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职学校实施思政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3-04-15张素君

支部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育人思政

□ 张素君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党员教师,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精神振奋、备受鼓舞、感触颇深。处于职业教育类型基础地位的中职学校,必须把实施思政教育摆在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教育引导中职学生成长为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思政教育,要坚持一个引领。学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对思政教育的全面领导,自觉承担起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系统观念,把思政教育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列为党组织主要议事日程,置于学校总体规划,纳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把握创新性要求,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注重培育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健全工作评价机制,结合高中阶段思政教育目标,引入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第三方评价以及教师、家长、企业参与的多主体评价机制,将非思政课课程教学渗透思政教育作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引导形成全员重视思政教育、全员参与思政教育的良好局面。

实施思政教育,要打造两支队伍。中职学生尚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思想道德状况,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特聘兼职思政课教师,确保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持续加强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和实践教育,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质能力;创新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在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绩效分配、评奖评优等方面向思政课教师适当倾斜,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德育工作队伍,选聘德育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辅导员)时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道德水平放在首位,把真正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吸收到德育工作队伍中来;注重德育工作队伍培养培训,多措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能力提升活动,为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提供经费、场地、设施设备保障,加大对德育工作队伍开展学术交流、德育研修、实践锻炼、德育品牌建设等的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德育工作队伍业务素质和育人水平;通过职称评聘、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评模推优、后备干部培养选拔等方面的倾斜,增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吸引力。

实施思政教育,要做到三个注重。学校实施思政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学生成长阶段的特殊性,把握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能力特点和行为特点等,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性,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认清自己的主导地位作用,关爱学生,做与学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品格情操、言行举止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三要注重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趣味性,结合学生的群体特征和现实需求,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把握时代环境背景,紧扣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相机摆事实、讲道理,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易于接受的渠道、鲜活灵动的案例教育学生,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故事性,寓教于乐,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实施思政教育,要依托四个载体。思政教育不是宣讲空洞的理论,而是事无巨细的育人工作,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巩固思政课程的关键课程地位,按照规定开足开齐开好思想政治必修课程,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开设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课程,守正创新落实好新时代思政课程改革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培育学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五大核心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心决心。切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度挖掘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把课程思政实施情况作为衡量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效果的重要标准,各门课程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构筑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度重视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功能,紧扣新时代主旋律,利用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认识文化资源的熏陶感染功效,注重文化引领、文化育人,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构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专业办学特点突出的精神文化体系,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因势利导运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思政教育实践基地、遗产遗迹、国家文化公园等文化资源开展思政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激发学生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热情和动力。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实施好思政教育,教育引导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职学校义不容辞、任重道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职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根本遵循,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大批爱党爱国、德技并修、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