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思考

2023-04-09赵习刘景奎伊娜

地理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十四五规划

赵习 刘景奎 伊娜

摘 要:将“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中学地理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增强学生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以人教版初高中地理教材为例,通过梳理“十四五”规划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契合点,明确二者融合的重点方向,进一步提出将“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实施路径:通过先行组织者策略构建认知结构,突破重难点;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的融入使地理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与时俱进,能够更充分彰显地理教育的特色和育人功能。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中学地理教学;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3)04-0045-04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对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作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制定了我国直至203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远景目标[1-2]。现阶段,我国约有7 400万中学生[3],在未来的15年内,他们将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作为中学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如何将“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实际教学中,不仅有利于中学生个体的成长,更对我国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一、“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意义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目标要求中指出,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工具,面对世界、中国与家乡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作出初步分析和评价”[4]。《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提到“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5]。由此可见,中学地理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国情和发展目标,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未来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十四五”规划出台的背景下,笔者结合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教学实践,归纳总结“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的契合点,并对“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中学地理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通过融合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前阅读、课堂学习、研学旅行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景图景,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加具体化、情境化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了解本国国情,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的融合点

1.“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与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契合点

“十四五”规划共分为十九篇,其中,多达七篇的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自然资源、自然灾害防治、交通布局、地区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比较重要的规划和方略与中学地理教材内容的契合点梳理概括如表1所示。

2.“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与中学地理教学融合的重点

教师可将“十四五”规划中的丰富理论、发展方向、战略举措、图表材料、价值理念与中学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侧重探索。

(1)相关战略举措与地理知识教学融合

“十四五”规划不仅对国家发展方向进行了宏观规划,还针对重要领域和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战略举措,其中很多举措蕴含丰富的地理学原理,与中学地理知识教学高度契合,是极佳的教学素材。将“十四五”规划融入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课本知识与被引入素材之间的关联性,做到既用地理思维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又在實例分析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例如,“十四五”规划第七篇就“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深入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治理农膜污染”“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完善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等多个方面[1]。对此,教师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开展融入性教学。①农业与自然环境: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是八年级下“北方地区”一节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分析制定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这一举措的有效性和必然性,并进一步探讨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②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农药化肥减量、治理农膜污染、秸秆综合利用等做法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措施,教师可在农业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将以上措施的具体实施方式融入教学中,作为农业环境保护的新方法补充,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农业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两个方面的意义和发展逻辑,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③农产品与产地: “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与中学地理中农产品产地等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教师可从具体案例出发,引导学生探讨农产品与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探讨导致不同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数量、类型、质量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等问题,使学生领会其内在的地理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2)各类规划图与地理素养教育融合

地图是具有一定数学法则、特殊符号的图形系统,可概括地将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表示在平面图上。“十四五”规划中有丰富的地图类资料,清晰凝练地展现了包括清洁能源、农产品、城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等内容的具体规划和举措,教师可将这些图件与涉及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和人文地理要素(如政区、交通、农业等)的地图相结合,从“十四五”规划的发展逻辑出发,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以“‘十四五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图略,见“十四五”规划第三篇第十一章)[1]为例,图中信息包含“十四五”规划和已建成投运的输电通道、水力发电、海上风电、火电、陆上风电、太阳能发电与清洁能源基地等内容。教师可结合教材等资料中人口密度分布、冬季风和夏季风、年降水量分布、太阳能资源分布、主要河流分布以及地形分布等图件[6-7],综合分析我国清洁能源战略布局分别与人口、季风、降水、光照、河流与地形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各项决策的地理学逻辑、为什么具有可行性以及实施后的效果评价。该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3)系列发展目标与价值观教育融合

“十四五”规划不仅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1-2],其精神内核还与当下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高度契合。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激发学生建设祖国的热情,引导学生立志投身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专业领域。

例如,“十四五”规划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指出,国家未来将实施深空、深地、深海、极地探测等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第七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提到,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1]。对此,教师可在“极地地区”“中国的农业”“资源与区域发展”等内容的教学中,对学生开展价值观教育,鼓励学生投身重大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的关键领域。

