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感官偏好到社会惯习:物品性别化的设计人类学研究

2023-04-14鲍心吟朱文涛

设计 2023年5期

鲍心吟 朱文涛

摘要:为探究享乐型物品中的性别化设计对95后学生群体性别身份认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设计人类学中的文化探针调研和半开放式访谈方法。受访者主要从显性的感官偏好和隐性的社会惯习两方面判断物品的性别气质;女性化物品的感官特征过剩,男性化物品的感官特征缺乏設计。设计师应该采取减少不必要的感官特征设计、平衡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感官特征设计,和用感官特征的设计影响社会惯习的设计策略,从而拓宽性别表达空间。

关键词:性别化设计 性别身份 设计人类学 文化探针 享乐型物品

中图分类号:TB4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3)05-0080-04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gendered design in hedonic objects on the perception of gender identity in the post-95 student group, this research adopts Cultural Probe Researc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in Design Anthropology. Respondents judged the gendered temperament of items primarily in terms of both explicit sensory preferences and implicit social habitus. Feminine products have an excess of sensory features while masculine products lack design in sensory features. Designers should adopt design strategies that reduce unnecessary sensory features, balance masculine and feminine sensory features, and use sensory features to influence social habitus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space for gender representation.

Keywords:Gendered design Gender identity Design anthropology Cultural probe Hedonic products

引言

在当代的后传统的消费社会中,购买商品成为了个体构建自我身份的主要手段。设计师在这一过程中既被要求为想象中的消费者设计商品,又承担着传递社会文化符号的功能,担任着宏观社会文化与个体身份表达的中介[1]。作为构建性别身份的道具,商品在各个方面体现出男性与女性的二分,经由消费者的选择与使用反复加强了既存的性别规范。

学界已有许多关于消费品如何通过设计反映了性别属性的研究,例如服装设计中的无性别主义[2]、品牌形象中的性别身份[3]等,但关于不同性别身份的消费者对性别化设计的认知差异,我们还知之甚少。要探究消费者与物品之间的关系,必须着眼于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物品的组织和使用,新兴的设计人类学为这类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

一、设计物品与性别身份

商品的包装和外形是在购买时刺激消费者最直接的要素,通过视觉媒介塑造商品的性别暗示,并最终影响消费者的性别表达偏好。许多研究表明,商品外形所采用的颜色、形状、符号等视觉要素存在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性别内涵:在颜色上,女性更偏好柔和的、高明度的颜色,而男性更偏好强烈的、低明度的颜色[4][5];在形状上,圆润的形状代表女性气质,有棱角的形状代表男性气质[6];在商品外观所使用的符号象征中,女性化的商品往往采用与自然相联系的符号,而男性化的商品更倾向于采用与文化相联系的符号[7]。

除了商品的外形以外,商品本身的功能分类也暗示着性别属性。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相对应,属于家庭领域的产品通常被认为是女性化的,如厨房用品,而属于公共领域的产品则被认为是男性化的,如交通工具。这其中隐含的是规定了两性行为特征的“性别脚本”[8]:男性活动于公共领域,擅长使用高技术产品;女性活动于私人领域,热衷于保持外表的精致优雅。

二、以设计人类学方法介入性别化物品

设计人类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其学科范围既包括基于设计实践发展起来的人类学研究,也涵盖了针对已有的设计实践进行的人类学研究[9]。在设计实践和研究中,设计人类学方法常被用于用户调研阶段,以照片、实物材料的收集和观察、访谈为手段深入了解用户群体的生活处境、需求、身份和文化特征。由于性别身份在生活中通常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被塑造和实践的,本研究将采用设计人类学中的文化探针和半开放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人们的性别身份和设计物品之间的联系进行调查。

(一)调研人群和物品定义

由于性别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属性,为了控制调研人群的年龄、职业、社会阶级和受教育程度变量,本研究将目标人群限定为95后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较为接近,且普遍处于对性别身份探索确认的时期,自我表达意愿较高,对性别议题的态度较为开放,这些特征使得设计调研更容易介入。本研究招募了24名20-25岁之间的学生作为受访者,由12名男性、12名女性组成,所在地区主要为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

