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F教学模式的高中自然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2023-04-09何瑶瑶熊平生陈婷何兴楠
何瑶瑶 熊平生 陈婷 何兴楠
摘 要:4F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分为Fact(事实)、Feel(感受)、Find(发现)、Future(未来)四个阶段,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在分析4F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明确研学旅行与4F教学模式的适切性,并依托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资源,从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确定研学目标,依据4F教学模式的四个阶段设计涵盖以地质、地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同时制定了科学的评价量表对学生的研学过程表现与研学成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4F教学模式;研学课程设计;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4-0066-04
随着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地理教学领域对研学旅行的关注与日俱增,对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也有较为详细的探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研而不学”的现象比比皆是[1],针对此问题,笔者将4F教学模式融入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中,寻找该教学模式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之间的适切性,从而有效解决“研而不学”的问题。
一、4F教学模式概述
4F教学模式源于英国学者Roger Greenaway提出的“动态回顾循环”引导技巧,包括Fact(事实)、Feel(感受)、Find(发现)、Future(未来)四个基本环节。该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在这四个阶段中,“Fact”为“客观事实”,在研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眼前的地理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Feel”为“感受联想”,学生将观察到的地理客观事实在组内进行分享交流,表达自己主观的情绪与感受,对比自己与他人观点的异同,获得感性认识;“Find”为“归纳意义”,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挖掘地理客观事实的本质,对众多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概括,总结规律,获得理性认识;“Future”为“决定行动”,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反思学习过程,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技巧长久地运用于未来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2]。
二、4F教学模式与研学旅行的适切性
4F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对应学生“知、情、意、行”的认知过程,其中Fact和Feel代表客观存在的事实与体会到的感受,强调的是经验交流;而Find和Future强调的是从经验交流中所获得的理性知识[2]。研学旅行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面对真实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让学生在“体验”“考察”“讨论”“旅行”“反思”“行动”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真实地理环境、发现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4F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教学本质与研学旅行的开展形式和价值诉求不谋而合,具体表现如图1所示。4F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與独立性,使学生积极感受与体验真实情境,主动投入思考,建构知识网络,提高研学效率,有效解决研学过程中“研而不学”的问题。
三、基于4F教学模式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1.研学地点概述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地处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是张家界武陵源区的核心景区,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与湘西北中低山区的过渡地带。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是一座公认的世界地质宝库,存在着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形成峰林地貌的岩石的岩性为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抗蚀性较强,这是张家界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得以形成并保存至今的物质基础;张家界的溶岩洞穴地貌以黄龙洞最为典型,黄龙洞内岩溶类型齐全,洞内长廊、瀑布、暗河犹如错综复杂的地下迷宫,具有“洞中水”“水中洞”“洞中山”“山中洞”的神奇景观;张家界地区土壤分布自下至上主要为黄红壤、黄棕壤、棕壤和石灰壤,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些皆具有重要的地学价值与科普价值[4]。此外,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还具有研学游服务,设计了专门的地学旅游路线,为研学旅行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降低了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难度。
2.研学目标设计
此次研学旅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观测与游览,对公园内的地质地貌以及土壤类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感受真实的地理环境,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基于此设计本次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如表1所示。
3.研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研学旅行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首先,教师需要搜集资料,对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对公园内的研学资源与高中地理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契合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实地考察,提前对研学旅行路线进行踩点,再对原先制定的研学内容、线路设计以及问题设计做出调整与修改[5];其次,要做好考察动员,向学生介绍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基本情况,了解研学内容,明确研学目标,开展研学讲座,向学生强调研学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讲述研学需要的资料准备、知识准备与物质准备;再次,教师需要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提前分好学习小组,并选定组长;最后,教师需要获取学校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从而得到学校在医护人员与安保人员方面的保障,同时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家长此次研学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流程等。
4.研学过程实施
研学课程设计是开展研学的必要前提,研学资源与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目标要求是确定与选择研学内容的依据[6]。本次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研学预设任务的基础上,基于4F教学模式,对Fact(事实)、Feel(感受)、Find(发现)、Future(未来)四个研学环节进行详细阐述(表2)。研学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高中自然地理,设计了石英砂岩地貌、溶洞地貌、土壤类型、岩性特征与地质构造四个主题。
5.研学评价
张家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不仅注重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也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基于4F教学模式设计了此次研学旅行评价量表(表3),主要采取定量评价的方式,同时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学生自评、教师评价以及小组成员互评,其中自评、互评各占总成绩的30%,教师评价占总成绩的40%。
四、总结与反思
地理研学旅行是一种集旅游与学习为一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7]。此次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将4F教学模式应用于研学旅行实施过程,设置了Fact(事实)、Feel(感受)、Find(发现)、Future(未来)四个阶段的研学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地理环境中深入学习,有效引导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主动思考、深入考察、积极探索,提高研学效率,实现“研”与“学”的统一。
地理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调节与育人功能,是地理学科实践育人的指向标[7]。对于研学旅行的考核评价不能流于表面,本文尝试编制基于4F教学模式的研学评价量表,遵循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則,对学生在此次自然地理研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研学成果进行评价,同时,此次研学评价中的评价要点描述了不同水平层次的表现,提高了评价的实操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现了哲学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当前,我国教育更注重“读万卷书”所获得的知识,而缺乏“行万里路”的实践检验,而研学旅行实现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统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全身心体验,使研学更好地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 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4):116-120,115.
[2] 李佩瑶.基于4F模式的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21.
[3] 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等.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2019(5):4-7.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砂岩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张家界举行[EB/OL].(2012-11-24)[2022-03-01].http://www.igsnrr.ac.cn/xwzx/zhxw/201011/t201 01124_3028345.html.
[5] 苏芳.武陵源世界地质公园研学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22(5):91-93.
[6] 李成磊,崔桂善.防川风景名胜区研学旅行方案设计[J].地理教育,2020(5):61-63.
[7]毛锦旗,郭剑峰.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以河西走廊研途问景为例[J].地理教学,2020(15):50-53,64.
通信作者:熊平生
*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流本科“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建设项目(湘教通〔2021〕28号,序号590);衡阳市教育规划课题(XDJ2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