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听力与阅读有效结合的路径探析
2023-04-06温铁珊
温铁珊
英语阅读与听力均属于语言输入过程,阅读教学与听力教学相辅相成,是学生语言学习中吸收与内化的重要渠道。[1]着眼于感官角度,“有声的阅读” 和“带着思维去听” 都是聚焦于核心素养下的能力导入。在传统教学中二者分离甚至脱节,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将英语教学置身于语言环境、语言文化背景的大氛围下。此外,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脱离于综合能力的专项训练固化了教学思维以及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此背景下,要突破传统教学的面面俱到,落实到语言基础 (字、词、句、篇) 的细节点,要集中于语言,运用发散于语言,为学生积累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
一、注重词汇积累,稳固听读基础
英语学习中,词汇是基础,进入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基础词汇量达到1000 以上,而整个高中阶段,学生的词汇水平应累计至3000~4000,因此,大量的词汇掌握是学习英语的硬件要求,而在以往的听力和阅读教学中,对词汇的强调与融合却并不明确。学生对单词的记忆程度、理解应用能力将决定他们在听、读过程中的联想代入能力以及思维转化能力。也就是说,对应的单词可以作为听力训练中的触发点,从而引导学生从含义与用法上对听力内容进行判断与整合。此外,阅读中的词汇重点直接关联文章的整体理解和逻辑基础。由此可见,词汇积累对于听力和阅读具有明显的共性作用。听力与阅读结合式教学中,充足的词汇量、细化的词汇理解、高度的词汇联想对学生的听读感官有着直接的激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词汇积累意识,更要拓展词汇的细节运用,例如,同音词、同义词、基于固定场景的高频词等,另外,还要从单词的发音细节去引导学生完善良好的语音辨识能力,形成对词汇的深度记忆,对词汇的敏感感知,由此在听感、语感上最大化作用于听力与阅读过程。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TeenageLife” 时,教师在课前引导过程中针对“school club” 对应的种类进行了单词集合,首先是ballet、nature、volunteer、debate 等,在“Who can tell us what clubactivities the activities is the pictures are?” 的引导下,学生顺利将单词代入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师接着引导 “Learn about these interesting clubs,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将学生正式带入Teenage life,在reading and thinking的结合中,教师对单词的集合从名词过渡到相对复杂的形容词: obviously、responsible、fluent 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衔接听力和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做好单词分类、积累,结合教学主题,有侧重的听力和阅读训练让学生感受到了充分的知识前导准备,在教学实践中能格外配合与专注,对听读的应用有序而充实。
二、把关句式掌握,提高转换能力
阅读和听力的有效整合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过程,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转换意识以及从多面切入的转换能力,从而达到感官的一体化、思维深度化的效果。句式掌握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句式是词汇的延伸,也是段篇章的基础构成。对高中学生来说,大段的听力、阅读材料既有量的考验,也有理解的难关,不同于汉语学习,英语学习中句式是相对固定的搭配,句式中所包含的语法逻辑也属于英语的表达基底,句式之间的连接、句式与听读内容的中心结合是学生需要认知并突破的方向。在具体教学中,句式的单纯记忆并不难,但如何将句式在听力与阅读中融会贯通却需要贴合实际的方法。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量化记忆,还要为学生设计目标清晰、过程融合的句式代入方法,可以通过句式归类、句式拓展等方式进行操作。总之,让学生意识到在熟悉基本句式的基础上融入语境,掌握句式的可能变化,才能有效贯通听读训练。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Cultural relics” 时,结合课文主旨: 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学会描述古文明遗址的特点、发展等情况,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提取了相关句式,尤其围绕定语从句展开灌输。“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boxes were then put on a train for konigsberg,at that time a german city on the baltic sea.” “the amber which was selected had a beautiful yellow-brown color honey.” 在代入句式的基础上,学生突破了阅读的内容阻碍,文中的历史内容也清晰起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了俄罗斯沙皇一所Amber room,围绕它的建立、转让、被毁、重建的历史进行掌握。在随后进行的listening and ask 中,教师继续代入功能句式“Do/Don't you think that...” “Do you have any idea about...” “Are you sure that he/she telling the truth?”。从课文到自主运用的句式结合,让学生更加清晰听、读之间的共同点和转化点。
三、拓展精选材料,提升知识储备
优质的英语材料不仅能够向学生传递丰富的知识和信息,而且可以带给学生愉快的听读感受。[2]机械化的听读重复训练无疑会带给学生平淡的感官感知。对高中英语学习来说,丰富的知识储备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点,围绕兴趣选择贴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听读材料成为英语听读结合教学的全新突破口。从这一层面出发,拓展材料可以作为学生的视野之窗,帮助学生搭建课外桥梁。语言学习更要跳出束缚,学生建立起拓展意识,感知更丰富的语言环境,才能真正体会语言的广度和深度,而新奇、多样的听读材料能够让学生畅享英语的魅力,触发学习积极性。在精选材料时,教师既要注意材料本身的趣味性、丰富性等元素,又要与教材文本相结合,连贯系统知识点,以基础性为原则,以多面性为延伸,让学生感趣而知新。例如,在高中英语“Space Exploration” 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精心选择了拓展材料。首先,教师由课文内容引出拓展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exploration?” 引起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精心准备好的材料: 电影《Apollo 13》。这部纪实性影片以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的“阿波罗13 号” 为原型,讲述了1970 年三位宇航员在接近月球时因氧气罐爆炸而产生的危机,并突破危机最终返回地球。通过观看电影片段,让学生带着感知去听。然后,教师用准备好电影经典台词片段来融合学生的阅读体验,如“That’ s one small step for man,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The most hazardous and dangerous and greatest adventure on which man has ever embarked”。通过从听到读的转化,精彩的拓展资料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四、设计听读形式,完善兴趣铺垫
