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的创新发展

2023-04-15赵红梅赵建国

文教资料 2023年23期
关键词:融合教育就业能力

赵红梅?赵建国

摘 要:自融合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兴起并逐步应用以来,实现特殊毕业生群体与普通毕业生群体教育资源共享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界的广泛共识。在融合教育视角下,尽管当前我国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已在支持融合教育发展环境、完善融合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及更新融合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初具成效,但仍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立足于此,本文进一步从提升学习获得感、赋予生活稳定感与培育社会独立感三方面,深入探究融合教育视角下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融合教育 特殊毕业生群体 就业能力 社会独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融合教育成为全球特殊教育领域最为热议的话题。起初,融合教育仅关注特殊儿童群体的受教育情况并反对歧视与排斥现象。[1]随着该理念在国内逐步发酵,其本意衍生为:人人均有受教育权利、人人都有独特个性学习需要,学校要接纳他们并且满足其需要。[2]满足“人”的需要,成为融合教育理念的重点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指出,要实施特殊毕业生群体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进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实习、见习工作。随后,教育部等七部门提出《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简称“《计划》”),旨在落实《纲要》指导事项,完善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为其提供平等的社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但囿于文化观念落后以及特殊教育基础薄弱等因素制约,我国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的落实进度较为缓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生理局限影响着学生学习与生活,使得融合教育进展并不顺利,同时也阻碍高校对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更好地以融合教育为视角,探索创新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并使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尽快适应就业环境,具备过硬的就业求职能力显得至关重要。

一、高校融合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需求为本:已初步具备支持融合教育发展环境

在融合教育视角下,提高特殊毕业生群体学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就业质量,成为高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路径。[3]为此,国内多所高校将融合教育理念融入高校教育改革中,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具体而言,教育发展环境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大范围改造校园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是高校实现融合教育的物质基础。在改造过程中,高校对校园道路、台阶、宿舍、卫生间、操场、图书馆等活动场所进行设施完善与更新。同时,通过消除物质环境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影响,来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其二,组建高等融合教育工作网络。为确保高等融合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多所高校牵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基于各级学院、教务处、学工办以及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为主体的高等融合教育工作网络。高校还从特殊学生群体管理、学习、就业支持三方面,针对性建立教育支持与服务体系,帮助特殊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其三,建设一体化资源支持平台。为保障特殊学生群体享有与普通学生同等的教学资源,高校将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作为主干,将二级学院、图书馆、体育馆等主体作为支干,形成集图书资料、教辅工具、专用器材等教学内容为依托的一体化资源支持平台。其四,提供个性化需求评估支持。高校使用一体化资源支持平台,可开展多项涉及特殊学生群体的融合教育项目,如入学学习评估、校园无障碍适应评估、学习辅助器器具配置、无障碍图书馆建设以及学习资源转换(盲文转换、视频转换、手语翻译)等项目。其五,营造“人文化”教学场景。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向全校教师开展盲文、手语等方面的培训,使教师更好地了解特殊学生群体,同时积极开展以教学方式、心理疏导等为主的专任教师培训工作,用于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融合教育理念认知。另一方面,高校要以特殊学生群体为重心,组建由师生组成的服务小组,针对性提供特殊学生群体所需的心灵陪伴、人际交往、学习支持、康复训练以及行动支持等多项服务。由上可知,高校通过优化教育环境并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形成发展融合教育的客观环境,既保障了特殊学生群体的基本生活,也使其心理归属感、安全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二)资源聚合:已初步完善融合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个部门为落实《纲要》指导意见,联合印发《计划》。《计划》明确指出,发展高等特殊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贯穿高校融合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尽管当前国家针对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政策有很多,但对于高校融合教育而言,教育改革的目标不仅要提高特殊毕业生群体对社会的适应性,还要促使其摆脱对政策性扶持的依赖,从根本上提高其社会競争力和社会创造力。[4]

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是否具备社会竞争力与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标志,即是否能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否能通过就业产生对社会发展的参与感与成就感。在融合教育视角下,高校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制定了个性化教育培养计划,并主张培养其就业潜能与就业优势,充分强调了其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能力的助推作用。

具体而言,一方面,高校以不同层级行政单位为依托,构筑多元复合性实训基地。在推动融合教育过程中,部分高校依托残联组织、街道办等不同层级参与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多元复合性的实训基地,有效填补了因实训基地缺失而导致的教学资源分散化的空缺。另一方面,高校以不同参与主体为框架,完善实训基地对接流程。在融合教育视角下,部分高校充分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凝聚专业机构、专业老师在内的不同参与主体,为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提供实时反馈,以更好地发挥资源聚合的赋能作用。

(三)普特融和:已初步更新融合教育教学模式

现行高校融合教育理念的革新,一方面揭示出特殊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如教育资源不对等、生活环境不佳等;另一方面也证明融合教育的独特价值,能够降低特殊学生群体毕业后遭受社会排斥、社会隔阂的可能性。在融合教育视角下,诸多高校将融合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为满足特殊毕业生群体学习需求的“社会课堂”[5]。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设立特殊学生群体自转专业机制。当特殊学生群体不适应本专业课程学习时,高校会基于学生自身意愿以及对其综合考评结果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院与专业进行学习。在此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专业选择与专业融入的有效衔接。其二,设立特殊学生群体普通班级生源配置机制。在融合教育视角下,高校通过扩大单招与非单招特殊学生群体的录取比例,优化学校生源结构。同时,高校根据特殊学生群体的投档志愿与分数排名,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科学合理地分配到各个班级中,充分践行高校融合教育理念。其三,开展全校性特殊课程教学模式。例如,高校将手语、盲文、残疾人概论等特殊学生群体知识纳入公共选修课中,使更多普通学生能够认识与了解特殊学生群体。此外,部分高校通过探索高等融合教育创新方式,有效降低了传统教育教学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排斥和隔离,使特殊学生群体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中。

