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师成长之道
2023-04-10李素琴
李素琴
“至乐无如读书”,就教师而言,读书更是职业的需要,要读经典的书,读儿童的书,读所谓的“闲”书。巴西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读他人的文字,想自己的问题。”阅读与思考是不可分割的,带着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教书育人。如此,读书便是最好的备课。
读经典原著。小学课本中的名家经典往往是节选的。你是否想过去读读原文?教授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如何让学生感受其言语间流露出的对白鹅的喜爱?丰子恺为何会表达这样的情感?读读《丰子恺散文精选》吧!抗战时期,丰子恺从内地迁居重庆,生活条件艰苦,内心煎熬苦闷,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成了他排遣苦闷的方式。在丰子恺的眼中,白鹅俨然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这样想来,便合情合理了。读原文、原著,教师才能知晓课文原貌,体察原情,进而带给学生惊喜与解悟。
读儿童的书。成人是长大的儿童。有些书看似写给儿童,同样也适合成人。教师读儿童的书,有助于了解儿童心理、走进儿童世界、参与儿童话题。如王淑芬的《我是白痴》就值得一读。此书透过一个智障男孩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特殊孩子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生活。男孩对身边人的善意令人感动,而身边人对男孩的欺凌又会让人心酸。读书中之人,观身边之事,提醒教师:教育需要保有温度,尊重差异,宽容待人。教师还可将此书推荐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共读中对照生活,学会体谅、善待他人。教师读儿童的书,不仅能让新课标“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真正落地,更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人性的善与美,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读“闲书”。“闲书”最初往往用于消遣,却能在不经意间打开更多扇窗。《过去的教师》是我和教师们一读再读的书。它回憶了半个世纪前的名师事迹——钱钟书先生在课堂上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吴宓教授疾呼“汉字文言断不可废,经史旧籍必须诵读”,为传统文化呐喊;假日出门,夏丏尊先生拉着学生殷殷叮嘱:“勿吃酒!铜钿少用些!早些回校!”…… 读到这些场景,便感受到他们在动荡岁月中的风骨:忧国忧民之情怀、教育救国之理想、爱生如子之作风、博古通今之学问!读书中之事,观书中之人,塑阅读之人。专业以外的“闲书”在丰富学识、拓展视野、塑造精神的同时,能让教师在备课时不再捉襟见肘,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进而让学生在学习中如鱼得水。
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静下心来,在书中认知世界,在书中读到自己,在书中收获成长。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小学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