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趣味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2023-04-12苗茜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期

[摘 " " " " " 要] "目前,高师专科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亟待改革,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目标。用趣味教学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用人导向的需求。从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提升、趣味教学立体模式的开发与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趣味性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关 " "键 " 词] "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趣味教学;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2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 "A " " " " " " "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1-0025-04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职高专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在现代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科学地认识汉语,把学生从对现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是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与技能培训、古代汉语、基础写作课程的基础。由于现代汉语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教学内容相对枯燥,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学习起来有畏难情绪。基于这种情况,如何让课堂轻松活跃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其职业素养与能力,是每位现代汉语教师面临的问题。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摸索出一条现代汉语课程趣味教学的路子,这正是本项研究的目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止,研究文章数量也很可观。综观近十年国内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路径基本分为两种:课程体系建设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

(一)课程体系建设宏观视角

研究者普遍从课程目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评估六个方面来尝试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如院继恒(2015)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了师范类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建设[1]。郑玉真(2018)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阐述了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2]。田立萍(2018)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用汉语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对高师专科汉语课程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3]。

(二)课程体系建设微观视角

研究者一般结合最新的教育学理论,紧贴教育改革大环境与新政策方针,如新课标、教师认证、职业教育等,选取一个角度来探索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肖莉(2019)运用OBE教育理念,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逆向设计,提出加强现代汉语课程与小学教材教法、教师口语、写作等课程的联系[4]。曹慧覃(2017)引入“岗位导向”理念,提出基于教师行业标准界定教学目标,根据岗位能力重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创新汉语语用技能转换方式等对策[5]。高薇薇(2021)从“三教”改革视域下对高职现代汉语“文字”模块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及对策探析[6]。

在众多现代汉语课程教改研究中,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趣味教学研究是非常薄弱的。宗守云(2000)最先在其《趣味语料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使用》一文中,指明了现代汉语趣味语料的主要内容、形式及使用目的[7]。此后,国内还有一些学者开始进一步探索现代汉语趣味教学。夏慧敏(2017)论述了趣味语料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可以达到对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双促进[8]。李红营(2018)从绪论、语音、语汇等方面详细举例阐述了现代汉语趣味教学实践[9]。李琰(2019)对高职师范现代汉语教学与趣味教学的适切性进行分析,提出将趣味教学融入高职师范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之中[10]。

但是这些大多是本科高校教师进行的尝试与实践,鲜有高师专科教师涉足这一领域,并且已有的趣味教学研究都集中在趣味语料在课堂中的应用,研究面比较狭窄、单一。尽管存在不足和遗憾,但是前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原有的专业化教育逐渐蜕变为职业化教育。高师专科现代汉语课程急需趣味教学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本项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趣味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

目前,高师专科学校现代汉语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把趣味语料更多地用在课堂教学上,趣味语料是有趣味的语言材料,但是趣味教学资源不等于趣味语料,趣味语料的使用只是趣味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项研究将大大拓展趣味教学资源的应用范围,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挖掘适合学生的趣味传授模式并投入实践。

(二)开启全方位趣味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本项研究将重点探索课程各个章节内容趣味性的引导、人才培养立体模式的打造、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全方位构建趣味教学资源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最终找到适合高师专科学校的路径。

(三)为高师专科学校提供现实参考

现代汉语趣味教学在高师专科学校的实践,旨在推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尽可能摸索出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趣味教学模式,为高师专科学校提供现实参考。

四、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提升

现代汉语这门课一般在大一开设,目前,国内很少有专门为高职师范研发的现代汉语教材,所以不少高师专科学校采用本科师范院校的教材,而高师专科的学生基础普遍较弱,学生在心理上往往产生畏难和抗拒。我们对各章内容进行研究,融入了适合初学者的趣味性内容。

1.导言部分:如此有趣的现代汉语

导言部分是高师专科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现代汉语的开端,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开头如果开得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因此,教师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吸收、消化知识点,并且留下“现代汉语如此有趣”的印象。

(1)紧跟热点

对于“0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生长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从小沉浸在网络的世界,思维活跃,追求新鲜感,对时下的热点高度关注。因此,从热点入手,贴近他们的心理,可以化解他们对课程的畏惧。我们以近年来流行的“穿越”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为楔子,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能穿越,你最想去哪个朝代”,等学生给出答案后,再抛出观点“真正到了古代,你会生存艰难”,学生此刻兴趣骤增。最后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异同的角度给学生分析原因,并顺势播放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朗读《诗经》的视频。学生因此对现代汉语的认识有了形象的认识,对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也轻松很多。

