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韵风情兼有之”
——漫忆顾易生先生
2023-04-13张振华
张振华
顾易生(1924—2013),浙江海宁人,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柳宗元》《宋词精华》《十大散文家》《韩愈散文选集》,与王运熙合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两卷本,著有《顾易生文史论集》,合撰《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宋金元文学批评史》《古代诗歌浅解》《诗词助读》等,另有《试论老子的文艺思想》《先秦文学批评》《顾况与顾况集》《苏东坡与赋》等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参与《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论选》等教育部高校教材和《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等的编写,以及《旧唐书》《旧五代史》的古籍校勘工作。
先生晚年偕夫人徐粹育离开复旦玖园,旅居美国。临行前,曾有诗云:“婵娟新月是君诗,雅韵风情兼有之。”(《文史杂咏六首》其五《海宁徐志摩故居》)——本文即撷顾诗一句,作为题引。
钟灵毓秀 碧树婆娑
顾氏世居海宁,家学渊源流长。第74 世祖顾况是唐代名家,其诗《横山故居》有“家在双溪兰若处”句,横山即在今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东北隅。明万历年间,裔孙顾正卿汇顾况诗文成《顾华阳集》历代传承,清同治元年重刻本名“双峰堂藏版”,堂名即取顾况诗句,寓峡石有东西两山之意。
顾易生祖以钊,寓硖石教书为业;父诒穀,清末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历任交通银行分行经理、中央银行业务总经理兼上海分行经理,对于中国近现代金融事业发展颇有建树,且富文史学养。少年顾易生在父亲与乡儒张访莼等人的教导下,学诵古典诗文,兼习书画。青年时代,他以高分考入东吴大学法学院。1951年毕业后,他秉承父业,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从事业务辅导与刊物编辑工作,发表过票据法等相关金融文章和译作。这段法学院本科生涯,既寄寓着父亲安排的就业期望,也使他接触到了除古典文学以外的另一文科专业。20世纪80年代,我作为顾先生的学生和同乡,为《当代海宁人》撰其小传,第一次应邀登府造访去的就是顾家旧居——位于上海市巨鹿路与延安中路之间的著名里弄:四行别业(今名四明邨)。
1956年,因不舍心心念念的诗歌文学,顾易生一举考取复旦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师从朱东润先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毕业后,他一直留母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高级讲师、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过《中国文学史》《古代散文》《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先秦诸子文艺思想》《中国文学批评史》等课程。1986年,获评博士生导师,共指导中国文学批评史、先秦两汉文学和文论专业的国内外硕士、博士生约三十余名和来自国内外的进修教师多人。历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室主任,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兼职教授,日本庆应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访问教授,并担任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屈原学会与古代文论学会顾问、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以及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市作协理事兼古典文学专委会主任、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终身从教的顾易生先生如一棵参天碧树,以其精深学识与清雅风范哺育出无数勤学笃思的莘莘门生。他带出的数十名博士,均已成为学界中坚,如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涌豪,复旦大学教授邬国平,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陈松青,厦门大学副教授王治理等。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徐培均与顾易生相识五十余载,在参与顾易生担任主编的《诗词助读》《宋词精华》两书的编撰工作之后,由衷地感叹其为“良师益友”,对顾易生雍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及学识学养赞赏不已,并用李商隐诗句“平生风义兼师友”表达了自己的敬意。作为顾易生先生最后招收的一批学生,暨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胡晓薇更对恩师溢满感佩之情。她难忘世纪之交那年,考博前曾冒昧投书年迈的名师,不料很快收到了顾先生言辞和蔼、鼓励备考的亲笔回信!来沪面试时,初见76 岁的顾先生面容端雅,善意的双眸笑看前方,满头银发极有长者风度,让人一见就生爱敬心。入门后,她忆起“每去老师家上课,师母徐粹育常做汤圆、莲子汤款待……至今回想在先生师母旁边听课、聊天的情景,几乎每次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在2010年复旦大学为庆祝顾易生先生85 华诞出版的文集里,她深情地写出了顾门弟子的共同心声——“宋代词人辛弃疾有首《贺新郎》词云:‘有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先生仿如妩媚的青山,涵蓄呈露着万千之美,令人目击心悦,遥有会心……”
