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室内自主性游戏探寻

2023-04-06张家港市闸上幼儿园陆雷英

山西教育·幼教 2023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建构儿童

■文/张家港市闸上幼儿园 陆雷英

“相信幼儿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是当下幼儿教师需要树立的儿童观之一。我园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探索以主动参与式学习为基本形式,以游戏为基本途径,追求过程中个体的主动生长、群体的共同发展,尝试将室内区域游戏和角色游戏有机融合,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形成以“计划—工作—回顾—整理”为基本流程的主动参与式游戏样态,构建“幼儿主动生长”的游戏化课程。

一、转变与开放,建构室内自主性游戏的新样态

(一)自然生态——激发自主游戏意图

舍去教师耗时费力准备的精美游戏材料,取而代之的是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大自然的材料。一是源于生活的真实物品,如生活中常见的锅碗瓢盆、适合幼儿操作的家用小电器、婴儿用品及各种职业服装等。二是大自然中原生态的低结构材料,如坚果、石头、干枝、枯叶、羽毛等。将这些材料分类整理摆放,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为不同属性的材料制作标记,如实物、照片、拓图等,引发幼儿自主游戏意图,支持他们在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二)开放自由——打破区域边界设置

对室内游戏区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弱化领域痕迹,设立玩具区、阅读区、积木区、家庭区、艺术区(包括自然材料区)五大基本区域,各区材料摆放以方便幼儿取用为原则,木质桌椅全部进区,塑料叠椅相对分散地叠放在便于幼儿取用的角落。考虑到艺术区各类材料的特性以及幼儿成品、半成品的呈现需要,各班艺术区位置相对固定,操作桌固定(不另做他用),除此之外,室内所有桌椅柜子可根据幼儿需要灵活调整摆放布局。

游戏中,教师允许幼儿打破区域限制,主动运用各区材料发起各种游戏,在自己选定的游戏中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完成主动学习过程。同时也鼓励他们跨区使用材料,如家庭区需要蛋糕,幼儿可以选择去艺术区完成制作,也可选择将艺术区的超轻黏土等材料拿到家庭区进行制作。活动结束后,幼儿要自己收拾活动场所,没完成的可以下次游戏时间继续完成,用过的材料要放回原处。

(三)弹性机动——保证充足游戏时间

主动学习的游戏时间是富有弹性的。一是游戏计划时间弹性。来园较早的幼儿可利用晨间来园活动时间制订游戏计划,入园较晚的幼儿可以选择在点心环节后的时间段制订游戏计划,避免整齐划一的形式占据幼儿游戏的时间。二是游戏时长机动。幼儿各自完成游戏所用时长均不相同,有的用时较短,这部分幼儿在完成游戏后,可及时进行游戏回顾并执行新的游戏计划,而有的游戏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完成,如积木区需要幼儿动用大量的清水积木完成自己的建构计划,材料的搬运取用和整理都要占用不少时间。解决策略有二:一是允许这部分幼儿继续进行作品建构,暂不进入下一个环节;二是未完成作品保留在原处不予拆除,幼儿可利用其他空余时间继续执行建构计划。

二、理念与行动,做到室内自主性游戏的真支持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教师应建构以幼儿主动参与式学习为主的室内自主性游戏新样态,将游戏中的每个环节都放权给幼儿,凸显幼儿本位,追求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真支持。

(一)放权——尊重幼儿的意愿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材料及游戏伙伴而自发生成的游戏。游戏前,幼儿通过绘画或讲述的方式交流游戏计划,师幼共同参与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宜的引导与拓展,支持幼儿做有意图的游戏、完成有目标的工作。教师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尊重他们“我的游戏我做主”的权利,坚信他们能成为游戏活动的决策者,可以决定在哪里玩、怎么玩、玩什么、跟谁玩……

(二)观察——看见幼儿的学习

1.建立联系,关注当下

教师需静下心来,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抛开无关事项,只关注幼儿游戏的当下,这是进入游戏观察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与幼儿建立联系的第一步。

