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想读者

2023-04-10赵冬俊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词句段落理想

赵冬俊

阅读,是立德树人的有效手段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就是培育理想读者。为此,教者首先要将自己培育成一个理想读者。

1.理想读者要有经典意识

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洗而巍然屹立的书。只要打开,它们永远不会让读者失望。理想读者会坚定地“与经典为友”。他们将阅读经典作为阅读的基础,以此奠定理想的阅读格局。他们在经典阅读中涵泳优游,萌发生长的精神力量。经典,是我们驾舟远航的压舱石。没有经典意识,我们极易随波逐流,在令人炫目的改革之风里东游西荡,而永远无法抵达教育的彼岸。试想,没有读过《学记》,怎能知曉“教学相长”的道理?没有通读《论语》,怎能懂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重要?没有诵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又怎能体会汉语的抑扬顿挫、音韵和谐?只有具备经典意识,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

2.理想读者要有慢读与猜测的能力

作家贾平凹对读者的期望是,“只要读得慢些我就满足了”。理想读者自有阅读的节奏,读到文章的关键处、拐角处,能自觉地停下来,回望并思考那些已经读过的文字,进而猜测作者将要前行的方向。他们总是迫不及待地要知道“后事如何”。这让我不由得怀念起儿时于吃午饭时听“说书”的那段时光。每当听到精彩处,说书人戛然而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个“下回分解”,让人揪心,让人期待。于是,对于书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听众会在停顿与等待之时心中生发猜测,发挥想象。这里的“猜想”,便是阅读的一种乐趣之所在。它也能够很好地锻炼我们的想象力。

3.理想读者要有积累、梳理与运用的习惯

读书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说“培养读书习惯”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前提:我们要培养的是读书的“好习惯”,而不是捧起书就读的习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质量》第三学段中写道:“在学习中,能发现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和段落,自觉记录、整理,乐于与他人分享积累的经验,并尝试在自己的表达交流中运用。”理想读者,总是眼中有光的,他们能在书中发现与自己产生深深共鸣的精妙词句和段落,并不辞辛苦地将它们挪到笔记本上,方便一再咀嚼、诵读。过一段时间,他们还要将所有的积累进行盘点、梳理,分门别类,并在某个时刻与另一群志同道合的读者朋友分享自己的收藏。于是,昔日所读,都化作他们自身的闪闪发光的思想。

理想读者,看重阅读的量,更在乎阅读的质。质的提升,依靠的正是“积累、梳理、运用”的习惯。这习惯所带来的好处,正如叔本华在《论思考》中说的那样:“哪怕是藏书最丰的图书馆,如果书籍放置混乱的话,其实际用处也不及一个收藏不多、但却整理得有条有理的小图书馆。”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

猜你喜欢

词句段落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