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3-04-11曹海路
曹海路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以事实为基础概念,由此纵向上升至学科大概念,语文教学的基础水平是教学需要具备的要素,从学科大概念到跨学科大概念实现了语文知识与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最终对学生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打破了固有教学模式只关注学科知识的现状。大概念自2018年提出后得到了学术界和教育的广泛关注,其蕴含的理论先进性和教育必然性对广大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和学生的阅读认知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大概念视角分析,语文教育的学习重点是语言和文字,学生们经过学习后需要在各个领域自主而灵活地运用语文工具,为学习与生活提供服务,因此,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此次研究从大概念视域切入,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概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190-03
1.语文学科大概念的概述
语文课程方案指出要重视学科大概念的核心作用,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以内容主题为引领,实现课程内容情境化。“学习任务群”等课程内容的出现和兴起充分体现出大概念特征,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在大概念统领下得到了全面整合。大概念金字塔中学生得到事实是最基础且最重要的等级,但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语文学习的实践应用,事实上应用处于语文学习的最高层次,语文教育最終需要为事实服务,这是语文大概念研究的重要方向。小学阶段教育是整体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学习需要掌握听、说、读、写等技能,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小学教育中的大概念更多围绕某个学科的学科核心观念与论断展开研究,学习活动中可以在各种情境下完成迁移使用,处于完整词句和情境下阐述与理解。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大概念的具体表现是“基于小学语文核心要素而形成的概念性理解”,就是要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感知重点、领略学习策略、获得学习技巧。小学阶段是学生语用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阅读课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大概念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研究有效凸出了语文学习后的运用与实践,激活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主体,围绕语用开展阅读教学表现出对语言文字工具的重视,充分关注到学生对工具的掌握和使用,学生作为主体可以更好地掌握语用方法,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积极性逐渐实现个性化的表达。语言和文字只有在使用中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到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引导学生从个性角度理解阅读材料并完成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逐渐发展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教师在大概念引领下开展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学习语言文字的形式、方法、组合意义,积攒语言文字浅层知识并促进学生深层理解,逐渐形成高品质阅读素养,学生才能在每次阅读中体会过程、策略和技巧,更加有效理解语文阅读和语文学习。
2.概念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1)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树立语用教学意识
第一,理解语用教学理念。2022年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核心素养是课程教育的培养重点,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语言运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主要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具备良好的语感;了解国家通用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交流;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语言文字直接关系到语文的本体,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本体,教师需要围绕“大概念”和“语用”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字运用观念,明确学习语文就是为了用语文,正确指导阅读教学发展方向。语用教学理论能够促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语文课程性质,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促使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完成语言文字运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意识目标明确地训练学生,提升学生的语言和文字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语文教育的根本。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树立正确的语用教育理念能够为学生打开语文运用的大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用训练,主动掌握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和技能,关注焦点集中于字、词、句、篇等能力,更好地把握语言文字的特征,实现语用能力的循序内化。
第二,把握教学价值取向。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理解教什么、怎么教,由内而外地自觉践行和追求目标,进而指导个人的阅读行为,这可以保证教师的教学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当前语文教学核心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语用教学价值取向的构建可以将教学由课文分析向语言训练实践转向,最终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正确发展。教师在把握语用教学价值取向时要跳出语用教学的片面认知,将教学重点指向语用能力,明确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不单是工具性或人文性,而是二者统一后的“言语性”,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指导学生强化语言文字积累、提升语言文字表达水平,最终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到学生语用品质的提升,就是要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情达意等方面做出更加全面的选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到语言品质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选择更加合适恰当的语言文字展现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实现语言内容与表达形式的完美结合,进而提升语用教学的品质,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品质的提升,逐渐达到语文课程目标。
(2)依托教材强化文本解读,发挥学习任务群作用