(2)身边案例

导言部分的“现代汉语方言”是重难点,我们经过几轮实践,发现任何视频与资料的介入,都不如身边鲜活的例子。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这就给课堂提供了鲜活的方言案例。以《再别康桥》为蓝本,来自七大方言区的学生代表上台用家乡话朗诵,台下学生近距离、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方言的多样化与魅力,在朗读完以后,我们增加了“说说家乡话最大的一个特点”这个内容,有了刚刚的铺垫,学生踊跃回答,增加了对方言的认同与情感。

2.语音章:有魅力的语音

学生拿到教材后,反映“语音”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术语多,概念多,理解记忆有困难。单看教材内容,似乎很难与“趣味”联系起来,如何对这一章内容进行趣味性的提升,我们在实践中也摸索了一些做法。

(1)内容“说”出来

语音章最大的特点就是语音要让学生先“听到”,无论是辅音、元音、声韵调,还是音变等,先让学生从听觉上感知。只是被动地听,学生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比如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辩证,就需要学生开口来辨析与掌握。前后鼻音的分辨、平翘舌音的分辨等,学生只有说出来,才能知道自身的不足在哪里,其他同学通过别人的“说”,也能提高分辨能力。

(2)标准“赛”出来

语音章的“朗读与语调”“语音规范化”两节内容,对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要求比较高。我们发现用课堂小赛场的形式,可以将内容趣味化。并且可以用不同的赛制来增加趣味性,比如“读志摩的诗”双人竞赛、“你看看我有多少语调”小组对抗赛、“谁离规范最远”淘汰赛等。在比赛中学生体会到朗读与语调的要点所在,教师适时的点评让重难点得到突破。

3.文字章:有历史的文字

“文字”这一章内容学生反映知识点琐碎,教师要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1)动手“画”文字

学生普遍觉得“造字法”比较难掌握,我们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拿出纸笔,用画画的方式将一些文字的甲骨文字体“画”在纸上。百闻不如一“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这些字形体特点的印象,教学效果显著。

(2)一起“改”错字

文字部分含有比较多的汉字规范化的内容,错别字的辨认和改正对提高学生改正错别字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从街头巷尾、报纸杂志、影视剧字幕、商家招牌、名人微博等地方拍摄了照片,课堂上师生开展“考眼力”的游戏,看谁找的错别字多,学生通过游戏,将知识应用到实处,从而“学以致用”。

4.词汇章:有内涵的词汇

词汇这一部分在趣味性的提升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少内容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或多或少学过了,再学一遍大大降低了新鲜度,学生不太有兴趣。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用情景动画等方式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

(1)情景动画增加趣味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动画使传统教学中表现形式的缺陷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弥补。这种教学情景的展现充分满足了学生视觉上的需求,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讲授“词义和语境的关系”这一节时,用各种不同的语境动画展示出来,比如设计老人和小孩对话的场景、美国人和中国人对话的场景等,不仅能够很好地结合教学环境,还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眼球。

(2)网络热词激发兴趣

作为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师,要时刻保持对语言的敏感性,在备课过程中保持教学内容中相关语料的与时俱进,每学期都要注意梳理淘汰旧的教学语料。在讲授“一般词汇”中的“新造词”时,我们通过对近五年内的各种网络热词的分析,激发了学生对词汇产生与消亡的探讨兴趣。

5.语法章:头脑风暴学语法

语法章是整个现代汉语课程的核心部分,也是重难点最多的一章。教学过程中内容既不能脱离语法系统本身,又不能太枯燥、乏味。这一章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提升是我们重点攻关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方式,有些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情景剧演绎

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情景剧,通过学生演绎出来,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授“虚词”时,让四个学生上台演绎真人情景剧《虚词四兄弟的烦恼》,台下观看的学生说明其中烦恼的缘由。教师引导学生从四种虚词的语法特征方面体会,并点评学生的表演,引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的语法特点讲解。这种通过学生演绎情景剧的方式,边玩边学,寓教于乐,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2)口头表达练习

语法部分除了要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在教学时增加了口头表达的内容。在讲授“句类”时,设计了以下练习:晚上10点之后,在宿舍统一熄灯的时候,你的舍友却打开电脑玩游戏,这个时候你要跟舍友说什么?这个练习训练学生应用不同语气来组织句子。学生通过选择句式句类,用最适合的语气来表达。这样的口头表达练习从大学生日常生活出发,贴合实际,学生接受度高。

