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往需求下青年公寓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2023-04-14江宇涵胡慧

设计 2023年5期

江宇涵 胡慧

摘要:为青年群体提供良好交往环境。以交往现状为出发点探讨共享空间中交往需求。从平面布局重构、功能设施扩展以及界面分隔丰富三个方向细化设计策略,得出更优质的空间形式。通过物质环境的改善建构利于交往发生的空间,为青年群体提供交往契机、营造良好交往状态与精神世界,以此达成“共同居住”到“共享生活”的转变。

关键词:交往需求 青年公寓 共享空间 平面布局 功能设施 界面分隔

中图分类号:TU23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5-0140-04

Abstract:Provid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youth groups to interact.Exploring the need for interaction in shared spaces from the current state of interaction.Refine the design strategy in three directions:reconfiguration of floor plan,expansion of functional facilities and enrichment of interface separation to arrive at a better quality space form.By improv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and creating a space conducive to interaction,we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groups to interact and create a good state of interaction and spiritual world,thus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shared living" to "shared living".

Keywords:Interaction requirements Youth apartment Shared space Floor plan Functional facilities Interface separation

引言

青年公寓规避了传统租房模式弊端,填补了其几乎零服务的空白,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的新型居住模式,解决了部分青年群体对高效租房过程与舒适居住体验的需求和现存低质量的存量住房改造之间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品牌的青年公寓都在居住空间之外补充了集中式共享空间,但在共享空间的设计中未真实考虑青年群体的需求,由此导致了空间的低使用率和交往的低频率,违背了公寓公共空间初始设计目的,青年租户在实际使用中交往及归属感需求未得到有效改善。

一、青年群体交往现状

(一)社交降级

青年独居生活的兴起是无可避免的力量,线下社交活动减少,网络社交成为重要依托,社交降级成为普遍状况,他们希望在生活过程中屏蔽其他干扰者,无论吃饭、娱乐都倾向于无人交流、独自完成。社交降级被理解为是更高层级的生活状态,他们认为低效率、无意义的社交是在虚耗本就有限的工余时间,大家默认维持社交安全距离,保持足够界限感,清楚自己实际所需,从而避免非必要的付出。这种“情感”与“距离”不再是某一个体的主观映射,而凝集为规模性的情感意识,成为群体的真实写照[1]。“降级”后的社交沉淀出高效率,但个体也因此封闭在“我”的世界中,看似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孤独感似乎得到缓解,但实际却是对话紧张、沟通闭塞,人与人的交流无法建立,内心深处孤独加重[2]。

(二)交往圈层化

青年交往中的“圈层”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因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生活背景等自发聚集而形成的人际社交圈,由此所造成的分层使在各自圈层中的人群看待与分析问题的视角大相径庭。圈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交组织方式,是现代网络社会文化多样发展重构的产物,建立在趣味分野上的文化多样性形成了不同的“趣味共同体”[3],青年群体可在各自圈层中找到文化归属感。青年交往呈现圈层化,交往圈层化所带来的好处是能够使分散的人群通过某种信息或者内容聚集成不同的群体,在圈层内易形成良好的社交状态与社交氛围。但其弊端也是快速发展形成的圈层带来的固化,不同社交圈层有自己的“生活风格”与“品味”,而这些所谓“生活风格”与“品味”形塑和制造了壁垒[4],对不同圈层进行区隔与分层。

二、青年公寓共享空间中的交往需求

满足人们基本居住功能和心理需求的青年公寓缓解了社会住房压力,符合城市单身青年白领的经济状况,并保证了生活质量。独居青年集中于各大城市的中心区域,而独居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作为有着相似背景的人群,他们在青年公寓中发生的交往行为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空间需求。共享空间内的功能设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为促进公寓居住者交流沟通而提供娱乐休闲的社交性空间,包含休息、游戏、观影、健身等功能;以共享厨房、洗衣房等由于居住空间面积限制而转嫁到公共空间之中,以便利生活为主要作用的生活配套空间,以及基本的交通性空间。

(一)社交性空间交往需求

青年公寓的居住户型多是面积不超过35㎡的微型住宅,独立租赁是主要的居住方式。独居带来的场所的自由与相应而产生的孤寂感会使部分青年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的完成对空间使用面积、参与人数的需求各不相同。社交性空间承载着青年活动的发生,富有吸引力且易于接近,鼓励着人们的活动从私密走向公共。在共享空间中所发生的活动根据参与人数大致可分为三种:个人活动,小团体活动,大型活动。

1.个人活動需求:个人活动的发生需要满足人们对自我隐私保护的需求,既需要通过视线的遮挡保证空间的独立性与私密性,同时要求降低环境噪音的打扰,保证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舒适。现代高压社会下的青年人群为达成物质与精神追求,强调自我能力的提升与精神世界的丰富。对于有职业晋升、升学等学习需求的人群,需要静态空间提供独立思考与专注学业的机会。而由于从众心理,人们倾向于将外部参照作为判断依据,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身边人的学习情况会对自身起到激励、监督的作用,这也是在人数较多、学习氛围较为浓厚的空间内效率更高的理由。所以承接个人活动的空间不是独立封闭的,而是在保证一定的视野通透性上打造“领域感”。

