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改进策略探析

2023-04-06李秋林

经营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部门管理

李秋林

(浙江东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临海 317000)

一、引言

从理论上来看,本文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能在现有的预算管理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更具本土化气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吻合的预算管理体系。从实践上来看,尽管全面预算管理已经在各大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实操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二、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所谓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利用预算对公司内部各部门的现有资金等资源以及未来预计可供调配的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活动,整合业务、资金、信息以及人才等资源,明确适度分权授权,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同时还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发展需求,进而为作业协同、战略贯彻、经营以及价值增长等方面的最终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实践应用,发现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点。

第一,其是督促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方式。预算管理改变了企业传统的资金分配模式,将企业战略与资源分配深度嵌套,起到了一定的“承上启下”作用,保证了预算管理的目的性,明确预算管理的功能与范围,促进预算的落实。

第二,有效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全面预算管理的落实能在事前明确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在事中通过预算监督及时纠偏,增强经营管理的能动性,在事后将计划与实际对比,进一步推动企业发展。

第三,提高部门间的团结协作能力。预算管理能根据企业的经营方针量化、固化目标,对目标展开定量分析,明确部门间的具体预算,进而引导职员执行,增强部门协作能力。

三、D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一)D 制造企业简介

D 企业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专业研制生产碳化硅、碳石墨、热压石墨系列密封材料及相关密封组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产品,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精湛的生产工艺。近些年,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实现了量与质的同步提升,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其投资额同比增长率远超其他制造企业;另一方面,新兴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且我国大力倡导智能制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市场经济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对高新制造企业的财政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这对引导企业发展、落实全面预算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框架问题

从D 制造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应用来看,虽然其实行了预算管理,但是在整体组织结构、制度建设以及逻辑思维上并未形成深刻认识。

1.独立的预算管理组织缺失

D 制造企业将全面预算工作划归到财务部门,在现有财务工作已经饱和的状态下,财务部门无法抽调独立且专业的财务人员展开预算工作,这直接削弱了预算管理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尚未在组织框架上体现出预算管理的重要程度[1]。

2.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缺失

D 制造企业现行的预算程序和管理模式多来自于外界通用型的预算模板,与企业个性化的预算需求还存在一定差异,且在预算管理实行中多以财务人员的主观意识为主,客观性还无法得到保证。

3.将预算管理工作单纯地划归为财务行为

虽然现阶段D 制造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归入了财务部门,但是预算的执行实施却贯穿企业全体部门,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管理活动。目前,其他部门显然未意识到参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对预算执行的配合较差[2]。

(三)全面预算管理活动问题

除了企业组织框架上存在的问题外,全面预算管理最大的问题在于其具体的实施。

1.企业的预算编制

即D 制造企业的预算编制难度大。高新制造企业的特点之一是资源投入力度大,其在各个阶段的现金流波动也很大,因此其对资源的需求预测难度大,最终的实际支出很有可能与计划支出存在较大出入,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同时,一些公共预算或行政预算等多以历史情况作为判断依据,不排除有的职能部门会故意增加日常经营管理开支,以求在以后获得更高的预算支出标准的情况。

2.预算执行

D 制造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缺少动态追踪分析,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建设存在周期长、变动因素多等特点。现下企业对预算数据差异缺乏深入分析和追踪反馈,且临时调整行为较多,预算的授权审理程序不合理,导致预算执行较为滞后。

3.预算考核反馈

目前,D 制造企业的预算考核仅针对主要部门,且预算执行效果与绩效挂钩不牢,很容易出现预算松弛的状况,且对超支预算、不达预算的部门调查并不严谨,未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制度,不能发挥警醒作用。

此外,制造企业还存在预算管理目标与战略管理目标脱节的现象,若各职能部门只热衷于严格执行预算目标而忘记首要职责是带领部门努力追随企业目标,这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就会使预算失去意义。

(四)全面预算管理沟通问题

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够及时传递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信息,并保证企业各层级都能掌握对应层级的内容,在保证信息高速传递的同时也保证了其安全性。但目前来看,D 制造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方面,部门间的预算信息沟通滞后,D 制造企业部门间工作差异较大,尤其是业务、财务两部门,业务专注创新、研发等,而财务则需要兼顾企业整体的资金支出,二者对于资源态度的不同导致其存在沟通分歧,不利于部门间开展以预算为中心的信息交流,久而久之使得信息传递滞后。

另一方面,线上沟通问题。预算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目前企业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尚不能展开全自动化的跟踪分析,还需要人工输入数据,且预算系统与OA 等系统的连接不紧密,导致预算沟通复杂化[3]。

四、D 制造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改进策略

(一)强调企业框架建设

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会对预算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预算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其必须更新现有的组织架构,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

