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3-04-12谢盛嘉
[摘" " " " " "要]"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是党的基层组织团结教师的桥梁纽带,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中扮演着“领头羊”的作用。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以创建优秀教师党支部品牌为中心点,将党的建设与专业建设、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双线融合,在工作中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统筹考虑,实现真正的“三全育人”,探索出一条“模范引领,质量育人”的新型党支部建设路径,在团队建设、学生培养、运作机制、服务功能四方面获得实践成效。
[关" " 键" "词]" 高职;基层党建;“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 G717"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129-04
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是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教师党员以及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师生的基本单位,为高校党建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中坚力量,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且迫切的战略意义。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带头人和“关键少数”,是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和责任人,支部书记的党务能力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支部的党建水平,因此提升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首要任务。
一、“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意义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教党〔2018〕26号)于2018年5月颁布。《意见》指出:为了培养、选拔和配备“政治强”“业务精”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彰显和扩大党支部书记在基层中的“头雁效应”,达成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和基层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目标[1],在全国部分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引领带动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快步提升,强化系统思维、聚焦突出问题、严把关键环节、完善理论体系[2]。以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在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抓好党建主责主业、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助推新时代高校内涵式发展。
二、“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
为响应国家和广东省建设“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号召,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工作以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为抓手,脚踏实地,稳步推进,结合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打造省级品牌专业、组建高水平专业群、创建现代产业学院等各项工作,搭建“一点两线三方四面”工作模式,以创建优秀教师党支部品牌为中心点,将党的建设与专业建设、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双线融合,在工作中将教师、学生、企业三方统筹考虑,实现真正的“三全育人”“五育融合”,在团队建设、学生培养、运作机制、服务功能四方面实现全面提升,打造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一)突出一个工作中心
以创建优秀教师党支部品牌为中心,牢固树立以党的建设引领学院建设发展的思想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强化政治理论武装,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带头领学,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自觉做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表率,深化政治素养,结合工作内化于心,落实政治责任,把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深化政治素养的成效落实到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实处,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的政治根基,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教师在提升学院实力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实现两线同频共振
立足工作实际,聚焦党建引领,激发党建活力,进一步凸显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规定党员在开展工作时亮身份、显技能、争一流、创佳绩,形成以点带面、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一是将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充分结合起来,以创先争优为目标,结合专业发展的需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二是将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结合起来,重在发挥党员教师的特长,强化党员意识,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带头申报教科研项目,带头承担课程建设任务,带头促进专业建设发展。
(三)统筹三方协同发展
党支部工作要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参与教育的三方教师、学生、企业,绝对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支部工作规划充分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相关性,以教师党建引领学生党建,以教师提高能力保障学生培养质量,以学生发展需求促进教师全面提升,以校内党建延伸产教融合,以校企支部共建助力学生教育。
(四)实现四个方面提升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在育人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能胜任党和国家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二是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争创高水平专业群,现代产业学院等新建设内容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三是学生精准培养能力提升,以党建促教学,积极改革,敢为人先,集中各方优势资源实施“三全育人”,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四是党支部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面向师生提升服务质量,面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学院内涵发展夯实基础,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人才。
三、“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及成效
(一)加强党支部组织建设,形成双线融合,同频共振
1.机制健全,决策规范。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在应用设计学院党总支指导下,遵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系列党内法规开展党建工作。严格执行落实《学院二级学院议事规则》《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成立由各专业骨干党员教师组成的学院专家组,对涉及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三重一大”事项,学院都会听取专家组的意见进行完善后再进入议事流程,保障学院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的正确性。
2.党建引领,强化业务。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业务工作为核心,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党支部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等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思想上、行动上牢固树立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体两面”的理念,积极推动落实党支部工作部署,切实将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双线融合,将党员素质提升与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彰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发展活力和业务实力,以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行稳致远。
3.“头雁效应”,两翼驱动。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教师党支部书记必须担起“头雁”的角色,率先垂范,树立标杆,才能带领广大师生向着目标同心同德、奋勇前行。应用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后,学院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培养作为工作重点,建立由学院院长牵头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同时担任学校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实施党建和业务共建融通,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2020年应用设计学院教师党支部获得广东省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立项,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活力四射的“头雁效应”。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员教育切实到位
1.按照党委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党员大会、专题党课、专题讲座、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院建设发展的过程,通过回忆历史、对比现状,在学习中找寻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动力,通过主题学习会、工作研讨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深挖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以思政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有效提升工作质量。
