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舒伯特《即兴曲(OP.90.NO.4)》

2023-04-15

戏剧之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即兴曲舒伯特大调

张 冉

(聊城大学 山东 聊城 252000)

舒伯特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一生中共创造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4部歌剧、9部交响曲,还有弥撒曲、交响乐、歌剧和大量的钢琴小品。舒伯特在去世的前一年创作了这首即兴曲,乐曲中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火苗,同时也有着古典主义音乐的简洁、严谨和曲式结构特点。

一、舒伯特生平

弗朗茨·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1797年。他的母亲是一位厨师,父亲是某所学校的校长,同时也是一位业余音乐爱好者,这为后续舒伯特可以更好接触到音乐埋下了基础。舒伯特是家中最后一个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跟随父亲和哥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舒伯特在11岁时考入皇家礼拜堂少年唱诗班,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作品,并为他后续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1812年,他又去学习了作曲与钢琴作品写作。1813年,在其父亲的学校任职,但内心向往自由的他,终究还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在1817年辞职,从此成了一位自由的音乐家。失去了经济来源之后,舒伯特靠售卖自己的作品为生,但收入微薄,后半生一直穷困潦倒。庆幸的是,舒伯特的性格很温顺,人缘较好,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多是文学或音乐爱好者,能够得到一些朋友的经济帮助。1827年3月26日,偶像贝多芬逝世,舒伯特悲痛不已。同年,他创造出了《冬之旅》、弦乐四重奏与弦乐五重奏以及8首钢琴即兴曲。1828年3月26日,舒伯特在维也纳音乐厅举办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个人作品音乐会。同年,由于身体疾病以及种种生活原因,舒伯特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

舒伯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留下的音乐作品却像漫天星光般开启了浪漫主义的大门。

二、即兴曲的产生

即兴曲来源于拉丁文“expromtus”,意思是“现成的”“迅速的”,但这里的即兴并不是指随便创作,而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修改,只是更多保留了当时的音乐想法,不刻意追求复杂的音乐。这种类型的曲目形式简洁、篇幅不长不短、旋律性较强,即便是纵向的柱状和弦也会产生横向的旋律线。

19世纪以前,音乐主要服务于王公贵族,受众单一,普通民众大都没有机会欣赏演奏。之后由于社会的动荡和进一步发展,音乐不再只为宫廷服务,音乐家们也不再受宫廷的约束,不再听从雇主和贵族们的安排。他们开始注重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想,着眼于大自然,表达和强调主观色彩的音乐。同时受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各门类开始打破界限并相互交融。舒伯特的音乐就是很好的体现,其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用音乐抒发个人的情感以及对世界的认知。即兴曲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现。

“即兴曲”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是因为捷克作曲家沃奇谢克所创作的《降B大调即兴曲》,但当时的手稿中并未提及即兴曲等字眼,据说是后续出版商为了吸引眼球才加上去的。舒伯特与沃奇谢克的相遇是在一次沙龙活动中,舒伯特结识了这位作曲家,受其创作的即兴曲作品的影响,也创作出了两组即兴曲,共8首。虽然从数量上来说,这几首即兴曲只是舒伯特众多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却是在舒伯特个人风格特色最成熟的时期所创作的,这些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抒情性达到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境界。后续的音乐家肖邦、李斯特等人受舒伯特的影响,也相继写出了许多优秀的即兴曲作品。

三、曲式分析

本首即兴曲为复三部曲式,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们擅长的曲式,和声织体较为简洁,旋律性强。最早来源于大协奏曲与古组曲中的两首体裁相同的舞曲,两首舞曲既独立又统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比。3/4拍子,降A大调,小快板。

整首曲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106)小节。虽然为降A大调,开头却以降a小调进入,多变的大小调转换,但节奏并没有过多较难的变化,这种写作手法借鉴了奥地利民歌中的素材,呈现出了音乐的多样性,使其时而黯然、时而明亮。此外,这一部分所出现的旋律反复使用以及有规律的上下移动也是奥地利民歌的一大特点。1—12小节是四条相同的稍快速跑动的旋律线,5、6与11、12四个小节为柱式和弦,运用这种重复再现的手法,不断强调原有的旋律。笔者认为这里的5、6小节的柱式和弦一是为了缓冲四条相同的旋律线,二是在重复中进行了一些小的改变。后面两个小节的柱式和弦则是为了接下来的转调做准备,这也是这首即兴曲的一个特点。从第13小节至18小节开始变为降C大调。19—30小节为b小调,在降A调号的基础上添加了升F和升C音符。31—38小节为连接部分,又回到了降a小调;这里的音乐主题与开头颇为相似,只是由原来的降C变成了还原C,音色也变得明亮起来。这种变化方式在本质上保留了原有的音乐主题旋律,只是在音区、调性上发生了变化,但这也是为了强调一开始就已经展现出来的完整旋律,后期的变化是为了更好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些细微波动。39—71小节为降A大调,这里的主题与前面相比缩短了,由原来的两个小节一个乐句变为一个小节一个乐句,加入了一个小的变化——升高八度。在第47小节加入了一个声部,多了一条旋律线,悠扬的旋律以模进的形式不断向前发展。72—79小节为连接部分,依然是降A大调,出现了新的三声部音乐材料。80—106小节为降A大调,是前面39—71小节的变化重复,加入了新的元素,既肯定与强调了前面的主题,又丰富了原有的内容。105与106小节是全新的乐句,为进入第二部分做准备。

