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绵阳中学扎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的探索

2023-04-15□魏

中小学校长 2023年2期
关键词:育人党员学校

□魏 东

四川省绵阳中学党委下设3个总支,10 个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24 名,预备党员3 名。近年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不断强化“抓党建就是抓质量”共识,通过“一核定站位”“二融明思路”“三带增动力”“四层夯基础”“五维强发展”的党建举措,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345”党建模式,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有力推进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一核”定站位,举旗定向凝聚共识

党建工作举旗定向,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统领作用。学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学生成长的最重要阵地。“一核”即坚持党建工作的核心引领地位,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狠抓党建工作质量,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

(一)狠抓学习“四化”,把准育人新方位

“四化”即定时定点集中学习规范化,“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常态化,体验式党性教育学习多样化,“三级联动”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模式创新化。学校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师生员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有关教育和人才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深刻理解教育质量提升的新内涵、新要求。

(二)提升政治站位,牢记育人新使命

学校强化全体干部、教师的思想政治认识,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和行动指南,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导向,引导教职工主动参与学校党建工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二融”明思路,精准聚焦问题破解

作为业务型单位,在解决了容易出现的党建工作边缘化问题后,进而要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党建工作只有与具体的人和事充分结合,才能虚实相生,产生强大的引领力、推动力。“二融”即推进党建核心工作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各部门具体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从而有效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油水分离”现象。

(一)优化机构设置,推进角色融合

学校通过把总支设在年级、支部建在学部、党小组引领备课组的方式,从机构设置上有效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管理无缝对接。根据“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原则,党总支书记兼任年级分管领导,党支部书记兼任各年级内部学部负责人,党员骨干教师担任各党总支、党支部副书记、委员及党小组长,切实落实“一岗双责”,以角色融合推进工作融合。

(二)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发展大局

坚持问题导向和业绩思维工作原则,把党建工作精准聚焦到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各部门具体业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发展。通过常态化谈心谈话搜集问题、支委会党委会专题研究问题、中心组学习会总结交流解决问题、党员攻坚志愿者队破解难题等形式,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三、“三带”增动力,党建彰显示范引领

党建工作要突出实效,必须把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工作优势。我校建立“三带”机制,通过干部带党员、党员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层层示范引领,不断提振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学校坚持用好“四平台”,即每月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每周行政干部会、每期干部读书班、干部学院集训班,实现干部队伍“五过硬”,即政治素养过硬、教育素养过硬、管理能力过硬、业务能力过硬、纪律作风素养过硬,真正打造了一支对党忠诚、倾情教育、热爱学校、视野开阔、求真务实、师生信服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整个队伍的学习力、创造力、执行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提升。

(二)抓好党员带教师,引导党员争当事业排头兵

学校坚持“五重”守初心,组织党员过好政治生日,即重访入党介绍人、重读入党志愿书、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重温入党初心,引领党员强化角色意识、宗旨意识,牢记入党初心和责任使命。坚持“两亮两带头”,组织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作表率,即党员亮党徽、亮党员身份,带头争创教书育人示范岗,争做教学技能岗位能手和教书育人模范;带头参加党员志愿突击队,发扬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在疫情防控、支教工作、学困生帮扶、爱心助学等方面充分彰显党员奉献、奋斗的底色。

(三)坚持抓好教师带学生,引导教师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学校坚持“一月一育一工程”,即每期开学进行为期一月的师德师风教育月,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强力推进“四德”铸魂育人工程,引导教师弘扬高尚师德,争当“四有”好老师。引导学生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树立正确三观,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四、“四层”夯基础,全面筑牢组织根基

推进学校党建工作,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止责任和效能层层递减。学校通过狠抓“四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协同建设,筑牢组织根基,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一)落实五项制度,建强领导班子

学校坚持落实党委会议事决策制、党委会主题制、中心组理论学习制、谈心谈话制、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不断提升党委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不断增进师生员工对党委班子的领导认同,持续提升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效能,切实把领导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二)强化“五抓”联动,确保责任落地

学校构建了党委书记带头亲自抓、专职副书记牵头专项抓、班子成员回归支部深入指导抓、支部书记扎根一线具体抓、党小组长结合工作实际融合抓的“五抓”党建责任机制,层层压实党建责任,狠抓党建责任落实。

(三)抓实“五会一校一课程”,夯实基层堡垒

“五会一校一课程”即通过总支(支部)委员会指导协调,党员大会部署安排,党小组会落实推进,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反思提升,专题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校教育引领,日常党课课程开发,狠抓党组织建设,筑牢党组织根基。

五、“五维”强发展,党建助推学校提质增效

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办学的迫切要求。学校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引领“五维”(绿色德育、健康课堂、校本研修体系、全员阅读、平安和谐校园)一体高质量发展,切实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一)“绿色德育”回归教育本真,开创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新气象

创新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在全校各年级各班中系统化开设心理课;推进家长学校建设,有效提升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极大增强了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以爱国、奋斗为主线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通过思想引领、文化熏陶、活动浸润,激发学生不断自我成长的意识和动能。

(二)“健康课堂”深研精准教学,引领深度学习

学校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研制了学校健康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健康课堂教师要求,逐步达成“以教导学、以学评教、以学促教”的课堂教学特色,进而推动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式的深度学习。

(三)“五型”校本课程,拓展学生发展新空间

学校积极因校制宜,开发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五型”校本特色课程体系:一是以“绵中百家讲坛”为核心的学科拓展型课程,重在知识深化,延伸学科内容;二是以通用技术课为核心的实践运用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现代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以机器人制作和科技发明为核心的创新探究型课程,重在培育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尝试;四是以团委、学生会、党校团校和学生自主管理活动为核心的交际管理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袖才能;五是以心理健康课、运动技能选修课为主要形式的身心健康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强壮体魄与健康心理。

(四)“全员阅读”全面提升师生思想境界格局,注入育人新活力

建设书香校园,让校园成为最有文化的地方,让师生成为最有文化气象的读书人,是我们的追求。学校推动干部、教师、学生、家长把阅读作为提升自我的最优方式,通过主题阅读、专业阅读、学科阅读、团队共读、亲子共读等活动,把“四史”教育、管理培训、学科学习、家庭教育等有机融入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形成了浓郁的氛围,有效助推了学校发展。

(五)“平安和谐校园”筑牢安全底线,为新征程提供坚实保障

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除了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外,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我们高度关注“三特”(心理特殊、身体特殊、家庭特殊)学生,建立了“三特”学生排查与关爱帮助机制,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建设和谐团队,倡导“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团队精神,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积极帮助教职员工解决生活、家庭、子女的困难,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教育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四川省绵阳中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主动扛起责任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学校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改革,以更加普惠优质的教育成就千家万户的梦想,以实施精品工程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创新拔尖人才,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高品位教育。

猜你喜欢

育人党员学校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学校推介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