二、融合教育视角下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的创新路径

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的创新离不开学校、社区、企业等多个主体的共同参与。在融合教育视角下,相关主体可从学习获得感、生活稳定感以及社会独立感三方面出发,对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机制进行创新发展。

(一)基础:提升学习获得感

第一,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学习获得感主要来源于教师,因此要想提高高校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学习获得感,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相关部门可借鉴美国国家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针对教师教育机构提出的考核标准,完善我国现行师资培训体系以及资格认定方式。具体而言,可通过职前教师培训与职后教学评估进行完善。在职前教师培训方面,相关部门可从职前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实习和临床实践等指标对融合教育师资力量进行合理配置,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特殊学生群体组建相应的教育师资团队。在职后教学评估方面,相关部门可从教师教育项目、专任教师素质与表现等指标对专任教师进行评价。相关部门可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来保证专任教师学习特殊群体教育、心理以及康复等专业知识,从而为高校融合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设计多元合作的课程体系。多元合作课程体系的完善不仅有助于促进特殊学生群体学习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实现特殊学生群体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教学资源“平等化”。鉴于此,高校可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融合教育模式,将多层次课程模式与差异化弹性课程模式引入国内高校融合教育中。[6]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高校可以针对特殊学生群体设置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例如补偿性课程(听力辅助器概论、听觉康复训练等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沟通技巧)、潜能开发课程(传统手工艺、思维培训、阅读与写作)等特色课程,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特殊学生群体的知识广度。在教学实训设计方面,高校可选择一些优秀企业开展实训合作。也就是说,高校可与企业共同建立专业自主课程管理机制和课程资助方案,充分增强特殊学生群体的就业实践能力与课程教学体验,进而增强其学习获得感。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需注意教学方式的普适性与多样性。高校可根据教学目标与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场景,如线上—线下教学场景,集体—个体教学场景,课前—课后教学场景,为学习获得感的提升夯实基础。

(二)保障:赋予生活稳定感

社会资本理论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指社会网络、社会参与、社会情感。在融合教育视角下,高校可将社会资本理论与融合教育理念相结合,提高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生活稳定感。

首先,社会网络。在社会网络要素下,高校可通过社区与融合教育委员会来提高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生活参与程度。社区可举办各类公益服务活动来增进社会成员与特殊毕业生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融合教育委员会可定期举办多种以特殊毕业生群体为主题的思想交流、经验交流活动,促进融合教育理念与认知的宣传,帮助特殊毕业生群体找到参与价值和生活价值,进而提高学习获得感。其次,社会参与。在推进特殊毕业生群体就业能力发展过程中,高校可通过提升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经济贫困、心理贫困等问题,增强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学习获得感。具体而言,高校可借助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与资源,针对特殊毕业生群体的家庭经济状况与个人发展资源需求进行补贴。例如,吉林省长春大学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为其免费提供盲文版的英文教材,浙江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特殊学生群体免费提供康复的治疗方案与仪器。最后,社会情感。高校不仅要从物质基础上保障特殊学生群体的基本需求,更需要在精神上注重其个体特质和需求的差异性。针对特殊学生群体,高校可借鉴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个案管理”方式,打造班级党员、班级干部与特殊学生“一对一”的伙伴成长计划,并结合特殊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设计帮扶计划和构建资源网络。在融合教育视角下,高校通过提升特殊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来进一步促进其生活融入度与稳定感的提高。

(三)进步:培育社会独立感

社会独立感不仅是普通学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的重要依托,而且是帮扶特殊毕业生群体,降低其孤独感的重要体现。参照欧美等发达国家融合教育实践经验来看,特殊毕业生群体社会独立感的提高可通过提供庇护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和自主择业创业等渠道实现。于我国而言,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深入推进,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在促进特殊毕业生群体培育形成社会独立感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提供行之有效的就业支持与就业保障成为培育特殊毕业生群体社会独立感的路径之一。

具体而言,在引导阶段,高校可對特殊毕业生群体进行就业能力倾向评估,以进一步判断学生兴趣爱好及未来预期,辅助其制定适当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实习阶段,高校可通过职业能力测试、实训基地训练等方式提高特殊毕业生群体的职业认知。在就业阶段,高校应做好对接人角色,辅助特殊毕业生群体在就业初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与工作环境。借力不同阶段指引,高校可充分增强特殊毕业生群体的社会独立感,继而为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深度赋能。

参考文献:

[1] 陈莲俊,卢天庆.在校大学生对残疾学生接受高等融合教育的态度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6(12):22-26,17.

[2] 马宇.我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 姜琨,吴杨,吕丽萍.“互联网+”背景下聋人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9):13-15.

[4] 童欣,曹宏阁,康顺利.全纳教育视野下聋人高等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与尝试[J].中国特殊教育,2008(12):7-12.

[5] 范莉莉,吴填.同伴互助学习:高等融合教育学习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8(10):24-29.

[6] 师琪.英国高等融合教育支持的发展及其启示——基于教学管理的视角[J].现代特殊教育,2019(22):33-38.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 “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 (2020SJB1225)。

猜你喜欢

融合教育就业能力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基于融合教育视角下国内学前特殊教育发展对策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管理类本科生就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与测评”课程中团队学习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调查研究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聋生“随班就读”
融合教育中的同伴支持:一个未被利用的资源
人文素养与职业精神融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