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感的本质内涵、心理机制和培育路径

2023-04-10江苏淮安市生态文化旅游区福地路小学223001孙庆亮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5期
关键词:量感培育精准

江苏淮安市生态文化旅游区福地路小学(223001) 孙庆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版课标)新增核心素养表现之一“量感”,将其定义为“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和“数感”“符号意识”同属于数学抽象的范畴。量感对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提高估测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基础。本文对量感的本质内涵、心理机制和培育路径展开深入研究,希望能给一线教师一定的指导建议,使2022 版课标精神真正落地生根。

一、量感的本质内涵

“number sence”既可翻译为数感,也可翻译为量感,欧美很多学者将量感研究纳入到数感研究的范畴之中。娜仁格日乐和史宁中教授在《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一书中提到:“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通过抽象得到的思维结果就是计数的数,主要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借助工具得到的实践结果就是测量的量,主要培育和发展学生的量感。2022 版课标将量感单独列出,并强调量感是一种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综上所述,量感源于测量的行为实践,是人们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对测量对象的直观感知与把握,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估计、确认与比较都是培育和发展量感、开展量感研究的重要范畴。

二、量感的心理机制

量感,无论被定义为“感觉”“感性认识”“感知”还是“感悟”,都涉及心理机制问题。研究分析量感的发生、加工、编码等心理运行机制(如图1),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认识量感的本质,发展学生的量感。

图1 量感的心理运行机制

量感源于测量,测量可以用工具精准测量,也可以用身体部位去估测。如对于物体的质量感,可以用秤称一称,也可以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掂一掂、用膀臂抱一抱、用肩膀扛一扛等。在测量(估测)行为刺激下,人们逐步形成对物体轻重、长短、大小、多少等可测量属性和关系的量感瞬时记忆;量感瞬时记忆通过选择性知觉加工、编码,转化为量感短时记忆;量感短时记忆通过多次重复测量的刺激累积,逐步形成量感长时记忆;量感长时记忆在不同情境中多次实践、应用、调整和完善,逐步表现为精准稳定的度量水平和估测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通过感知觉认知世界,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虽然还不能准确用语言去描述外部世界,但却能在不断观察中感受世界。进入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活动还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比如会拿着小尺比画,告诉你1 厘米就是尺子上从0 到1 这么长;又如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你,1 米大概就是从地面到胸口这么高。可以说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对事物的认知是具象的,并且是笼统的。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可以从具体事物中脱离出来,此阶段的儿童即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龄前儿童,其思维最重要的特征是不可逆性,且没有守恒概念。皮亚杰的经典量杯实验也能证明这一点:6、7 岁的儿童是通过观察杯子里水的高度判断水的多少,而不考虑杯子的大小。

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形成守恒概念,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

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量感,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对物体的多种可测量属性进行测量,以此形成简单的抽象思维。

三、量感的培育路径

1.系统分析教材内容,深入挖掘量感培育载体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量感培育的内容广泛分布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等各个领域,培育和发展学生量感的显性内容见表1。

表1 苏教版教材中量感内容分布表

续表

在这些显性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认识过程转化为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学会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学会验证测量结果,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逐步培育和发展量感。

2.采用多种方式测量,不断增强量感具身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量感记忆储存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如时间感记忆储存于大脑的视交叉上核区域,长度感、面积感和体积(容积)感记忆储存于大脑的顶叶,质量感、速度感记忆储存于大脑的额叶和肌肉。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测量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量感具身体验,帮助学生积累量感的具身感性经验,逐步走向量感的理性直觉。例如,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时,可以用米尺量出1米,也可以用手臂比画出1米,还可以用步行来体验1 米有多长。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眼睛看一看,然后估一估教室走廊长几米,再用卷尺量一量,看看估得是否准确。经常这样做,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的量感不断走向精准,不断得到增强。又如,在教学“认识米”时,教师出示一位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上午7:00闹钟响了,我从高40厘米的床上爬起来,站在高2 厘米的镜子前刷牙,拿起40 米长的毛巾洗脸,吃完早餐后背起高30米的书包去学校,来到长7厘米的教室,拿出长25 米的语文书开始早读。”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教师及时反问并顺势导入新课:“你们在笑什么?小明日记中出现的错误单位到底该怎么改呢?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米’。”通过数学日记导入新课,让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学生兴致勃勃地展开本节课的数学学习。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创设真实生活情境,灵活调适量感精准水平

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测量需要和发展量感需要。如创设超市(集市)购物情境——学生无论扮演服务员,还是购物者,都需要称重、估测物体质量。只有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切身感受到估测排骨、土豆、青菜等不同商品的质量使用的标准和方法是不一样的,从而不断积累量感记忆和感性经验,学会灵活调适量感的精准水平。又如,学生在学习厘米和米之后,利用直尺或米尺进行测量活动并记录数据(如图2)。这样就把培育和发展量感自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随处都会用到测量,亲身体验培育和发展量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学会广泛迁移和灵活应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图2 学生用直尺或米尺进行测量活动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把学到的测量技巧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对“量”的感知才能真正“动”起来;也只有学习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数学,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的量感才会越来越精准。

4.广泛综合实践应用,逐步提升量感心理品质

稳定、精准又灵活的量感,必须经过长期广泛的综合实践应用才能积淀。全国劳动模范——北京百货大厦售货员张秉贵卖糖果时不管几两都能“一抓准”的量感就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磨炼中逐步培育起来的。同样,要想让学生拥有同样的量感心理品质,就需要让他们经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他们不断尝试,参与实践体验,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逐步形成比较精准的量感估测水平。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每位学生测量12 条关于厘米和米的数据,一个班级45 名学生,就能获得500 多条数据,30 个班级就能获得16000 多条数据。当这么多生活数据汇集起来时,学生就不难发现: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家里的门大约高2 米,餐桌大约高70厘米,等等。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同心协力、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解放学生的手脚、大脑,为他们创造更多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他们积极开展深度体验学习、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共同促进学生量感心理品质的不断提升。

总之,量感是量的感悟,它表现为对量的一种直观感知能力。量感的建立需要多次的感性经验积累,需要直观经验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学生量感的形成需要初期的经验积累和后期的理性总结。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究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更广泛地积累“量”的活动经验,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体现数学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量感培育精准
兼收并蓄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精准扶贫二首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