第二部分是107—160小节,从107小节开始,曲子进入了新的主题。这一部分大多用三和弦作为主要的旋律音,上方再加入一条旋律线,一般由经过音组成,配上左手的伴奏,这一创作灵感来源于奥地利民歌。107—124小节由原来的降A大调变为升c小调,进入了一种忧伤的、对命运不满的情绪氛围中。四个声部同时进行,控制好自己的手指力度,不要让其余声部盖过旋律线。此外,这里还运用了大量的重复和弦,使得整个音乐的氛围变得沉重。125—140小节,在保持原来调的基础上变换了乐段。此处旋律上升下降起伏很大,时而情绪高涨,时而跌落谷底。笔者猜想舒伯特在这里想通过音乐表达人生就像这串音符一样,上一秒还在天堂,下一秒就可能跌落到地面,然而生活还要继续。141—160小节是107—124小节的变化重复,旋律对比更加明显,为升C大调。161—171小节又转换为升c小调。163—166小节出现了等和弦转换。169—172小节,左手为属九和弦,引出来了重复的第三部分。第二部分在整首曲子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使其他两个部分的对比更强烈。而且第二部分的和声调性发展不稳定,变化频繁,大量使用不稳定和弦以推动音乐的进行,通过这种频繁的调式调性对比使音乐色彩更加浓厚。即便如此,第二部分也是具有歌唱性的,上方声部的旋律线要着重加以表现,同时也体现了浪漫主义表达和强调个人思想情感的创作特点。第一部分长时间跑动的旋律线在此处可以得到缓解,然后引出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为173—277小节,除了最后一小节外,其余部分完全重复第一部分。

这首即兴曲在和声技法上依然有浓厚的古典主义色彩,例如同主音大小关系转调以及二、三度关系的转调。但在和弦的使用上十分大胆,旋律富有歌唱性,敢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充满了浪漫主义时期的特点,开拓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

四、演奏分析

舒伯特的这首即兴曲,无论在艺考还是硕士音乐会中都经常出现,可见大家对这首曲目的青睐。笔者认为,这首即兴曲虽然没有过多复杂的节奏,也没有较长的篇幅或过多的音乐主题,但在演奏中仍然有以下几处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力度

为了获得更好的听觉效果,并把各声部的音响色彩更好地展示出来,我们需要精准把握每个段落的力度。力度的变化在舒伯特的即兴曲中是极其重要的,相同的乐句也会有不一样的力度处理。曲目开头出现了pp,这里需要我们做一个非常弱的处理,随着音符的上升与下降,力度发生变化,在乐句要结束时做渐弱的处理。在第5、6小节处,可以着重突出上方标有保持音记号的和弦,力度稍强一些,此后的几个和弦做渐弱的处理。注意手指触键的面积,这里触键面积应稍大一些,以保持声音的洪亮。由于第一部分大都是旋律性较强的线条,在演奏时要注意力度随着音符的升高或降低做渐强或渐弱处理。在弹奏这些地方时,触键应该更加轻柔,最好是贴键处理,以实现音响效果上的歌唱性。在第39—63小节,舒伯特对原有的乐句进行升高八度或加入一个声部,此处的力度分配要与之前有所不同;尤其是47—63小节,重点突出的是左手,这时的右手只是作为背景出现,左手的触键面积应该更大一些,要运用到手臂的力量以突出左手的旋律。在107小节以后,曲子进入第二部分。整个音乐主题发生变化,左手以和弦的形式向前发展,右手则是长音加音程的结构,将音乐分为4个声部。控制好其余三个声部的手指力量,尽可能把上方的旋律完整演奏出来。通过这些细微力度的处理,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舒伯特内心的细腻情感,我们在演奏过程中要尽可能按照谱面上所标记的音乐记号去弹奏这首作品。

(二)节奏

第一部分的节奏大多是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并没有出现复杂的节奏变化。这一点体现了舒伯特在创作方面所具有的古典主义音乐严谨、规范的特点。连续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主要就是为了保持节奏的均匀性,尤其在相同的音符交替的地方更要反复练习,避免出现漏音或者抢拍的情况,还应当注意一定要表现出来每个乐句结束时出现的休止符,要有停顿感。

第二部分大多是八分音符与长音符相结合,节奏比第一部分稍显多样,但依然没有较为复杂的节奏变化,只有不停变幻的和弦。

在演奏中,我们可以在准确把握节奏的基础上,跟随音乐的变化适当做一些渐快、渐慢等,但不能脱离原有节奏,不能随意地去弹奏。

(三)速度与各声部的处理

谱面上所标记的速度是小快板,笔者认为在弹奏这首即兴曲时不要弹得过快,整体还是要表达一种哀愁的情绪。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多强调横向旋律,舒伯特的本首即兴曲在第二部分出现了左手伴奏与右手高声部旋律线条交叉,因而要处理好此处伴奏与旋律的音响效果对比,层次感要更强烈一些。练习时可以先把旋律声部弹熟,心中对旋律有了概念,这样在弹奏时才可以更好地将旋律着重表达出来。

(四)踏板的应用

第一部分踏板的标记是比较有规律的,基本出现在乐句开始或者和弦处,尽量按照谱面所标记的踏板记号来踩松,不能够因为踩或者松的时间过长而造成声音浑浊,破坏了乐句的旋律感。

第二部分的踏板基本是按照和弦变化来标记的,若谱面上有强弱记号的,我们就要调整踩踏板的深浅。

五、总结

舒伯特作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接者,其音乐既有古典主义的特点,又突出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舒伯特的一生虽然短暂,并且生活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楚,但他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音乐财富。

猜你喜欢

即兴曲舒伯特大调
贝多芬降E大调奏鸣曲Op.81a“告别”第一乐章三个不同演奏版本的比较
G大调随想曲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演奏莫扎特《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V216》的预先准备
关于舒伯特八首钢琴《即兴曲》的探讨
霍米·巴巴“第三空间”视阈下《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文化身份构建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