(一) 展开趣味专项活动
听力与阅读的融合需要特定的形式、精心的安排,以实践和体验为重,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先导。所谓“有声的阅读” 是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接受语音信息的刺激,使学生易听懂,大胆读,从而实现理解运用的糅合与创造。教师要科学设计阅读与听力环节,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最终达到以读促听,以听强读的效果。开展趣味专项活动,要符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实施重点在于趣与学及练的结合。首先,教师要注意活动主题的选定,先明确教学目的,再综合考量活动的具体形式,要从高中生的视角出发,活动避免平淡、幼稚;其次,教师要精心安排每一个步骤,趣味性与深度性并行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经典影视元素、人文科学元素、社会时事元素等都是参考方向。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Wildlife protection” 时,围绕课文话题 “The importance of wildlife protection,ways to protect wild plants and animals”,教师设计了专题活动: Press conference on wildlife conservation,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选择: Publisher or reporter,publisher需要做计划,读计划书、倾听提问并回答,reporter则需要倾听计划书陈述、准备问题并提问、表达自己的观点。活动形式与课本密切结合,新颖且有挑战性,最重要的是不同的角色扮演者都能够从沉浸于角色的空间里得到融合又不乏细节的听、读体验;同时,学生积极性也大幅度提升,从两种角色的碰撞中,很好地对应了听、读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 创新课堂实操活动
对于英语教学中听读形式的设计,一些教师容易走入误区,一是概念单一,素质教育推行以来,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形式在课堂中频现,为学生带来了玩学一体的学习新体验,但不少教师提活动必大规模,这对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并不现实,有效、有趣的活动不一定要大操大办,抓住课前课后的时间开展以实操为目的的“小活动” 也同样能活化课堂。其二是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除了适当借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更多独创的想法,从自身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接受度出发,来完善听力与阅读的结合。不同的教师对听读融合的偏向与切入都有不同的认知,是融合读来呈现听的效果,还是以阅读为基底穿插听力考验,还有活动形式的难度设定,活动形式是否增加延续性,等等,都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去合理衡量,大胆创新,让学生充分感受听读形式的多彩与新趣。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Healthy eating” 时,教师围绕丰富的饮食文化,认识健康和饮食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一主题为学生设置了课堂实操活动。在阅读完课文以后,教师安排了“a famous saying about health”,愿意进行表达展示的学生不仅要说出一句A famous saying for a healthy diet,并要对名言进行解释,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学生则通过倾听与思考,选择自己支持的名言,并同样要结合课文阅读内容表达观点。活动反响热烈,名言层出不穷,“You are what you eat,first wealth is healthy”“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等,既贴近熟悉的生活,又诙谐有趣,学生充分体验到听读的乐趣。
五、扫清背景障碍,跨越文化异同
作为语言学科,英语学习不单涉及知识点,对整个语言的体系背景、文化差异的了解同样重要。高中生的听力材料以综合内容为主,融合了多方面知识及人文背景,学生往往会由于对语言文化背景了解的欠缺导致出现思维误差,没能从语言环境和社会常识等方面去代入理解。阅读方面也同样,学生能够理解文意,理顺逻辑,却常常被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误导。而扫清背景障碍的重点在于如何针对听读学习切入语言的人文性特征。教师要积极拓展,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环境的客观差异,建立起跨文化的学习思维。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可以着眼于生活,从节假日、风土人情等方向入手,也可以应用宗教、政治、历史等元素,利用纪录片、图集等丰富的感官资料,让学生在听与读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从而有效提升听读能力。例如,在教学高中英语“Diverse cultures” 时,课文讲述了多元文化名城圣弗朗西斯科的发展及文化特点,在阅读学习中,跟随文中主人公的视角,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的冲击力。虽然文中也提到了“Chinatown” 和“Immigrant culture”,但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甚至圣弗朗西斯科和美国其他城市的文化也有着不小的差别,教师一方面从更细节的历史原因来分析城市文化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寻找相关宣传短片、图片等和课文内容进行比较。并且从气候、地理位置等条件,和中国的城市进行比较。一番跨文化背景障碍清扫下,学生对圣弗朗西斯科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后续的听读训练中,学生的逻辑方向也更为清晰。
听力与阅读无论出于应试的目的还是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都是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关系而存在的,是无法抹去的学习环节,同时也是英语综合能力锻炼的工具性内容。听力与阅读都是依托于感官协同发展的,教师要认识到听、读一体发展的必然性,更要清楚听、读有效融合的方向策略。[3]总之,教师要从日常听力教学的方方面面入手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从拓展角度展开阅读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需求,从反馈中不断完善,大胆创新,为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航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