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史记》专题研读教学策略

2023-04-06卢小芳

中学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史记选题观点

卢小芳

专题教学是Problem-Based-Learning 的中文翻译,英文简称PBL,有人将其译成“基于问题的学习”。笔者认为专题教学是基于语文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教学资源,使用项目式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

《史记》是一篇集大成的鸿篇巨制,人物众多,故事纷繁复杂,读这本书具有挑战性。整本书教学要引向深入,仅仅文本“通读”了解人物事件远远不够,这要求我们进行深入学习,此时,专题研读成为第一选择。研读基本策略是“资料助读,确定选题——深度追问,形成观点——写作指导,专题成文——面批指导,完善修改”。

根据学生学情、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等,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以《鸿门宴》为切入点,进行《史记》的研读活动。

一、资料助读,确定选题

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主要的目标在于引导学生聚焦。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研读点,教师在充分熟悉文本之后,搜集并推送资料到班级网络空间供学生阅读。进而抛出几个视角不同、观点冲突的选题。学生在阅读教师推荐资料后,初步分析论证做出了各自的选择或另外自拟选题,并说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大致方向。比如《〈鸿门宴〉项羽是故意放走刘邦的吗?》《刘邦为什么最终能得天下,而骁勇善战的项羽却乌江自刎?》《樊哙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夫》《樊哙不过是张良计谋的执行者》《为何同是勇夫,樊哙救主成功,项庄舞剑受阻,为什么?》这些选题多数采取问句形式,引起学生的思考。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在作品原文和学术论文之间反复阅读,以便论证,最终确定选题和定向。学生提交的题目和定向分析,为教师进行深度追问奠定了基础。

二、深度追问,形成观点

学生初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往往有许多思考不成熟的地方。学生要对自己的选题进行选题陈述,陈述的内容是自己在定向、选题方面的思考,以及下阶段写作的大体思路。

这个阶段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要功能是侧面辅佐、支持和帮助。主要目的是通过针对学生的选题进行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思想,明确观点,找好论证材料。

在这个阶段师生、生生会常常使用一定的策略,使得问题更加明确,论证更加有效。深度追问的思路大体是确定,所采用的对话常常比较固定。追问的思路跟议论文的论证紧密关联,确定观点,或找到原文依据进行论证,或使用道理原理论证。为了使我们的论证更加严密可以从虚拟论敌的角度,假设反面论点或论据的存在,进而弥补论证的谨密性不足。

对话的策略常常出现如下几种。明确观点的问题:“某某同学,你的观点我没怎么弄明白,你能够重新组织语言,再说说你的观点”“你的观点是否要分条陈述,如果是有几条?”学生明确论据的常见问题:“你的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除了上面两个依据还有没有别的依据?”关于论证方法的问题:如“你将通过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你的观点?”经过这一轮的追问和论证,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行文思路。

三、写作指导,专题成文

学生形成的行文思路之后,教师继续推送相关资料到网络班级空间,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同一论题小组同学围绕同一专题进行研讨交流,进而撰写成文。

教师需要开设写作指导课。写作指导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把行文思路,转化成语言表达成文。一般情况下,通过教会学生读懂几篇学术论文,具体要求学生通过圈点勾画的形式把文章的论点、论据划出。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观点的提出、观点的位置和论据的表达就会有一定的认识,谋篇布局的能力就会慢慢提升,至于语言表达能力则需要针对问题逐步提高。然而也要注意,论文的写作指导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写作功力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花时间去练就。

学生根据自己行文思路撰写的论文(节选)初稿。在写作指导之后,该论文的谋篇布局基本合理,下面是某同学围绕刘邦、项羽的不同命运,写的小论文《性格决定命运》中的关键句。

1.这最大的原因便是这两位的性格不同,因此,性格决定命运。2.自傲自满,优柔寡断,多疑多虑的性格,必会使命运坎坷不平。3.抱负远大,知错必改,能屈能伸的性格,必会使人在成功的路上扬帆远航。

四、面批指导,完善修改

教师要通过面批来指导学生修改论文,因为专题习作修改所面临的问题,比起传统只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批改所面临的问题要复杂得多。从字、词、句、篇章结构、修辞手法、逻辑顺序、论证方法和标点符号等等方面一一当面指出问题,提出修改建议,而后学生进行修正。实际上,也可以尝试生生互批,互相进步。这个过程可能是反复进行的,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二稿之后依然存在很多很多问题,比如议论段落的构成,论据分析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需要不断地面批,而后根据全班情况进行班级作文评讲,再次开设写作指导课。修改好的论文公开张贴或整理成作品集,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评选出最好的作品,学生也将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获得进步。正是在这样反反复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也渐渐提高。

五、总结与反思

《史记》的整本书专题研读教学实践打开了阅读教学的新一扇大门,学生在研读过程中整合文本,查阅资料,阅读文献,确定选题,合作研讨,形成观点,并通过以读促写,撰写并反复修改自己的小论文,最终,建构了整本书阅读专题研读的阅读经验。

然而,这个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阅读成长之旅。首先,专题研读给老师带来最大的变革,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学生共同成长。教师要自己充分读懂《史记》及其相关的资料,把握主体问题,观察判断学生研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准备有效指导。

其次,教师的个性化指导研读过程中必须适时发生。必要时没有教师的指导,活动无法完成。有几个关键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第一阶段确定选题,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选择;第二阶段推荐资料、科学追问,开拓学生视野,启发思维,助其形成行文思路;第三阶段写作指导,教会如何架构文章;第四阶段引领学生完善篇章。

教师在整个研读过程,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把控研读进程,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检索资料,提高自己的信息搜索、筛选和提取的能力。

猜你喜欢

史记选题观点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观点
业内观点