对于种类众多的个人物品,本研究选择享乐型物品为研究对象。享乐型物品(Hedonic Products)提供更多的体验性消费、快乐和刺激(设计师服装、跑车、豪华手表等),而功能型物品(Utilitarian Products)主要是工具性和功能性的(微波炉、面包车、个人电脑)。享乐型物品在个人物品体系中通常数量较少,更多投射了个体对理想身份和生活的主动追求[10]。因此,选择享乐型物品为研究对象更有利于探究个体主观的性别身份认知。在本研究中,享乐型物品指的是个体出于享乐的消费冲动而购买和使用的物品,而不限定物品实际上的享乐或功能价值。此外,便于研究物品对于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本研究排除了那些功能上仅限于某一性别的物品,例如不能为其他性别人群使用的衣物、卫生用品等。

(二)文化探针调研方法

文化探针(Cultural Probe)是一种用于收集用户活动信息的调查方法,由Bill Gaver等人于1999年首次提出[11]。文化探针调研通常由明信片、日记本、一次性相机等材料组成的工具包,采用用户自主填写的方式降低调研活动的影响,有利于收集较长一段时间中的碎片化信息。本研究中的文化探针工具包由性别身份信息卡、物品照片档案卡、一日物品使用日记、问答卡片和其他工具组成,用以收集用户身边的享乐型物品信息和性别身份认知情况。受访者在收到工具包后有一周时间进行填写,完成后将工具包返回给研究者。工具包的具体内容和用途见图1和表1。

(三)半开放式访谈调研方法

在收回受访者填写完成的工具包并整理数据后,进行一对一的电话或面对面访谈,访谈时长约为30分钟。访谈框架分为四部分:物品与性别的关系、物品与性取向的关系、受访者的性别表达与生活场景的关系和物品与社会性别规范的关系,由此对工具包中的内容进行补充,并深入了解不同身份群体对物品性别化设计的体验和意见,进而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物品的性别化设计提出设计策略。

三、性别化物品中的感官特征与社会惯习

本研究发放的24份文化探针工具包全部完成并收回,其中共收集到246件享乐型物品,去除无效或不符合要求的物品后得到222件享乐型物品。照片档案卡中要求受访者对所提供的物品进行性别气质的分类并填写分类原因,并附上所填物品的照片。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物品性别分类、物品表现出的感官特征以及背后遵循的社会惯习。

(一)物品性别气质分类

在222件享乐型物品中,被受访者认为是女性化的物品占36%,男性化的物品占23%,中性化的物品占41%,这种整体中性化偏女性化的性别气质可能源于享乐型物品更倾向于提供情绪价值而非功能价值,而情绪价值往往与女性气质相联系。根据功能和使用场景,调研所得的所有物品被分为电子产品(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设备)、个人护理(护肤品、化妆品及其他护理产品)、家居装饰(抱枕、香薰等用于布置个人空间的产品)、饮料烟酒(各类饮料、香烟、酒品)、文化艺术(文具、书籍、乐器等)、玩具模型(桌游、手办、盲盒玩具等)、服饰配件(首饰、鞋、包等)和体育用品八类,各类物品的性别气质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见图2)。

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耳机、相机等是所有物品中占比最高的种类,整体呈现出中性偏男性化的性别气质,这与科技感与男性气质的对应关系相吻合。另一个明显男性化的物品分类是体育用品,78%的体育用品被受访者分类为男性化的,而没有一件被认为是女性化的。

相对应的,个人护理和家居装饰是明显女性化的物品类别。个人护理用品是最为女性化的类别,有69%的物品被受访者认为是女性化的;家居装饰用品是男性化气质最弱的类别,仅6%的物品被归类为男性化的。这与化妆打扮是女性化行为、家庭空间是女性主导的空间的社会观念相吻合。

