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创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04-12余姝侨 陈红 宋志德

职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余姝侨 陈红 宋志德

摘 要:当前,技工院校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背景下的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而引入校企合作框架下“技能+创客”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新途径。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并着眼于新形势、新需要,从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趋势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措施,以期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 技工院校 创新创业

课 题:本文系深圳技师学院2021-2022年度校级创客课题“基于干细胞技术的美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课题编号:009, 主持人:余姝侨)”的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培养具备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及技工院校共同且急迫的核心教学任务。继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后,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发挥创业、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构建企业、高校、技工院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新创业机制。

创新不仅仅是思维的创新,也是动手实践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创新,如跨学科、跨专业的整合能力、自主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国际竞争力等。因此,对技工院校的教师来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一、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技工院校的日常教学以大量重复性的技能训练为主,初衷在于培养学生扎实稳健的专业技能,在就业时能作为一种优势展示,达到提升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的目的。但是学生在入职后,面对复杂而崭新的工作任务和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保持发展后劲和持续竞争力,这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中并未给出答案。

从往届毕业生的经历来看,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能在职业发展中走得更远。具备创新意识,学生能够在工作遇到困难时另辟蹊径、突破瓶颈,开发出新的产品或寻找到新的方法,助力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具备创业能力,学生具有吃苦耐劳、不畏艰辛、不断试错的良好心理素质,辅以扎实的实践技能,可将创意转化为成果,为企业带来实在的经济效益。

在校期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以就业为主导的技工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求职就业的必备技能,也是决定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技能。不少技工院校也在朝着这一方向努力。通过在专业课中增加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和开展各类实训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引导学生在科研项目和技能竞赛中培养创新能力等,是我国一些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常见模式。

深圳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以学校应用生物学院为例,该学院在深圳与超过二十家生物技术企业、医药生产和销售企業、质量检测企业及部门、医疗器械企业等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医药和生物企业输送了大量人才。深圳地区的生物医药行业,在国家的利好政策下快速发展,呈多面开花的局面,不仅加大了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了行业对具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要求,更对现有的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依托技工院校独有的校企合作平台,学校采用“技能与创新”相结合的新型理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既有利于培养符合新时代市场需求的技能人才,也为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技工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建立“技能+创客”的项目式培养体系

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面,学校自2018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双创学院)起,便建立了以双创学院为桥梁,各专业院系为依托,“1+N”的“创意、创新、创客、创业”四创式教育模式。对内联动二级学院,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发展的紧密融合;对外通过校企合作,联动各级社会资源进行商业拓展。

学校积极探索“双创引领,校企共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以“技能+创客”为核心的项目式培养体系,它也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专业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延伸。各二级学院多年来开展企业调研,引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校企战略合作。双创学院引入校外人才导师资源,如深圳市“技能菁英”和“鹏程工匠”,大型创投公司、风投基金负责人,国家级双创专家评委等,多方面促进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融合,共同开展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培养体系的架构

以应用生物学院为例,从2016年起,学院以创客俱乐部为“技能+创客”的演练场所,创客俱乐部分为专业技能俱乐部和创新创业项目组两部分。

1.专业技能俱乐部

由专职教师主导,采用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俱乐部是专业课程的重要补充,参与人数比专业课程少,课程设置相对灵活。可选择有代表性的、最新的企业工作任务,并逐年更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内化为技能,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目的。

专业技能俱乐部每周活动2~3次,每次4课时,每班人数20~30人。在活动开展方面,多个俱乐部同时或错峰开展活动,如生化俱乐部、基因工程俱乐部、药品检验俱乐部、日化品生产俱乐部等,由不同的专业教师领衔,各自侧重点不同。学生可选择参加单个或多个俱乐部,在完成一学期的工作任务后,可获得相应的出勤学分。

