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POC条件下内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3-04-12刘颖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期

[摘" " " " " "要]" 目的:构建内科护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混合式教学平台,并尝试运用于教学中,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共青科技职业学院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82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人)和传统组(n=40人),观察组采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结果:两组学生的学习通单元测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及学生满意度,观察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采用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可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促进优质课程的发展。

[关" " 键" "词]" SPOC;内科护理;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165-04

内科护理是一门理论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往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尤其对心血管系统等知识难以理解,无法吃透其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从而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及专业实践机会[1]。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各高校积极探索并广泛应用[2-3]。SPOC最早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是随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urses,MOOC)逐渐出现弊端的情形下产生的[4]。通过师生的线上、线下教学,对学生设置准入条件,限定学生数量。既赋予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也强调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兼具线上教学方法与线下教学方法融合的优点[5]。本研究旨在通过SPOC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运用,认识内科护理的教学效果,以期达到为高职院校提供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校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2019级高职护理专业82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2人)和传统组(n=40人),观察组采用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年龄、上学期期末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gt;0.05)。两组的课堂教学均为64学时,每个学时45分钟,两组学生在招生方式、授课教师及助教、培养方案、使用的教材等方面均相同,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三五”规划教材李丹主编的《内科护理》第3版。

二、研究方法

(一)传统组

在内科护理课程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实施过程中以《内科护理》教材的教学为主,将教学划分为理论学习、实训操作、临床见习三个部分。理论学习采用教师讲授法,并配合多媒体课件为主的传统形式讲授课程,实训操作中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5~6人,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演练的形式。学生也会利用课余时间依托临床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演练,最后带领学生去临床各科室见习一周。内科护理的教学内容按照每个系统分别完成,在每个系统课程结束后,助教采用微信群跟踪的方式,发放测试题,学生答题后上交,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之一[6]。

(二)观察组

结合高职应用内科护理学课程标准,系统梳理章节知识点,对观察组学生进行重新设计,采用有效的线上+线下+见习+临床实践”的混合式教学设计;采用主要的教学平台为“学习通”[7]。

1.线上教学设计

以“学习通”为主要教学平台,并进行以SPOC为基础的内科护理课程的设计和规划。课程小组教师会根据学习通平台发送相应的内科护理各个系统的微视频资源,利用本院教师团队录制好的内科护理精品课程,做好课前的预习,并推送相关内科系统的人文素养文章,学生会根据学习任务清单进行学习并观看微视频、PPT、推送的专业及科普文章,不仅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做好专业与思政并重的教学体系。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习题上传至课前测试题库,充分发挥“岗课赛证”的教学优势,学生答题后,登录后台搜集数据,关注学习进程的自学效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授课教师及时关注学生课前答题的情况,并找出学生认为本节课最难理解的知识点,主讲教师负责线上直播课的内容设计、知识点讲解及答疑等。内科护理线上教学由课程总体责任人进行整体规划,并搭建完成教学团队体系[8]。

2.线上教学应用

线上课程教学相比线下课程教学模式,更需要专业的团队进行线上设计和调整课程模式。在课程开始前确认学生的网络学习环境,助教提供在线平台使用方式的资料并在学生遇到操作障碍时提供帮助。进入课程后,教师为了提高线上学生的参与程度及积极性,可在学习通“随机点名”中对上课内容进行提问,学生回答后可作为平时成绩。随后教师以学生课前确认的难点问题为导向集中讲解,学生可随时交流反馈课前疑惑问题。同时还要考察学生上课时的状态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适当穿插提问及讨论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行随机点名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和线上专注思考能力。教师针对线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并要求学生自主梳理新课程的知识点,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将内科护理应用于临床的意识,完成教学知识点的内化。课程结束后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梳理,教师提前制作好思维导图,将重要信息点和碎片化知识进行有效梳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便于学生记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9-10]。

3.线下翻转课堂

线下翻转课堂是对线上课程的固化阶段,教师通过对学生线上课程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后的练习情况综合分析后,进入线下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案例讨论来巩固线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点。学生可自主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团队协作能力并达到理论知识活学活用。讨论结束后,每组请代表上台讲解,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案例中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在本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将在平台发布有关本节课的护考测试题,结合“岗课赛证”原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讲教师会在授课前一周布置课堂任务,包括课堂测验或讨论[11]。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签确定的小组轮流选取代表进行10分钟的汇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台上演讲能力。

4.情境模拟教学

在学生掌握本章知识点后,进行情境模拟教学。教师结合临床案例设置真实临床情境,学生分组后根据案例分析进行模拟,组内成员可模拟护士及病人,把本章知识点运用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预测和处理能力,增进护患之间的情感体验[12]。

