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主与法治教育的教育性凸显出来
2023-04-16檀传宝
民主与法治教育不仅是一个政治议题,更是一个教育课题。现代社会制度与教育的灵魂,也都在“民主法治”这四个字上。但如何杜绝简单说教,让民主与法治教育的教育性真正凸显出来,是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关注也应当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为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民主、法治概念。建构民主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需要特别关注两点:一是对民主与法治等教育内容的把握要准确、全面。所谓准确,就是要尊重常识,不要将“反民主”“反法治”的东西讲成民主与法治。所谓全面,就是不能只讲自己喜欢的,忽略甚至故意隐瞒民主与法治的某些真相或者全貌——就像某些老师喜欢讲公民的责任,却不太强调公民的权利那样。二是要找到民主与法治教育妥当的呈现方式,以符合儿童年龄实际、心理发展规律的方式和儿童说话。
其次,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挖掘民主与法治教育的最大可能性。目前,许多学校仍然把民主与法治教育的主要精力放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班会、晨会等相关教育活动上,但是德育的形式并不只有直接德育一途,间接、隐性课程意义上的民主与法治教育常常被忽略,这是德育实践长期存在的一大“遗憾”。若德育不能成为一种生活,学生不能在小组、班级、校园生活里受到民主与法治精神的浸染,单靠那些时间有限而且很多时候还成效不高的直接的教育形式,民主与法治教育一定会收效甚微。若班级、学校生活制度里还存在“反民主”“反法治”的因素,则不仅民主与法治教育会成效不彰,更可怖的是还会培养道德意义上的“双面人格”。
最后,教育工作者应当努力实现民主与法治教育的言传身教。在学校教育的各个学段,教师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他人”。从幼儿园开始,教师有尊重学生的专业直觉,能够“蹲下来和小朋友说话”,就是最好的民主教育。大学教师和学生一样排队取餐、一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活生生的法治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摆脱人身依附,率先实现精神人格的现代转型,成为承载民主与法治精神的社会主体。如此言传身教,直接、间接、隐性课程意义上的民主与法治教育就在其中矣。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真言不仅是对为政者的善意提醒,更可视为对从教者的谆谆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