2.创新创业项目组

由学生、教师及企业顾问共同组成师生团队,以企业现有的产品和服务为突破口,寻找其中的“商业空隙”,构思全新的项目课题,形成新的创意及衍生产品或者服务。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学生团队负责执行,企业以横向课题的形式给予技术和原料的支持,企业派出的指导顾问可获得学校专项的企业专家课酬支持。项目组以新产品/服务开发为切入点,研发成果除了申报专利和发表论文外,还参与各类型的创客竞赛,包括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省市级的各类双创竞赛等,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

创新创业项目组的学生多为经过专业技能俱乐部训练的老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希望将个人能力再提升一下,或是对创客项目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加入项目组要经过面试,除了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外,还要考查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及态度等。

项目组从创客课题的立项开始,一般由2~3位专业教师负责,学生团队不超过15人,核心成员为5~8人,负责项目的统筹和实施。创新创业项目组没有指定的活动时间,采用类似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每周定时开会、进行汇报和任务分配,学生自行安排课余时间完成各自的任务。

在创客俱乐部的培养体系下,学生群体形成梯队,新加入的学生以参加专业技能俱乐部学习技能为主,参与一定程度的创新创业项目组的活动为辅,如头脑风暴、方向讨论、企业调研和创客比赛等。有经验的老生以组织和引导创新创业项目组为主,将学生按能力和兴趣分为实验组、商业策划组、创意设计组等,分组执行课题任务。在以老带新、分组而治的组织构架下,共同完成项目。老生毕业后的空缺,由经过锻炼的新生迅速补上,形成代际传递,不会造成断层。建立该培养体系,旨在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创客俱乐部的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二)双创教育的具体案例

深圳一家致力于研发干细胞医药产品的企业与学校应用生物学院达成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创客俱乐部的师生团队,在进行前期企业调研、市场分析和头脑风暴后,决定以干细胞的培养液(通常为企业生产的废弃物)为原料开发新型的美容护肤产品。这个创意不与企业现有利益冲突,是一个有前景的补充。在学校和企业的双向推动及对现有设施的权衡下,创客俱乐部选择在企业进行原材料干细胞培养液的培养和处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护肤产品的开发和试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的实验室进行培训,了解干细胞培养的方法和技术,再在学校的实验室,依托专业技能俱乐部,完成培养液的净化、浓缩、鉴别有效成分等后续工作。在新产品样品成功开发后,项目组通过调动广大师生群体和亲友群体,进行样品的试用和反馈。并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调整产品功能和结构。在该项目组备赛创客竞赛期间,企业派出商业专家对学生团队进行商业展示和创业实施方面的指导。而新产品研发产生的专利、论文、新闻报道等,为企业提供了展现社会服务能力的机会。这种良性的校企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和教师积累了创新创业的实践经验,也为企业解决了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取得了双赢的战略成果。

学校其他专业院系,如珠宝学院、设计学院、商贸学院和信通学院等,也建立了类似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协同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同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辐射

优秀的创客成员在毕业后不仅可以优先获得企业职位,还可以选择将研发成熟的产品进行孵化。在选择后者的情况下,双创学院下属的孵化基地可以提供场地、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助力其項目产品从立项到成功落地形成产出能力,并协助其对接各级社会资源。指导教师和企业也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参与初创企业的运作。

学校各专业院系的学生,在经过这一体系的创新创业培养后,有不少在毕业后走上了不同行业的创业道路,如进行文创艺术品设计、人工智能科技产品研发、中小学创客科普课程开发、电商新媒体的创意运营、VR科技与无人机应用、3D打印新材料的制作等,结出累累硕果。不少毕业生在立足专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些毕业生甚至成为多个行业的创业者,涉足多个领域。他们在毕业多年后,也不忘反哺学校,除了在创客俱乐部担任顾问外,还在一些关键的节点,如企业联动、商业策划书的编著、创客比赛路演等方面,给予学弟学妹们指导。更为可喜的是,有多位本校的杰出校友、创客俱乐部前成员,主动在他们创办的企业中为学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实现了创新创业实践在学校的良性循环。另外,双创学院下的孵化基地,已成功引入多位毕业生创办的初创企业入驻,对学校形成的创新创业氛围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四)新时代的教育新趋势