2.开放心态,尊重差异

教师用开放的心态去观察每一个幼儿,给予他们展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游戏中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发展是连续统一的,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在不同领域表现出来的能力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做的是尊重这种差异,允许幼儿以自己的节奏去建构学习。

3.看懂游戏,看见发展

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倾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的发现,看见他们在游戏中的学习和发展,不随意干扰他们的游戏。教师要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儿童发展目标为基础,思考和分析幼儿的游戏,发现幼儿游戏背后的学习,支持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幼儿会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总是选择同一区域,有的幼儿在同一区域内总是做相同的工作。教师需要理解这种重复行为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同时思考材料的投放能否满足幼儿当下的学习需要,从而做出适宜调整,不可简单粗暴地去干扰甚至打断幼儿的游戏行为。

(三)互动——拓展幼儿的学习

教师通过观察和解读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同时可通过与幼儿交谈、加入幼儿的游戏、帮助幼儿学会解决问题等适宜的互动方式,拓展幼儿的学习,将他们的学习引向深处。

1.对话交流

教师应通过一对一的对话了解幼儿的游戏计划,帮助幼儿明晰自己的游戏意图,包括要用到的材料、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操作步骤、选择独自完成还是同伙伴合作完成等。对于总是做相同计划的幼儿,教师要与之详细沟通,了解幼儿是出于真游戏需要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从而给予相应支持。游戏时间,教师需“管住嘴”去安静倾听,当幼儿主动发起谈话时,教师要像伙伴一样与他们进行交谈,让话题得以继续。如果是教师发起对话,可从描述幼儿正在做的事情开始,随后将谈话的主导权交给幼儿。有时教师也可就幼儿正在做的事情提出有关思考过程的问题,如,你是怎么知道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如果再叠高一些你认为会怎样?这些开放性的问题能激发幼儿将探究学习推向更深处。

2.平行游戏

陶行知说:“教师是儿童队里的一员,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游侣。最好的教师,便是近于儿童的成人,也就是最好的辅导者。”有时,教师可择机以玩伴的身份自然地加入幼儿的游戏。之所以要“择机”,乃是有些游戏会因教师的加入而受到干扰,比如积木区的建构游戏、艺术区的创作游戏等。相比而言,教师加入到角色、探索等游戏中则自然了许多。有时幼儿会主动邀请教师加入他们,如邀请其去家中做客、品尝美食等,这时教师可坐着或蹲着,以与幼儿平行的高度参与游戏。探索游戏同样适用教师以平行游戏者的身份加入,比如,玩具区新增添了探索材料倍力桥,幼儿非常感兴趣,但很快被图示步骤给难住了。这时,教师可选择坐在一旁,边看图示边一步一步探索搭建:“图示二是这样做的,我试试看……呀,散架了,我再试试!”这是教师的“自言自语”,对幼儿来说亦是不着痕迹的影响启示。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拓展幼儿的游戏,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

3.解决问题

“幼儿在解决各种问题时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从不断试错发展到尝试更系统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儿童有不能解决的困难,教师就给予暗示,暗示不足,则给予辅助和指导,务使儿童能自己用过一番心力去研究,教师不该心急地代为设法”。游戏中,教师应关注遇到问题的幼儿,鼓励他们描述问题,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也可通过互动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允许有不同观点,并进行争论。面对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的冲突,教师要以就事论事的态度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切忌以管理者的姿态直接给予指导、警告或告诉解决办法。事实上,当幼儿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时,他们所获得的相关体验将有助于其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良性发展的学习品质,对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接下来的实践中,我们将继续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引,从幼儿生活与游戏出发,始终以“儿童看见,看见儿童”为基本准则,不断对游戏环境进行适宜性调整与改造,形成支持幼儿主动参与式学习的场域。同时,进一步思考和分析生活与游戏的教育价值,坚持儿童本位,落实游戏观察,发现游戏背后的学习,从幼儿的需要、经验和兴趣出发,关注幼儿不同领域的发展,在过程中发现课程的“生长点”,并以此为抓手,逐步走向“幼儿主动生长”的游戏化课程构建。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建构儿童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建构游戏玩不够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