顾易生、徐粹育夫妇
隋珠和璧 考辨隽谨
一般文科学者对顾易生学术声誉的印象,无疑首推早年他与老搭档王运熙合编的皇皇之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确,该书脍炙人口,是中文系学生必读的教材。
比照复旦大学中国文论研究谱系,第一代代表学者为郭绍虞、刘大杰、朱东润三位教授,第二代便是顾易生、王运熙两位了!顾易生擅长先秦两汉、唐宋元明清和近代文论,王运熙精于魏晋南北期、隋唐五代方向。由于刘大杰先生久病去世,他与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后以王、顾二人合作主编,包括突出通史性质的七卷本和2001年修订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两卷本。
初睹顾易生先生的风采,是在1980年秋他为我们开设的选修课教室上。他衣着整洁、神容庄重,待学生和蔼可亲、礼仪有加,从老庄孔孟到《诗经》《离骚》,讲课不疾不徐、姿态从容,毫无饱受“文革”苦难的违和感,很快折服了如饥似渴的听课学生,其中就有我的同班同学、毕业后即考取顾易生与王运熙合招的首批研究生的现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邬国平。
综览顾易生、王运熙两位先生研治历代文论的基本观点,邬国平认为其始终反映出一种积极、自觉的现代意识。从老庄孔孟到韩愈、苏轼,再到方苞、龚自珍,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著述文论中,其实都闪耀着民主精神、人道思想的光芒。如何正确处理古人学说中的“精华”与“糟粕”,顾易生对此深有感触。譬如有些论者或谓我国古代思想中缺乏民主、人道等意识,儒家的“中庸之道”与道家的“无为”理念致国人不求进步、开拓,不事斗争、竞赛,造成社会的停滞与落后;或谓屈原作品的内容主要为宗族、乡土、忠君观念,未足称为爱国主义,等等。“当我读到这些论说时,始而震动,感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如许问题,值得重新审视与深入思考;既而怀疑,发现这类论说中颇有华而不实、比拟不论者;三思而不禁有所忧。”(顾易生:《读书随感》)其实,阐释历代文论,务必在学术精神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清醒和自觉,不断去芜存菁、客观分析且有所发现。顾易生与王运熙合编批评史的初衷或曰原则,就是如此恒定而鲜明。
对于两位先生这种积极诠释的研究风格,汪涌豪认为在他们身上,可以用“考辨精审,才识通达”八个字摡括之。例如,对于北宋神宗年间改举新法,不少学者均持苏轼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其政治态度为保守、反动的观点,而两位先生则细考《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及同时代人的众多文献,发掘出大量材料,通过细心比较苏、王二人政见的同异,并考察新法的功过得失,指出苏轼不满新法虽不乏片面性,但大抵合理,且体现出某种民主意识,故不能因其所持立场而轻加贬斥。
同理,围绕韩愈与柳宗元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学批评通史》考证韩愈一贯的政治主张,结合《顺宗实录》评述,乃至《柳子厚墓志铭》,说明二人并非因柳宗元曾参与永贞革新而素有嫌隙,韩愈亦不是革新活动的反动者——对顾易生此类撰著特色,汪涌豪曾喟叹:“顾师治学不仅好作平心之论,还惯于作不平之鸣。”
在顾易生和王运熙看来,历代文学和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潮,以及诗文作者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多有关联。因着这种关联,无可避免地要包含诸多社会背景,因而它提供给学者们进行分析的角度也应是无限的。正是善于把问题放置于广袤的社会环境之中,既涵盖全面又洞烛幽隐,坚持实事求是的论述,两位先生的各类批评史著作多年来声誉卓著,获奖频频:《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获上海市哲学社会成果特等奖、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中国批评史新编》两卷本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著作奖等多项大奖。
这些力著还被译成英文、日文等,为海外专家、学者所一致称赞。
绛帐立雪 音容宛在
20世纪80年代末,顾先生结束干校生涯回到中文系继续任教,我则通过高考进校,成为78 级学生之一员。所以,虽由于终圆大学梦时我已有家庭之羁累,没再考研成为顾先生的嫡传弟子,我却与他存有确凿的师生之谊……
那个时候,恢复高考伊始,教学思想渐趋活跃,高校校园的氛围也特别令人难忘。记得入学复旦后,中文系即为77、78 两届同学配备了一批襞积多年、在各自领域灿然生辉的耆宿名师开授课程;毕业前一年,系里为我们精选的论文指导教师,更有朱东润、郭绍虞、贾植芳、胡裕树、吴文琪、章培恒、王运熙、顾易生、王水照、潘旭澜、吴中杰、蒋孔阳、濮之珍等国内堪称一流的教授学者,而且个别专业方向带教每个本科生的导师还不止一位——难怪校内外都有同学羡称:这可是硕博士们也心仪的优渥待遇啊!
