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
2023-04-15苗凤英
苗凤英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行业也获得了很多的机遇。同时对会计行业也提出了很多严峻的挑战。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被企业重视起来,但这个转型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阻碍。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存在很多区别,比如,工作重点不同、职能不同、约束依据不同、责任承担不同、报告期间不同、会计程序不同等。不过,不管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它们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有效参考信息,有助于管理层进行合理准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1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原因及意义
1.1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原因
1.1.1 会计行业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大数据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很多的智能财务软件和财务数字化平台,财务代理公司也越来越多。财务代理公司一般就是代理一些小企业的财税业务,并且小企业也比较偏向选择财务代理公司,因为这样能够减轻小企业的负担。财务代理公司都是应用智能财税、财务数字化相关的软件和平台来帮助代理企业进行申报纳税和账务处理等业务。财务代理公司比起小企业在处理财务业务上非常熟练,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会使财务代理公司处理业务非常快。所以,很多新成立的小公司一般也不再设立单独的财务部门以及财务会计,而是将业务包给财务代理公司。这样企业也能够减轻压力,减少相关的成本。而且,一家财务代理公司一般可以同时为很多家企业做代理服务。由此,导致很多企业不再需要专门的会计人才,会计人才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所以,传统的财务会计模式不再适用,而需要向管理会计模式转变。
1.1.2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再适用。因为传统的财务会计主要是以手工账为主,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如今,传统的手写会计凭证、财务报告等已逐渐被人工智能化自动生成财务数据代替,降低了人工工作的主观性和出错率,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核算与监督,而且一般都是面向过去,对过去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与监督,属于“报账型”会计,无法对企业的各项活动提前预测决策。但是管理会计不一样,管理会计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企业的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企业经济活动、评价经营业绩,面向未来,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会计能适应企业以及行业的发展,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1.3 管理会计更符合大数据时代发展理念
对比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以及工作内容发现,管理会计更符合大数据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在管理会计模式下,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可信度,使企业的自身能力显著增强。而且管理会计的职能比较广泛,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等,这些是财务会计无法做到的。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对管理者的企业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所以,在企业中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迅速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顺应时代的发展。
1.2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意义
1.2.1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可以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利于企业管理做出更准确的决策,选择最优方案。管理会计也可以提前对企业的成本以及利润做出预测,让管理者提前做好规划。所以,管理会计不仅具备了财务会计的优势,也具备了财务会计没有的优势,能够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地掌握企业的资金情况。财务会计一般通过简单的对账来进行数据核算,然后通过财务报表为管理者、股东以及债权人等呈现具体的信息。如果财务报表不准确,那么管理者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的决策就会出错,导致企业陷入困境,造成财务风险,也有可能因为一次错误的决策而导致企业陷入经济危机。因此,管理会计一般会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根据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分析,给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人员制订出正确的方案,同时也能从根本上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通过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进行准确的业绩评价,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2 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
财务会计一般把成本费用都按照经济用途来核算,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相对比较难,所呈现出的相关成本费用数据也不够完善和细化,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也许还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企业最终的目标都是提高经济效益。如果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会有助于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费用,成本通过不同的划分方式进行归类,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核算方法,使企业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更加合理化。所以应该加快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困难
2.1 会计理念落后
在传统会计模式下,财务人员只是做一些简单的会计核算工作,根据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监督,一般不会考虑企业发展以及经营管理问题,所以分析财务数据也都只是表面分析,不能从管理者的角度去分析信息,从而利用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的这些工作很大部分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完成,财务会计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核算,从而可以学习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控制等工作。但是,因为会计理论落后,财务人员还是停留在原地,也很少花费时间去学习,所以也做不到对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完全控制。对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正确的管理思路应该是先从企业的战略出发,做好战略规划,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才能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 企业管理层不够重视