首先,应完善企业组织架构,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根据预算管理要求下的职责权限调整组织架构,明确预算执行和预算日常行为间的协调机制,保证预算管理能够充分融入企业管理框架中,逐步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环。

其次,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从理论逻辑上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进而指导日常工作。预算管理的落实要从整体、责任以及全面性三方面入手。其中,整体上要求制造企业要以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的权责划分以及详细的工作流程为基础;责任上要求参与预算管理的人必须明确自身的任务;全面性上需要企业明确全过程性、全系统性,让全员都参与进来。

此外,企业的管理者更要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实践证明,任何得到企业上层支持的策略、制度等,实施成功的概率更高。

(二)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活动

具体的预算管理活动是全面预算实行的根本表现,企业需要解决好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高效控制预算的目标。在预算编制方面,企业须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和D 制造企业类似的企业,必须加强项目生产、预计市场等的可行性研究,坚持以销定产。在研发过程中,必须结合生命周期去考虑各阶段的投入,保证资金最优配置,发挥其最大价值,同时保持适度现金量,制定科学的资金管理政策,加强监管[4]。同时,明确预算编制程序,避免企业各部门缺乏约束,盲目参与预算编制,反而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实行预算全过程动态监测,保证预算执行能够根据预算编制切实展开,通过对比实际数据和预算目标,发现其中存在的预算偏差,同时深度分析差异,从数据和具体的业务层面入手,找到数据指标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并在与业务部门详细沟通后加以改善,保证预算目标顺利实现。

预算管理考核既是下一年度预算的起点,又是本年度预算的终点,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可在现行的目标体系基础上,除了参考平衡计分卡的四维度外,还可将预算管理目标完成情况与职员薪酬挂钩,建立起利益驱动机制,结合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预算管理质量。

(三)强调预算管理纵横沟通

顺畅的沟通渠道能让企业管理层充分了解预算管理工作,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切实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和内控效率。

一方面,要打破部门沟通壁垒,促进横向信息沟通。D 制造企业已经引进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系统,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加强预算管理相关内容的共享,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企业可根据各部门、各层级的职权设置相应权限,并对企业职员展开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不断打破沟通壁垒,完善企业信息沟通系统。

另一方面,更新企业数据推送方式,实现线上系统数据纵向集成。D 制造企业须尽快打破系统壁垒,实现预算管理与研发、生产、销售等其他业务模块的连接,让预算管理相关负责人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企业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便于其针对预算偏差采取合理措施。同时,可形成数据协同共享的工作平台,让上至管理层、下至具体的执行人员,都能够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各方意见得到充分交流,增强预算管理的实操性[5]。

(四)加强制造企业预算风险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企业框架建设、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活动以及纵横沟通外,D 制造企业还可从风险管理层面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一是做好风险梳理工作,根据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结合其内外部影响因素,全面识别风险,有重点地管控风险,将可能产生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其中,预算方面包括预算编制不真实、不完整,实际支出与预算不符,超支以及专项资金被挪用等风险。

二是进一步加强费用审批流程管理,避免操作风险,内部流程缺陷导致的操作失误也会造成预算偏差,因此必须对完善各节点预算审批流程引起重视,如分管领导和上级领导、预算执行部门的审批点等,控制预算审批额度,如5000元以下由预算部门负责人审批通过、财务负责人审批通过即可,5000元以上甚至万元以上的项目必须由企业管理层审批,更大金额的调整则需要召开会议决定。

(五)强调企业预算内部监督

严格的内部监督能够发挥预算预警作用,便于企业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一方面,加强企业自我监督,发挥审计作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专业性,监控日常预算执行,同时与相关人员进行交叉检查,还要强调自我监督检查,要重点检查研发等关键业务部门,保证审计工作的权威性,避免其受到部门人际关系等的影响而出具不客观的审计结果的情况。另一方面,辅以外部监督检查,与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合作,借助其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监督经验,为企业预算管理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以此推动制造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五、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制造企业提升内部管理质量、加强资金等资产监管的重要手段,还是其适应现代经济市场需求、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环节。本文以D 制造企业为例,以小见大,发现制造企业内部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预算管理框架不健全、预算编制不全面、预算执行不到位以及预算反馈不及时等问题。结合理论、文献,从企业实际出发,笔者提出了如下优化策略: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在组织架构上明确预算管理地位、增强预算编制的全覆盖性、加大预算执行力度,以及明确预算调整审批程序、畅通内部沟通渠道。

当然,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如主客观环境变动快、影响预算管理的因素较多,提出的部分策略的实用性尚待考察,且其主要针对制造企业,对其他行业、领域的指导作用未知,未来笔者会加强对这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力求提出更具实践价值的优化策略,帮助制造企业更好地应用预算管理。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部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