我在高中毕业前便倾心于先父曾就读的复旦大学,纵因“文革”荒废十年,仍醉心于艺文经典,故很喜欢选修顾易生、王水照等先生开设的各类古代文学课程。顾先生温文尔雅,待学生平和亲切。他上课从不点名,讲评不疾不徐,姿态从容。讲课间隙还常与学生们闲聊、交流,尤喜鼓励学生勤学笃思,多提各种课内外疑问。我少时读过不少古典诗词以及洪昇的《长生殿》、郑处诲的《明皇杂录》等书,对唐代既创开元之盛又启天宝衰乱之李隆基一朝素感兴趣,也为报刊写过《“伴食宰相”宋璟》《唐玄宗拒谏》之类的历史小品。一日趁课间休息,我斗胆向顾先生请教了两个问题:第一,《唐诗三百首》里的帝王作者仅李隆基一位,那《全唐诗·明皇卷》所辑是否均属风花雪月或郊庙朝堂之辞?第二,盛唐开天年间才俊辈出,诗人王维、张说、贺知章、岑参、李白、杜甫,画家李思训父子、吴道子,“草圣”张旭,“塑圣”杨惠之,音乐舞蹈家李龟年、公孙氏等均成名于此期,盛唐艺术文化之勃兴,究竟与这位当政48年的风流皇帝有何干系?顾先生听后很高兴,略沉吟一会儿,笑答:“你的思考很有意思。”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他也认为,李隆基确是位精通六艺、兼收并蓄且有所作为的统治者,对盛唐一代诗风和开放式的艺术文化产生过积极影响。这位“前明后暗”的君王对张说、贺知章、李白、吴道子、李龟年等文艺人才的器重与偏爱,以及敢于吸收大量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则中国之”的明智开放政策,对于开元年间政通人和之贡献,丝毫不逊于其祖父太宗李世民。直到上课铃响,顾先生还讲得意犹未尽……
2000年7月, 顾易生(右)与叶嘉莹(中)、王水照(左)在澳门大学合影
课后回到宿舍,喜获肯定与启发的我,急忙翻查各类笔记、卡片,钦佩地发现顾先生脱口而出的许多掌故或判断,与史书大扺相吻,而他嗟叹背不全的那段李隆基“自白”——“夫抱器怀才,含仁蓄德,可以坐而论道者,我于是乎辟重门以纳之。作捍四方,折冲万里,可以运筹帷幄者,我于是乎悬重禄似待之”,竟正在《全唐诗·明皇皇帝传》之《春中兴庆宫酺宴》里——几乎只字不差!
当时,顾先生家还住在巨鹿路四明村。每来校区上课间隙,常让我去教师办公室,就盛唐文化与诗词精髓,给予点拨、纠讹与教诲。印象里,先生总是笑容可掬,略无半点师长架子。交谈中询知我祖籍也在潮乡海宁,舅父也毕业于东吴大学法律系后,先生显得更加亲热随和,请我这个“小老乡”随时可去他家闲聊交流,并当即写下寓所地址……
正是在顾先生与我后来的论文导师王水照教授的关怀鼓励与循循指导下,我正式开始了《李隆基与盛唐诗歌》一文的写作。这篇论文后来以在读本科生的身份,独立发表于《文史知识》1982年第11 期。
乡情浓于水。我儿时每年随父祖回家乡盐官,除了扫墓、看潮、会亲友外,也多次参观游览过陈阁老府与王国维故居。一次,顺便与顾先生谈起国学大师王国维著名的“三境界说”,他又兴致勃勃地打开了话匣子。顾先生对王国维采撷三词人两首《蝶恋花》一阕《青玉案》名句,譬喻成研创诗词的三阶段说赞叹不已。他认为这不仅仅是古代词论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理论研究的三个境界,实际上也是人生寻觅真理、艰辛求索、正视收获之真实写照!