现如今,大多数企业还是没有管理会计人才。管理层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因为管理者大多也不是专业的会计人才,所以对此不是特别了解。因为管理层的不够重视也导致企业的财务人员没有经历过专门的培训,很多管理会计工作也不会做,财务人员还是按照之前的思想完成核算与监督。首先,在我国中小企业较多,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规模比较小,没有必要向管理会计转变。其次,这些中小企业中还有一部分直接找财务代理公司,基本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这就导致其更不会重视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最后,部分企业认为财务系统的优化成本太高,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财务系统以及人工智能财务系统的话,企业无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管理层的决策也起不到作用。因此,很多管理层也没有很强的转变意念,对此不够重视。
2.3 企业自身缺乏转型基础
在一些企业中,财务人员并没有直接参加企业的业务活动,相对来说这种机会也比较少,财务人员也不了解,所以导致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时对企业的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还有一些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存在较大的缺陷,没有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在统计标准等方面业务与财务的数据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本身缺乏管理转型的基础,如果实现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在向管理会计转型期间,企业得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人员架构进行适当的整改。如果在向管理会计转型期间没有管理制度作为实施工作办法的依据,缺乏人员架构来重新界定调整后的人员职责,那么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之后也很难再有后续发展。
2.4 缺乏管理会计专业人才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部分企业的获利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因此,企业充分了解自身的经营情况,掌握自身的发展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传统财务会计专业能力有限,在预测决策分析能力方面比较弱,比较擅长对财务数据的处理,所以不能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准确的判断,也会影响到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发展水平的正确认识。前几年,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会计人才中,95%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人才缺口有400多万人。这个数据说明我国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但是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却很少,才导致了这么大的缺口。我国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明显缺乏,现有的管理会计也有部分都不是专业的,对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实践能力还远不如专业人才,很难达到企业预期的要求,无法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决策。也有一部分管理会计是大学生刚毕业上任的,毕业生很少有工作经验,所以缺乏实践能力,还需要专人带领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所以,企业还需要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会计人才。
2.5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相关制度的重要性,没有建立相对应的制度,导致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企业制定相关制度的时候没有明确核算会计以及管理会计的职责,这样就会导致财务会计还是只做自己的工作,不关心管理会计该做什么,转型也就很难完成。而且考核一般也比较简单,没有突出差异。所以,为了能够让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成功,一定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
3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策略
3.1 企业必须转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为了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成功转型,财务会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企业管理层也需要从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上转变过来,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只有管理者开始重视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才会慢慢开始转变工作重点。同时企业应该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定期培训,学习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只有管理层以及财务人员一起努力,转变传统的理念,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并基于大数据理念开展相关的管理会计工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
一个企业的发展一定会受到企业管理者的影响。那么企业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的决策都对企业以及企业员工至关重要。作为企业高层人员,应该认识到人工智能带给人们的种种好处。人工智能给企业带来了很多便利,也为企业节约了不少的成本。在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是必然的,如果别的企业成功转型,而你不转型,那么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管理者应该重视管理会计,认识到管理会计对管理层的作用,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利用企业各项信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与评价。
3.3 加强企业自身的信息建设
第一,企业应该让财务人员更多更直接地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确保财务人员对业务活动完全熟悉,改善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中的滞后性。第二,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建设上,企业应不断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统筹各部门的数据标准,提高数据的共享性,以防财务人员在业务处理时数据缺失,避免因查找相关数据而加大工作量,为向管理会计转型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3.4 加强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提高其专业素养
第一,可以聘请行业内的专业人才给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从专业的角度,讲解管理会计专业知识,加强财务人员管理技能。第二,大数据背景下,加强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计算机水平。管理会计应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还要紧跟时代步伐,能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与计算机,学习大数据的分析技术,发挥人工智能系统的优势。第三,可以让财务人员多参加论坛讲座等。通过与业内管理会计专业人才的交流以及听课、学习培训与实践活动等,强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5 强化规制体系完善
第一,针对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套独立的、科学的管理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第二,强化责任制的实施。转型后,明确工作任务,明确管理会计的职能以及各项责任,防止出现问题互相推脱,无人承担。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过程中要依法执行,使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成功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