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问

2023-04-09肖晓兰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3年10期
关键词:苏洵荀子粽子

肖晓兰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打造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往往 会提出一些问题。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 他们踊跃地参与课堂活动,而且能加强师生、生生之 间的互动,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 重视提问的作用。本文将谈谈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问。

一、把握时机,适时提问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把握好时机。在恰当的时 机提问,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提问的积极作用。找准 时机,提出问题,我们才会得到学生的回应。那么,如 何选择时机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教学的进度、学生 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当时的活跃度等因素来判断了。

比如,在讲解荀子的《劝学》时,为了更好地引出 后面的内容,教师可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导入语导 入新课,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相 关。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地阅读这篇文章,切实地感 受教育家荀子是如何规劝世人要好好学习的。在学 生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这篇文 章的标题为“劝学”,请问“劝”字是什么意思,在文中 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学生需要带着这 个问题再次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 阅读、思考和讨论,学生发现“劝”字的意思就是勉励, “劝学”即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劝”是文章 中的核心词,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之后,教师可以 适时地为学生补充相关知识,比如:“劝”字的右半部 分是一个“力”字,在汉字中,一般和“力”字挂钩的汉 字都含有“用力做,要勤勉”的意思,如“努力”“勉励” 等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学习了这篇 《勸学》,你们有什么样的感悟?有的学生回答:“大教 育家荀子从各种角度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大家 要不断地学习,不断获取知识,发展才能。我深受启 发,也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从今天起,我要好好 学习。”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可以为 学生提供学习与思考的方向,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循序渐进,难易结合

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而不是将 他们难倒。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由 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提问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问 题的难易程度。太简单的问题起不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太难的问题又会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我们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还是以《劝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荀子的观点,我们可以导入一个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北宋文学家苏洵的故事:

苏洵小时候也是一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但是他后来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开始发奋图强,最终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有多么努力呢?据说有一年的端午节,他一早就跑去书房读书了,之后就一直没出来过。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他的妻子只好把粽子和白糖送到了书房。后来,他的妻子进去收拾碗碟才发现粽子被吃完了,但是白糖纹丝未动。再一看,旁边的砚台里多了很多的糯米粒。原来是苏洵学得太忘我,竟然把墨水当成白糖蘸着粽子吃进了肚子里。可见,他在学习时是多么的专注啊!

讲完这个故事,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了。

第一个问题:苏洵已经娶妻成家,为什么还要好好读书?

第二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还需要一直学习吗?

第三个问题:如果想成为一个有学识、有修养、有出息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努力?

这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展开,和《劝学》中的分论点相呼应。《劝学》中提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没有看到成果就轻言放弃,即使拿到的是朽木,我们也不能将其折断;但只要坚持下去,就算拿在手里的是金石,我们也能将其雕出花纹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结实的筋骨,却上能吃到泥土,下能喝到土壤深处的水,这都是凭借着它的毅力啊”。将故事和文章结合起来,学生就能明白“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确保问题能真正地发挥作用;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提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江西省崇义中学)

猜你喜欢

苏洵荀子粽子
好吃的粽子
苏洵发愤读书
苏洵焚稿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端午节,粽子香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