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及策略探析
2023-04-06林光
林光
(山东鑫耀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定义
近年来,科技和经济不断发展,建设成本管理成了工程技术人员高度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析建设成本的风险,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当前,我国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已逐渐成熟,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基本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进行成本核算时,工作人员认为不同的成本核算工作应当根据项目的建设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了解不同项目的特点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在建设过程中,部分研究人员对企业成本核算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并确立了核心思想,即合理确定及控制工程造价,有效调控工程中投入的资源,进而获得更大的投资效益[1]。
二、企业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企业成本核算是基于建设项目管理框架而形成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通过控制和计算建设项目成本的方法来完成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与计算涉及建设项目投资成本管理及决策的整个过程,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以项目成本管理为主线开展管理工作[2]。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一种基于活动成本确定和计算建设项目成本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管理方针是将建设项目分为不同的阶段,应用工程测量的方式,明确各个活动需要消耗的资源,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状况和市场环境确定最终的项目投资成本,进而提升项目管理质量[3]。
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时,要科学控制经济成本,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这有助于促进企业改革,对我国的现代化企业建设来说极为重要。有效的成本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相关工作人员要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并不断优化,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3]。
三、企业成本核算问题
(一)成本核算内容不全面
很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业务和项目较为复杂,成本核算工作量较大,这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不全面,影响企业运营[4]。
部分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和知识资产等方面的成本核算缺乏重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受到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但也有一部分企业没有意识到知识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其作为成本的构成部分进行核算,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一些核算人员开展成本核算时,由于对成本核算的复杂性缺乏认知,不了解人工成本核算的范围,仅仅将销售和策划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核算的主要内容,没有将与设计人员和研究人员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主要对一线人员进行核算,缺乏和人工消耗成本相关的信息,不能为企业的核算工作提供良好的参考。企业将成本核算工作的重点放在生产制造工程消耗上,没有意识到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项目建设前后及产品生产前后开展核算的重要性,导致成本核算不全面,许多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在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中,成本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与对应的成本管理工作质量存在紧密联系,成本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使成本管理活动顺利开展[5]。
(二)成本核算观念陈旧
在项目的全过程成本管理及审核阶段,存在预结算采用的定额和取费标准不正确、工程量计算不准确、成本核算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预算不能指导后期的投资控制,不具备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使投资控制失败,工程价款超额拨付,致使后期工程结算不能顺利进行,结算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可能使企业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为了尽快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通过缩短生产周期来提高效率,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品制造成本,但是会导致市场营销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甚至设备运行成本大幅度上升。制造成本是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但仅仅对制造成本进行核算,不能反映产品的实际价值。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简单地将成本核算工作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意识到企业是基于成本核算的相关结果作出运营决策的,导致成本核算的参考价值受到影响[6]。
(三)对成本核算工作不重视
成本管理人员需要保障工程量的准确性,逐一核对各个条目,但这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需要结合当地的市场环境和不同材料的变化情况做好审查工作,这直接影响了成本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数据漏洞,导致运营团队捉襟见肘,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目前来看,成本核算是企业在对应的基础性工作之上所完成的一项支持企业运营的活动,但部分企业制度建设不完善,没有做好基础性工作,导致成本核算工作开展不顺利。例如成本原始凭证记录残缺或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人员使用的管理方式过于粗放,只关注企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升,忽略了基础性工作[7]。
四、应对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确保成本核算的全面性
在实施管理时,负责工程设备、材料购置的相关部门需要从实际规划出发,有效完成预算管控工作,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求确定材料购置的类型和数量。只有这样,才能使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在采购设备、材料时,采购人员要实地走访,与多个投标商沟通交流,对主材料进行公开招标,同时对辅材进行询价,了解设备、材料的市场环境和价格,尤其要对市场中的设备材料价格波动状况和其他因素有更为清晰的了解。项目开始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只有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才能提升后续项目建设的稳定性。后续项目的开展必然受前期规划和项目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许多工作人员并不重视项目的前期管理策划,忽略了这一阶段相关工作的细节,导致项目运行和后续工作开展受到影响。
项目前期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包括规划、运营管理和项目目标的实现等。可以发现,整个项目的施工与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应当有效进行目标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项目目标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后续的管理质量,进而完善项目的前期规划,为后续的项目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购置材料前,相关采购人员需要主动与销售、营销、后勤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使采购计划更科学,有效控制材料浪费等状况,这对预算管理来说至关重要。预算管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物资采购的招投标阶段进行采购金额及成本汇报时,工作人员要通过合理的方式精简各种额外支出[8]。
(二)树立成本核算的观念
在开展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时,预算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综合素养,严格遵循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在实施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时,工作人员要有效计算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价格和现场取证,相关部门要仔细分析多个环节,了解项目设计、营销与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各类合同所选择的针对性定额方式,有效开展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场审核工作,避免由于人为失误而需要对合同等内容进行调整的情况。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是精细化成本活动控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工作人员在实施管理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针对不同阶段确立有针对性的方案。随着生产经营活动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时间的不断延长,工作人员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合理的管理方案,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与拟定计划存在的差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旦生产经营活动出现调整,相关成本也必然会发生变化。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责任人的力量,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三)夯实成本核算基础
在实施企业成本管理时,工作人员要制定完善的精细化成本共享管控策略,合理安排并使用预算投资资金。企业在实施管理时,要建立完整的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互相交流的精细化成本共享管控系统,明确月度计划和季度计划。这部分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建设、生产、销售目标内容将其编入单位的共享平台内,在预算内形成统一调配,提高收支管理的整体质量,保障资金使用的效率,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及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所选择的风险防范处理措施都较为简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工作人员可以登记不同时间段的企业成本管控风险及不同季度的资金投入状况,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工作人员依托大数据技术分析各项风险因素,根据不同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确定对应的风险权重管理系数,严格管理权重大的风险,而对较小的风险的管理可以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在企业内部形成常态化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且针对各种重大风险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共享数据资料的作用。
在所有的绩效考评因素中,薪酬福利是企业员工重点关注的因素,科学合理且公平的薪酬管理体系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建设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时,应当以员工的技能为基础,坚持公平的原则及合理的分配方式。除此之外,应当选择多种薪酬分配方法,统筹兼顾奖励和惩罚,凸显奖励的重要性,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主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在实施管理时,要建立完整的绩效考核机制。良好的考核机制不仅要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而且要针对不同部门设置不同的指标,从员工整体的角度出发,建立具体的表彰机制。为了避免绩效考评机制流于形式,充分发挥员工的综合能力,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设置分级制度时,由于不同员工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如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以重复烦琐的工作为主,而业务人员工作的专业性强,所以要选择不同的绩效考评方式。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及工作职责,对其开展合理的绩效考核考评,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纠纷等。
五、结语
成本核算对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企业在实施管理时要了解诸多因素,综合评估成本核算产生的影响,了解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工作人员要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使后续的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