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英语课程的跨文化结合

2023-04-12王凤媛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17期
关键词:皮影戏唐山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唐山皮影戏为例,探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英语课程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文化素养的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0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传统的、活态的、被视为人类文化身份和历史见证的重要知识和技艺。这些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日活动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的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和传承。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和精神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许多像唐山皮影戏这样的非遗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观众群体日益减少,传承人才匮乏,传统剧目和技艺亟待保护和传承,因此,保护非遗、传承非遗成了重要的文化任务。

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课程,不仅教授语言知识,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任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英语课程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增强他们的英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英语这一国际语言传播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以唐山皮影戏为例,探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英语课程相结合,并提出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1 唐山皮影戏概述

唐山皮影戏,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是一种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1]。它流传于河北省唐山市及其周边地区,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唐山皮影戏的皮影制作精湛,选用优质驴皮为原料,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工序,雕刻出各种生动的人物、动物和景物形象。皮影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造型夸张,富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在灯光的照射下,皮影透过白色幕布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唐山皮影戏采用了当地独特的方言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唱腔。伴奏乐器主要有四胡、二胡、扬琴、鼓板等,它们与唱腔相互呼应,营造出热烈而欢快的氛围。在表演形式上,唐山皮影戏通常采用幕后表演的方式,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皮影,通过灯光照射和影子的变化来展现故事情节。他们一边操纵皮影,一边演唱,还要配以各种动作和声音,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唐山皮影戏的剧目丰富多样,既有传统历史故事,也有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白蛇传》等,这些剧目都深受观众喜爱。2006年5月20日,皮影戏(唐山皮影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唐山皮影戏的认可,更体現了国家对唐山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视。唐山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

2 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非遗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的局限性

高职英语教学中对非遗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忽视文化背景的介绍[2]。尽管部分教材中涉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对于非遗文化的介绍相对较少。教学内容的局限性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不仅限制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难以系统地引入非遗文化知识,无法充分发挥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方面,教材的编写往往受到时代背景和编写者自身视野的限制,导致非遗文化内容的缺失;另一方面,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在教育领域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2.2 教师素养的不足

教师素养的不足确实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许多英语教师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有限,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深度。在教学中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知识传授,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其次,教师培训和进修体系的不完善也是导致教师素养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非遗文化内容的系统培训和指导相对较少,教师很难在现有的培训体系中获得全面和深入的非遗文化教育。这使得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难以有效地开展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课程。

2.3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教学方法的单一性是当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多以语法、词汇为中心,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文化背景的介绍,特别是非遗文化这一领域。这种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更不用说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语法和词汇,而无法真正理解语言的内涵和背景,更无法体会非遗文化的魅力。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戏与高职英语课程相结合的策略

3.1 教材编写与课程整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共同努力。例如,组织专家编写包含非遗文化的教材、在现有教材中增加相关内容、鼓励教师开展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教研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可以将唐山皮影戏的相关内容编入英语教材或者作为课程补充材料。教材是课堂教学之本,现行的一些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制过程中包含了我国非遗文化元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是其中的典范,该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引入了传统孝道、水墨画、茶等中国传统非遗内容。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参考这一模式,为唐山皮影戏相关内容提供精准的英文表达,编写唐山皮影戏相关的英语教案作为课程补充材料,从源头上解决非遗的相关英文资料匮乏的问题,教会学生用英语传播非遗文化——唐山皮影戏、讲述唐山皮影故事,以期以点带面,将唐山皮影戏发扬光大[3]。

制作唐山皮影戏相关内容的英文版系列微课。微课是一种简单、精炼的在线学习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教师可以聚焦唐山皮影戏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其历史渊源,发展现状、表演技巧、演出形式、制作工艺、材料选择、艺术特点和传承意义等。做成资源库来弥补教材内容不足的缺陷,微课具有内容精炼,时长短,可反复观看等优点,学生用手机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唐山皮影戏的知识。

3.2 主题讲座与实地考察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唐山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的主题活动非常有必要。组织关于唐山皮影戏的主题讲座,邀请皮影戏传承人或研究人员来校分享其历史、艺术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唐山皮影戏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此机会同学生一起参加培训,学习唐山皮影戏相关的非遗文化知识,为编写更加科学合理的教案积累素材。讲座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解决自己在唐山皮影戏方面的疑惑;通过交流,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参观唐山皮影戏工坊或剧场,让学生亲身感受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和表演魅力。在考察过程中,安排英语教师随行学习,并实地现场教学,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和描述皮影戏,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写英文版观后感,促进学生对相关英语词汇的学习,以便更好地为唐山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3.3 英语皮影戏主题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唐山皮影戏的兴趣和热情,可以组织英语文化节或展览活动等各种形式的皮影戏表演比赛,让学生自己尝试表演英语版的皮影戏。鼓励他们自己创作设计剧本,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皮影形象,自行制作简单的皮影道具。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参赛作品发布到学校网站或有广泛影响力的多媒体平台乃至国外平台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唐山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将唐山皮影戏发扬光大。

同时,高校也可以与其他国家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关于唐山皮影戏的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论坛、交换生等形式,让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分享和交流关于皮影戏的知识和体验。这样的国际交流项目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皮影戏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价值,促使学生对皮影戏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素养。这样的活动将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和机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持。

3.4 多媒体资源与在线学习

利用现代技术制作关于唐山皮影戏的英语视频教程纪录片或互动式数字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手机应用来学习和了解皮影戏,并利用英语进行学习和讨论。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更广阔的渠道。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或手机应用程序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了解唐山皮影戏。教师可设计互动式学习任务,如在线讨论、小组合作、互动问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此外,可以建立关于唐山皮影戏的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方便学生深入探究和学习。

3.5 创意写作与故事创作

为了将唐山皮影戏与高职英语课堂更好地结合,教师可以在英语课程中设计一些创意写作任务。这些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和鼓励他们用英语创作与唐山皮影戏相关的故事或者剧本。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可以深入挖掘皮影戏的文化内涵,并将其中的元素巧妙地融入自己的英语写作中。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创新。通过这样的创意写作任务,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还能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底蕴。

3.6 教学评价的改革

在教学评价中,除了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进行评价外,还应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和文化传播能力进行评价,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论

本文以唐山皮影戏为例,探讨了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英语课程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文化素养,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这种跨文化结合的教学方式值得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推广和应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职英语教学理应秉承这一理念,发挥先锋作用,从教材的编订、教师的文化素养、英语课堂的具体环节等层面,加强传统文化与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有机结合,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推进非遗的“活态传承”、点亮非遗的生命之光。

引用

[1] 张陈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戏的发展及现状[J].艺术评鉴,2017(11):157-158.

[2] 刘爽,王文彬.用英语讲述非遗故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非遗文化教育策略探析[J].海外英语(上),2022(5): 171-172.

[3] 陈胜容.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视角的唐山皮影戏传承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72-74.

作者简介:王凤媛(1980—),女,河北唐山人,本科,講师,就职于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皮影戏唐山文化遗产
我们来演皮影戏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与文化遗产相遇
皮影戏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唐山香酥饹馇圈
我发现了皮影戏的秘密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