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德孝文化撬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2023-04-15阳城县演礼镇献义村党支部

支部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兴村治家全村

□ 阳城县演礼镇献义村党支部

献义村位于阳城县城西北10 公里处,全村共有12 个自然村,8 个村民小组,420 户,826口人,村党支部下辖3 个党小组,54 名党员。近年来,献义村不断为德孝文化注入新时代新内涵,在以德孝治家、和谐兴村的道路上,走出了献义村的特色和模式,真真切切地回答了“以德孝治家”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抓德孝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史表明,“天下以国为本,国以家为本,家以人为本,德以孝为本,孝立则德立,德立则人立,人立则国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紧密切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亲人相亲相爱、新一代健康成长、老年人老有所养等,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新课题,进一步吹响了以德孝治家的新时代号角。为实现以德孝治家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用行动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献义人开展了德孝治家兴村活动。

德孝是一种传统美德,一种文化修养。历史上献义村就有很好的德孝文化传统。献义村曾叫沟西村,因清朝顺治年间,任翰林国史学院士、刑部尚书的白胤谦游经此地,听闻“每逢村里汤帝庙唱戏,大凉厅里就有老年专座,以方便老年人看戏;四邻八乡的人来献义看戏,村民都请他们在自家吃住”,他被献义人的明礼重义感动,挥笔提下“献义”二字,以赞之。从此,人们就把沟西村改名为献义村。献义村逐渐形成了民风淳朴、仁义好客的风尚。为了把德孝传承好,现任支村两委干部开展了行之有效的传承德孝文化实践活动。

二、如何抓好德孝文化建设

献义村不断探索创新补充,使传统德孝文化建设三任支书的接力棒从没间断,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结合“书香阳城”活动,传承崇德向善、孝老爱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效,以德孝治家兴村活动在献义这片热土上开花结果。

成立一支队伍。献义村党支部成立了一支由九人组成的德孝治家队伍,下设三个小组,分别是组织活动党小组、党员志愿小组、慈善企业小组,另设德孝治家办公室,负责开展德孝治家各项工作。

制定一条轨迹。让德孝变行动,怎样爱亲敬老,献义村为子女们制定了一条德孝轨迹:做一顿孝心饭;洗一次孝心碗;洗一次孝心头;扫一次孝心院;洗一次孝心脚;梳一次孝心头;说一句暖心话;陪爸妈唠一小时;陪老人看电视一小时,陪父母走路一小时……以此引导村民行孝。

过好一个生日。献义村每个老年人过生日时,除儿女亲朋参加外,村干部也都到场,为老人祝贺,并送去生日礼物,送上党的温暖,让老人感到其乐融融。每逢重阳节,在村干部的组织下全村老年人过“集体生日”,同吃一锅饭,同看一台戏,同开纪念会,同念德孝经。

建设一条德孝街。为了营造全村德孝文化氛围,促进村民思想行动自觉,用文化感染教育人,献义村在大街小巷主街道的墙壁上,绘制唯美唯妙的德孝文化图画,致力于让墙壁“说话”,让村民们出门见“孝”,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提升。

投资一座体验园。献义村投资500 余万元,在村东建起了一座德孝文化体验园,并增添了不少德孝体验内容,也成为了靓眼的景致,到献义必到体验园,促进了德孝文化建设,让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更加直观。

安上一个新烟囱。献义村年轻人在外务工的较多,每到冬季,家庭取暖安全问题时刻牵挂人心。入冬时节,村干部就深入到61 周岁以上老年人家中检查煤气安全问题,发现家里没安烟囱的老年人,就督促并向他们讲解安装烟囱的好处;遇到困难老人,村干部自掏腰包为他们安装新烟囱,直到使用安全才放心。

兑现一个新承诺。献义村干部以“老年人就是父母”为理念服务老人。他们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每户村民,不管谁家老人有事,随叫随到;有需要去长治、太原看病的,有车的村干部会开着私家车第一时间带他们去,从不收一分钱。

蹚出一条转型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德孝文化建设的推动下,献义村积极寻找转型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村民增收致富能力。近年来,投资500 万元,在全村发展连翘3000 亩,发展干果林500 亩。投资2300 万元打造白龙山生态综合体,促进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发展订单生产红辣椒100 亩,让村民尽快增收致富。

创建一个好环境。献义村累计投资500 万元,进行了水网改造、厕所革命、煤改电、村庄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项目,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如今的献义村已成为一个村美人和、宜居宜业的新农村。

三、献义村德孝治家兴村的影响

只有孝才能唤回人们的良知,只有德才能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献义村的德孝传统起步早,走得实,效果好,已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正能量。群众们经常说:共产党就是咱们的亲爹娘!同时,献义村以德孝治家兴村模式,也为四周八县树立了榜样,也激励着献义村在以德孝治家兴村之路上不断守正创新。

(一)和谐了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都是家风德孝的体现,献义人从小到大就受到了优良德孝文化的熏陶。现在村里爱亲敬老的人多了,和睦的家庭多了,一心致富的人多了。特别是爱亲尊老的典型比比皆是:有伺候患病婆婆数年如一日的农村妇女段平霞;有不离不弃照顾病妻、患病岳母的上门女婿张建红;有和岳母一起生活并精心伺候的贝利军等。讲德孝,家庭和睦了,全村老年人长寿了。从1987 年60 周岁以上老年人人均寿命 54 岁,到现在人均寿命提高到了 79 岁,全村80 岁以上老年人24 名。老人们高兴地说:能活这么大岁数,全凭共产党的好政策,也遇上了好时代。

(二)增强了爱心。献义村自实行以德孝治家兴村以来,村风村貌有了很大改观。一是爱集体的人多了,每天自觉打扫卫生,清理垃圾不用动员。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富裕起来给老年人无私捐款捐物的村民多了,还有捐学和捐书籍的。二是愿和献义村合作的人多了。周边邻近的胡窊沟、西岭后两个村原属两个行政村,看到献义人的家风村风较好,主动和献义村合并为一个村,共同发展。

(三)造福了社会。献义村以德孝治家兴村的事,多年来名声远扬,不仅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重视,村支部书记还被评选为省里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省人大代表。每年到献义村参观学习德孝文化传承的村干部、学生、游客多达2000 人次。献义人讲诚信、讲仁义,不少县里县外的工程队主动上门请缨,为献义村干工程项目。德孝促和睦、促团结,30 多年来村里因孝老讲德形成风尚,全村没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发生一起到镇调解的邻里纠纷,没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敬老文明村”“德孝文化村”,被阳城县委命名为“敬老文化示范基地”,被评为全国“以孝治家试点村”。多次荣获市、县“红旗党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平安建设先进村”“信访稳定先进单位”等殊荣。2019年9 月被国家以孝治家领导小组审批为全国“以孝治家”山西省省唯一的试点单位。

猜你喜欢

兴村治家全村
江苏东海:开办“富民兴村贷”助力乡村振兴
全村唯一收件人
乡村振兴的“兴村”之路
——崇明区新村乡的实践与探索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浙江发布首批50名省级兴村(治社)名师名单,引导村社干部
——对着学 照着做 比着干
探春治家新论
“布衣宰相”之父 范仲淹节俭治家
Beams Up
“勤俭持家·廉洁治家”家庭格言选登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