5.课后巩固

布置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和实验教学内容,通过学习通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来实现。完成每章节教学内容后对学生进行线上章节测试。最后反思总结,通过在线平台,学生可在学习通“讨论互动区”发布上课时没有理解的问题,学生互动讨论,教师整理重难点问题,下次上课时继续交流沟通。助教每天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互动情况,督促学生完成任务[13]。

(三)质量控制

主讲教师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授课经验,所有数据均由第三方不参加该实验的人员录入,并经双人审核后再进行统计分析,若参与者请假超过3次或无故旷课,则将该学生排除。

(四)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1.章节测试评价

完成每章节教学内容后,在学习通推送单元测试题,对学生进行线上章节测试,两组成绩比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2.期末理论考试评价

期末考试题按照大纲要求在题库中抽取,两组学生同时完成内科护理的学习,并参加期末考试。由一名教师按照统一标准批阅。

3.SPOC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本研究采用经彭琳修订后的CEQ[14]《大学生课程体验问卷》,问卷将采用likert五分量表法计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越赞同。

4.资料收集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2份,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五)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组学生每章节测试成绩比较

教师在每个章节讲解结束后以护考真题的形式进行考核,将两组学生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每个章节的掌握情况(见表1)。

(二)两组学生期末理论成绩比较

采用相同的期末考卷,两组学生同时参加考试,由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阅卷(见表2)。

(三)两组学生CEQ问卷比较

观察组优质教学维度总分高于传统组,P<0.05(详见文末表3)。

四、讨论

(一)SPOC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成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习成绩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于线下授课,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也无法跟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情况。而在直播课程中,利用教学平台的签到功能,考察学生的到课率,在课程中进行互动、案例分析,及时把握难点内容,而不是带着问题进入下次课程。在完成线上课程后进入翻转课堂,设置真实的临床案例,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集中讨论,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15]。同时,整理学生课后练习中错误率较高的问题,在课堂进行讲解。SPSS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在线监控,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多维度评价方式实时考查学生对每个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避免了以往只依赖于期末考试前的突击记忆[16]。

(二)SPOC有助于提高课程整体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SPOC教学法整体满意度较高,原因可能是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学习,在对每个章节有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再进入自主学习和互动模式的翻转课堂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引导式学习,师生互动讨论临床案例,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例中,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作为护士的自豪感。其次,课程的学习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17]。SPOC混合教学采用各种相关案例精品视频,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18]。

五、结论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的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证实了SPOC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未来对高职学生的内科护理研究中,应衡量该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长期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林秀,周小雅,张丽娣,等.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8):83-86.

[2]Patterson,D. A,Foxa,Josephs,et al.Softwar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echnology transfer:lessins learned fron MOOCs and SPOCs[EB/OL].(2014-03-05)[2022-11-15].http://digitalassets.lib.berkeley.edu/techreports/ucb/text/EECS-2014-17.pdf.

[3]Zhang.L.H,LIF.Application of the SPOC theach-ing mode in course of computer network in the post-MOOC period[A],2016 8th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d-icine and Education(ITME)[C]2016,436-440.

[4]Fox a.From MOOCs to SPOC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3,56(12):38-40.

[5]Andreasm.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digital re-volution;about MOOC,SPOCs,social media,and the Cookie Monster[J].Business Horizons,2016,59(4):441-450.

[6]赵思,李孟琦,孙玫,等.本科社区护理学课程线上教学及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35-40.

[7]曾晓晶,樊斌.“雨课堂”在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19):245-246.

[8]孙淼,魏巍.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 18(19):18-20.

[9]金瑞华,沈锐,王金玄.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6(11):618-621.

[10]Zhang XM,Yu JY,Yang Y,et al.A flipped class-room method based on a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in physiology[J]. Adv Physiol Educ,2019,43(3):345-349.

[11]常金兰,董燕艳,宁香香,等.基于学习通平台的SPOC翻转教学应用研究:以《健康评估》课程为例[J].医药前沿,2018,8(34):391-392.

[12]杜玲,那娜,张颜,等.SPOC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 12(28):15-18.

[13]崔洁.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21,3(10):426-428.

[14]晏秋雨,刘璇,职心乐,等.大学生课程体验问卷应用于医学生群体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9,3(5):287-292.

[15]王静,杨亚平,金杰,等.微课式翻转课堂在区域伤口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 35(2):71-73.

[16]沈芳芳.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4):134-135.

[17]彭宇,沙丽艳,董建俐,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446-451.

[18]Presti CR.The flipped learning approach in nur-sing education:a literature review[J]. J Nurs Educ,2016, 55(5):25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