绛帐立雪,师恩难泯。尽管毕业分配后忙于影视艺术业务与编辑工作,我不能常去看望顾先生(后闻他曾向其他老师私下表露我未从事文学研究的惋惜之情),但他的音容笑貌,常萦心头。
桑梓情重 翰墨长存
大约1987年年末的一天,顾先生辗转电告我:素以重视地方史志著称的海宁市政协和海宁档案馆,为广搜各地资料、进一步弘扬家乡杰出人士的文化精神,以激励后人、振兴海宁,拟在翌年编集成一本《当代海宁人》,力邀顾先生简要写篇自传或小传,并为该书挥毫题写书名。时间较紧凑,据说所邀在世的各地名人对象中,陈学昭、钱君匋、查良镛、徐邦达、沈鸿等乡贤已有简传初稿,他考虑烦请我代笔,问我可有空速去他寓所一议。
其时,复旦大学初建院系级审美教学机构——艺术教育中心,应首任主任蒋孔阳教授之约,我刚从原电影新作社奉调回母校负责理论教研室教学工作,除开设《影视剧艺术》课外,时间尚能自主。况且是老师之信任、故乡的任务!我遂在两天后,登门拜访了顾先生。
与顾先生一样,虽然出生在上海不常回故乡,但对于老家历代大家,如“才情不输李清照”的女词人朱淑真、前清诗家陈之遴、清末以降的查慎行、王国维、蒋百里、徐志摩乃至笔名“金庸”的查良镛等故里才俊,我素有敬仰之心。如今能为顾先生等当代乡贤撰写传略,自是当仁不让。唯虑知之不详、笔力不逮。顾先生知我有所顾虑,笑吟吟坐在寓所沙发上与我促膝细谈,从远祖唐代诗人顾况(我第一次听及)、家世大致演迁、父辈严教庭训,到他与夫人徐粹育同学东吴大学、进复旦跟朱东润师读研、协导55 级中文系本科生试编《中国文学史》,一直聊到与王运熙等合作主编各类批评史著作……为了打消我的内心顾虑,顾先生再三说明海宁编书旨在广搜基本信息、只求小传简历,又拿出他已拟就的几页草稿,诚挚地表示:“只需参考这些材料,简单妙手回春,能给家乡交差就行。”
就这样,怀着对先生与家乡的深深敬意,我三天后即根据草稿提供的先生的经历线索完成了任务。1989年年初,就收到海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编印、顾先生清秀笔迹题写书名的《当代海宁人》小册子。
此书虽未正式出版,装帧简易,却收录了当时还健在的七十余位海宁籍各路精英人士的自传、业绩或简传(拙稿“顾易生”篇占五页,竟忝列为“长文”),着实体现了地方志书激励后人、振兴乡里的初衷。更让我意外惊喜的是:过了约半月,顾先生还特地赠送我一幅裱好的亲绘丹青:《松风云海》。在复旦大学中文系,顾先生的工书擅画是素有声誉的。作为受人尊敬的学校书画篆刻研究会理事,他启蒙时代即习国画,泼墨写意,大开大阖,属淡然高远的传统文人画。他的字秀逸雅致,偶亦遒劲恣肆,总体以清逸、妍秀见长。凡有公务需要或同好索求,顾先生总是欣然挥毫绝少推辞,却也从不轻易主动送人。此番赠画,还特地书题“振华吾兄雅属”敬语,实令晚辈的我惭愧不已:尽管是“固所愿矣、不敢请耳”之快事!
那幅画左侧一株枝干苍遒、针叶茂密的苍松,右上翻卷着数重彩色彤云,整体浓淡相宜,布局大气而惬意。我印象中似曾在顾先生书斋见过,应是他钟爱的题材之一,特地精绘相赠,私下揣摩先生本意是对我执笔写稿的一种勉谢(《当代海宁人》系海宁政协自费印制,并无稿酬)。为此,我惊喜收下,回家即配好镜框,与自己珍爱的另一帧启功先生所书、宋人文与可“相如何必称病,靖节奚须去官”诗匾并立一起,小心翼翼置于自家客厅壁间,一直悬挂至今……
顾先生精通书画,与其治学主张也直接攸关。他一贯强调研究者本人的艺文素养,包括自身兼习“六艺”的创作实践,对于研究对象,尤其如古典文学研究等工作,均将大有裨益。他认为如此方能见微知著、披文入情,既可契合研究对象的客观机理,又独具内在、精妙之会意。顾先生平日醉心书法、绘画,能即兴写一手好诗词,暇时还喜欢听京戏、看电影,乐观豁达、兴趣相当广泛。难怪汪涌豪甚至感喟:“在顾师研治古代文论的漫长历程中,熟娴于书画与诗词创作,正是他形成考辨融合真髓、文字诗情画意之鲜明学术风格的一个原因。”
顾先生晚年,其子女出国深造,他与师母从四明村迁入复旦玖园。因彼此工作繁忙,又怕扰他清静,我们见面反而稀少了。大约2003年春末,在中文系和艺教中心的一次联合活动时,我见到了久违的顾先生。那时他已年届八旬,两鬓霜白,可精神还不错,一见面便开心地告知,年内带完最后几名学生他便可以正式卸尽担子,去美国看望儿孙辈了。又匆匆告我:老家即将修复东山千年古塔,特邀他写篇重修碑文,问我可有兴趣一起回趟海宁去看看?
