实现其最佳的可观赏性,在花境配置中要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达到一种自然之美的效果。

3.1 平面布局的合理性

观赏草花境大多呈现出条带状分布状态,每个色块又会以丛状呈现,众多丛状结构再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自然分布的态势。虽然每个丛状色块大小没有严格的规则制约,但为了整体效果,每个单一色块长度会控制在0.5~3.0米。面积过大,会产生喧宾夺主的感觉,而过小又会显得杂乱无章。对于花境设计而言,观赏草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其自然生长状态所呈现出的奔放之感,因此,在花境设计中,要为观赏草预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另外,观赏草尺寸的选择可以高于花境,从而体现出一种包裹的状态。此外,观赏草的可观赏性虽然较强,但在花境设计中,对于观赏草种类的选择也要注意“量”,不宜选择种类过多,避免引起杂乱的感觉。

3.2 高低搭配的错落性

观赏草种类繁多,高度的差异性也较大,而注重高低搭配更能呈现出层次感,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效果。不同高度的观赏草可以在花境设计中起到不同的作用,比如高大的观赏草可以用作花境设计中的背景,呈现出一种包裹感,更能衬托出观花植物的娇嫩。中等高度的观赏草更多用于其自身的观赏性,这时对于观赏草种类的选择要倾向于美感,比如花序所呈现出的状态、株型的可观赏性等将作为主要的选择依据。对于植株矮小的观赏草,可以用在花境前端,用于花境收边使用。整体就会呈现出阶梯的形态,给人一种自然感。

3.3 色彩搭配的协调性

色彩搭配可以说是花境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对于观赏者来说,色彩对于视觉的冲击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而观赏草能够呈现出的色彩种类繁多,即使是占有绝大多数比例的绿色调,也有深浅、明暗之分。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上,既要注重协调统一,又要有所区别;既要能够与其他植株形成协调搭配的目的,突出主题,又能够彰显出观赏草本身的美感和特征,又不能喧宾夺主。因此,对于观赏草体量的选择不宜过大,注重搭配的整体效果。

4 结论

观赏草作为一种新兴的植物材料,虽然在我国应用的时间不长,但整体呈现出的自然、奔放、随意、低维护需求的特征,使其在当下花境设计中得到的广泛关注和应用。相信随着对观赏草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猜你喜欢

专类花境观赏性
美国南部植物园专类园主题设计∗
合肥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探讨
国内首个汽车再制造专类展“亚洲再制造展览会”在广州举办
北方园林花境设计创新与植物材料选择分析
浅析园林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观赏性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专类植物园中植物景观营造分析——以南昌滨江月季园为例
从家居风水谈观赏性植物室内摆放
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应用状况研究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