饮料烟酒、文化艺术、玩具模型和服饰配件四个类别的物品没有展现出明显的性别倾向,其中,饮料烟酒是性别气质最弱的类别。

对物品的性别气质和功能类别的分析可以发现,涉及私领域的物品类别被认为是女性化的,而涉及智力和身体素质的物品类别被认为是男性化的,可见传统的性别分工依然影响着物品的性别分类。

(二)物品性别气质的分类依据

根据受访者在照片档案中提供的判断物品性别气质的理由,总结出了四种判断依据:通过用户群体的性别判断、通过物品的感官特征判断、通过物品隐含的象征判断,和通过物品的功能性强弱判断(见图3)。需要注意的是,受访者在判断一件物品的性别气质时可能会采用一种以上的判断依据,也可能没有给出判断理由。

参与者采用的判断依据可以分为两类:与外观相关的感官偏好(感官特征和象征),和与外观无关的社会性别惯习(用户群体和功能),受访者采用这两类判断依据的数量几乎相等,分别是128次和132次。感官偏好更容易为设计师和消费者所识别,达成性别标签上的共识,而社会惯习则更多是不被察觉、约定俗成的:不同物品用戶群体的性别差异是最频繁被用于判断物品性别气质的依据,实际上源于性别分工在物品类别中的体现,但几乎没有受访者在物品描述中指出这一点。

四、偏好与惯习带来的性别身份困境

针对受访者填写的工具包内容,半开放式访谈探究了性别的社会规范、物品中潜在的性别化设计语言和受访者个人的性别身份之间的联系,发现在性别化的设计物品的使用过程中,男性和女性受访者面临着不同的性别身份困境,这些身份困境体现出物品体系中的两性气质是不对称的,其中女性化物品的感官特征设计过剩,造成了用户的精力负担,而男性化物品的感官设计缺乏。

(一)男性的焦虑:被隐藏的感官偏好

个人护理、家居装饰类的产品通常被认为具有较强的女性气质。一些女性受访者提到,她们的男性伴侣对个人护理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情绪;许多男性受访者在访谈中直接表达了对于在公共场所中表达女性气质的抗拒:

“我会避免在公共场所使用女性化的东西;我在购买物品的时候是根据我的男性身份购买的。有时候会想要买一件粉色的衣服,但是会顾虑他人的想法,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Brady)

他们认为,在公共场合表达女性气质造成了对男性身份的威胁,因此他们会对公共场所中使用的物品进行高度的自我审查。与此相对的,他们会将具有女性气质的物品集中在私人空间中:

“(如果)我需要使用的物品不需要展现在大众面前,我就不会在意它的外表,我可以更注重它的功能和选择我最喜欢的外观。比如说我的床上有很多比较女性化的玩偶。”(小绿)

可见尽管在公共场合全力避开女性气质,男性依然需要且喜欢女性化的物品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但迫于社会压力,他们只能在私人空间中表达。同时,由于公开分类为男性的商品几乎从不表达柔软亲和的气质,男性无法找到表达他们感性特质的方式。

(二)女性的焦虑:感官偏好造成的负担

女性表达女性气质被认为是符合社会规范的、“天经地义”的行为,为女性设计的产品往往以款式丰富和装饰多样为女性化的感官特征,而挑选和使用这些物品对一部分女性受访者而言造成了负担:

“(因为)打扮成男生可能遭到非议,所以我会往女生方向打扮,这是适应生活场景的要求。好像女装比男装会多很多选择,所以要考虑的搭配之类的会更多一点。感觉很累,不是非常享受这个过程。”(老开)

相对男性而言,女性在维持性别身份上投入了更多劳动。即使女性认为自己的性别身份是自然而然、未受到压抑的,她依然可能在表达女性气质的过程中感觉到厌烦和疲惫。在一些受访者表现出妥协态度的同时,另一些女性受访者对女性气质中存在的刻板印象有明显的反思,试图通过物品的选择和使用来反抗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