学生参加创客俱乐部,除了掌握企业的最新专业技术外,还全方位地培养了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创客项目的过程中,学生与企业进行了大量和深入的交流,不仅对合作企业的理念、产品和运营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对相关的企业和周边领域有了一定的认知。以上述与干细胞医药产品企业的合作为例,创客团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除了与合作的企业进行常规交流外,还多次拜访和调研其他的干细胞企业、护肤品生产厂家、投资公司、网络运营企业、各类美容院,参加美博会,实地探访多家以微商为途径的小微企业等,对创业实践有了具象的认识。

在创客竞赛备赛期间,学生团队需要完成各种调查研究、数据分析(产品反馈、财务等)、撰写商业策划书、整合和修改路演方案等,一次次地走出专业的舒适区,向陌生的领域探索。除本校的指导教师外,双创学院还会邀请校外的创客专家、天使投资人等,对学生进行商业推广和企业运营的培训。在实践方面,引入知名创新型企业,如亚马逊、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开展以双创为主题的系列工作坊和训练营活动,系统地提升学生对项目应用的认知。这对培养学生跨学科、跨产业的整合能力,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他们在竞赛备赛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渴望学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能够在未来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这一段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从专业技能入手,到创客项目的实施和落地的“技能+创客”经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见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未出校门时,就对企业运作和真实的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思维、见识和能力的快速提升,为未来长远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其他应用型高校在专业课程中增加技能训练相比,学校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探索出一条创新创业培养的新路径,对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提升及未来职业规划的明确性,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创新创客教育在学校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学校相关的配套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从长远角度看会降低学生参加创客俱乐部的积极性,也会制约其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对内的创新课程开发、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以及对外的与社会各级资源联动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

首先,学校目前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还比较有限,缺乏有针对性的创新思维普及和创客实践的课程。除了面向创客俱乐部成员的备赛指导外,较难辐射到广大的学生群体。

其次,学校和各二级学院应根据各专业院系中的创客俱乐部的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出适合的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将专业技能俱乐部的表现、创新创业项目组的参与程度和创客竞赛的成绩及相关成果等,纳入学生的考试成绩,并可抵扣一定的选修课学时和绩点;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可进行嘉奖。应建立恰当的师生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业教师参与创客俱乐部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最后,还要完善对外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和政校合作三个平台的建立和运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同行的先进经验、政府相关的工作动态,推动各种优惠政策的引入和落实等。

四、小结

技工院校的教育主旨是实现技能优先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能力、毕业生就业率,实现高端就业。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成为企业基层的“螺丝钉”,还要能够在企业不断创新和变革的浪潮中充当动力源,积极参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只有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学生,才能在助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而只有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才能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保持一定的竞争力,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蔡益栋,闫德宇,邱勇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对地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大学教育,2020(8).

[2] 罗清海,邹祝英,涂敏,等.“三全育人”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J].高教学刊,2022(3).

[3] 孙雷.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21(1).

[4] 李滔.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基因 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深圳技师学院双创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9(11).

[5] 侯海洋.技工院校開展“双创”教育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基于白云工商技师学院的案例分析[J].中国培训,2022(1).

[6] 徐浩鸣,康姝丽.技工院校双创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深圳技师学院“双创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培训,2018(6).

[7] 余姝侨,陈红.基于双创竞赛的技工院校生物技术创客团队建设的探索:以深圳技师学院为例[J].职业,2020(11).

[8] 张家玲,周倩荟,郑一帆,等.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大学生培养目标的关系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2(2).

[9] 付辰琦,谢哲东,陈晓明.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工程训练教学探究[J].科技与创新,2022(2).

[10]余姝侨.论创客教育的理念和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17).

[11]王春嬉,王宏超,甘娟.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27).

[12]刘超.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协同开展双创教育的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

(作者单位:深圳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