2.小团体活动需求:小团体活动是三五好友在闲暇时间的小聚,相较于个人行为,此类活动由于人数的增加,所需场地更大,私密性与独立性要求相对降低。社交性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形成不同小圈层的重要方式,在有意识的选择下来到各功能区的人群,被相同的兴趣爱好所“链接”,形成自然而然的交流,从而产生例如游戏、讨论、拼餐等丰富的活动形式,大家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获得生活经验,得到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多元化的交往。为了避免形成小圈层后造成交往的局限性,在空间分隔时需要在保证不过分干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留有联系。

3.大型活动需求:大型活动通常由公寓工作人员在休息日组织,举办频率相对较低,且具有规律性,为保证大量参与人员的活动便利,在场地选择上倾向于共享空间内最为连续开敞的区域。此类活动由于规模较大且更为正式,需要各功能区叠加形成较大的活动场地,对于进公寓文化、增进租户关系起到良好作用,能够更广泛地交往机会创造条件,构建了整个公寓交往的大圈层[6]。

(二)生活配套空间交往需求

共享空间中可以得到饮食、知识等多方面的满足,人们来到公共空间既有吃饭、清洁这一类基本的有目标、有计划完成的必要性活动,同时包含人们有参与的意愿,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自发性活动,以及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

1.社交厨房需求:生活配套空间是必要性活动的发生场地,人们对生活设施使用的必须性决定了此类空间较高的利用率,在高频使用空间中设置能诱导交往行为发生的功能,可以极大地促进交往行为的产生。公共厨房的出现既是青年公寓户内面积的限制,也是现代青年群体生活习惯改变的产物。青年群体大多拥有自己的繁忙事业,外加国内发达的餐饮行业与外卖服务削弱了传统厨房的功能,生活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了社会环境中,因此作为单一功能空间的厨房在部分青年公寓户型中被取缔。选择来到公共厨房的人群是因为烹饪这个共同原因,在制作过程中会随机产生自然的交流与主动的帮助行为。公共厨房在概念上应更趋向于社交厨房,而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烹饪功能,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沟通互助达成高频率的活动,从而建立分享生活的平台。

2.物品共享需求:青年群体早已习惯无处不在的“共享”模式所带来的便利,共享空间是共享行为发生的载体,物品共享通过形成分享到收益的良性循环,达成一种益于公寓范围内同好交往发生的行为模式。青年群体对于交往的心理愿望往往需要一些目的性或必要性的活动作为表面掩饰,在特定的“借口”下主动接近[7]。物品在公寓范围内建立共享,通过物品的共享,人们的主动交往有了理由。同时,物品共享是一种环保的形式,外加青年公寓的居住户型一般有面积约束,这种闲置物的输出还可以解决一些居住中的收纳问题。

(三)交通性空间交往需求

交通性空间包括连接共享空间与居住空间的连廊、电梯与消防通道等,虽然包含着每一位青年租户相遇并产生交往的可能,但在实际生活中,交通性空间的功能性明确,使用人群只想快速到达目标楼层或目标功能区域,电梯空间狭窄且运行速度过快,使用者为避免在拥挤的空间中影响他人会选择保持安静,即使在等候区也会自觉地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且由于边界效应,空间中间的开敞地带是边缘区无法使用后的最后选择,交通空间虽频繁经过,但停留时间较短,很难使人停留或进行有效的交往活动。即使是公寓中最频繁使用的空间,也只需求要满足疏散功能。

三、青年公寓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一)平面布局重构

1.功能单元的辐射式组织:青年的多元化交往与弹性无规范的生活形式,对面积有限的共享空间中功能的分离与联结提出了更高要求。辐射式组织方式是线性与集中式的集合组织方式[8],承接了线性组织的流线清晰与功能分区明确,保留了较强的导向性,功能“分”隔营造专属空间,形成“离”而不散的个人场域;同时满足集中式布局的灵活性与联系性,空间相“联”打破泾渭分明的交往芥蒂,青年邻里凝“结”情感社群。功能单元的辐射式组织便于核心功能空间的叠加,为不同形式和人数的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明确的功能划分可以满足日常的个人活动和小团体活动,灵活的空间机动性保证了在便捷的方式下改变空间格局,形成更为开敞的区域用来举办大型活动,满足多维度交往需求。

2.路径层级设置:路径的设计是一个无限接近人群需求的设计,共享空间的路径可从空间面积及功能属性,依次向下细分为效率、使用感受、个性化需求三个层级。第一层是交通性空间路径的可达性与效率性,也是人流动线最基本的要求,需要尽可能缩短行进距离,避免过多且无意义的交通空间,是降低共享空间与居住空间之间相互干扰,保证的分区明确的基础。第二层是根据人群行為习惯充分考虑其空间的使用感受,在共享空间内通过清晰的路径划分社交性空间、生活配套空间及交通性空间,在满足动静分离的基础上使功能区之间过渡流畅,人们在行进路径和各功能区的安定感与舒适性是共享空间使用频率的重要保障。第三层是满足使用人群个性化及主观的需求,即满足青年人群在空间内的活动和心理状态,青年在路径的选择上多样、随机,如果在社交性空间中通过路径环绕一系列功能区(图4),毗邻的功能区之间相互融合,不仅可以通过路径约束引导人们的偶遇,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的几率,同时在这样的公共环境中促进双方交流的主观意愿,促成交往活动的形成。