第一,筑牢阅读理解基础。语文材料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内涵,阅读教学的过程是理解、感悟、语言习得表达的过程。教材中提供的文本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材料,它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需要从语言学习角度结合大概念解读文本,确保文本的教学价值得到有效放大,引导学生们高质量完成阅读理解,有效利用文本开展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师在备课环节需要从文本解读入手,只有解读好文本才能从不同视角走入文本内容,真正将阅读材料分析清晰透彻。教师首先从读者视角走入文本,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将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融入语境,形成初步感知并在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内涵与主旨。教师随后转向教师视角,从教育者的角度深入文本分析与课程教学,根据课文和教学需求展开全面分析,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明确自己需要教什么。教师可以尝试将语文放置于文本语境中,为学生的理解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卧薪尝胆》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们提问“哪位同学见过奴仆呢?”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并没有见过,随后教师从历史角度对奴和仆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汉字演变的过程较为清晰地反映出这个词语的特点,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教师需要深度挖掘教材文本在语言文字表达形式和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探究材料拥有的语言特色,剖析是否适合学生学习内化,形成精准的文本认知后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展开语言训练。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切入点才能寻找到合适的训练重点,保证教学的主次清晰。最后教师还需要将自己的视角转化为学生视角,考虑到学生该如何学习、怎么学习,围绕文本展开全面分析,尝试明确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该运用哪些教学方式和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二,构建阅读学习任务群。阅读学习任务群可以引导学生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字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奠定语用能力发展的良好基础。教师在构建阅读学习任务群时要围绕文本材料展开全面分析,把握学生教育培养的关键方向。文本解读能够帮助教师对教什么逐渐形成准确认知,教师利用教材解读文本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基础与学习兴趣,筛选出合适的语用教学目标并确定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这将较好地帮助教师寻找到合适的教学问题处理方案。文本解读能够为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提供准确的依据,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展示的目标理解,文本解读可以筛选出合适的语言文字,教师可以围绕具体的例子开展教学,教学方向也将因此而变得更加明朗。教师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掌握文本的特点,寻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设置合适的语言文字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的学习。首先,教师可以根据部编版教材的编写顺序对教材中各个学段语用训练进行梳理,逐渐形成系统之后寻找到适合阅读任务群的素材和重点,教学目标将呈现出循序上升的趋势,教师可以寻找到合适的教学支点。其次,教师需要总结并提炼核心教学目标,保持对文本核心价值的关注,核心价值指向语用可以将它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接触到最核心的内容,进而提升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再见了,亲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亲人”整合教育资源,将学生们熟悉的与亲人相关的阅读材料、歌曲、图片等整合起来,进而在具体语境中探索亲人的含义,逐渐拓展至整篇文章的认知和理解。
(3)合理组织语用教学内容,推进语用能力发展
第一,活用语言材料。教师需要灵活地使用语言材料,围绕阅读材料的形式与类型展开分析,从不同方面入手完成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写结合练习,可以使阅读和写作形成更加紧密联系。教材中很多文本在结尾处采用了开放式结局,读者获得了思索和创作的空间,教师可以及时利用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完成内容的拓展和续写。例如,在《我的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设计的插图以及学生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练习,这些图画较好地关联了课文的主题与内容,教师可以将这些图片用于教学中,指导学生们为图画配文并展开说写练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创新,积极改变文本的内容,鼓励学生们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完成故事的改写,这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避免教材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禁锢,促使学生利用语言文字展开创作并呈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最后,教师要不断从教材文本中挖掘自己需要的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语言组织练习,将个人的想法融入文本的描绘或写作中,学生想法的融入能够使训练更富有趣味性和思维特征。语文能力衡量与评价的标准并不是理解语言的程度或数量,而是运用语言的状态,课本中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原始资本,學生在语用学习和语言实践训练中让资本不断升值,因此,在教学中要对说写实践强化保持重视,切实提升学生们的语用能力。
第二,文本内容创生。文本内容具有可创生性,这个特点帮助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例子为学生的语用提供了创生空间,学生模仿例子不断拓展运用和表达,实现语言运用技能的提升。教师需要从教材文本中寻找到适合语言生长的特点。围绕教材开展创生活动可以为阅读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课文内容创生的过程是学生解读文本和个人经验融合的过程,最终完成课文的加工和改造,最终实现语言文字训练的深化理解。小学语文教材选择的文本优美,但是在语言语境方面相对模糊,这也为内容创生提供了广阔空间。标题、细节描写、语言概括、标点等均可以进行创生,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想象开展创生活动。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保持文章大意不变,改变文章的逻辑结构、文本形态、表达手法等,逐渐形成和原文不同的文本,这对学生主题提炼、按题选材、布局排版、语言文字组织等能力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学生更能逐渐感受到写作技法运用的价值,掌握不同文章的写作技巧。
综上所述,2022年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了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语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语用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提升,阅读教学对学生语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概念视域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密切关注到学生的语用能力发展,转变教学理念、做好教学准备、构建阅读学习任务群,有效强化阅读教学和语言文字的联系。教师全面提升教育的整体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机会,有效丰富语言文字知识,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清.立足文本提升素养——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路径[J].华夏教师,2020(06).
[2]孙步超.随文练笔,培养语用能力——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J].才智,2019(30).
[3]方闽娟.小学阅读教学中应做好“语文的事”——以《以触摸春天》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2).
[4]王小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发挥教材文本的最大价值——以西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神奇的音箱》为例[J].科学咨询,2018(07).
[5]张荣芳.小学高年级记叙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2).
[6]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 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