“认识到物品有性别之后我会利用这件事,向外反抗社会上的性别规范,比如啤酒,听live house,玩滑板。我还是蛮认可自己的女性身份的,但我不会重复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气质。”(砂山)

反抗刻板印象的结果通常是对传统女性气质的拒斥,导向一种去性别化的结果。她们往往偏爱无性别设计的商品,通过拒绝多余的女性化感官特征来表达对女性气质的反抗。

(三)不对称的性别化物品体系

在访谈中许多受访者指出,男性化物品与女性化物品的感官特征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为女性化的产品更注重通过外观设计来吸引消费者,而男性化的产品更注重功能性。这种设计策略上的差异导致设计物品中存在更多的女性化感官特征,而男性化的感官特征接近中性化:

“女性化的物品大概颜色色调比较柔和,更符合女孩子细腻温和的性格,装饰比较多;男性化我觉得大部分不会那么外观,会更注重实用性,只要能用就行。”(曲奇)

在物品的使用上,受访者们普遍认为男性相较于女性受到了更多限制,男性使用女性化的物品会招致非议,但女性使用男性化的物品却被默许,甚至有时候受到鼓励:

“男孩子不太会穿粉色衣服,会被兄弟说;但对女生来说,选择男性化的物品反而会被觉得增添了个人魅力。”(丸子)

可以看出,在物品体系中,女性是被标记的性别,而男性是被隐形的性别。因此女性需要额外的努力来获得女性气质,男性需要通过排除女性气质来稳固男性气质。这种不对称的感官偏好设计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物品时无形中接受了既有的性别结构,从而产生了性别身份表达上的困境。总结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过多的女性化感官特征、缺失的男性化感官特征,和认为两性气质不可兼容的社会惯习。

五、物品性别化的设计策略

感官特征的设计是协调物品性别气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感官特征的重新设计能够影响性别社会惯习,从而改善消费者的性别表达困境。

本研究关注了受访者对设计师的建议,以及本设计研究对受访者的影响。结合受访者的意见,借鉴已有的享乐型产品设计案例,提出三类物品性别化设计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感官特征设计,平衡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感官特征设计,和用感官特征的设计影响社会惯习。这三种设计策略以由弱到强的干预程度试图改变产品性别化设计现状,创建更多元的产品性别表达空间。

(一)减少不必要的感官特征设计

女性受访者疲于维持女性气质的身份困境一定程度上源于许多产品在外观上进行了不必要的性别化设计。女性消费者被要求精心挑选与功能没有联系的感官特征,从而限定了自身的性别气质,而男性也被排除在此类产品之外。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减少与功能无关的性别化感官特征,能够使产品一定程度上去性别化,从而使各个身份群体都能够被包容。

以无印良品的护肤品包装设计为例,该品牌下的护肤品全部采用去性别化的设计风格,去除所有不必要的装饰,采用没有性别倾向的颜色和瓶形,塑造出了无性别的、重功能的品牌形象。通过这种去性别化的设计策略,原本被认为是女性化的护肤品呈现出了无性别的产品形象,从而能夠包容各个年龄、性别的消费者群体。

减少感官特征导向的无性别设计以较低的程度干预原有的物品性别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表面上去除了性别特征模糊的中性身份。但这种手段无法影响物品功能带来的性别划分,对社会惯习的影响较弱。(见图4)

(二)平衡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感官特征设计

男性受访者的身份困境部分源自于感性的感官特征在男性化产品中的缺失。男性化的产品在外观上常常是冷酷沉闷、千篇一律的,难以提供情绪与审美价值,这种设计上的不平衡发展限制了男性消费者的选择。拓宽男性化的感官特征的表达范围能够为男性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改变“男性消费者不注重产品外观”的刻板印象。

在香水包装设计中,绝大多数男士香水包装都采用硬朗、简洁的形状和沉重的颜色,而Jean Paul Gaultier推出的Le Male男士香水则大胆采用了一尊男性躯干的雕像为瓶身,赋予男性以柔和感性的特质。由此,男士香水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冷酷沉稳的形象,而有了更加生动的性格,从而暗示通过购买和使用该产品,消费者也可以将自身感性的一面表达出来。

