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实践研究

2023-04-06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弘德学校266000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段红色基因

李 慧(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弘德学校 266000)

红色文化与红色基因承载着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先进的思想文化因子。弘扬红色文化,继承红色基因,我们应该从小抓起。当前,各中小学的红色基因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也都有着自身特色,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规划和系统实施,导致各阶段红色基因课程缺乏系统性,各年级之间缺乏连续性,活动随意性也较强。相对来说,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红色基因课程的持续性、连贯性与层次性方面能有更多优势。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红色基因教育课程设计中,从实际出发,划分了基础学段(1、2 年级)、进阶学段(3~5年级)、衔接学段(6、7年级)、毕业学段(8、9年级)四个学段,根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实际学情进行项目化的、阶梯化的课程呈现,精心设计同一项目下的不同学段的研究主题、内容、目标,形成了青岛滨海学校特色的红色基因课程体系,希望为同行提供可以借鉴和启发的经验。

一、 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开发

教育工作者应走出纯理论化、说教式教学的误区,将项目化的红色基因课程落到实处,通过参观红色场馆、开展红色纪念日活动、组织红色研学主题实践活动等途径,真正使红色基因课程走入学生心里。

1.红色场馆:体验互动 实践成长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理念,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力量,适应社会需要。在学校的方寸之外,社会才是更大的舞台。让学生走入社会,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认识更多事物,接触更多教育资源,对于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在我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实践中,我们将红色场馆作为重要教育阵地,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红色文物、了解到红色事迹、触摸到红色脉搏,在体验与互动中,种下红色种子,获得成长。

2.红色纪念日:铭记历史 传承基因

在红色基因课程开展过程中,学校可充分利用红色纪念日开展一些红色活动,如向革命先辈致敬、网上祭英烈、红色故事宣讲等,使学生更好铭记历史、传承基因。

3.红色研学:探寻历练 阅古思今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和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校园和课堂之外的大自然、社会、生活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开发,可以以红色研学为重要途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到大自然中,走到社会上,去探寻历练,去感悟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例如,我校所在的青岛市市北区是青岛红色运动的发源地,诞生了青岛最早的党组织、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地下联络站,王尽美、邓恩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留下革命足迹,给这片土地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教育素材。因此,我们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取得了不错成效。

二、 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实施

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落脚点在课堂。为使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更有效、系统,可从设计问题情境、组建项目团队、开展深入探究、组织交流汇报、进行全面总结等方面着手。

1.设计问题情境

在开展红色基因课程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去体验、去学习,我们应该设计问题情境,利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热情。

2.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式的学习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同,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听,即便是进行小组合作,也是简单的小组合作互动讨论。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组建项目团队,引导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在团队内部开展学习、合作、体验,让学生将自己思路和创新性想法拿出来共享,做学习的主人。在组建项目团队的时候,教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年龄段、自己所掌握的资源选择适合的项目,自由组织团队开展红色基因课程学习。

3.开展深入探究

在组建项目团队之后,下一步就是在团队内部基于项目进行深入探究。探究形式多元,可以是学生围绕项目来进行分工,根据自己分工进行独立探索、收集、归纳,也可以是共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探究。青岛市图书馆开展的“书香青岛红色阅读季”、青岛市博物馆联合胶东五市博物馆开展的“烽火胶东——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展”都是非常好的红色基因教育阵地。

4.组织交流汇报

在项目式教学开展后,针对学生所探索的内容、获得的成果,应该组织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过程中,不仅能够使成果得到巩固,还能够丰富学生阅历,拓宽学生思路。因为即便是同一个问题驱动之下,不同项目组也会有不同见解、不同的探索,多层次、多方式、多广度的红色基因课程能够极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知,激活红色基因生命力。

5.进行全面总结

在项目化学习结束之后,我们的红色基因课程并未结束。针对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表现、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提升的地方等,教师应该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与归纳。尤其是针对中低年级(基础学段与进阶学段)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项目化学习相对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会存在很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教师应该深入到项目组中进行指导,并以纵览全局的视角进行总结。

三、 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实效

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实施之后,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课程的实效性。对此,学校应以“三新”评价为依据,即新发现——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对活动内容、自己的能力、价值体验等多方面的新发现;新理解——学生对红色基因教育主题、人物和场馆的新理解;新行动——红色基因课程学习中采取的新行动和创新展示方式,对项目化学习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1.新发现

所谓“新发现”,指的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通过设计项目、完成任务、交流汇报等,对自己能力、价值等所产生的新发现。在项目化教学之前,学生自己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项目化教学之后,通过学生设计项目、设计活动方式、参与真实世界的体验和学习,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有了更多自主权。

不仅如此,学校也对学生有了新发现,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红色小讲师、红色故事展播、课本剧等形式的活动载体,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实现了学习创新,发展了学生道德素养。

2.新理解

所谓“新理解”,指的是学生对红色基因教育主题、人物和场馆的新理解。在传统的红色基因课程中,红色主题、红色人物、红色场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符号化、虚拟性的内容,学生并没有真正地产生情感。而通过项目化的红色基因课程,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博物馆、红色教育阵地、名人故居等,通过真实情境体验,了解战争年代时代背景,深入了解历史,体会到了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树立了立志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对于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感悟有了更深层次认识。

3.新行动

所谓“新行动”,指的是红色基因课程学习中采取的新行动和创新展示方式。在项目化教学中,红色基因课程不再局限于教室内部,也不再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传授形式,而是有了参观红色场馆、开展红色纪念日活动、组织红色主题的实践活动等新行动,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新行动中,切实感受到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而学校方面也形成了“青岛滨海学校九年一贯制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教材、教学设计和课件资源库。

四、 结语

笔者结合本学校经验和做法,从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开发、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实施、九年一贯制学校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红色基因课程的实效这三个方面展开了阐述。红色基因作为先进思想文化因子的高度凝练和升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灵魂血脉之中。红色基因凝结着中华儿女的理想追求。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学生年龄特点,结合红色教育阵地,运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同一驱动问题下的多层次、多方式、多广度的红色基因课程教学,构建传承红色基因项目化课程体系,积极倡导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式方法,不断激活红色基因生命力,推动红色基因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学段红色基因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红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追忆红色浪漫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