2.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引导广大师生做好日常的个人卫生防护,建立常态化防疫的管理体系,由党员负责对教学场所实行片区管理,落实定期消杀责任制度,配备专门的教职工党员做好特定人群的心理辅导,将支部工作做实做细,切实为广大师生办实事。
3.支部工作有抓手,团队建设有成效。支部建设的关键点在于优秀的团队,“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贯穿支部的工作,要求每位党员以“我要怎么做,我能做什么,我做到了没有”进行自我剖析,在示范院校、省质量工程、品牌专业、省域高水平院校等重大学校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拼搏、主动担当,以实际行动履行“做合格党员”的承诺。教师队伍注重以老带新,通过“一对一传帮带”,形成聚合力,在思想、业务上同成长、共提高,教师党支部设立10个1工作规划,要求每位教师党员在教学改革、课题申报、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比赛、教材出版、申报专利、课程资源建设、参加国省培、下企业锻炼、教学能力竞赛10个方面达到1项成果。在教师队伍中鼓励良性竞争,将业务能力作为发现、培养党员的重要依据。规范入党流程,坚持让吃苦的员工“吃香”、实干的员工“实惠”、有为的员工“有位”,尽可能地吸引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人才、高职称教师向党组织靠拢。
4.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在切实推进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的同时,也结合应用设计学院的专业特色,丰富教育内容,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党员教师带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制作《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事迹》等一系列教育宣传片,极大地丰富我院党建教育资源库内容,通过参与教育宣传片制作过程,师生共同得到精神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师生团队通过党建宣传公众号,将学习内容进行细化,精准推送,方便广大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取得很好的学习成效,校长书记在开展第一课教育时,有意识地结合新生专业教育同步开展,以中华民族复兴尽国人之力与之共鸣,为新生解人生之惑,明成长之理,立报国之志。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让师生参与专业讲座,社会调研,企业走访,校企共建党支部开展活动等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支部党建活动。
(三)树立特色品牌,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有效结合
1.以省域高水平院校建设要求为目标,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任务,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等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为龙头进行专业群建设,着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党支部根据党员教师的优势,以副高以上职称的党员为核心,带领青年教师、校外企业专家组建的高水平创新型教学团队,构建以课程改革为线,“产、教、研、创、赛、服”为面的业务开展模式,将工作落到实处,在学院党员教师团队的努力下,各专业得到了全面发展,获得省级二类品牌专业1个,省级创新型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8个,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标准制定4项。
2.借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形势,在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积极创新,勇于改革,学院教师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牵头成立技能教师工作室开展教学改革,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带头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作室,全院共建立16间教师工作室,负责人均为中共党员,教师工作室立足真实的企业合作项目,开展以教师为主导、校内学生为主体、企业专家为支撑的项目团队建设,突破传统教学限制,教师工作室负责人以党员和教师双重身份开展工作,以“职业导师”言传身教,把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日常学习中,更有效地发挥教师党员的标杆和示范作用,真正实现“三全育人”。基于“校企合作工作室”的高职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党员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学校的“十四五”规划,一校多区发展定位,为学院的建设出谋献策,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组织党员教师通过参加专业教研会议、教师研讨会、党政联席会、党委会等方式进行充分论证,确立以现代产业学院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目标,学院每个专业群对接1个广东省双十战略产业群,联合1个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一个现代产业学院,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大力推进与行业龙头企业的产教融合,深化合作内涵,校企党支部结对共建,双方本着“优势互补、注重实效”的原则,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融入教学、融入人心”,在党员教育管理、理论学习、服务改革发展等工作上实现了互助共赢,2022年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和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获得广东省高职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立项。
(四)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专业优势,打造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党建品牌
1.支持学院搭建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艺术节是应用设计学院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平台,也是学院的党建品牌活动,至今共举办了14届的科技文化艺术节,通过组织紧贴专业的技能竞赛、学生创新作品展、名师大讲堂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技能大练兵、大比舞,有力地促进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专业教育目的,在科技文化艺术节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在组织策划、技术指导、内容选择、资源协调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有效保障每届活动的顺利开展。
2.创新芯火学生党建工作室,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初心,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与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活动,让每位党员教师具体对接一名需要帮扶的学生,在生活上关注他们的成长,在学习上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把学习任务完成好,把心理情绪调节好,这也是“两学一做”活动常态化与结合实际落地的举措,给党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党员帮助学生有了清晰的内容,促进教与学的融洽相长。在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支持下,应用设计学院成立芯火学生党建工作室,这是学院对学生党员开展教育和管理的有益探索,是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有益补充,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芯火党建工作室建设成为学生党员教育和发展的辅助平台,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政教育入课堂
1.积极推进实施课程思政。依托校内课堂教学和校企共建党支部两个平台,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点,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组织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以及不畏困难的劳动精神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服务育人、实践育人。
2.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开展专业课程建设改革与探索。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根据学院的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专业课程改革,通过课程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特长,融合主题开展思政教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党员教师结合“影视编导”课程,将期末作品设定为“我家乡的红色文化”主题创作,创作爱国主题教育系列微电影,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接受思想的洗礼;由动漫制作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专业教师工作室共同组成设计团队,设计并制作了我校首个原创动漫IP形象《小秋》,代表了女院学子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精神风貌,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首批产品已正式发布售卖;信息技术类专业学生在构建党建工作平台、主题学习平台运维、思政教育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体现了技术优势。
四、结语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建设对学校党建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促进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通过“一点两线三方四面”工作思路,正成为团结师生的核心、加强专业建设和服务师生的重要平台,是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的支撑重点,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标杆作用,能引领广大教师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将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发挥课堂主阵地的育人作用,为学生植入红色基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EB/OL].(2018-05-24)[2022-10-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 1416/s255/201805/t20180524_337021.html.
[2]杨华.高职院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实践研究: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教师党支部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24(1):9-12.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