三、“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路径

“十四五”规划与中学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教师将“十四五”规划中的内容融入地理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实际,科学地调整和制定教学策略。本文从构建先行组织者、开展课堂活动和组织研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提升认知层次,培养地理实践力。

1.构建先行组织者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最早由奥苏贝尔提出,该策略指在安排正式的学习任务前,用学习者能懂的语言或学习符号,呈现给学习者起引导作用的相关材料(即先行组织者),引导学习者联系新旧知识,构建认知结构,促进其主动地、有意义地学习[8]。教师可深入挖掘“十四五”规划与中学地理教材的契合点(表1),选取恰当的切入角度构建先行组织者,降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难度。

例如,“十四五”规划第九篇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旱作梯田和淤地坝建设”“进行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修复”“开展下游二级悬河治理和滩区综合治理”等具体措施[1]。教师可据此构建教学路径,攻破八年级上“黄河”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和“地上河的形成与治理”等教学重难点。教师可在课前构建先行组织者,向学生提供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例(如闸沟垫地、打坝淤地)、“旱作梯田”和“小浪底”水利枢纽等资料供学生阅读,课下小组深入探讨;在授课时,带领学生围绕先行组织者探究“黄河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河段是哪里”“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地上河”等问题,剖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的原理;引导学生课下完成思维导图,厘清黄河上、中、下游面临的问题、治理措施、相关实例、未来治理重点等知识,构建完整的認知结构。“十四五”规划的融入为教师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新颖的材料,对于学生搭建知识框架、突破知识难点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认知过程分为识记(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价(Evaluating)和创造(Creating)六个层次[9],其中分析、评价和创造属于高阶认知层次,强调综合分析信息、评价和设计方案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将教学目标和“十四五”规划中与教材相关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表1),设计课堂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

例如,在“十四五”规划第八篇第二十八章“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中,规划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布局,我国将着眼于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1]。在高中必修二“城镇化”的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与所在学校较近的城市群为对象开展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围绕“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途径”“当地传统文化和特色景观的保护对策”等问题开展讨论。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可丰富乡土地理素材,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同时使“城镇化”这一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化。在讨论过程中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城镇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及其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在讨论后,可通过小组汇报展示、组间互评与教师总结的方式形成结论。通过这一教学策略,学生可在自主探究中逐步锻炼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的认知层次。

3.在研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提升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地理信息获取能力、地理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更好地树立人地观念,培养地理实践力。[10]“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很多国家重点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表1),教师可根据相关素材设计地理研学活动。

例如,“十四五”规划第三篇涉及“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教师可根据建设方略,结合教学需求设计研学活动路线。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分析相关资料和文献,带领学生前往中国南水北调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南水北调项目的重要意义、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案,通过模型直观感受“东线工程”和“中线工程”的宏观布局和惠及地区。之后开展实地考察学习,沿南水北调“中线”探访丹江口水库、黄河隧道,沿“东线”探访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京杭运河输水河道。实地参观南水北调项目的实施状况,向设计者、工作人员请教设计思路和运营技术,挖掘建设者在科技攻关中的先进事迹。最后返回驻地,总结研学收获,对比“东线”和“中线”工程在水源条件、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最终完成实践报告。在研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在观察中加深理解,在交流中活跃思维,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要求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4-5];地理教学要反映时代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话语体系,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新成就。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2021-03-13)[2022-10-12]. 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 宁吉喆. “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意义及其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内在逻辑[J]. 人民论坛, 2020, 4(34): 6-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EB/OL]. (2021-08-31)[2022-10-12]. 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2020/quanguo/202108/t202 10831_556364.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6] 中國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EB/OL]. (2011-08-10)[2022-10-12]. http://cwera.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121& NewsID=1988.

[7] 地理课程教材研究中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8] Ausubel, David P. 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60, Vol.51(No.5): 267-272.

[9] Anderson L W ,  Krathwohl D R ,  Airasian P W , et al.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 New York: Longmans, 2001.

[10] 刘振振,胡传东,廖小雪,等.地理实践力培养视域下的长江三峡研学课程具身设计研究[J].地理教育,2022(7):67-70.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十四五规划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