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23-04-06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韩 锐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其具有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是促进学生形成并发展“读、写、说” 各方面能力的基础。并且,阅读教学不仅与语文学习相关,其也影响着其他学科认知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在新课标背景下重视培养初中生的阅读思维及能力,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科学的阅读教学观

一方面,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 语文教育应该为培养与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之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读写和表达能力。并且,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还应该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感染熏陶作用,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语文教学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独立阅读能力和语感,并能够灵活运用多元化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自主阅读学习能力。

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结合三维教学目标,贯彻新课改理念。知识与技能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读写能力,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习惯和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以此为基础,教师要借助于阅读教学契机,挖掘阅读素材中与主流价值观趋于一致的内涵情感,进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学习资源,优选有效阅读内容以丰富课堂。

例如,在《邓稼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 《孙权劝学》 这一组主题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单元阅读综合和迁移学习。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主题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借助于直观生动的画面,创设阅读情境,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地吸引学生进入阅读教学环节中。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主人公” 的崇高品格,品味描写这些名人的用词语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接下来,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话题讨论,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主题阅读中获得思考和启发,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情感正向的价值观,在贯彻知识教育的同时践行思政教育。

二、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制定教学策略

(一) 以阅读为本,应用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具有手段与目的的双重属性,通过阅读形成知识能力,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形成阅读习惯和品质。教师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学会阅读和保持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学习。对此,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构建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首先,创设阅读教学的直观情境。教师为了更好地呈现出阅读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快速捕捉和理解阅读材料,可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法。也就是教师要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将阅读材料中关于思想感情、价值观等内容转变为可感、具体的画面、声音等具象元素,促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例如: 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包括《出师表》 《曹刿论战》 《唐雎不辱使命》 等篇目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诸葛亮、曹刿、唐雎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了解“劝谏” 的多种方式,包括直谏和婉谏。若让学生直接从阅读文本中总结归纳出几篇文章的共同点和差异是非常困难的,而利用直观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特定的情境中,掌握说话技巧,从中体会到语言表达的特殊魅力。由此,将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相结合,由文字到情境,利于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和效率。

其次,教学内容呈现的直观性。对于一些表达强烈情感,且难以用实物进行表现的阅读内容,教师同样可以利用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有声有色、直观地呈现阅读内容,促使学生获得情绪、情感的感知,在此基础上理解阅读内容。

最后,阅读教学的问题情境。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因而提问和释疑就贯穿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阅读如果只是一读而过而没有进行思考,仅仅注重阅读的“量”,忽视了阅读的“质”,就难以理解阅读的真正含义,阅读的实际意义则并没有完全凸显出来。对此,教师应用问题情境开展阅读教学,旨在构建问题情境,用“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启发其思考,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形成问题意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例如: 在《散步》 一文的阅读教学中,讲“我、我的母亲、妻子、儿子在田野上散步”,“以小见大”地表现出尊老爱幼的美德,由此在讲解 “散步”时,可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作者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其二,文章是的叙事线索;其三,为作者一家人散步设计路线。为避免问题情境出现形式化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以往学习过的阅读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行阅读和讨论,对“亲情” 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并模仿散文的书写方式,实现教学的升华。[1]

(二) 以生为本,改变阅读顺序

按照初中语文新课标的指导理念,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善阅读效果。为了使学生形成阅读思维、养成阅读习惯,教师可简化阅读教学的程序,让学生了解如何阅读、如何分析,结合教材主题教学内容及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定阅读文本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阅读知识的储备及应用。例如: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建筑之美” 为主题的群文阅读素材,精选《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 《故宫博物院》 《呼和浩特的公主府》 等文章,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 其一,自行阅读三遍,第一遍通读阅读文本,自检自查生字和难以理解的语句段落,并勾画出来;其二,第二遍阅读,认识文本的写法和篇幅结构,熟悉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其三,第三遍阅读,答疑解惑,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品悟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及文化内涵。为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教师也可适当地进行问题式引导,如“ 《苏州园林》 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写远景和近景哪个比较多,各自有什么特点和要求?”,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反复思考问题,并尝试回答,大胆表现。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进行简化,融合互动交流、自主探究和反思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学,此点体现了初中语文新课标 “以生为本” 的理念。[2]

(三) 整本书阅读,深化阅读层次

新课标指引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要凸显出整本书教学的目标,其可提升学生知识储备量、拓宽视野、掌握阅读学习技巧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应用能力,这一能力不仅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同样也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科学选择阅读文本,以全面性、整体性为阅读目标,《朝花夕拾》 一文选择了记录鲁迅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的片段,其中不乏一些给鲁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流与讨论。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前,学生应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阅读、记笔记、与同学讨论交流,用自主阅读、自由思考代替传统的教师讲解。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则是带领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模块学习,为学生答疑解惑。[3]又如,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可围绕“过程性写作—文学性写作—评论性写作” 三个层次,为学生创造交流与表达的空间。其中,过程性写作是学生学会记笔记和读书提要;文学性写作是学生了解续写、改写和创作的方法;评论性写作是学生了解文学评论等。教师可以单独设计一节“微写作”,从学过的人物描写文本中,选择一个学生喜欢的人物,根据某阅读文本中的特定情境,为该人物设计一套套服装,并说明设计理由。对此,通过以读促写和以写促读,促使阅读联系生活实际,综合提升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以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三、初中阅读教学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一) 教师评——关注学生的主体感受,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对教学进行总结性评价,应注意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1.课堂评价的调控性。教师点评部分起到调控整个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在组织课堂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反思环节,大胆进行表达。教师应优先示范,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如何评价,并适当地对学生的总结反思进行矫正和补充。也就是,教师扮演着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尝试自我评价,回顾自己在阅读教学中所学、所用,避免其过度发散思维而偏离课堂教学主题。

2.课堂评价的激励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现教学艺术,集中表现在激励性评价上,可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感受,树立积极的自信心。

3.课堂评价的教育性。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情绪,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尤为关注学生的道德表现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形成道德情感,并积累丰富的阅读体验。教材选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品内容,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尽可能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资源,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等。简言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具有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品格。[4]

4.课堂评价的灵活性。灵活性与绝对化、刻板化相对立,是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目标,面对学生的差异性选择合理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评价学生的灵活性,集中体现在面对学生个体差异,应不按照绝对统一的标准,用正向激励学生热爱阅读、促进其发展,留给学生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来说,教师通过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其富有个性和主动地学习。

(二) 学生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阅读教学给予了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机会,学生不再是以往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流的主人。而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此,教师组织阅读教学,应明确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使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养成乐于反思的好习惯,夯实知识体系,形成逻辑思维框架。例如: 在指导陈柏清的《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一文阅读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概括文章内容、描写方法、佳句品析等,通过问题导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进行思考反思,在自我评价中逐渐成长。

(三) 生生互评——强调学生交流学习,实现班级学生共同发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所用阅读材料、教学环境相同,学生可能会产生相近的阅读学习体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难以有障碍。虽然在有些情况下,不同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从互评中取长补短。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明确阅读在初中语文学科上的具体体现,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能力,整体感知和读懂文章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发挥阅读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素质培育、能力提升、意识形成,尊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进而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