增加男性气质的感官特征设计,尤其是为男性产品赋予感性的气质,挑战了传统的男性刻板印象,同时也将感性的特质从女性专属的性别表达中解放出来,一定程度上能够动摇传统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分野。(见图5)

(三)用感官特征的设计影响社会惯习

在传统的二元性别规范下,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难以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共存,这也使得物品中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感官特征相互排斥。由于感官特征的性别分类是在社会惯习的长期影响下缓慢形成的,其中本身就带有社会惯习的结构。因此,对性别化的感官特征进行反思、加以创新性的应用,能够影响二元对立的性别规范。

以时装设计为例,20世纪20年代,Chanel的针织运动装采用原本用于男士内衣的面料,为女性设计了便于运动的套装;20世纪60年代,YSL的吸烟装将原本只属于男性的正装应用于女性身上。在这些男性化的女装设计之后,女性拥有了着男装的自由和参与户外运动的自由,男性化的元素在女装中不再是罕见的了。

通过混合原本属于两个性别的視觉及功能要素来抵抗固有的性别划分,通过两种性别的感官特征的混合影响了社会性别惯习。这种混合并非简单地结合两种性别的特征,而是要对两性角色之间的差异产生实际的洞察,再以设计手段实现基于这些洞察的性别角色的改变。(见图6、7)

(四)设计研究的教育意义

当被问及本研究对参与者性别认知的影响时,多数受访者认为“产生了影响”。对于原先对社会性别规范缺少反思的受访者而言,本研究为他们提供了从性别角度认知物品的视角,并促使他们反思和重新认知自己的性别身份;有两名性少数受访者提到,本研究增强了他们跨越身份限制的信心。这些反馈说明设计绝非仅仅迎合市场需求的手段,而在构建消费文化、影响社会性别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受访者还建议设计师发挥设计的宣传教育作用,通过策划科普性质的设计展览等方式减轻性别偏见的影响。本研究对唤起受访者的性别反身性认知和鼓励受访者跨越身份界限有明显作用,这说明设计研究除了能够对设计学界产生贡献以外,还能够发挥一定的教育作用。

结论

在性别文化迅速发展、性别话题日益成为一个重要民生话题的当代社会,设计师应该主动探索消费者被忽视的需求、通过设计活动表达更多元、更包容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延续既有的社会规范、不断重复性别刻板印象对消费者的限制。本研究因为研究群体的局限,仅反映了性别意识较强的95后学生群体的认知与期望,而对于物品的性别化设计在其他人群中的影响,还有待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ulier G. The culture of design[M]. London:Sage,2000:47-49.

[2]杨子薇.探究无性别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9,32(19):91-93.

[3]安柏文.品牌设计思维——“性设计”研究[J].设计,2017,274(19):86-87.

[4]张野,纪托.香水包装设计中的性别差异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24):91-94.

[5]张言林,李博,方迪.性别对感性工学在设计应用中的影响研究[J].设计,2021,34(19):23-25.

[6]丁瑛,庞隽,王妍苏.形状-性别内隐联结及其对消费者形状偏好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9,51(02):216-226.

[7]Machado J C,Fonseca B,Martins C. Brand logo and brand gender: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natural logo designs and color on brand gender perceptions and affect[J].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2021,28(2):152-170.

[8]Oudshoorn N,Saetnan A R,Lie M. On gender and things:Reflections on an exhibition on gendered artifacts[C]. Womens Studies International Forum. Pergamon,2002,25(4):471-483.

[9]陈昭.对“过程”的发现与探究——设计人类学的内在转向与理论范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21-129.

[10]Amatulli C,De Angelis M,Donato C.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edonic versus utilitarian message appeals in luxury product communication[J]. Psychology & Marketing,2020,37(4):523-534.

[11]Gaver B,Dunne T,Pacenti E. Design:cultural probes[J]. interactions,1999,6(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