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作业多元化设计分析

2023-04-06葛紫云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210046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本课双减形式

葛紫云(江苏省南京市丁家庄第二小学 210046)

美术教学肩负着释放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美术作业的优化设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在“双减”政策下,由于部分教师缺乏作业设计创新意识,美术作业优化仍然面临一定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美术作业多元化设计,为学生美术学习保驾护航。

一、 以学生美术能力为基础, 进行层次化设计

1.关注作业内容的层次性

陶行知先生提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环境不同,在审美能力、美术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对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部分教师在设计美术作业时采取同一层次内容面对全体学生,导致作业难度脱离个别学生能力实际,影响作业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从关注作业内容层次性入手,以学生美术能力为基础,科学划分作业层次,实现教师引导与个性化指导的有机融合。

以《玩泥巴》一课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利用黏土等美术工具,捏出相应对象或物体,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表现能力,在沟通和创造中发展美术素养。一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美术手工课程,学习兴趣和能力有所差别,可以充分结合实际,对作业进行如下层次划分:①阅读课本内容,整理黏土泥塑的方法和步骤,对课本中出现的泥塑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②在回顾课本内容基础上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在课堂上分享;③进一步探索,通过阅读、查找资料等途径寻找泥塑的艺术美。划分层次后,鼓励不同水平学生按照能力进行选择,满足个性需求,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

2.关注作业评价的层次性

在美术作业设计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过度强调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对作业评价缺乏创新思考,导致部分美术作业缺乏科学评价,影响作业布置效果。教师可以将小学生能力层次转化为优化作业评价的重要媒介,既要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又要创新评价形式,在突出作业评价层次性的基础上助力学生美术素养发展。

以《雪》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在回忆下雪情景的基础上,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雪花的美感,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和审美价值。教师可以充分立足本课特点,抓住审美教学要求,对学生美术作业进行多元、全面评价。首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雪花的绘制过程,并运用胶带、卡纸等素材,对制作方式进行演示,完成本课知识技能目标。在此基础上,将“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呈现记忆中的下雪场景”布置为课后作业,做好学生美术学情调查工作,在评价作业时,既要关注班级学生美术作业整体质量,又要突出不同层次学生在能力范围内的进步和问题,既要关注画面或手工作品的结构,又要评价不同作品中体现的美感。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定位学习问题、树立美术自信,提高作业布置的实际效果。

创新作业评价形式,教师还可发挥自主评价或生生互评等的重要作用,优化美术作业设计流程。

二、 以学生美术兴趣为导向, 进行趣味化设计

1.提高实践类、探究类作业比重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小学生天性活泼,兴趣爱好较为广泛,布置实践类、探究类的美术作业更能吸引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和完成作业的自主意识。针对部分美术作业形式单一、缺乏趣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趣味化设计入手,以小学生实际兴趣为导向,结合美术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或探究作业,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和水平。

以《水墨情趣》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颜料等水墨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习水墨画的画法并欣赏水墨作品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涉及全新的美术形式,小学生对水墨画学习和鉴赏兴趣较高。为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性、完成本课核心素养目标,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类作业,如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堂练习内容,回家选择生活中常见物品为对象,创作个性化水墨作品,在课堂上分享。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好奇心与审美理念,布置探究类作业,如在家长帮助下对水墨画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口头讲解、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形成探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实践类、探究类作业比重,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与创造能力。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类和探究类作业的重要价值,既要巩固学生当前阶段美术知识,又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拓展,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同步发展。

2.丰富特色作业的设计形式

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度强调作业统一性,作业内容和形式与部分学生学习和发展兴趣出现偏离,影响实际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从发挥特色作业作用入手,结合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设计,遵循学生美术兴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以《中国民间玩具》教学为例,本课以中国民间玩具为依托,渗透民间美术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模仿制作和鉴赏过程中品味民间美术魅力,促进学生创新和鉴赏能力发展,奠定民间美术学习重要基础。其内容具有较强生活色彩,小学生对玩具等要素较为感兴趣,结合这一实际,可以充分发挥特色作业作用,为学生提供如下作业选择:①选择一类民间玩具,模仿其纹样进行玩具设计图绘制;②查找一类民间玩具资料,绘制民间玩具手抄报;③根据课本指导和民间美术相关特点,运用生活中的废纸等工具,制作一个简单玩具。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兴趣对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选择,教师结合学生选择设计不同作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发展。

特色作业是“双减”背景下出现的作业形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控制作业完成时间,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的发展环境和选择空间。

三、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进行多元化设计

1.借助信息技术预习作业设计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优化作业设计提供全新媒介,进一步促进作业形式多元发展。针对部分美术课堂作业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重要作用,对预习作业进行多元设计,借助信息化美术作业,释放学生美术学习潜力。

以《机器人伙伴》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借助机器人图片、影音资料等,了解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创造过程和重要价值,学习呈现机器人伙伴的不同绘画形式,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明确美术与科技的重要关系。本课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综合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结合机器人与信息技术的关联,设计资料收集类预习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运用计算机查找与机器人有关的科学知识、科普文章或相关科学绘本,简单了解绘画作品中机器人的表现方式,进一步发挥美术作业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上的积极作用。

2.借助网络资源进行作业设计

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前置作业的创新设计。针对部分美术作业缺乏多元化和趣味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重要作用,借助微课、美术视频等形式,对美术作业进行创新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同步发展。

以《想象中的怪兽》教学为例,本课在认知领域的目标是通过说说、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等方式,把握怪兽的形象特征,交流创作方法,在创作和表现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本课个性化色彩较为突出,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充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在课堂上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与怪兽相关的动画视频,创设浓厚的绘画和创作氛围,让学生在直观画面中感受怪兽形象。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前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怪兽的理解,设计一个怪兽形象,并将怪兽故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中”,将学生作品进行整理,形成美术作品集。这种方式不仅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和发展兴趣,还能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完成。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音乐、图画等要素的运用,将多媒体或网络教育资源转化为创新作业设计的重要媒介。

四、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 进行创新设计

1.审美教育融入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本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在作业中渗透核心素养目标,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和效果。针对部分美术作业中缺乏审美教育要素的问题,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目标作为指导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结合课本内容,将审美要素融入美术作业中,对作业形式和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同步发展。

以《冷暖色调的画》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掌握冷暖色调的基本构成,运用原色调出更多冷暖色调,关注美术作品借助冷暖色渲染的不同氛围,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充分结合知识内容,为学生设计作品鉴赏类美术作业,让学生展示不同色调艺术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对作品风格、内容、构图、情感等要素进行鉴赏,在合作学习中学习鉴赏理念和方法,深化对冷暖色调的认知。通过这种形式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持续发展。

2.创新教育融入作业设计

培养学生美术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是“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另一重要目标,针对部分美术作业难以激发学生自主意识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作业设计理念之中,结合美术知识内容和相关教学目标,创新作业形式和要求,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释放学生创作思维和创新潜力。

以《我设计的环境小设施》教学为例,本课要求学生结合课本引导和教师指导,动手设计外观优美、便捷实用的环境小设施,不仅考查美术知识,还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较高要求。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转化为美术作业的实现形式,为学生设计创新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在课后不断完善设计和作品,并为比赛参与者和获胜者提供不同实物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其可以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自主性,落实美术教学知识技能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

五、 结语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作业布置应更关注形式和质量,既要以学生能力为基础,关注作业的层次化设计,也要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关注美术作业的趣味化设计;既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丰富作业多元形式,又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对美术作业进行创新优化。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入手,不断提高美术作业质量和效果,发挥美术作业设计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的重要作用,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本课双减形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