3.阴角空间创造驻留:芦原义信对阴角空间的陈述是向内侧凹陷的“L”形空间,阴角空间转角牢实,由于两个面的稳定与另外两个面的开敞,具有模糊性和自由性,形成封闭、稳定、亲切且令人心安的空间[10]。这类空间满足人们对安全感和领域感的需求,相较于四面开敞的空间,具有积极围合意义的阴角空间更符合人们对于驻留区域的需求。共享空间在平面的设置上进行丰富化的转折,或者可以将连续的空间互相错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阴角空间。这一策略能够引导青年们在空间中形成较长时间的逗留,而逗留时间的延长增加了互动交往的可能性,最终达到促进青年交往的目的。

(二)功能设施扩展

1.社交厨房提供交流环境:承接生活需要的生活配套空间在青年公寓这个大环境下同样成为了交往发生的场所,在进行操作时随机产生的交往也可以通过一些设计进一步增强。在相对有限的空间面积中容纳多元化的活动内容,为进一步激发和鼓励租户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提供了恰当的时机,人们在各种“理由”下主动社交,会处于一种相对自洽的环境。图6所示的首尔Tree House共享厨房区别于一般“一”字形、L形布置,让进行烹饪行为的两人面对面操作,这样的形式极大地增加了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几率。西班牙赫塔费学生公寓中的共享厨房(图7)增加了休息座椅与大餐桌,为等候者和有聚餐人群提供交往环境。

2.创设物品共享平台:共享空间立足于青年群体的交往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创设物品共享平台,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进行管理與沟通。杨·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中提到活动发生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即活动的发生是由于有活动的发生,当人们开始做某件事时,他人就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会有更多的人和事加入其中,活动的范围和持续时间都会增加,整体活动会更加广泛且丰富。增加空间中的共享属性可以使青年人群通过共享这一方式,增加活动的参与度,使活动自我强化,逐渐丰富。人们所购买的物品往往代表了其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鼓励青年租户共享自己认为有趣的,并能够代表自己生活方式的物品,这些物品能够增添生活乐趣,也具备一定的社交属性[11]。这种共享形式是从共享物品到分享有趣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物品共享区应设置在社交性空间内,开敞的空间满足安全性与存放物品的需要,并且对于一些多人使用的物品,如当下流行的游戏道具等,允许共享者在共享空间内发起活动,促进有相似兴趣的租户共同参与。同时,共享物品的管理要注重筛选出适合共享的品类,保证平台上物品的吸引力与供需匹配率。

(三)界面分隔丰富

1.界面与空间的连续性:在形式自由的共享空间的设计中,“隔而不断”的界面分隔是空间各功能区承上启下的关键,基于此种界面分隔方式形成了空间的连续性,成为功能辐射式组织成立的重要前提。共享空间根据使用性质规划出多个功能区,需要将一个整体空间拆分为若干局部,而界面分隔需要保证共享空间内视野的开阔,以及功能区之间的相互联结。

2.界面与功能的动态性:通过界面的可变性满足人在不同时间、不同面积需求下的空间使用,灵活可移动的分隔界面在面积有限的共享空间内能使功能种类最大化,满足不同交往需求下青年群体的聚集。图8所示的分隔界面在不同形式下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空间,在日常状态下分隔开敞,与其他空间形成适当视线遮蔽的同时不阻断空间的连续性,可用作小团体活动空间;休息日或放映活动的举办期间,关闭分隔后形成半封闭的空间,投影设备就可以依托于临时性的墙体,转换空间功能。

3.界面与装饰的象征性:青年群体对新事物的高接受度和活跃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界面的材质丰富造型营造空间氛围,吸引他们来到空间中并参与活动。界面在材质上有广泛的选择性,而材质的丰富也为空间形态与氛围塑造提供无限可能。材料形式表现在光泽度、颜色、纹理、形状、大小、硬度等方面,不同材质和材质的使用方式给人带来的心理暗示与生理影响各不相同[9]。龙湖冠寓日报店中采用透明分隔(图9),侧重心理效应及象征意味;阅读空间则通过抬高地面(图10),象征性的划分出静态空间,大面积的木质材料围合出的阅读区形成安静温和的空间氛围;深圳湾流国际共享社区华天社区在地面铺装上通过色彩材质强调两个不同功能区的界限(图11),突出视觉效果;首尔Tree House青年共享公寓在中庭空间用植物围合形成休息区(图12),通过绿化分隔在室内空间营造室外自由朝气的空间氛围,并与公寓主题tree相呼应。这些分隔形式的实际作用在于给予人们心理暗示来达到象征性意味,在社交性空间中运用最为广泛,作为限定度最低的空间划分形式,具有模糊、含蓄或者无明显界面的特性,却在丰富空间层次、呼应公寓文化主题上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