(3)教学设计实战

高师专科开设现代汉语课的一般为小学教育专业,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这门课应以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需求为中心,强化学生语言文字技能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环节,在讲授“复句”时,让学生为并列复句“有的……有的……”在小学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或者设计一个训练小学生顺承复句运用的课堂练习题。这种教学设计实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有关复句运用局部环节的教学设计能力。

6.修辞章:口吐莲花用修辞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修辞章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注重理论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1)观影找规律

在讲授“句式的选择”这一节时,先请学生看热播电视剧《清平乐》片段,比较欧阳修的六字陈述和其他人的表达有何不同。教师启发学生将电视剧的这一情节与句式联系起来思考。从学生爱看的电视剧的情节入手,使他们体会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都有着丰富的句式,以此来培养对汉语句式选择的领悟力,感受汉语的精妙。

(2)作文批改实战

为了与小学语文教师岗位对接,教师安排了作文批改实战,请学生仔细阅读一篇小学生习作,找出属于句式运用不当的例子,然后按照要求改写前两个自然段。这种训练针对句式运用中产生的语病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提升学生的句式运用能力。

(二)趣味教学立体模式的开发与应用

1.主渠道课堂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格外重要。在现代汉语课堂上进行了三分课堂、对分课堂与学生主导课堂模式的实践。实践证明,如果只用其中某一种模式来贯穿整个课程,效果不好。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要根据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来灵活调整模式,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模式。比如语法章的“句法成分”这一节,由于重难点密集,难度、深度都比中学增加,学生自学往往吃力,不适合学生主导课堂模式,适合用三分课堂的模式。而修辞章的“辞格”,由于涉及的一些常用辞格学生在中小学都已学习,就可以采用学生主导课堂模式。“单句语病的检查和修改”这一节内容,操作性强,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效果比较好。

2.延伸课堂

高职院校的现代汉语课程在课时上普遍比本科院校要少,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满足需要。因此,现代汉语教学要突破课时和教室的限制,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通过课堂外分项集训,增加岗位能力实践部分,通过正音训练、朗读训练、汉字、正词法规则教学、教学技能训练等集训项目,使学生明确小学语文教师的岗位职责和任务,这样的教学有的放矢,易于达成培养目标。

3.拓展课堂

教师应注重人才培养拓展性项目的开发。项目主要围绕“熏陶”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一系列以“熏陶”为目的的活动从大一开始陆续开展。比如成立语言兴趣小组,举办学术讲座、沙龙等活动,同时邀请校外专家进行指导。其次,以“实践”为目的的社会调查或比赛也在开展,比如,社会文明用字普查、快递行业用语调查、农民工语言调查、方言与方言文化调查、搜集新词新语等社会语言调查,举行广告文案设计、网站文案设计等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强化了语言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手段对趣味性的提升

随着移动5G网络技术及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正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应紧跟时代前沿,调动一切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的技术手段。通过在线精品课建设、系列微课的开发、学生自拍知识型短视频展示、学生微课比赛等,贯穿了“好玩有趣”的教学新思路,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有新的创意产生。比如,课后学生制作的五分钟知识汇总小视频成为保留项目,教师制作的方言微课根据学生的建议加入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画面。

五、结语

为提升职业能力的培养,本项研究抛开教师主讲的模式,旨在打造“有趣好玩”的活力课程,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中心,开发能激起兴趣的资源与手段,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本项研究以“趣味”为关键词,从教学内容趣味性开发、趣味教学立体模式、信息技术手段,立体打造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体系,不拘泥于现有的框架,主张多种模式并存,并在实践中不断淘汰不适合的模式,下一步将继续开发趣味教学资源,并完善课程智慧平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院继恒.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师范类高职高专“现代汉语”课程建设[J].高教学刊,2015(18):170-171.

[2]郑玉真.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5):81-84.

[3]田立萍.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与小学语文课程对接[J].现代交际,2018(3):20-21.

[4]肖莉.基于OBE教育理论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探析:以高专师范类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117-119.

[5]曹慧覃.基于“岗位导向”的现代汉语教材建设:以高职小教专业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5):88-91.

[6]高薇薇.“三教”改革视域下的高职现代汉语“文字”模块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J].商业文化,2021(9):68-69.

[7]宗守云.趣味语料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使用[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87-89.

[8]夏慧敏.寓教于乐 相得益彰:趣味语料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举例[J].大连大学学报,2017(5):132-135.

[9]李红营.论高校“现代汉语”课程趣味教学[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5):86-90.

[10]李琰.高职师范现代汉语教学与趣味教学的适切性分析[J].现代交际,2019(5):35-36.

◎编辑 郑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