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方法探析

2023-04-12岳跃稳

职业 2023年6期
关键词:改革方法

岳跃稳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方向,结合中职教育实际情况,进一步从多个方面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旨在创新教学模式,缩小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间的距离,以此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 改革 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以确保所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求。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方法,灵活调整教学手段,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方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产业发展联系紧密,中职院校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现代化背景下,机电产业日新月异,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成为产业发展方向,为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中职院校必须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明确改革整体方向,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特征明确教学目标;其次,要改变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创新实践教学理念,完善育人机制、考核机制等;最后,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确保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方法

(一)创新育人机制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实现该育人目标,应对育人机制进行创新,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要求,以育人机制为导向开展教学。

育人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责任意识,以此确保学生进入企业岗位后具有工匠精神及良好的职业意识。

二是当代职业教育强调产教融合,中职院校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时,应强化校企合作,根据合作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技能,使学生通过实训课程提高机电操作技巧、设备保养维修技能、设计加工能力,以此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质量。

三是丰富、完善理论课程内容,将电子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纳入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

四是鼓励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借助证书获取与竞赛平台磨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实现个性化培养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教学方法改革,应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依据学生性格、学情、目标、文化背景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采用弹性化、高效化、差异化、层次化、个性化、模块化、菜单化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CDIO模式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旨在培养技术过关、理论扎实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在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方法时,可积极引入CDIO教学模式。

1.转变理论教学方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涉及多种学科,其知识点繁杂零散,且部分知识与前置课程衔接紧密,另一部分内容不存在前置课程,知识体系复杂。因此,为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切实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质量,教师可从机电融合的角度,应用CDIO模式开展教学,根据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体系及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工程实例,并将工程实例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各模块之间的知识要关联衔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模块化工程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点,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果。还可引入项目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奠定基础。

2.突出CDIO模块衔接

CDIO模式将完整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知识体系划分为不同模块,若采用常规教学方法,通常直接借助简单线条突出模块间的联系,该表达方式较为抽象,易对学生思维产生错误引导,导致学生无法深层次理解课程知识。

针对上述问题,在应用CDIO模式时,要基于工程实例突出知识模块间的联系,将学生带入特定工程实例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工程实例了解知识间的关联。除此之外,采用该教学方法还易使学生认识到课程中专业技术的具体应用表现,便于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进行有效衔接,为后续的知识应用奠定基础。

以伺服驱动系统相关知识为例,该系统与设备本体之间存在机械连接、电气连接两部分,其中设备本体与电机转轴之间借助联轴器实现机械连接,而电机与驱动器之间属于电气连接。教师应用CDIO模式进行教学时,以某系统为实例讲述该知识点,可将抽象的技术知识转变为具象化实例,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推进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工作。

3.整合多元教学方法

结合上述对CDIO模式的分析可见,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工程实例的应用,教师从构思、设计、实践、运作四个方面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整体性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系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运用CDIO模式进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有助于整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

在应用CDIO模式的同时,还可积极引入其他教学方法,如仿真和多媒体教学法、自发式教学、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等,结合知识特征、实践程度合理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四)改革实训课程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技术技能掌握程度及理论知识应用水平的提高,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训课程改革。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将知识点划分为不同模块,引导学生逐步攻克不同技术难点,当学生已初步掌握各項机电一体化技术后,带领学生整体性分析各技术模块,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技术模块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训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观察技术关联点。

以检测数控机床速度、位移为例,检测过程需运用光栅传感器,基于光栅尺确定位移信号及速度信号,将光栅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借助机械连接与电气连接传输给伺服系统,以此获取检测数据。

为进一步改进实训课程教学,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将竞赛作为重要的实训课程拓展内容。此外,还可从各类技能竞赛中选取优秀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开展实验教学

机电一体化技术学科交叉性較强,技术理论多而杂,只有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衔接教学才能增强教学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环节很重要,该环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带领学生验证理论知识,这是促进学生内化吸收课程知识的重要环节,可借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教学,应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开展,而实验教学又被细分为验证性、综合性、开放性实验。其中,开展验证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理论知识;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整体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目的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主题,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与推进实验的过程。

不同实验教学侧重点不同,教师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具体实际、教学进度科学设计实验教学方案,还可基于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偏好及知识储备,设计小型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学生知识融合,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六)调整考核方式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该方案为中职教育考核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而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中职院校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方法改革为契机,深入推动教学评价考核改革工作,调整考核方式,更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综合素质情况,杜绝高分低能现象。除考试成绩外,还需将实验实训、课堂表现、竞赛参与、课业成绩纳入考核指标,并科学设置权重。可构建“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实操训练+作业成绩+竞赛参与”的评价考核体系,在该评价考核体系中,上述指标所占权重分别为30%、20%、30%、10%、10%,以此提升评价考核体系的完整性,兼顾理论评价与实践考核。

改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可将学生综合学习情况客观真实地呈现出来,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避免出现传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克服“唯分数论”的片面性,不仅使考核体系更加完善,还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技术应用水平,且可促进学生个人潜力的发挥。

三、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院校而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在明确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当前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创新育人机制,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引入CDIO模式,改革实训课程并优化实验教学环节,优化考核方式,以此更为精准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实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刚.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改革方法探索[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1).

[2]朱奕庚.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河南农业,2020(36).

[3]王碧艳.基于CDIO模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

[4]郭建华,曹忠亮,胡清明.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9(4).

(作者单位:邯郸工程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改革方法
改革之路
学习方法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可能是方法不对
改革创新(二)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