顾易生先生赠本文作者丹青:《松风云海》
我知道按规定顾先生七年前便可退休,但鉴于国内批评史博导较少,学校和中文系一再挽留、返聘,他也乐于扶掖本专业新秀,故耄耋之年犹在带博士生。至于奉陪顾先生一起返游故乡,更是我的责任和夙愿。偏偏那年我指导的校级社团复旦影协,遽接协助市里创办首届上海大学生电影节任务,恐数月内不便脱身。顾先生见我似有难色,当即挥手恳切道:“你有事走不开没关系。好在去硖石很方便,我们来日方长。不过家乡重修智标塔,真是件大好事!我儿时遥眺塔影常有联想。听说古塔初建于东晋,这次重建还可能发掘塔基文物。海宁政府嘱撰碑文,我还真要调研些资料、好好准备准备……”
对后辈善解人意、宽厚仁爱;对故乡交代的“任务”从不推却,责无旁贷——“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就是老学者顾易生秉持一生的高尚情操!
一晃18 载, 顾先生驾鹤仙逝也快满十年了。此时此刻,我校勘着顾先生2004年亲撰《智标塔重建记》的满满7 页手书影印原件(由《海宁名人》执行主编王学海转托海宁市档案馆惠寄,案前致谢),怎不令人心绪起伏,百感交集。顾先生所撰《智标塔重建记》区区一千多字,全文铺排有序,赏微会玄,饱含情感,文采斐然。首两段开宗明义,概述东晋年间初建八福塔、宋代改今名、千余年来古塔屡毁屡建,直至1969年倾毁,2003年在“国运隆昌,政通八和”背景下,政府顺应民意、奠基重建,终于在2005年年底作为海宁地标性建筑竣工落成之历史变迁。接着,顾先生援引元人刘巽《题智标塔》诗句,对八面七层、仪态万方的“古塔参天”胜景简作描绘,尽情抒发了登塔纵目,钱塘江畔“蔚然参差之楼厦,生机郁勃之田野,点缀其间之青山绿水”,令人心旷神怡、油然兴起的欣欣然浩荡情怀。
题记第四段,按例列出当地市委市政府、浙江省考古建筑设计院、市建设局等出资、规划、设计、施工单位和各界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并特别提及:宝塔重建工程还在塔基下发掘出舍利子、鎏金佛像、唐宋元历代钱币等若干珍贵文物……
《智标塔重建记》手书
影印原件首尾张(海宁
市档案馆提供)
篇末一小段,作为智标塔历史与人文价值的补充,顾先生在谦述“受命作记”真情实感的同时,点出了远祖唐代诗人顾况南迁本地时曾“结庐于东山,有读书台名世”。顾先生身为顾况第39 代裔孙,虽生长沪滨,少年时曾返家乡,每眺望海宁此塔,总难免“不胜依依”之情愫。
我作为同乡晚学,在捧读顾先生手书《智标塔重建记》,行将结束这篇杂忆文章之时,同样浮想联翩,眼前不时浮现顾先生那光风霁月、宽和睿智的笑脸,耳畔则响起从远祖顾况直到父亲诒穀公传严留给顾先生的“顾氏家训”:“平素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当以忠厚为本,以诗人之义,优游不迫”(顾先生的亲友学生都知道,这一家训他倒背如流)。此外,我还忽冒出个联想:前引“婵娟新月是君诗,雅韵风情兼有之”诗句,既是顾先生对乡贤新月派诗圣徐志摩的倾心赞颂,又何尝不是先生自身恪守祖训、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