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发展研究
2023-04-12张跃伟
张跃伟
摘 要:口腔修复需求的不断提升且越来越多样化,带动了我国义齿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从全国范围内选取15所开设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中职学校,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其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结合调研结果,提出了中职学校口腔修复专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专业发展
笔者基于对全国15所开设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中职学校的调研,就其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中职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调研方式
(一)面对面访谈
笔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对中职学校教务科长、专业主任、专业教师和义齿加工企业负责人、企业技术负责人和行业专家进行访谈。
(二)问卷调查
笔者选取全国15所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开设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中职学校进行调研。设计调查项目40余项,涉及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办学年限、招生、就业、师资队伍、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毕业实习、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实训项目开设情况、校企合作等内容。共发出调查问卷15套,收回答卷15套,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调研主要结果
(一)专业教师生师比及结构现状
本次调研的15所中职学校中,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专任教师人数各校之间分布不均,为5~57人不等;“双师型”教师占比最低的为43.0%,占比最高的为100%,平均为72%。讲师及以上职称人数共计140人,平均每校9.3人,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73.3%的学校兼职教师来自义齿加工企业。
(二)专业教室配置情况
本次调研的15所学校中,绝大多数专业教室配置齐全,包括: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并接入互联网(WIFI),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三)专业教研室独立设置及带教教师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独立设置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的中职学校有14所,其中西部2所学校独立设置了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中部6所学校独立设置了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东部6所学校独立设置了口腔修复工艺教研室。
认为承担专业实训和企业实习、见习带教的兼职教师,须具有最低学历为专科的学校有11所,占比73.3%,认为须具有最低学历为本科的学校有3所,占比20%。认为最低行业工作经历为3年的学校有12所,占比80%,认为最低行业工作经历为5年的学校有3所,占比20%。
(四)实训设施设备情况
本次调研的15所学校校内实训室总面积平均为582平方米,学生人均技工桌工位面积为0.62平方米。
在毕业生对学校实训设施设备的评价中,43.6%的毕业生对学校实训设施设备的评价为充分满足实训教学需要,56.4%的学生评价学校实训设备不能充分满足实训要求,需要完善实训条件。
(五)教材使用及教学资源配备情况
本次调研的15所学校中,使用规划教材的学校有9所,占比60%;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均有5所,占比33.3%;使用网络数字化资源的学校有3所,占比20%。绝大多数学校均有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少部分学校有数字教材和虚拟仿真软件等配置。
(六)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情况
口腔修复工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数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有的学校聘请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讨论审核后执行。不同学校对口腔修复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依据略有差别,主要是根据人才需求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意见、行业新科技应用、社会服务反馈意见及企业招聘岗位需求变化等进行修订,以适应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及技术转型升级对职业岗位工作胜任力及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需求的变化。
2.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结构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选修)课程。各学校开设课程大致相同,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工艺材料应用、口腔工艺设备应用基础、口腔医学美学基础。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口腔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修复工艺技术。除此之外,少数学校将口腔数字化工艺技术也设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主要有口腔预防保健、卫生法律法规、人际沟通等。
3.专业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15所学校的专业任课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是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少数学校专业教师采用混合式和翻转课堂教学法。
(七)毕业生就专业课程的开设、实训课程开设的内容及教学效果的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满足工作要求,必不可少的专业课程中占据前5的课程有: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口腔美学基础、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口腔数字化工艺技术。
28.1%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完全满足企业工作需求;9.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企业工作需求。笔者认为学校应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校企融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与企业的对接。
认为所学专业课程与目前岗位需求的衔接程度衔接尚可,基本同步的毕业生占58.3%;认为无缝衔接,保持同步的毕业生占20.1%;认为较为落后,差距较大的毕业生占11.3%;认为内容滞后,脱节严重的毕业生占1.6%。调研结果表明各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及与企业的对接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有待加强改善。
毕业生对母校的专业教学满意程度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大多数,分别为33.7%与42.4%,一般、不满意的分别为21.5%、2.3%。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部分学校存在教学质量较差、合作企业兼职教师质量差、专业课程学时较少且分配不够合理、教学设施薄弱、实训课程教学与企业需求相差较大等情况。学校应根据职业需求,确定专业核心课程,遵循“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要密切结合岗位工作,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三、对中职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中职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定位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毕业生主要是进入义齿加工企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技工室或义齿加工中心,从事口腔修复体制作和正畸装置制作等工作。
(二)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调研结果,笔者发现中职学校应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口腔修复工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等。
专业基础课包括:口腔工艺材料应用、口腔解剖生理。专业核心课包括:口腔工艺设备使用與维护、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数字化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专业拓展课包括:人际沟通、牙体形态素描、口腔预防保健、口腔医学美学基础、口腔疾病概要、医技合作、椅旁技术。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生数量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量比例不高于20∶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5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专职教师均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具有本专业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熟练使用本专业仪器设备并熟悉其基本原理和性能,具有常用仪器的维护知识和技能,能独立完成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每年有至少1个月的企业实践时间,能很好地把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进一步融入人才培养和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兼职教师一般应具有口腔修复主管技师及以上职称,至少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及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政治素质好,熟悉教学常规工作和要求。
(四)完善教学条件
第一,专业教室应达到的基本条件。一般配备黑(白)板、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无线网络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教室数量满足专业教学要求或教室座位数达到学生数1.5倍及以上。
第二,校内实训室(基地)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训场所符合面积、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条件要求,实训室应具有专业教学必备的实训设备,如技工桌、打磨机、真空搅拌机、烤瓷炉、铸造机等,能够满足开展牙体形态雕塑、固定义齿修复体、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修复体制作、数字化义齿制作等实训项目的要求,实训管理及规章制度完善。
第三,校外实训基地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校外实训基地与学校建立稳定的协(合)作关系,有良好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设备,有能力承担部分实训项目,能满足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需求,能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提供较好的场所及相应条件。
第四,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校应有与专业相关的一定数量的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题库等。引导鼓励教师制作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激励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技能竞赛,发挥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潜能,促进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成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提高教学效果,跟上信息化时代前进的步伐。
(作者单位:运城市口腔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