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区:“沉浸式”红色教育扮靓新时代育人底色
2023-04-06邹国清张宜辉雷金香
邹国清 张宜辉 雷金香
赣州市南康区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热土,是赣南最早成立县级苏维埃政府的地方,是革命先驱陈赞贤、黄祖炎的家乡。数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诞生了许多“红星学校”。
近年来,南康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深挖校内外红色教育资源,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让每个学生体验“沉浸式”红色教育,让传统“红星学校”焕发时代新颜。
一、“老树新枝”——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迸发时代气息
南康区赞贤小学由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革命烈士陈赞贤于1918年创办,是一所红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厚重的百年老校,也是当地知名的“红星学校”。进入新时代,学校提出“扬赞贤精神,育时代新人”办学理念,新建陈赞贤事迹展览室、赞贤广场、思源亭、红色书吧等,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气息:在陈赞贤事迹展览室参观,可了解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在赞贤广场阅读红色家书,可触摸革命英烈温暖而坚定的内心;在思源亭聆听红色故事,可走进战火纷飞的岁月,感受革命英烈的铁骨铮铮……在学校开展的系列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中,评选出了一批“红星教师”“红星学生”,让赞贤精神代代相传,让百年“红星学校”绽放新颜。
南康区龙回镇系龙回起义的策源地、发生地,也是黄祖炎烈士的家乡。进入新时代,学校秉承“办红星学校,育时代红星”育人理念,依托黄祖炎烈士事迹、龙回暴动等红色资源,新建红星园、红星史馆、红星舞台、红星故事长廊、红星足迹、红星篱笆等场所,让师生时时处处沉浸在红色文化氛围中。学校编印了红色文化读本《红色龙回》,通过唱红色歌曲、讲红色故事、编红色童谣、诵红色经典、演红色故事等活动,引导学生铭记龙回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凝聚筑梦力量。
二、“移花接木”——把红色“活教材”搬进校园
为了让更多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南康区在创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中,想到了“移花接木”的方法,把其他地方红色经典标识建在学校,“红井”“红船”等变成学校红色教育的“活教材”。
南康区第五中学原有一口废弃的古井,学校以瑞金沙洲坝红井为原型,将其改造成了“红井”,并配建了红色文化墙,是对学生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活教材,也是党员教师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学校定期组织师生在此开展红色经典诵读、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比赛,俨然成为学校最红最亮的打卡点。学校把“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色故事引进来,开辟了“沉浸式”红色教育的新途径。
南康中学是省重点高中,学校把校内的一人工湖命名为“南湖”,并以浙江嘉兴的南湖红船为原型,在人工湖上修建“红船”,旨在讲好“南湖”故事,弘扬“红船”精神。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南湖”体验,听讲“红船”故事,感受“红船”精神,接受思想洗礼。每当师生从“南湖”边走过,他们就会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回想那一段感人的革命故事。
三、“无中生有”——打造行走的红色课堂
南康是教育大区,有中小学校300多所,因办学条件所限,部分学校一度面临校内红色教育资源“无”的问题。南康区充分发扬“无中生有、敢为人先”干事创业精神,整合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学生在“综合实践场上”“研学路上”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在“行走的课堂”中传承红色文化。
南康区利用闲置校舍,打造了赤土綜合实践基地,集中建设了党建广场、红军步道学习区,重走长征路、飞夺泸定桥拓展体验区,真人CS、队列训练国防教育区以及红色南康馆、红色音乐馆、红色故事馆等,每学期安排师生分批次到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个人都在“沉浸式”中接受红色文化教育。
南康区还开发了井冈山、瑞金、于都等区外研学路线。师生沿着先辈的足迹追寻红色记忆,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近年来,南康区每年组织5万余名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学生在红色足迹中追寻红色记忆,体验红色文化教育。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南康区以创建“红星学校”为抓手,开展“沉浸式”红色教育活动,营造了“五红”铸魂育人的浓厚氛围,红色成了学校最亮的精神底色。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教科体局、南康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